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鸿沟》读书笔记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719060 上传时间:2018-05-1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33.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跨越鸿沟》读书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跨越鸿沟》读书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跨越鸿沟》读书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跨越鸿沟》读书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跨越鸿沟》读书笔记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跨越鸿沟》读书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跨越鸿沟》读书笔记(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书的核心观点就是“ 鸿沟理论 ” ,即高科技产品在市场营销过程中遭遇的最大障碍:高科技企业的早期市场(第一个市场)和主流市场(第二个市场)之间存在着一条巨大的“ 鸿沟” ,能否顺利跨越鸿沟并进入主流市场,成功赢得实用者的支持,就决定了一项高科技产品的成败。其中第一个市场指的是由早期采用者和内行人士所主宰的早期市场,这些消费者能够迅速地接受新技术变革所具有的特性和优势;第二个市场则指的是主流市场,由除早期采用者和内行人士之外的所有消费者组成,他们既想体验新技术带来的好处,又不愿意经受此带来的一些令人不快的细节。但不幸的是,这两个市场之间的过渡却是充满坎坷。一、技术采用生命周期只要我们面对的新产

2、品需要我们改变自己一贯的行为模式,或者需要对我们目前依赖的产品或服务进行改进时(这种对改变非常敏感的产品被成为“ 不连续性创新 ” ,如 Kik 相对于短信来说就是“ 不连续性创新” 。与之相反的是“ 连续性创新” ,即产品的正常升级,如从Windows XP 升级到 Windows 7 ) ,我们对于技术采用的态度就会变得越来越重要,所以技术 采用生命周期模型也就成为了整个高科技行业所采用的营销方式的中心所在(如下图所示) 。1、创新者:创新者会非常积极地追随于各种新技术产品之后。有时,他们甚至会在正式的产品尚未发布之前就已经开始使用。这是因为科技是他们生活中的最大乐趣,而并不在意这些技术能

3、够在他们的生活中提供什么样的功能。如近期开始尝试Kik、米聊等短信替代类产品的人群都可以称作创新者。在任何一个市场中,创新者都不多见,但是企业必须争取在营销活动初期得到他们的青睐,因为当新产品投放市场时,他们的认同能够为其他消费者带来购买信心。2、早期采用者:早期采用者虽然与创新者相同,都会在新产品生命周期的早期接受产品,但他们并不是技术专家。 他们只是一个善于想象、了解并欣赏新技术所具备的优势,并且能够将这些潜在的优势与自己关心的其他方面相联系的群体。只要发现了某种新技术产品能够有效地满足他们的需要,早期采用者就会考虑是否做出购买决策。正是因为早期采用者在做出购买决策时并不会禁锢于公认的看法

4、,而是更愿意尊重自己的直觉和想象,因此他们对于任何高科技市场的拓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早期大众:早期大众的购买决策最终是由一种强烈的实用性想法而推动的。他们知道这些最新奇的发明中有很多最终都将不再流行,并且会成为过眼云烟,所以他们宁愿继续等待,并在自己购买之前, 细心观察周围的人对新产品作何评价。目前微博产品刚刚迈入早期大众阶段,尚未开微博的用户,需要在新浪微博、腾讯微博、搜狐微博、百度说吧、网易微博等众多微博产品中选择一个加入。他们会上网搜索众多微博产品的使用量、口碑, 会与身边已经开过微博的好友交流后,才会选择一个微博产品,而由于新浪微博的先发优势及名人的吸引策略,大部分用户最终会选

5、择新浪微博。由于这一群体中的消费者数量是非常多的-几乎占据整个技术采用生命周期的1/3 , 所以说,赢得他们的认同,对企业获得巨额利润和飞速发展史非常重要的。4、后期大众:后期大众只会等到某些既定标准形成之后才会考虑购买,并且即使等到了那个时候,他们仍希望得到很多的支持,所以他们更有可能从一些知名的大型公司手中购买产品。如搜索引擎、即时通讯产品都已经发展到该阶段。搜索引擎用百度,即时通讯用QQ 已经成为了业界标准。后期大众群体也占据了总体的1/3。因此如果一项新产品能够得到他们的喜爱,公司确实能够获得较大的利润,因为随着产品的逐步成熟,边际利润率将呈现递减规律,但同时公司的销售成本也将逐渐降低

6、,这样一来,公司的研发成本在最后将被全部摊销。5、落后者:无论基于哪些原因,是个人方面还是经济方面,这些消费者对新技术没有任何兴趣。只有当一项技术产品已被深深埋藏于各种其他产品之中事,落后者才会进行购买。如落伍者购买一台电脑后,直接就会使用预制的Windows 系统,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落后者占据了总体的1/6 ,但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落后者这个群体通常都不会被企业重视。二、技术发展的三个市场阶段根据上述技术采用生命周期,我们可以将其划分成三个市场发展阶段,分别是早期市场、 主流市场和落后者市场。1、早期市场主要由创新者和早期采用者构成。创新者:技术的狂热追随者技术狂热者相对于其他消费者群体来

7、说,在决定采用新技术的时候都不会有太苛刻的要求,他们主要重视如下几个问题:(1)他们真正想知道的是真相,并不是任何花哨的噱头。不要浪费你的时间去制作一些精美的广告 -对于他们来说这些天花乱坠的宣传材料只能称得上是拙劣的营销伎俩。(2)无论何时何地, 只要遇到了技术方面的问题,他们都希望能够马上找到一个知识渊博的人来解答自己的疑问。(3)他们希望自己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到高科技行业的新动向。让他们试用产品并提供反馈意见, 并且只要他们的意见合适,企业就应当立即按照这些建议对产品进行改善,最后企业还要让他们知道自己确实对产品进行了改进。(4)他们希望能够以低廉的价格买到新产品。总之, 只要你拥有最新

8、最高端的技术,而且不需要从他们身上赚很多钱,与这些技术狂热者达成交易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举个例子, 腾讯的马化腾曾经说过新产品在推广初期要重视领袖用户的意见,要得到这类人群的认可,才能慢慢形成口碑。其实他想表明的就是这个道理。早期采用者:有远见卓识的人有远见者与技术狂热者不同,他们并不是从某个系统采用的技术中获得价值,而是从这项技术带来的战略突破中获得价值。与此类人群打交道时要注意两个重要原则:(1)有远见者希望确定项目的定位。这时他们往往希望从一个试验性的项目着手。(2)有远见者总是急急忙忙,他们希望能够在一个时间期限内取得进展。与有远见者达成交易的唯一可行的方式就是通过一批小规模、高水

9、平的直接营销队伍。2、主流市场主要由实用主义者的早期大众和保守主义者的后期大众构成。早期大众:实用主义者早期大众需要确信自己买到的产品来自于市场中期主导作用的一流企业,因为他们知道有很多第三方会围绕着市场主导产品设计出各种各样实用的支持性产品,最大幅度减少实用主义者的负担。如果有远见者的目标是取得显著的突破,那么实用主义者的目的就是看到些微的改善-逐步的、可衡量的、而且可预见的进步。这也说明了大企业搞微创新(如QQ、360 杀毒)是可行的,但创新型小企业如果也跟着学微创新,而拿不出突破性的产品,那就要倒霉了。如果使用主义者想要安装一款新产品,他们会想要知道其他人对这款产品的评价如何。除非你的地

10、位已经完全确定,否则实用主义者绝对不会选择你的产品,然而问题在于, 只有他们更多地购买你的产品, 你的地位才能够稳固下来。很明显,这对于刚刚创立的企业非常不利,但是对于那些地位稳固的企业来说却往往是非常有利的。这也是很多风投在投资互联网产品时总会问对方:“ 如果腾讯看重你的产品,你会怎么办” 的原因。但是另一方面, 虽然你很难赢得实用主义者的青睐,但他们一旦被征服就会对你的企业非常忠诚, 而且在有需要的时候他们会牺牲自己的利益,而只会购买你生产的产品。比如虽然 Windows Vista 口碑很差,但极少有人改用Linux,而是更换为Windows XP 或者是等待Windows 7 的推出。

11、如果一家规模较小的企业能够与实用主义者已经接受的企业结为联盟,或者它能够形成一种成熟平台的增值服务提供商,那么这家企业进入实用主义者群体的道路会更加顺利。如借助 Facebook 成功的社交游戏公司Zynga。后期大众:保守主义者保守主义者对于不连续创新有一种本能的抗拒,与新的进步来说, 他们往往对传统更加信任。他们通常只会在技术采用生命周期的最后才决定投资购买,那是产品的设计已经非常成熟,企业之间对市场份额的竞争也使产品的价格大幅度降低,而且产品本身也已经能够完全商品化。他们希望高科技产品就像冰箱一样-你打开冰箱门,里面的灯自动亮了,食品一直保持冷冻状态,而你什么都不需要考虑。如支付宝、 财

12、付通等第三方支付产品目前就尚未被保守主义者接受,他们不接受支付宝的原因就是觉得缺乏安全性、操作很麻烦, 而为提高安全性所需的手工配置操作(如安装浏览器安全插件、绑定手机号码等)又很麻烦,因此拒绝使用。对待这类群体有两个制胜秘诀。(1)实施 “ 整体产品 ” 策略。文章后面会做详细介绍。(2)形成一系列的低成本销售渠道,有效地将产品推向目标市场。如果企业已经得到了主流市场的认可,为了长久地维持领导地位,你需要注意以下两点:(1)不能落后于市场中的其他竞争者。其实也没必要成为技术领域的领导者,也不需要拥有最优秀的产品。但是你腿长的产品也要足够好,并且, 如果市场中的某个竞争者取得了一个重大的突破,

13、你也要立刻迎头赶上。比如最近Kik 类产品很火爆,有取代QQ 的潜在风险,因此腾讯快速地推出了微信加以应对。(2)通过微创新的持续性改进产品手段,不断将实用主义者提出的所有微不足道的改进逐步融入到产品中,以此帮助用户应对产品中存在的各种不足。3、落后者:怀疑主义者除了阻碍购买之外,落后者并没有对高科技市场发挥任何其他的作用。因此, 高科技企业针对这些怀疑主义着开展营销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中和他们造成的不利影响。三、跨越鸿沟为了能够顺利跨越鸿沟,我们需要从策略、产品、定位及销售四个方面进行探讨。1、策略:由于早期采用者与实用主义者对于高科技产品的接受观念的差异过大,因此造成了早期 市场与主流市场之

14、间巨大的鸿沟。为了能够进入主流市场,我们必须与其他的产品和公司结合起来,组成 “ 整体产品 ” 策略,集中全部力量,瞄准主流市场中的一个战略性目标市场细分攻击, 尽可能跨域这条鸿沟,然后利用它作为基础,通过客户之间的口碑传递,努力开拓并占领新的市场空间。大部分企业之所以没能够成功地跨域鸿沟,原因就是它们在面对着潜在在主流市场中的无数难得机遇时, 不幸迷失了自己的方向,它们只是盲目地追寻出现在自己前面的每一个机会,但最终却发现自己无法为任何的实用主义者带来一件令他们真正满意的产品。还是以Kik、米聊类产品为例, 虽然米聊受到了部分业内人士的好评和推荐,但若想占领主流市场,就必须先瞄准某个细分市场

15、发起进攻,一方面要向实用主义者解释清楚产品能够给用户带来的好处和独特之处(尤其是与手机QQ 的区别),一方面要提防腾讯的防御性进攻策略。其次,在鸿沟期中只关心销售量的驱动作用会给企业带来致命的后果。我们必须要确保我们的第一批用户对产品非常满意,从而才能形成口碑,从而为实用主义者在选择产品时提供参考。说到这里, 博主想到了以前曾经工作过的一家公司,当初在产品刚刚推广的时候,公司一味地追求客户数量,而忽视了产品改进,一些核心的产品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很多客户后来在对比其他同类优秀产品后,又纷纷放弃了我们的产品,导致公司的产品无法形成口碑,客户数量也无法得到持续积累,从而迟迟无法跨越鸿沟,得到主流市

16、场的接受。最后,跨越鸿沟最重要的并不是第一个前沿阵地中市场空白的规模大小,而是企业为这个市场空白解决的问题能够带来多少经济价值。这个问题越严重, 这个市场空白的力量就越能够推动你更迅速地跨出鸿沟。新浪微博为什么能够在短短一年之内跨越鸿沟?其主要原因就是依靠名人策略, 为明星和粉丝之间架设了一道便捷、免费的沟通渠道,这是以前无法做到的事情, 从而吸引了大量用户。新浪微博上一个明星动辄粉丝百万,明星随便一句留言,就引发数百次转发和评论就说明了这个问题。而米聊能否跨越鸿沟,说实话我持怀疑态度,原因在于手机QQ 已经能够实现好友之间的免费短信聊天,为何还要更换用米聊呢?对于用户来说,它的独特价值能有多么巨大?高科技营销中一共包括四个价值领域:技术、产品、 市场和企业, 当产品沿着技术采用 生命周期移动的时候, 它能够为客户带来最大价值的领域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在早期市场中,几乎所有的购买决策都由技术狂热者和有远见者决定,最主要的价值领域就是技术和产品。但是在主流市场中,实用主义者和保守主义者主宰者市场中所有的购买决策,核心的价值也由技术和产品变为市场和企业。从这个意义上说, 跨越鸿沟就意味着企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