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试卷)-464-福建省漳州八校高三年联考历史试卷

上传人:孓影 文档编号:39719070 上传时间:2018-05-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试卷)-464-福建省漳州八校高三年联考历史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三历史试卷)-464-福建省漳州八校高三年联考历史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三历史试卷)-464-福建省漳州八校高三年联考历史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三历史试卷)-464-福建省漳州八校高三年联考历史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三历史试卷)-464-福建省漳州八校高三年联考历史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试卷)-464-福建省漳州八校高三年联考历史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试卷)-464-福建省漳州八校高三年联考历史试卷(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届高三八校联考历史试卷届高三八校联考历史试卷(范围:必修二范围:必修二)命题:龙文中学命题:龙文中学 .12.25 一、单项选择题(230=60 分) 1.读下表,该表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 )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部分)时期内容备注牛耕、铁农具都江堰、郑国渠春秋战国来测知二十四节气有利于安排农事耧车提高播种效率秦汉选种、育秧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A.发明创新农业生产工具 B注重总结推广农业经验 C注重农时,改进耕作技术 D精耕细作的模式形成发展 2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宋朝范成大四时 田园杂兴 )主要反映的是当时( ) A依据性别的分工方式

2、B耕织结合的田园生活 C世代相承的学艺传统D安居乐业的社会状态 3据唐会要记载:“开成五年十二月敕:京夜市,宜令禁断 。 ”该史料反映了这一时期( ) A夜市已被政府禁绝 B市的管理制度已不能适应新的经济形势 C市已由定时而聚发展为常设商业区 D都城汴京夜市的繁华景象 4明清时期,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朱”的家庭,苏州震泽镇及附近各村居民 “尽逐丝绸之利” ,松江地区男女几乎以棉织为业,景德镇有瓷窑近千座。上述现象反映出当时手 工业的突出特点是( ) A出现资本主义的雇佣关系 B南方经济超过北方 C手工业生产水平提高 D区域经济分工扩大 5晚清福州文人郭柏苍在沁泉山馆诗中写道:“年

3、来通商号令行,穷黎遍享茶山利。高阜小 邱(丘)恣铲除,百万磳田(即山田)一朝弃。 ”从中可提取的信息不包括 A大批农民弃农经商 B农民种茶收入增加 C农业生产结构变化 D商品经济渗透到农村 6史载,西汉政府曾令商人自报资产并按高于手工业者五倍的税率纳税。对违反规定者,没收其 全部财产,对揭发者,奖给所没收财产的一半。此举的作用包括( ) 增加了财政收人 加强了经济调控 强化了“工官”制度 打击了商人势力 A B C D 7轮船招商局创办的宗旨是:“发展中国航运事业,促进对外贸易,预定客货仓位,代客报关装 货,代理水火保险,办理仓储等业务。 ”据此可知,轮船招商局( ) 以发展民族航运为中心 提

4、供“一条龙”的业务服务 有可能与外商形成竞争 是当时中国最早的洋务企业A. B. C. D.8在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史上曾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有的民办企业向清政府交纳一部分资金, 以获取清政府的支持和庇护;有的民办企业依附于洋人,如上海发昌机器厂造成一艘小汽船,船头 挂英国国旗,船尾挂中国龙旗;19 世纪 70 年代,宁波买办严信厚创办轧花厂,但在表面上却依附 于日本。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 中国民族企业对外国技术有依赖性 B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 C. 外国资本主义企业经营方式的吸引 D清政府对民族企业进行鼓励和支持 9右图表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对外贸易的 状况。该状况

5、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A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走向公开对峙 B新中国坚持平等互利的对外贸易原则 C新中国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D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10.20 世纪 50 年代初,中国面临的困难是“能造桌 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 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政府( ) A、推行了土地改革 B、组织了人民公社 C、实施了“一五”计划 D、发动了“大跃进” 11据国家统计局国民收入统计资料汇编显示,从 l952 年到 l957 年,农业产值增长了 248,工业产值增长为 1286。在全部工业产值中,以农产

6、品为主要原料的产值约占 50左 右,农副产品和用农业原料制成的工业品,在国内市场主要商品供应量中约占 90左右,在出口总 额中约占 75左右。上述材料反映了( )农业集体化有利于工业化 建立了完备的工业体系计划经济取得了一定成效 外贸出口额大幅度增长 A B C D 12.某学习小组以某一城市近现代的发展为研究课题来见证中国的复兴历程。下面是其收集的相关 材料,据此可判断这座城市是 近代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 较早的聚集了近代中国各种类型的企业 20 世纪 90 年代成为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 A南京 B广州 C上海 D厦门 131980 年 12 月 11 日,温州人章华妹领到了自己期待

7、很久的营业执照(右图) ,成为全国第一个 个体工商户。但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非公有制经济看做是社会 主 义经济的对立面,谈“私”色变。使人们摆脱这种恐“私”症困 扰的制度性决策是 A1984 年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B1992 年的南方谈话 C1997 年中共十五大的决策 D1999 年九届人大二次会议正式确立的依法治国战略14.英国金融时报:“自 1978 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 1984 年、1992 年和 2001 年” 。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 A建立 4 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讲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B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

8、立、三个代表理论的提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开放 14 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确立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 D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15在世俗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近现代中外经济文化思想交融的痕迹。据此,下列情景描述正确 的是( ) A20 世纪 20 年代后期,中山装成为中国男子喜欢的标准服装 B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之际,合身适体的改良旗袍迅速流行 C新文化运动后,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终于成为一种社会时尚 D1992 年中国企业家常通过互联网认真学习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16.“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社会的价值观念、风尚习俗全都变了:水手成了最令人羡慕和尊敬的

9、职 业;各种游记成为畅销书;商业精神大大加强。而这些观念、习俗变化的轨迹都强调了人的价值作 用。 ”对该现象本质原因的分析最准确是( ) A新航路开辟导致欧洲价值观念、风尚习俗巨变 B文艺复兴为探险家提供精神动力人文主义 C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 D资本主义萌芽引起欧洲社会广泛变化 17.下图是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指数变化(15001900 年)示意图,图中体现出英国在两次工业 革命中的特点是( )A英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逐渐提高 B后者比前者产生的经济推动力更大 C英国工业发展速度均高于世界其他国家 D两次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18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1

10、9 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他任何一种手段或力 量为基础,不如说是以蒸汽机为基础”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蒸汽机提供动力,工业生产进入机器大生产时期 蒸汽机的使用体现了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 蒸汽机的使用促进交通运输的发展,使世界联系更加紧密 欧洲列强以武力侵略为主转向以资本输出为主 A B C D 19. 20 世纪 40 年代美国政府官员提出:“美国应尽最大努力帮助恢复世界正常的经济繁荣,如果 不这样做,就不会有政治上的稳定和有保证的和平这是符合逻辑的。 ”为此,美国( )重建资本主义金融体系 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推动欧洲走向经济联合 援助西欧走向经济复苏 A B C D 20

11、近年来,中国为兑现开放市场的承诺而作出的持续努力不如贸易争端那样引人瞩目,对此,中 国欧盟商会执行总经理马乔治形象地比喻说:“一棵树倒下的动静,要比一片森林成长还要大。 ” 马乔治要表达的真实意图是( ) A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全球化经济带来的弊大于利 B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全球化经济带来的利大于弊 C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弊大于利 D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利大于弊 21.“经历了思想解放进程的中国就像一个混血儿,也许这个孩子很快就会在吸取父母共产主 义和资本主义的长处之后,独立走出一条新路。 ” (奈斯比特中国大趋势 ) ,材料中“新路” 的本质含义是( ) A.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B.市

12、场主导资源配置 C.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D.积极融入全球化 2220 世纪 30 年代,苏联的“五年计划给西方国家留下的印象似乎不像给发展中国家留下的印象 那么深,按照西方的标准,苏联公民受到了严重的剥削。 ”(引自全球通史)西方国家做出 这一评价,主要是因为苏联的五年计划( )A采取余粮收集制 B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C导致国家经济的衰退 D强调国家积累而忽视民生改善 23 “为了保证农民在比较自由地支配自己的经济资源的基础上正确和安心地进行经营,为了巩固 农民经济和提高其生产率,以及为了确切地规定农民所应担负的国家义务,应当。 ”以上材料 是关于俄国的一项经济政策的部分内容,材料中的“”部分,最

13、恰当的应是( ) A实行余粮收集制 B实行粮食税 C建立集体农庄 D实行义务交售制 24奥巴马和罗斯福都比较受中下层民众的拥护。罗斯福新政时不可能出现的是( ) A雇用年青人从事造林 B某公司因为雇用未满 16 周岁童工而被起诉 C农产品数量大幅度增加 D劳资关系委员会中劳资代表各占一半 25自 1981 年起,中国曾多次获得世界银行贷款,用于改造农田和发展教育,这说明了( ) A世界银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 B世界银行的贷款重点只有发展中国家 C世界银行是协调国际货币关系而建立的 D世界银行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 26 “从组织形式上看,它只是一种松散的论坛但政府间对话也促进了自愿基础上的经济合作, 其中涉及的领域很广。 ”材料直接体现了( ) A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 B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C政治多极化的加速 D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27某同学把区域性合作组织几种模式的特点作了如下归纳。下列模式对应组织,正确的是( )模式 1关税、货币、市场、司法统一模式 2自由贸易、共同关税、共同市场模式 3共同兴趣、自觉自愿、道义责任、会员制、没有法律义务模式 4结伴而不结盟、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A模式 1北美自由贸易区 B模式 2上海合作组织C模式 3亚太经合组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