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试卷)-427-福建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上传人:孓影 文档编号:39719041 上传时间:2018-05-18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7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试卷)-427-福建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三历史试卷)-427-福建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三历史试卷)-427-福建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三历史试卷)-427-福建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三历史试卷)-427-福建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试卷)-427-福建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试卷)-427-福建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三明市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 史 试 题(时间:120 分钟 满分 100 分)第 I 卷1、选择题(本大题共 32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计 48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读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营建陪都洛邑没起到拱卫都城镐京的作用B分封商代贵族微子启不利于稳定西周政局C姬姓诸侯国分布大体与当时的主要农业区吻合D分封功臣吕尚的目的是为了扩大中原文化的影响2对于夏朝是否存在,顾颉刚认为:“在诗 书中,禹的地位是独立的,事迹是神化的;禹是禹,夏是夏,两者毫无交涉。一直到战国以后的文籍里,我们才发现禹是夏代的第一世君主”。郭沫若评论说:“在现在

2、新的史料尚未充足之前,他的论辩自然并未成为定论,不过在旧史料中凡作伪之点大概是被他道破了。 ”对此,合理的认识有( ) 顾颉刚主要是基于文献考辨,质疑夏朝的存在 在未获考古学支持前,夏朝存在与否难以确认 ?诗 、 书成书时间与夏朝较近,故为信史 在郭沫若看来,顾颉刚的考证有其一定合理性A? B C? D?3先秦许多名臣出身微贱,如“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魏晋时期则愈加强调官吏的出身和门第。这反映了秦汉至魏晋时期( )A儒学被用于规范君臣关系 B军功爵制度退出历史舞台 C阶层固化影响官僚政治 D天下大同替换为社会不公4下表为隋朝大运河和元

3、朝大运河比较 ,由本表可知,运河的开凿与整修( )开凿时间河道走向起止点隋朝运河隋炀帝时以洛阳为中心点,呈纵横形状涿郡余杭元朝运河元世祖时呈南北垂直形状大都杭州表 1A巩固南方经济重心地位 B缓解北方水资源不足问题C反映古代政治中心的变化 D体现农耕文明的外向特征5南宋宋慈在法医学著作洗冤集录中试图把个别的具体事例进行全体性、系统性综合。12、13 世纪, “金元四大家”对医学进行体系化建设,将身体内部各种机能和病理进行统一的、整体的说明。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民族融合有利于文化交流 B儒学哲理化推动科学体系构建C印刷术发展促进科学技术进步 D宋元时期中国科技处于巅峰期6美国汉学之父卫三畏

4、在中国总论(1848 年出版)书中说:“鸦片是在最彻底的手段下被销毁了在世界史中,一个非基督教的君主宁愿销毁损害他的臣民的东西,而不愿出售它来装满自己的腰包,这是唯一的一个实例。全部事务的处理,在人类历史上也必将永远是一个最为卓越的事件。 ”这段描述( )A充分肯定了道光皇帝的禁烟决策 B为英国发动侵略战争辩护C对林则徐虎门销烟大加赞赏 D对中国禁烟运动横加指责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 18391842 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 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 1895 年同日本的战争其结果是入

5、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 ”这说明了( )A没有近代西方国家的侵略就没有新中国B战争是推进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C战争改变了远东和世界格局D战争促使中华民族不断反思并最终走向胜利8春秋时期起,在诸侯国的交往中,彼此形成了这样的观念:一方面要求遵守盟誓,另一方面又认可“要盟(即受武力压迫而签订的盟约)不信”,这种观念一直影响到近现代中国。而西方近代国际法观念公认“至于各国相待,有被逼立约者,犹必遵守”。据此推断出( )A中西方法律观念差异导致鸦片战争爆发B观念差异引发中英对“修约”事项的态度差异C清政府认为天津条约对中国没有约束力D西方国际

6、法观念影响了清政府的外交政策9 太平天国典制通考中记载:一方面天朝当局听说来了“洋兄弟”就很高兴,认为是一家人,与作为敌人的清朝“满妖”相反,还表示出一些亲昵言行,如一位天朝官员曾向英使询问:“听说圣母玛利亚有一美丽的妹妹,你们能否使她嫁给天王?”另一方面又把他们当作天王的藩属,认为是来称臣朝贡的,要求其行跪拜等为臣之礼。材料中的情景主要揭示了太平天国领导人( )A对基督教的认同 B天朝上国的心态C希望共建人间天国 D主张政教合一10下表是对同一事件的不同来源的历史叙述。据此判断最可信的历史事实是( ) 记述 出处 邓管带英勇指挥,炮击日舰吉野,向它冲去,不料船尾中了敌舰所放的鱼雷。邓管带见致

7、远行将沉没,愤然投入海中。 谷玉霖,来远舰炮手, 1946 年 5 月 18 日口述 “致远”驶出队列追击已经快要沉没的“赤诚”,被日舰包围攻击了 10 分钟,水密舱进水导致倾覆。 芝罘快邮(外商报刊),1894 年 10 月 1 日报道 敌忽以鱼雷快船直攻“定远”,尚未驶到, “致远”开足机轮即将来船攻沉。倭船以鱼雷轰击“致远”,旋亦沉没。 大东沟战况析 ,李鸿章 1894 年 10 月 7 日报告 A致远舰与敌舰吉野同归于尽 B致远舰因中敌舰鱼雷而沉没C致远舰冲向敌舰,最后沉没 D邓世昌自乱阵型,被围攻而沉11对下图告示的历史信息理解正确的有( ) 告示发布于农历庚子年 反映了德国在青岛的

8、殖民统治 ?该告示直接引发了义和团运动 辛丑条约解决了该地主权问题A B C? D?12义和团运动期间衡州“拳匪”代拟的合约:一、各国前所索赔款,一概作废。二、各国应偿还中国兵费四百兆两。六、康有为回国治罪。十六、日本亦照乾隆时例入贡。二十、俄罗斯西伯利亚及各处铁路,均须拆毁。二十五、凡货物运往外国者,亦须加倍收税。该合约说明了义和团( ) 主要斗争对象是外国列强与近代化潮流格格不入 ?坚决拥护清王朝统治 有强烈的爱国意识A? B C? D?131912 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剪辫令”。此前,社会上对没有辫子的人,最好是呆看,但大抵是冷笑,恶骂。此后,留辫者则为社会舆论所不齿, “非讥之为豚尾

9、,即詈(骂)之曰满奴,甚欲削夺其选举权,以实行强迫手段”。由此可见,辛亥革命( )A变中国由臣民国家为公民国家 B推翻清朝统治,结束了封建专制制度C推动了中国的社会变迁和进步 D建立了文明开化、民主共和的新社会14下表选自杨瑞六等编写的六十五年来中国国际贸易统计 ,对此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 年份进口净值出口净值出(+)入(-)超18644621048654+244418686328261826-145618868747977207-10272188812478392401-32382189012709387144-399491892135101102584-32517A自然经济解体为民族工业

10、发展创造条件B政府为增加税源积极鼓励国外商品进口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出口净值的增长D中国逐渐沦为资本主义强国的经济附庸15清光绪四年(1878 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奏准清廷,开办峄县中兴矿局。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 年),更名为“商办山东峄县中兴煤矿股份有限公司”。1931 年, 中国矿业报告记载:“能与外煤相竞争者,唯山东枣庄中兴煤矿公司。 ” 下图为中兴公司发行的股票。下列关于中兴公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民用工业 B起初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代表C后来发展为商办股份制企业 D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16下面是 19 世纪末 20 世纪

11、初申报关于女工的一些描述:在雇佣女工的场所, “男女相淆,已非风俗之正。 ”“夫织布、纺纱、轧花等事,虽似乎近乎妇人女子之事,其实仍是工作,机器或稍笨重,一有脱落等情,妇女即束手无策,仍须借力于男工。 ”材料的观点( )A同情妇女的社会地位低下 B主张女性接受现代教育C存在明显的性别歧视 D主张女性远离现代工业1719 世纪末有一位维新思想家在仁学自叙中说:“吾将哀号流涕,强聒不舍,以速其冲决网罗。冲决利禄之网罗,冲决俗学若考据若词章之网罗,冲决全球群学群教之网罗,冲决君主之网罗,冲决伦常之网罗”,材料反映了该思想家( )A坚信“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B用孔教名义宣扬维新变法C号召同封建束缚彻

12、底决裂 D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18古希腊悲剧家索福克勒斯在安提戈涅中讲述了一个年轻女子安提戈涅的故事:她的哥哥死于内战中,她想要安葬自己的哥哥,但国王下令谁埋葬了叛徒,就将被处以死刑。安提戈涅愤怒地斥责国王说:”最高的法律是主神宙斯向人类宣布的,凡人的命令不能改变天神制定的永恒不变的不成文法!”索福克勒斯借安提戈涅之口表达出了( ) A习惯法地位高于成文法 B雅典民主政治的虚伪性C女性在城邦中地位提高 D朴素的“法律至上”思想192006 年 4 月 6 日,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正式将一份遗失了约 1700 余年的犹太福音手稿及翻译公之于世(见下图)手稿经过放射性定年、墨水分析、多光谱照影术、内

13、文比对、古字比对等五种方法鉴定后,被认为货真价实。对该手稿的怀疑合理的是( ) 仅凭这份手稿,就能确定犹大不是叛徒吗? 手稿货真价实,其内容就一定真实可靠吗? ?虽然采用了多重证据法,但具体成书时间精确吗? 内容与现行教科书的观点不符,还有史学价值吗?A? B C D?20 “在这一群优秀的人物中间所主张的学说是:这个有形的世界是上帝以爱来创造的,是在上帝心中先有的一个模型的仿制上帝将永远是它的推动者和恢复者。人能够由于承认上帝而把他吸引到自己灵魂的狭窄范围以内来,但也能由于热爱上帝而使自己的灵魂扩展到他的无限大之中这就是在尘世中的幸福。 ”材料中“优秀人物”所主张的学说出现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中( )A智者运动 B宗教改革 C文艺复兴 D启蒙运动21自 476 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当时罗马公教以教皇为首,利用宗教在中世纪的欧洲逐渐形成一种统一的精神象征,维持着欧洲的统治秩序。而到 14、15 世纪,欧洲的英、法、西班牙等国君主和平民日益把教皇看作外国人。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经济发展增强了民族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