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试卷)-387-福建省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质量检查历史试题

上传人:孓影 文档编号:39719053 上传时间:2018-05-1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试卷)-387-福建省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质量检查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三历史试卷)-387-福建省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质量检查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三历史试卷)-387-福建省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质量检查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三历史试卷)-387-福建省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质量检查历史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三历史试卷)-387-福建省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质量检查历史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试卷)-387-福建省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质量检查历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试卷)-387-福建省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质量检查历史试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福州八中高三毕业班第四次质量检查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 分钟 试卷满分:100 分.12.20一、单选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30 小题,共小题,共 60 分分)1. 下表是学者从涉及内容角度对甲骨文字进行的分类统计(部分):人类、人身、人伦 动物、狩猎、畜牧 植物、农耕 战争、兵器宗教文化娱乐20171583.61.41.7据此可知,殷商时期A.宗教活动的重要性较低 B.文字使用已经较为广泛 C.血缘关系是记录的重点 D.人们更加注重物质生活2. 齐国稷下学宫聚居众多学者,无论其学术派别、资历等如何,都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学术见解,为先秦教育史和学术史揭开了新一页。这反映时代主要特征

2、是A.文化的下移B.社会大变革C.井田制瓦解 D.科技的进步3.秦代始创传国玉玺东汉学者蔡邕说:“玺者,印也印者,信也 ”东晋皇帝南渡时,几代皇帝没有传国玉玺,被嘲讽为“白板天子”这反映出A.秦代传国玉玺的价值贵重 B.君权神授的观念深入人心 C.宗法观念强调嫡长子继承 D.儒家的正统观念影响深远4. 汉代征收人头税。汉武帝时成年男子缴纳 120 钱,作为军赋,归大司农;儿童税从七岁开始征收, 每年 23 钱, “以食天子”,属于少府。这反映出汉代赋税制度 A.完全依赖人头税的征收 B.主要服务于皇室相关费用 C.建立在商品货币经济基础上 D.有助于商品经济活动5.今天象棋中有“炮”与“砲”二

3、字。唐代的象棋中使用“砲”字,宋代的象棋中“炮”“砲”二字开始并用,这一变化说明A.中国象棋发明于宋代 B.宋代火药广泛用于战争 C.宋代发明了火药 D.洋炮在宋代传入中国6. “抑末、困辱商人,严禁奢侈品生产和流通,反对进口奇巧淫技是因为担心破坏纯朴、敦厚的社会风气,防止消费标准上的僭越、财富分配上的凌夺以及商品交换上的欺诈。 ”该分析表明中国古代经济思想A.是社会经济演进的合理结果 B.一贯坚持了重农抑商 C.具有浓厚的道德伦理色彩 D.具有封闭性和独立性7.伏尔泰极其推崇中国的皇帝能够接受法律的约束,并称“人类绝不可能想象比它(中国政府)更好的政府来 ”他曾歌颂乾隆皇帝:“伟大的国王,你

4、的诗句与思想如此美好,请相信我,留在北京吧,永远别来吾邦但要当心巴黎会使你的月桂枯黄 ”这说明伏尔泰A.赞成中国式的君主专制 B.希望中法两国加强交流 C.认识中国比较片面肤浅 D.推崇中国传统儒家文化8.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到了蒸汽机的运作原理,并且使用了很多新词语如进口、出口、新闻纸、铁路等,据此我们可以判断魏源A.力图改变落后面貌 B.关注西方新知识新技术 C.强烈主张师夷长技 D.号召国人全面学习西方9.南京条约签订后,条约文本一直存放在两广总监衙门,并未颁行。相反,英国人却将其刊刻成书,四处出售, “民间转无不周知”。由此可见鸦片战争A.突破了国人夷夏之防的观念 B.促进了中国外交的近

5、代化 C.未打破中国闭关锁国的状态 D.推动国人了解近代法治观10. 李淘在明清史中说:“鸦片战争前夕的清代农业,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但是商业性农业已经出现。商业性农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的苏、杭地区和粤江下游广州附近地区。鸦片战争后,中国商业性农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这种“商业性农业”发展的实质是A.自然经济结构解体 B.政府改变重农抑商政策 C.外国资本主义掠夺中国原料 D.民族资本主义日益萎缩11.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它提出“欲自强,必须浚饷,欲浚饷莫如振兴”的口号,这表明A.洋务派十分重视军事工业B.洋务派已明确“富”与“强”之间的辩证关系C.洋务派把建设军事工业放

6、在首位 D.洋务派已认识到必须走实业救国的道路 12.1861 年,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接管以往礼部和理藩院所执掌的对外事务。由于中外交涉往往时机紧要、刻不容缓,总理衙门遇事有时就先行处理,再请旨批准。这反映了总理衙门A.成为最高决策权的中央机构B.对中国传统政治框架有所冲击 C.办事迅速但行政效率较低下D.在外交上极力地维护清朝权益13. 1860 年前后, “江浙两省绅商士庶丛集沪城”,上海人口在短时间内急剧增加。据统计,1866 年上海人口达到 70 万人,其中英美法租界人口就净增 10 万人以上。导致上述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上海成为通商口岸B.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C.民族工商业的兴

7、起 D.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14. 右图是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上图分析图表能够说明中国近代A.传统的手工业逐步解体 B.出口产品结构渐趋合理 C.外贸出口总量逐年萎缩 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艰难15. 据记载:从 1900 至 1911 年间,广州市先后出现了水泥厂、针织厂、火柴厂、造纸厂、自来水厂、电力公司、机器厂等 20 个工业门类的工厂共 33 家,其中有不少还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鼻祖”。当时广州市出现以上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实业救国”思潮方兴未艾 B.相对有利的国际和国内形势C.广州是外资输入的主要地区 D.政治革命推动生产关系变革16. 莫理循出任泰晤

8、士报中国记者期间(18971912 年)曾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迄今为止,所有迹象表明这纯粹是一场内部的、反政府的、反朝廷的运动。这是广泛的反对腐败政治的起义。各种迹象表明这场运动迄今不是针对外国人的。 ”他的观察A.反映出“运动”对西方利益的维护B.肯定了“运动”对社会转型的意义C.没有准确认识当前“运动”的影响 D.体现出列强对“运动”的支持立场17.1927 年 5 月 29 日,鲁迅先生在其杂文老调子已经唱完中写道:“宋朝的读书人讲道学,讲理学,尊孔子,千篇一律。虽然有几个革新的人们,如王安石等等,行过新法,但不得大家的赞同,失败了。从此大家又唱老调子,和社会没有关系的老调子,一直到宋

9、朝的灭亡。 ”鲁迅旨在A.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 B.揭示北宋亡国的根源是政治保守 C.针对社会弊端,倡导彻底的社会变革 D.抨击死读经书、不切实际的学术风气18. 1927 年“八七会议”上瞿秋白代表中央常委作报告,指出:现在主要的是要从土地革命中造出新的力量来,我们的军队则完全是帮助土地革命的。农民要求暴动,各地还有许多的武装,有这样好的机会,这样多的力量,我们必然要点燃这爆发的火线,造成土地革命。对此正确的理解是,中共A.开始认识到农民运动的重要性 B.决定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C.对当时革命形势任务认识不清 D.总结国民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19 .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写道:“土

10、地分配的标准:以乡为分配土地的单位。所有乡村中男女老幼,一律平分。现依中央办法,改以劳动力为标准,能劳动的比不能劳动的多分一倍。 ”发 生这一变化主要是为了A.满足贫苦农民的土地要求 B.增强井冈山根据地的经济实力C.体现公平、公正的社会原则 D.争取大多数农民对革命的支持20.长征途中,中共中央在关于瑶苗民族中工作原则的指示 (1934 年) 、 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 (1935 年) 、 对内蒙古人民宣言 (1935 年)等文件中,均明确表示不打少数民族土豪,不没收宗教上层人士的土地财产。这些政策在当时有利于A.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实现革命中心和任务的转移 C.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1、 D.建立与巩固敌后抗日根据地21. 1931 年底,国民政府取消了地方政府设卡征税的厘金税制度,实行新的统税制,规定凡缴纳了统税的商品准许在全国范围流通销售,地方不得征收其他任何捐税。统税制的实施A.得益于法币政策的推行 B.有利于增加政府的关税收入 C.抵制了外国资本的侵入 D.有助于削弱军阀割据的基础22. 1937 年 12 月 17 日,蒋介石在我军退出南京告国民书中说:“敌如欲尽占我四千万方里之土地,宰割我四万万之人民,所需兵力,当为几何?敌之武力,终有穷时。 ”这表明蒋介石A.仍然在坚持片面抗战路线 B.对中日国情已经有所认识 C.意在为南京沦陷寻找借口 D.正确分析了中日双方形

12、势23.读中国经济成分结构示意图。其中部分代表的是图 1 为抗日战争时期 图 2 为新中国成立前夕。 A.自然经济 B.外国资本 C.官僚资本 D.民族资本24.默格尔在历史哲学中说:“雅典那时有一种活泼的自由,以及礼节、风俗和精神、文化上活泼的平等在不违背这种平等和这种自由的范围以内,一切性格和才能上的不同,以及一切特质上的参差,都得到了最无拘束的发展,都在它的环境里得到了最丰富的刺激来发扬光大 ”作者认为雅典民主政治A.便于个性发展 B.追求平等自由C.促进文化多元 D.注重精神自由25. 在罗马法的发展历程中,公民法演变为万民法是其重要的一步。推动这一演变的主要动力是A.商品经济的发展

13、B.平民斗争的结果 C.最高统治者的推动 D.对外扩张的需要26. 下图为意大利画家卡拉瓦乔的作品以马忤斯的晚餐 。它描绘的是耶稣复活后在一次见面会上向他的门徒现身的情景,画中卡拉瓦乔没有把耶稣的门徒描绘成光辉的圣徒,而是描绘成卑贱的普通农民。据此判断此画的创作背景是A.反封建的政治斗争B.反君主的民主革命 C.反宗教的民族革命D.反教皇的宗教斗争27. “封建主义现实性地适应了现存的环境:法国和英国等国家在中世纪早期封建主义非常流行,在中世纪末则变得强大而统一。封建主义更有助于西欧精通军事,最终使它有能力向世界拓展殖民地和文明。作者意在说明A.封建主义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B.封建主义适应中世纪

14、社会环境C.封建主义孕育出近代西方文明 D.封建主义促进民族国家的形成28.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 ”此材料可以论证的历史观点是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B.葡萄牙、西班牙开启海上霸权C.进化论为殖民扩张提供依据 D.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29.约翰罗伯茨说:美国的三个中心之中,在这个地方发生的事,与国会大厦、白宫内有些不同。有些事对我们政体运行来说,非常重要。“这个地方”可能发生的事情是A.宣布总统法令违宪 B.协调内阁各部门工作 C.监督国会行使权力 D.制定

15、和通过各种法律30. 保罗肯尼迪说,统一后的德国“是一个将西 方民主国家现代工业力量,同东方专制独裁的决策特点结合在一起的大国,是一个爆炸性的混合体”。保罗肯尼迪所说的德国是A.极端沙文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国家 B.封建军事色彩浓厚的资本主义国家C.封建君主统治下的资本主义工业国D.工业高度发达的封建军事大帝国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 3 小题,其中第小题,其中第 31 题题 14 分,第分,第 32 题题 12 分,第分,第 33 题题 14 分,共分,共40 分)分)31、 (14 分)我们往往关心的是法治思想在不同时期的表现,但是却忽视了法律的本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亚里士多德论述了法治的好处:第一,法律具有客观性和公正性。第二,法律是由许多人制定的,第三,法律具有明确性。第四,实行法治符合历史发展和国情。总之,他认为法治优于人治,可以防止政体的蜕变,防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