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试卷)-401-福建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上传人:孓影 文档编号:39719052 上传时间:2018-05-1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试卷)-401-福建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三历史试卷)-401-福建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三历史试卷)-401-福建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三历史试卷)-401-福建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三历史试卷)-401-福建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试卷)-401-福建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试卷)-401-福建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南安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南安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考试内容为: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册,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共页,满分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班级填写在答题纸上。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3答案使用 05 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英语科选择题答案使用 2B 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4保持答题纸纸面清洁,不破损。考试结束

2、后,将本试卷自行保存,答题纸交回。 第第卷(选择题卷(选择题 共共 5050 分)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2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50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1 1 项项符合题目要求)符合题目要求)1一般认为史学研究分为问题形成、史料收集、史料整理和历史解释等环节。下列表格属于史学研究的:商 办外国人办年代设厂数 资本(千元) 资本所占比重设厂数 资本(千元) 资本所占比重第一时期 187218945346879610328000573笫二时期 189519134639081041136

3、10315346A问题形成 B史料收集 C史料整理 D历史解释2、历史学家黄仁宇说:“(周朝)800 年的统治中,影响之深远,常使历史学家难于区分,究竟某些特色是周朝的还是中国人的性格?”产生这一疑惑的原因是 宗法观念成为中国的传统思想,形成中华民族的亲情之爱宗法制使中国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长期受到压制分封制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虽被取消,但其影响贯穿中国古代分封制有利于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A B C D3、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等。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体的本质是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 B化国为家,君权至上C选

4、贤举能,唯才是用 D官员众多,政务繁杂4、中国古代为有效应对水患和北方游牧民族侵扰,被迫采取严格的指令性社会管理方式,并以儒家、法家等学说来论证这种社会管理方式的合理性,以强化指令性管理。这种“指令性社会”指的是A分封制 B郡县制C中央集权制D行省制5、亚里士多德说:“谁说应该让一个人来统治?这就在政治中混入了兽性的因素。 ”下列不能体现其思想的是A雅典公民大会 B明朝内阁 C英国议会 D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6、公元 2 世纪的雄辩家阿里斯泰德热情地赞美罗马:“无论海洋还是陆地上任何的间隔距离都不能将一个人排斥于公民身份之外。 ”他赞扬的是罗马的A 十二铜表法 B公民法 C万民法 D自然法7、

5、英国学者费纳在政府史中指出:人类社会技术的发展可以分为两大类:集约性技术和延展性技术。所谓集约性技术,是指那些能提高人类生产效率、增强对自然资源的汲取和利用能力的技术;而延展性技术则指的是那些能提高人类(特别是国家)的组织和协调能力的技术。下列各项属于美国首创的“延展性技术”有分权制衡思想 成文宪法 联邦制 责任内阁制A B C D8、法国史学家基佐在论述英国革命时说, “没有一种旧因素彻底消亡,也没有一种新因素彻底胜利,或者某一种原则取得了独霸的优势。 ”这一特点集中体现在英国A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B制定了第一部成文宪法 C1832 年的议会改革 D形成了责任内阁制9、1781 年英军在约克镇

6、投降,国内舆论纷纷指责国王乔治的个人干预造成了英国在北美的巨大失策。1782 年,首相诺思不满国王干预而宣布辞职,乔治的个人统治实际上寿终正寝。导致英国政坛出现危机的制度因素是A首相没有执行国王的命令 B北美独立战争中英国惨败C国王违反了人权宣言的规定 D国王违反了权利法案的规定 10、从政治经济结构来看,德意志帝国(18711919)呈现的是“经济巨人、政治跛子的半资本主义或者说半专制主义的社会形态” 。以下能支撑该观点的史实包括德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中心 皇帝拥有主宰议会的权力联邦议会是帝国的最高机构 德意志皇帝是国家的元首A B CD11、有史家指出,没有政治现代化,则军事、科技等方面的

7、现代化往往是徒劳,这便是甲午失败的最基本的原因,至于多开两炮,少打两炮,那是小事也。依其观点,可能对以下哪一条建议的评价相对较高A重筹国防,以图将来 B惩处腐败,整顿吏治C抓住时机,全面变革 D取缔洋教,传播国学12、史学家孟森在清代史中指出:“至于鸦片一案,则为清运告终之萌芽。盖是役也,为中国科学之实验,为中国无世界知识之实验,为满洲勋贵无一成才之实验。 ”从全球化的角度看,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是A中国军事的落后 B中国科学落后 C中国无世界知识 D满洲贵族人才的缺失13、 当代著名历史学家雷姬在谈及民族主义时说:“一个正义的运动,只有情感是不够的,民族主义也一样。没有理性的指导和束缚,就很容

8、易被各式各样的人所利用。 ”下列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A义和团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14、据一项调查显示,1913 年江苏某地 300 多名中小学生崇拜的人物依次为:孔子、孟子、孙中山、颜渊、诸葛亮、范仲淹、岳飞、王阳明、黎元洪、华盛顿。对此比较全面的理解是A共和体制确立,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B旧传统仍有影响C当时的社会正处于新旧交替之中 D文化氛围浓郁15、1919 年,五四运动中学生火烧了赵家楼后,梁漱溟在论学生事件一文中提出:“纵然曹章罪大恶极,在罪名未成立时,他仍有他的自由。我们纵然是爱国急公的行为,也不能侵犯他,加暴行于他绝不能说我们所做得都对,就犯法也可以使得

9、。 ”因此他坚持“我愿意学生事件僻付法庭办理,愿意检厅去提起公诉,学生屈尊判服罪。 ”以下符合梁漱溟观点的是:A学生的行动是爱国的,曹、章罪有应得。 B学生的行动是错误的,曹、章有人身自由C学生的行动是犯法的,应该接受法庭的严惩 D学生的行动在道义上是正确的,在行为上是犯法的16. 右边文字内容创作的背景是:A. 国民革命运动蓬勃兴起B. 苏联建成社会主义社会C. 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D.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17、下表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四个不同时期阶段特征的主题词,其中 19211935 年处应该填写18941912:推翻帝制,走向共和红色中华红色中华刘大白刘大白( (民国民国 7 7 年年

10、) )朦朦胧胧张眼一瞧,朦朦胧胧张眼一瞧,黑暗里突然突出一线红,黑暗里突然突出一线红,这是什么?这是什么?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由近东卷到远东。由近东卷到远东。19211935:19491956:民族独立,获得新生19782001:改革开放,坚定不移A五四风雷,抗日烽火 B开天辟地,渐趋成熟C国共对峙,走向抗战 D星星之火,力挽狂澜18、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有高潮也有低潮。下面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力量变化趋势的描述较为准确的是19、 “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阶

11、级的社会差别。 ” (费正清观察中国 )中国近代最接近这两个梦想实现是在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20、从文明史观看,20 世纪初期丰富了世界文明发展形态的重大国际事件是A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 B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C美国罗斯福新政 D中国清王朝被推翻21、某同学在自学“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这一专题内容时,自制了多张学习小卡片,下图是其中一张,请指出有几个错误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22、 “好花终须绿叶扶” 、 “一支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 ,这些说法最能说明新中国实现哪一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必要性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1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23、 1953 年,中央人民政府国家统计局公布:“迄至一九五三年六月三十日二十四时的全国人口总数为六亿零一百九十三万八千零三十五人。 ”当时首次进行大规模人口普查的主要目的是A为恢复国民经济提供参考数据 B为选举人民代表提供准确数据C为制定民族政策提供基本依据 D为制定经济计划提供准确依据24、右图漫画中有四个人物形象,其中美国高大健壮,英法两国依附其左右,美国正在对代表联合国的瘦弱的女士用命令的语气说:“You try it,sister!”此漫画反映的正确历史信息不包括A美国以“冷战”推行霸权主义B英法当时只能唯美国马

13、首是瞻C联合国一度被美国操纵D苏联在铁幕后消极应对25、二战后,美国和苏联从“合作的两极”走向“对立的两极” ;到了 80 年代之后又从“对立的两极”逐渐走向“合作的两极” ,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两国国家利益之争从激烈走向“消失” B.两国尖锐的意识形态对立逐渐走向松弛C.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D.经济全球化的推动温馨提示:请将答案写在第二张试卷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第二张温馨提示:请将答案写在第二张试卷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第二张第第卷(非选择题,共卷(非选择题,共 5050 分)分)二本大题共二本大题共 3 3 小题,共小题,共 5050 分。分。26、 (19 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

14、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由于东西方历史和文化以及社会现状的差异使其文明各具特点。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材料一 中国发展模式的价值内核,源于延续几千年的政治传统。这种传统达到西方难以企及的历史高度:一是历史上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而非欧洲那样由封建领主或教会掌握;二是高度的行政管理体制,官员由公正、普遍的考试制度选拔,而非西方或中东那样由世袭或门第操纵;三是政治对人民负责,体现“民本主义” 。俞邃关于“中国模式”之我见(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中国政治传统的特点。 (3 分)材料二材料二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英国是现代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发源地早已为世人所公认。即使在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某些机构或制度上,也隐隐约约地打着英国影响的印记。因此,要了解当代西方政治制度乃至现代人类政治文明的来龙去脉,首先必须了解英国政治制度及其历史。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2)材料二中英国“全新的政体”指的是什么?(2 分)指出英国有哪些政治制度“已为世人所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