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试卷)-568-广东省六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上传人:孓影 文档编号:39719327 上传时间:2018-05-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试卷)-568-广东省六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三历史试卷)-568-广东省六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三历史试卷)-568-广东省六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三历史试卷)-568-广东省六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三历史试卷)-568-广东省六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试卷)-568-广东省六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试卷)-568-广东省六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F1F2广东省六校届高三第二次联合考试广东省六校届高三第二次联合考试历史试题历史试题命题学校:惠州一中 六校分别为:广州二中、中山纪中、东莞中学、珠海一中、深圳实验、惠州一中六校分别为:广州二中、中山纪中、东莞中学、珠海一中、深圳实验、惠州一中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为 100 分,考试用时 90 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考生号的标号涂黑;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及学 校名称填写在答题卷的密封线内。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

2、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及答题卷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 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 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和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交回。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选择题(共 48 分)分) 一、选择题(每题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 求,请将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

3、的位置)求,请将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1历(歴):“从止表示与脚、行走有关。意为经过” ;“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 ”希腊语中“historia” ,原义为“调查、探究” 。下列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历史是史学记录 B历史必得亲身经历 C历史可任意评说 D历史应“实事”而“求是” 2据魏国李悝尽地力之教载:“治田勤谨,则亩益(增产)三斗。不勤,则损(减产)亦如 之。 ”又据孟子梁惠王上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上述材料反 映的历史现象是 A井田制开始瓦解 B商品经济发展 C小农经济兴起 D家庭手工业产生 3家中的老人时常教育后代说:“为人处世不可有贪

4、心,衣能遮体,食能果腹,足矣” , “遇事要 冷静,做到以静制动” 。显然,老人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 A道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4 百家讲坛兴起明史热,有位学者把 17 世纪 40 年代明朝崇祯帝和英国查理一世两位君主的暴 亡,视为两个民族历史的一个楔子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西方的崛起、东方的没落明显加 快。其观察问题的着眼点在于 A政权的更替 B社会形态的发展变化 C国力对比的变化 D文化途径的迥异 5下图反映了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 况。图中的 F1 为阻力,F2 为动力,其中 F1F2 的情况出现于A甲午战争以后B解放战争期间 C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 D第一次世

5、界大战期间 6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中说到道:“ 时期的人文思潮虽然有对人的价值的发 现,但它的灵魂不是对个人理性的高扬,而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 结合在一起。 ”文中划线部分应指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 7一位学者自述:因为爱看地方戏曲,才对民间传说有大概的领略;又因为社会上流行思想革命, 我才大胆提出打破传统学说的见解;也因为征集歌谣的缘故,而注意到许多风俗材料。这位学 者最可能受到下列何种风气的影响? A乾嘉时期的考据学风 B晚清时期中体西用说 C民国初年新文化运动 D文革时期的破旧立新 8图四和图五反映了某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消长和成分构成变

6、化的基本情况,其中 a 年和 b 年分别指图四 党员数量消长 图五 党员成分构成变化 A1921 年和 1922 年 B1937 年和 1938 年 C1927 年和 1928 年 D1949 年和 1950 年 920 世纪 50 年代,中国农村流传着一首歌谣:天上多少星,小孩数不清;全民盖土炉,神仙数不 清。材料所述现象产生的影响是A加快了工业化步伐 B提高了生产效率C符合生产力发展水平 D破坏了国民经济 10 “语录粮票”是时代的产物,他们产生于“红色海洋”年代,每个票上都印有毛主席语录,多 数为“备战、备荒、为人民” “厉行节约、严禁浪费粮食”等。语录粮票不仅是凭证,而且是 一种政治宣

7、传品,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语录粮票就陆续收回,予以销毁,这种粮票也变成了历 史文物。这说明 中国的粮食产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一 中国逐渐改变了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 政府改变了以行政手段调配资源的做法 中国已经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A B C D11农民与土地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核心问题。下列三幅图反映的是中共在不同时期的农村政策, 其共同点叙述正确的是土改后农民分配土地 公社社员在集体劳动 领取生产承包合同书 A保护了农民利益 B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C改变了经营方式 D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 12中国有句俗话:“远亲不如近邻” 。联系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活动,能够体现上述思想的外交事 件是 A以五大国之一的身

8、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B发起参与亚太经合组织 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13法国学者费奈隆(16511715)对雅典民主制度进行评价时说:“民众支配雅典,演说支配民 众。 ”对此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全体雅典居民对国家大事都享有决策权 民主制的需求促进了雅典雄辩术的发展 公民在演说诱导下做出的判断未必正确 雅典的民主政治促进了智者学派的兴起 A B C D 14图片红楼梦 十日谈所反映的都是中外历史上的著名作品,它们共同的主要特点是A在社会上起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B反映新经济因素的产生或发展 C促进了艺术的改革与创新 D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15 “当定格于对文艺复兴时期的思索

9、中时,人们能够回想起探索与发现的诸种辉煌成就看起 来仿佛是在每一个方面,人类行动的疆界都变得更为广阔。 ”能反映此观点的是 新航路的开辟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 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A B C D 16有历史学家称它“对世界历史来说具有头等重要性,因为它不但为 20 世纪的不发达世界提供了主要目标,而且为 19 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提供了经济基础和军事基础。 ”这里所指的历史事 件是 A开辟新航路 B启蒙运动 C资产阶级革命 D工业革命 17宪政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特征。下表中关于三部宪法的表述,完全正确的是名称美利坚合众国宪法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 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时间178

10、7 年颁布1870 年颁布1954 年颁布制定机构制宪会议制定国民议会制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特点体现三权分立原则体现直接民主原则体现人民民主原则和社 会主义原则评价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标志社会主义制度的基 本建立A颁布时间 B特点 C制定机构 D评价 18美国 1787 年宪法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 ;未经国会同 意, “不得对进出口货物征收任何进口税或关税” ;“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 或战舰。不得与他州或外国缔结协定或盟约” 。这些规定体现的原则是 A共和制 B分权制 C联邦制 D总统制 19达尔文的“进化论”作为一项自然

11、科学的巨大成就,也对人类社会的政治和思想观念产生了很大影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成为西方国家进一步扩张侵略的“理论依据” 成为马克思提出暴力革命主张的思想渊源 成为近代中国民族觉醒、奋发图强的思想动力 A B CD 20某学者把苏联(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政策看作三个实验,即“追随理想的实验、面对 现实的实验、回归理想的实验” ,其中“面对现实的实验”应指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政策 D斯大林模式 21下图是二战以后部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平均增长率比较图,下列对该图的分析中,正确的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世界市场的拓展 利用科技发展新

12、兴产业 知识经济的出现 A B C D22一位年轻旅行者叙述自己的生活经验:“小时候,每天走过一个广场上学,可以看到马克思与 列宁的铜像,后来铜像拆了,国歌换了,就连使用的钱也改了。原本哪里都不可以去,现在可 以在世界各地旅行。倒是最近又换了一种钱,还不太适应。 ”根据你的历史知识判断,这位年 轻旅行者的原国籍是 A法国 B苏联 C南斯拉夫 D民主德国 23有人说:“单边世界容易产生霸权,两极世界容易形成对峙,只有三极或者多极世界才是稳定 的格局。 ”下列表述能支撑以上观点的有18 世纪英国打败法国成为世界殖民霸主 二战以后逐步形成美苏两分天下的格局 亚太经合组织的建立表明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

13、苏联解体后形成多个力量中心使世界相对稳定 A B C D 24斯达尔夫人猛烈抨击矫揉造作的沙龙文学和妨碍创作自由的法则,她提出“用我们自己的感情 感动我们自己” 。以下哪一作品体现了她的文学艺术思想?A B C D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非选择题(共 52 分)分) 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两小题,第(本大题共两小题,第 25 题题 22 分,第分,第 26 题题 30 分,共分,共 52 分)分) 25 (22 分)一个国家的未来取决与年轻一代成长的综合素质的发展,而人综合素质的提高则取决 于所受的教育的种类,教育的深浅。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是私学教育的鼻祖,但在史记孔子世家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