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试卷)-499-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上传人:孓影 文档编号:39719138 上传时间:2018-05-18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试卷)-499-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三历史试卷)-499-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三历史试卷)-499-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三历史试卷)-499-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三历史试卷)-499-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试卷)-499-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试卷)-499-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兰州一中兰州一中-1-1 学期月考试卷学期月考试卷高三历史高三历史第第卷(单项选择题)卷(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共一、单项选择题(共 2525 小题,每道题小题,每道题 2 2 分,共分,共 5050 分)分)1中国近代考古学家罗振玉在评价某一制度时说:“度才而使之,程能而任之,朝不道则夕斥之矣,夕不道则朝罢之矣。其操纵由一己,其呼吸若一气,其简练教训如亲父兄之于子弟也。 ”此制度A是由秦始皇最早创立 B最突出的特点是等级森严C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以父系的血缘关系为基础2史籍记载,周朝在其 867 年的统治中,较大的自然灾害只有 89 次,发生次数较少;秦汉时期自然灾害明显增多,在

2、440 年中共发生各类自然灾害 375 次,平均 14 年就发生一次。这说明A土地大量开垦不利于生态的平衡 B国家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有所下降C粗放式农业经营不利于环境保护 D秦汉时期不重视天人关系的探求3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士大夫不是那种作为君主之权力工具的单纯的官僚,他们横亘于君主和庶民之间,维系着相对独立的道统,并构成了以独特机制约束政统的权力。我们不能夸大,但也决不能忽略这种约束。 ”上述政治形态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B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C官僚政治形成和贵族政治解体 D夏商周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4对于管仲,孔子认为他使齐国“称霸诸侯

3、,一匡天下” ,民众至今仍受惠于他的功德,并赞赏他“如其仁” ;孟子抨击他背弃旧主、不知礼仪。这说明了A对人物的评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B儒家学派内部存在分歧C战国时期更加注重一个人的道德品质 D儒家思想得到新的发展5 “或问:格物须物物格之,还只格一物而万理皆知?日:怎得便会贯通?若只格一物便通众理,虽颜子亦不敢如此道。须是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 ”材料体现了朱熹A希望通过实验途径寻求科学真理 B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和等级制度C注重社会实践活动和探究的思想 D强调个体的价值和人性的尊严6清朝前期,对于开国之初立下战功的八位宗室王公给予了世袭罔替的永久封爵,俗

4、称“铁帽子王” ,他们均在京城设王府居住,所有俸禄待遇、王府官员、护卫等全部纳入国家统一管理,由宗人府按规定给予。这一做法A根本目的是保证宗室贵族特权 B严重威胁君主专制统治C体现清朝务实灵活的统治策略 D容易造成贵族干政局面7 “由洋务运动所造成的物资流、信息流、资金流乃至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发展壮大,深刻地动摇了建立在小生产方式上的封建专制政体的根基。 ”这段材料A反映了洋务运动的主观动机B说明了洋务运动对中国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C反映了洋务运动的客观发展 D叙述了近代主流意识形态8梁启超曾说:“海禁既开,外侮日亟,曾文正创制造局首以翻译西书为第一义同文馆及西士设教会于中国者,相继泽录,至今

5、二十余年故国家欲自强,以多译西书为本,学子欲自立,以多读西书为功。 ”这反映了当时A洋务运动超越封建改革范畴 B民族觉醒促进变革意识发展C多读西书是宣传革命的手段 D国人传统知识结构根本动摇91904 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规定, “外国学堂有宗教一门。中国之经书,即是中国之宗教。若学堂不读经书,则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之道,所谓三纲五常者,尽行废绝,中国必不能立国矣。 ”这一规定表明清末教育改革A体现“中体西用”的理念 B依旧带有盲目排外色彩C是戊戌变法的继续发展 D带有明显的专制烙印10晚清的历史演进过程艰辛而悲壮,曲折而复杂,对此国内学术界进行了不同的解读和阐述,涌现出一大批成果,其中有这

6、样一些著作:动荡时代的知识分子 、 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 、 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 、 从边缘走向中心晚清社会变迁中的军人集团 。这些著作的研究视角主要是A社会变迁的角度 B现代化的角度 C社会思潮的角度 D社会群体的角度 11叶圣陶说:“坐过火车的人,才懂得航船行的慢的真意味。 ” “一包花生米,三个铜子白酒,得这么一点儿醉意,横下来呼呼一觉,待船家喊醒时,就跨上埠头,其不爽快而有味!”下列关于“真意味”的说法最准确的是 A反对使用现在交通工具 B享受火车出行的便捷C排斥近代西方文明 D怀念传统生活的闲适12对于抗日持久战,国民党把抗战命运寄托在英、美、法、苏各国与中国“共同一致来打日本”

7、之上。而中国共产党则认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这表明两党认识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A持久抗战的理论基点 B中国抗战的基本性质C抗战坚持的战略原则 D抗战进程的发展方向13 “路径依赖”指的是一种制度一旦形成,不管是否有效,都会在一定时期内持续存在,并影响其后的制度选择,就好像进入一种特定的“路径” ,制度变迁只能按照这种路径走下去。新中国的制度中体现了上述观点的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三大外交方针提出14毛泽东于 1956 年底同工商界人士谈话时提出“新经济政策”:“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 ”这表明新中国A已成功完成对私营

8、工商业的改造 B曾对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做出探索C对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发展补充 D社会主义制度还没有完全建立 15.民主与城邦的衰弱中指出:“在(雅典)城邦的范围内,尽管社会生活具体而言对公民都很不利,但从政治层面上说,公民还是被视为体制内部可进行互换的单一体,法律在这个体制内起到了平衡的作用,它是平等的准则。 ”这表明古代希腊A城邦体制造就了民主政治生活 B民主政治的运行得到法律保障C真正实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公民的政治权利没有受到重视16罗马法律规定, “抗辩是赋予被告的一种辩护手段。因为往往会发生这种情形,即原告所提起的诉讼本身是有合法根据的,但是对被告来说是不公平的。因此,为驳回原诉,

9、你有权提出基于胁迫或欺诈的抗辩,或基于事实之抗辩。 ”这反映了当时的罗马法A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B坚持司法公正的原则C既呆板而又有弹性 D维护贵族利益的宗旨17苏格拉底不再着重研究宇宙、自然等问题,转而研究人类本身,即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什么是国家,具有什么品质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治国人才应该如何培养等等,从而实现了古希腊哲学由“自然哲学”向“伦理哲学”的转变。这表明他A注重提升公民素质 B捍卫思想自由与民主权利C不满雅典民主现状 D试图扩大公民的基本权利 18.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1835-1919)描述某一经济现象时说:“从苏必利尔湖开采两磅铁石,并运到相距 90

10、0 英里的匹兹堡;开采一磅半煤,制成焦炭并运到匹兹堡;开采半磅石灰,运至匹兹堡;在弗吉尼亚开采少量锰矿,运至匹兹堡这四磅原料制成一磅钢,对这磅钢,消费者只需支付一分钱。 ”这反映了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B工业革命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C美国建立了完善的福利制度 D垄断组织控制了国家经济生活19 世界史纲指出:“犹太种族的商业精神使马克思洞悉财产和劳工的对立。而且在德国的教养使他认识到,劳工目前正变得有了阶级觉悟 ,并对集中财产的阶级进行集体的对抗。 ”该论述A肯定了马克思在工人运动中的作用B分析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主观原因C阐释了马克思关于阶级斗争学说产生的原因D反映了社会主义革命必然到来的历

11、史趋势20俾斯麦考虑的德意志型制度:既能保持普鲁士王朝和容克阶级的政治统治优势,又能在经济方面照顾资产阶级的利益,并使两个阶级利益互相融合,成为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基础。这种设想在1871 年帝国宪法中加以定型,最终促成了德意志新体制的形成。上述材料表明A德意志政体融合了几大阶级之间的矛盾 B专制制度与民主制度可以相互补充C适合国情的政治体制在德意志创建 D君主立宪制最适合德意志统一21美国人人杂志社在 1908 年列举了黑幕揭发者的成就:广告基本真实,食品和药物掺假将冒更大的风险;旧时政治老板风光已不再了;各州和各城市都在致力于廉政建设;人们开始提名自己的候选人;儿童在法庭上获得美好童年,弱势群

12、体获得保护;公众资源得到了保护。材料表明美国进步运动实际上是A限制垄断资本家掠夺公众资源的运动 B揭露社会黑暗和反腐败的运动C自我调整和完善社会内部机制的运动 D促进民主和保护儿童权益的运动 22以下文字反映了不同时期苏俄(联)的经济政策,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开垦荒地是增加粮食个重要的而且完全现实的来源,也是最容易做到的和最迅速的办法。 ”“必须使我国各地区毫无例外地都布满国营农场,它们在向国家缴纳粮食方面不仅能够代替富农而且能够代替个体农民。 ”“要尽量实现农民的流转自由和尽量发展小工业,给在小私有制和小商业基础上生长起来的资本主义一点自由。 ”“责成每一个粮食所有者,必须在本法令公布

13、一周内,把超过播种田地和自己到下次收获前的定额消费量的全部余粮呈报交售。 ”A B C D231935 年,罗斯福签署了社会保障法 ,为失业者和老年人提供了救济金和养老金。同年,美国国会又通过财产税法 ,规定对盈利超过 15%的公司征收超额利润税;对 5 万美元以上的收入者征收超额累进税,使社会财富的再分配稍显公平。这表明新政注重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 积极运用立法手段干预经济发展着力增加就业扩大社会购买力 力求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A B C D24保罗肯尼迪在大国兴衰中写道:“国际政治领域的现实主义反对政治一体化,满足于现在的国际无政府状态,坚持国家利益、民族利益至上。如果他们在理论上和

14、政治上保持强势,世界联邦和世界政府的理想就会遥遥无期。 ”由此可见,保罗肯尼迪主张 A实现世界政治文明一体化 B尊重世界政治文明的多样性C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 D坚持国家利益民族利益至上25某位学者在年 12 月说到,经过近 70 年的关税减免,基本上发达国家的平均关税都很低了,只有 2%左右,发展中国家的关税水平也已降到 9%左右,可供减免的空间其实也不大了。此言论意在说明A经济全球化应向纵深发展 B欧洲关税同盟基本上已经实现C南北贫富差距在逐步缩小 D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逐步建立-1-1 学期高三年级月考学期高三年级月考历史试卷答题卡历史试卷答题卡一、单项选择题(共一、单项选择题(共 2525 小题,每道题小题,每道题 2 2 分,共分,共 5050 分)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第第卷卷(非选择题)非选择题)二、材料解析题(共二、材料解析题(共 4 4 小题,共小题,共 5050 分)分)26 (17 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1902 年,清政府上谕称“我大清朝律例一书,折衷至当,备极精详” ,但也不得不承认“为治之道,非参酌适中,不能推行尽善。况近来地利日兴,商务日广,如矿律、路律、商律等类,皆应妥议专条” 。同时要求各出使大臣“查取各国通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