(高三历史试卷)-774-河北省邢台市高三12月质量检测 历史

上传人:孓影 文档编号:39719602 上传时间:2018-05-1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试卷)-774-河北省邢台市高三12月质量检测 历史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三历史试卷)-774-河北省邢台市高三12月质量检测 历史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三历史试卷)-774-河北省邢台市高三12月质量检测 历史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三历史试卷)-774-河北省邢台市高三12月质量检测 历史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三历史试卷)-774-河北省邢台市高三12月质量检测 历史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试卷)-774-河北省邢台市高三12月质量检测 历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试卷)-774-河北省邢台市高三12月质量检测 历史(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邢台市届高三邢台市届高三 12 月质量检测月质量检测历史历史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中全部内容。第第 I I 卷卷( (选择题共选择题共 4848 分分) )本卷共 2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l.西周时期,许多彝铭(刻在肯铜器上的文字)载有“铸兹宝篮,以享以孝于大宗皇祖、皇妣、皇考、皇母”和“其万年子子孙孙永用享孝于大宗”等辞语。这些铭文反映了当时A.血缘关系影响政治生活 B.宗法关系与皇权相结合C.僭越周礼的行为被遏制 D.祭祀旨在

2、宣扬君权神授2.年,在陕西富县秦直道两侧发现了一批建筑遗址和墓葬群,采集文物标本 100 余件,并发现了“削山填沟”的痕迹,即史籍上所谓的“堑山堙谷”现象。以下说法最合理的是A.上述考古发现有助于研究秦时的社会 B.秦代的该墓葬可揭示秦皇族的发祥地C.建筑和墓葬中可能出土画像砖和玻璃 D.文物和史籍等文献资料是第一手史料3.汉武帝时期,儒家士大夫据春秋之经义断狱成为当时风气。不仅如此,他们还常常根据其他儒家经义断狱,史家称之为“引经决狱”。“引经决狱”风气的盛行反映了当时A.统治者重视儒家经义 B.儒学成为正统思想C.儒家思想成为普遍的认知 D.儒法思想合二为一4.据统计,唐代每年铸钱大致是八

3、十万贯,而到宋朝神宗年间每年铸钱额是五百多万贯,同时市场上还流通着大量的有价证券和票据。这说明A.宋代的货币制度日趋混乱 B.唐代市场上货币数量不足C.宋代的货币贬值现象严重 D.宋代的商品经济发展迅速5.宋太祖想任命赵普为相,但在颁发任命诏书时碰到了程序上的麻烦,诏书必须有宰相的副署才能生效。而当时宰相已辞职,朱太祖想代替宰相在诏书上副署,赵普却说“此有司职耳,非帝王事也”。此事反映了A.宰相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B.宋代皇权受到极大的削弱C.官僚政治传统影响君主行为 D.宋初皇权被相权基本架空6.元曲名家马致远写得最多的是“神仙道化”剧,其主要倾向多是宣扬浮生若梦、富贵功名不足凭,要人们在

4、山林隐逸和寻仙访道中获得解脱与自由。这反映出A.当时多民族文化的融合 B.元代文人内心矛盾和苦闷C.元曲题材广泛雅俗共赏 D.元代市民阶层的娱乐需要7.李贽把因变法而使国家富强的商鞅、申不害说成是英雄好汉,对于荀卿之学,李贽认为其“真实有用,与俗儒不同”。李贽这些思想A.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B.有利于实学思潮的产生C.增强了人们变革社会的信心 D.使“法治”观念深入人心8.我国古代农业发达。下表反映了中国古代历代政府的部分农业措施。这些措施体现出朝代农业措施西周休耕制战国“尽地力之教”秦汉“地可使肥,又可使棘”唐宋禁捕青蛙明清“桑基鱼塘”A.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 B.古代农业可持续性发展观

5、念C.土地集中趋势已失控 D.政府直接控制农户生产9.上海县志记载:“当时划定此界,系允许外人于此界内可以随便寄居,非即将此界交与外人管理,则当时所谓开埠者,尚未至喧宾夺主,而租借二字之名词亦末成立也。”这表明租界设立之初A.英国人在租界受到完全限制 B.英国人已经获得领事裁判权C.租界主权仍在中国手中 D.上海尚未成为通商口岸10.1895 年,在中日马关条约的谈判过程中,李鸿章曾想把第一款修改如下:承认朝鲜的独立自主,并放弃对朝鲜内政的干涉,同时要求日方保证朝鲜为“局外之国”。其目的是A.试图确保中国东北边疆的安全 B.配合日本对外扩张的步骤C.顺应民族独立的世界历史潮流 D.极力维护晚清

6、的朝贡体系11.1911 年后,民国政府设立机构主办科学研究,民间科学家按专业组织起来,成立各种专业学会。此后,中国科学研究领域创办了许多专业学术期刊。自 20 世纪 30 年代开始,中国科学期刊逐步出现专业化、体制化、国际化的苗头。这反映了A.近代科学研究氛围日盛 B.思想解放深入了社会基层C.政府科研经费投入增加 D.中国科技发展形成了体系12.苏联驻华顾问团的翻译曾这样形容广州的情形:“眼前浮现出无数集会和游行的场面那是火热的革命时代,群众乐于参加革命运动广州是能够进行这类活动而不必担心遭到镇压的唯一地方。”材料描述的广州处于A.辛亥革命时期 B.五四运动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国民

7、革命时期13.下面是中国近代工业和手工业的增长及比重情况变化表(单位:亿元)。据表可推知,辛亥革命后1887年1911年1920年1936年18871911 年年均增长率(%)19111920 年年均增长率(%)1920 1936 年年均增长率(%)整个工业11.9429.9354.27105.903.96.14.0近代工业3.4810.6632.1911.86.71手工业11.9426.4543.6173.713.45.13.1A.我国经济结构在进一步地优化 B.人们对工业品的需求日益增加C 传统手工业逐步被市场所淘汰 D.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控制14.1941 年,在国民政府第一届二次国

8、民参政会上,张澜、罗隆基等人代表民盟,要求国民党结束训政,实施先政。遭到拒绝后,民盟领导人没有再出席会议,以示抗议。这表明民盟A.反对国民党对抗战的领导 B.主张联合共产党制约国民党C.努力进行民主政治监督实践 D.没有认清社会的主要矛盾15.1952 年,周恩来认为当今世界应划分为两大阵营(帝国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三类国家(帝国主义国家、民族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并指出世界局势“不是简单的两大阵营对立,没有什么工作可做”。这说明当时的中国A.强调独立自主政策的必要性 B.已放弃“一边倒”的外交策略C.切实推动新型区域外交合作 D.不单纯以意识形态为外交准则16.1961 年 2 月

9、,中共中央重新制定了进口商品的次序:“第一,粮食;第二,化肥、农药、药品、油脂;第三,用于加工成品出口的原料和化工材料;第四,政治照顾性的物资;第五,橡胶、石油、铜、铝、钢材、尖端技术和国防所需器材、工业设备等。”造成进口商品这一次序的主要原因是A 应对当时严峻的经济困难 B.西方强化了对华经济封锁C.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 D.我国工业化已经初步实现17.雅典城邦所有拥有实际权力的官职,通常都是由 10 位公民担任。这说明A.雅典社会的贫富差距逐渐消失 B.雅典民主具有集体主义特征C.民主政治具有明显的性别歧视 D.雅典民主具有轮番而治特征18.古罗马十二铜表法中的神圣法规定:“火葬的柴薪不

10、得用斧头削平,不得在死者之前放置没带药的饮料。”这反映出十二铜表法A.带有比较浓厚的原始色彩 B.落后于当时社会发展水平C.仍保留习惯法的某些特征 D.力图显示氏族贵族的特权19.“作为压舱物的瓷器,却以其晶莹的质地、美丽的色彩引起上流社会关注,人们争相追逐,贵族则以其夺耀财富,而烧有个人化纹章的瓷器更是显赫社会地位的象征,一时间,里斯本(葡萄牙首都)成为传播中国瓷器文化的中心。”这说明A.殖民扩张推动中西之间的贸易 B.传统商路变更激化欧洲国家间矛盾C.新航路开辟影响了西欧的社会生活 D.“地理大发现”引发西欧商业革命20.“光荣革命”后,对议会而言,行政权的执行并不是它的职责所在,在国王无

11、力亦无意于绝对行使这项权力的时候,内阁便登上了政治舞台。内阁的出现在国王与议会之间建立了沟通的桥梁,并在国王与议会之间的作用愈发重要。可见,英国内阁的形成A.使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权 B.增强了议会对国王的控制力C.解决了国王与议会之间的矛盾 D.适应了英国宪政发展的需求21.1917 年 11 月 5 日,俄国临时政府宣布戒严,对此资产阶级的新时代报写道:“为什么要宣布戒严? 临时政府已经不再是一个权力机关了,它既没有道义上的权威,也不具备必要的机构来使用武力。”由此可见此时的俄国A 无产阶级革命条件基本成熟 B.阶级斗争形势处于僵持的局面C.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D.封建专制统治

12、面临严重的危机22.下图为德国画家康定斯基的代表作构成第四号,画面描绘的是骑兵们的一场冲突,这场冲突通过抽象形式呈现,最后变成一种象形文字,或是变成一堆伸展开来的线条,而这些线条就像长矛样朝着战斗方向冲出去。与这一作品所体现的艺术风格最为接进的美术作品是A.拾穗者 B.自由引导人民 C.日出印象 D.格尔尼卡23.1947 年,美国总统社鲁门宣布:“自由制度的崩溃和独立的丧失,不仅对于他们(指希腊),而且对于全世界,都是一场灾难。那些正在竭力维护自由和独立的毗邻民族,很快就会为之气馁,还可能陷于失败。”他的目的是A 改变美欧结盟的外交政策 B.展示美国急剧膨胀的实力C.在全球范围内遏制共产主义

13、 D.反对苏联组织军事同盟24.据世贸组织 2001 年度报告,1900-2000 年,世界货物出口量年均增长 6.8%,同期世界 GNP(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仅为 2.3%。这表明A.发达国家获得了更大的市场利益 B.经济全球化趋势逐渐加强C.经济全球化无益于世界经济的发展 D.中国融入世界推动了世界贸易发展第第 IIII 卷卷 (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 共共 5252 分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25 题-第 26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7 题-第 29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 分)材料一在某种意义上,西方启蒙

14、运动是对传统中的希腊路向的复归,它所反对的是神性的宰制性垄断。欧洲启蒙运动张扬科学精神,把启蒙推进到人的主体性层面,使人摆脱一切愚昧与迷信而获得自由,用人的智慧重新认识与创造历史。在西方的启蒙进程中,启蒙与传统表现为一种回归关系,它的反传统并没有打破整个西方文化体系的构架。摘编自骆徽等中西启蒙运动的比较与启示材料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启蒙思想也注意到启蒙张扬个性一面,但由于国家与民族的存亡危机,并未向西方启蒙运动一样进入到深层的理性与自由去揭示启蒙意义,而是把启蒙定位于科学与民主这样一种外显的范畴。五四启蒙运动批判锋芒直指封建宗法制度,开启了人的思维悟性,以现代理性战胜迷信。中国的启蒙运动面对

15、的是一个帝制结构的农民社会,半殖民地农业中国之现代化的课题。因此,中国启蒙的基本困难在于匮缺自由主义现代性赖以生长的西方市民社会的根基和动力。与西方内源性启蒙相比,中国启蒙运动肇端于中西文明的冲突,是由西方现代性激活的外源性启蒙运动,与中国本土文化传统之间具有深刻的价值断裂性。摘編自穆克军文化比较视域下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再思考(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启蒙运动的特点。(9 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与西方启蒙运动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导致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不同于西方启蒙运动的原因。(16 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材料下面是中国古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