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试卷)-452-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上传人:孓影 文档编号:39719040 上传时间:2018-05-1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试卷)-452-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三历史试卷)-452-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三历史试卷)-452-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三历史试卷)-452-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三历史试卷)-452-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试卷)-452-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试卷)-452-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福建省四地六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福建省四地六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2525 个小题,每小题个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50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宗族宗法制度的一个产物是族田义庄。族田义庄的济困功能其实是古代宗族宗法制下原始的社会保障功能的体现。当然这种保障制度由于由宗族中官僚士绅自发提供,因而又兼具慈善性质,这也决定了其受众范围的有限性。 ”由此可见,族田义庄A有利于防止宗

2、族内部权力纷争 B确立了社会保障体系C有助于稳定和维护封建统治 D阻碍了田庄经济的发展2 宋代职官大辞典之地方行政管理机构称:“乾德三年(965)三月,朝廷遣官立转运使,总一道之财赋,此为道一级之设官。 ”这一举措在政治方面产生的重要影响是 ( )A实现中央集权 B剥夺了节度使的权力 C结束了藩镇割据局面 D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3大运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成果。但也有学者认为大运河的开凿对中国具有深远的负面影响“历史上大运河沿岸繁荣的代价是东部沿海的荒凉和寂寞” 。该学者意在说明( )A.历史上专制政权的保守 B.运河阻挡了国人奔向海洋的步伐C.统治者耽于享乐的腐朽 D.海禁政策是运河沿岸

3、繁荣的保障4关于西周灭亡的原因,司马迁认为是“烽火戏诸侯” ;学者李峰在西周的灭亡一书中综合运用了考古发现、铭文和文献记录,同时又联系当时的地表形态特征,认为西周的衰落是由西周国家的基本统治结构决定的,其灭亡的外部原因主要是西北地区少数部族的侵略。你认为( )A.司马迁的观点属内因决定外因论,符合历史事实。B李峰的观点有考古发现及文献记录等为依据,真实可靠。C.两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西周灭亡的原因,均为一家之言D.由于年代久远,两人的观点都是主观臆断,不足为信。5.荀子富国记载:“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益数盆,一岁而再获之。 ”荀子在这里强调的是( )A要重视农业生产精耕细作技术的

4、提高 B要及时播种、除草、灌溉C要多种植五谷,才能获得丰收 D要年年种植五谷,改良土壤6兴起于古代的农村庙会习俗至今仍有很高的影响,著名的山东泰山庙会、北京白云观庙会等经久不衰。庙会习俗体现了古代( )A草市与儒家信仰的统一 B草市与宗教习俗的结合C市坊制度向农村的扩展 D农村市镇兴旺发达7古代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与古希腊的城邦国家时期处于同一时代,但却创造了不同的政治文明模式。造成这种不同的政治文明模式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B人文素质的巨大差异C经济活动形式的显著不同D思想文化繁荣程度的显著不同 8.“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的基础也是了解早期罗马社会的重要文献。我们可以从中了解(

5、 )A罗马贵族为了维护特权排斥法律 B罗马人常以法律为工具对外扩张C罗马共和体制将被帝国体制取代 D早期罗马人对公平与权利的追求91871 年美国纽约时报记者眼中的广州“清式和西式的阁楼、宝塔、博物馆、清真寺、仓库、商铺毫不间断的紧紧挨在一起。远处可见英国领事馆的小教堂。 ”广州出现这种社会状况的原因有 ( )清代闭关后广州成为当时唯一对外贸易港口 广州是中国近代第一批开放的口岸近代生产方式较早在广州产生 广州邻港澳,易受西方风尚的影响 A B C D 10资产阶级革命家章太炎在所作的逐满歌中写道:“地狱沉沉二百年,忽遇天王洪秀全,满人逃往热河边,曾国藩做汉奸。洪家杀尽汉家亡,依旧猢狲作帝王;

6、我今苦口劝兄弟,要把死仇心里记” 。此作品的主要意图在于:( )A、制造民族仇恨,提高太平天国历史地位B、宣传人民革命,号召民众推翻清朝腐朽统治C、打击汉族反动官僚,组织反清统一战线D、说明太平天国政权完全是一个封建政权11民主人士章乃器曾说:“我们在以前,欢呼北伐的胜利,以为我们这样生活在租界的人也可以不再受外国人的轻视、侮辱了。熟知大好形势突然逆转,国家又频于危亡,悲痛的心情真是难以言语形容的。 ”这种“悲痛的心情”可能于( )A、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 B、汪精卫发动“七一五政变”C、日本蓄谋已久变动“九一八”事变侵略中国D、1946 年国民党发动内战12钱乘旦,陈意新所著走向现代国家之路

7、一书中指出“从血统上说,王位的新主人是詹姆士的女儿和女婿,这样就保留了斯图亚特的族谱,但王位的内容却因此起了变 化。 ”下 列 各 项 中,对“王 位 的 内 容”变化 理 解、归 纳 不 当的是( )A、专制王权总统制民主共和制 B、个人专制立宪政体C、王在法上王在法下 D、国王至上议会至上13狄更斯在小说双城记开篇中说:“那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糟的年代。那是光明的时节,也是黑暗的时节。那是希望的春季,也是悲伤的冬日。那是公元 1775 年。 ”狄更斯形成上述认识的历史根是( )A.工业革命基本完成,但环境污染严重B.启蒙运动开始兴起,但社会道德失序C.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但资产阶级统治尚未稳

8、固D.社会主义运动兴起,两大对立阶级的矛盾激化14 “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穿越时空,轻拂史尘,我们不难发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美国“1787 年宪法”具有的共同点是: ( )A.都是民主与封建专制斗争的结果 B.都使本国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C.都是工业近代化的产物 D.都深受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15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的、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蹬上山顶的新路线。 ”文中“走一段危险、困难的下山路”在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具体是指( )A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B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

9、资本家经营C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D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16劳动者把他们自己分成什么宁波帮,广东帮,江北帮等等是不行的。这是把自己分裂的办法,怎样能拿着这种团体和资本家奋斗呢?我们只有把一个产业底下的劳动者,不分地域、不分男女老少,都组织起,做成一个产业组合。 ”这种主张最可能出现在( )A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 B土地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 D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7观察各国禁止进口的中国农产品和植物种类举例表(1934 年 5 月) 。 (据张一凡1934 年之我国农产市场编制)这一现象侧面反映出( )A我国农产品国际市场受欢迎度下降 B爱用国货运动打击

10、下各国的态度C经济危机之下我国农业生存状况 D西方向我国倾销商品以应对危机18某同学在网上看到这样一段文字:“1937 年 9 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发表宣言,声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中共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 ”该同学不知该材料的真伪。以下是对此材料真伪的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A应该是真的,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国共再次合作而做出了努力B应该是真的,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始终坚持三民主义C应该是假的,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期间的目标是反对日本侵略D应该是假的,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与三民主义格格不入19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记载:1950 年以后,全国掀起削减西方人特别是美国

11、人影响的运动。好莱坞的电影受到批判,后遭到禁演,苏联和中国的电影取而代之;西方人的服装和西服受到批判,旗袍和其他被视为“资产阶级的”中国服饰也遭到了批判;开始流行中国式的服饰,各种各样的制服大行其道,其中最有名的中山服、解放服或列宁装,以后又流行所谓的毛式短上衣。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建国初期社会物资比较匮乏 B受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C冷战与国内政治环境的影响 D受苏联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20.下列言论中,与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有关的是(美国外交家基辛格认为) “如果说历史能够给人什么教训的话,那就是,不可能没有均衡而取得和平,也不可能没有克制而实现正义”(美国总统尼克松 1969

12、年认为)“在军事防务方面将越越多地由亚洲国家自己处理” (1969 年中国军方讨论国际形势时提出) “东和孙权北拒曹操”(中共中央转发的毛泽东指示) “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 ( )A B C D21. 每年的“”期间,中国政府的工作报告,盘点过去一年的收获,阐明未一年的方向。从 20世纪 60 年代至今,报告中的词汇从“斗争”转向“和谐” ,如,1978 年前特别是“文革”期间往往有感情色彩强烈的词汇,比如恶毒、小丑、一小撮、倒行逆施等;90 年代出现“依法治国” “服务”等词汇, “经济”高频率出现;进入 21 世纪, “科学发展观” “全面小康”等新词不断涌现。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有(

13、)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社会的发展进步 坚持改革开放政策A B C D22英国卫报1979 年 9 月 24 日文章建国三十周年,新的长征开始了中说, “中国一定要在本世纪末成为一个工业和军事大国。但是,首先要解决若干比较紧迫的问题。 ”影响当时中国经济发展的紧迫问题是( )A.人口基数过大 B.经济模式单一 C.社会思想保守 D.阶级斗争尚存23下图是 20 世纪后半期世界工业发展情况表。年份1960 年1970 年1980 年1990 年2000 年高收入国家工业比重40%38%36%34%31%中收入国家工业比重28%34%43%37%36%低收入国家工业比重22%

14、27%37%36%43%据表可知,高收入国家的工业比重呈不断下降趋势。以下对此的解读,比较合理的是A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反映 B低收入国家工业发展水平超过发达国家C发达国家逐渐从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 D低收入国家反对霸权主义取得重大成果24美国学者贾雷德戴蒙德在其科普著作枪炮、病菌和钢铁中说:“就整个新大陆说,据估计在哥伦布到后的一两个世纪中,印第安人口减少了 95%。主要的杀手是旧大陆的病菌。印第安人以前从没有接触过这些病菌,因此对它们既没有免疫能力,也没有遗传抵抗能力。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和斑疹伤寒争先恐后地要做杀手的头把交椅。一个曼丹人村庄里的人口在几个星期之内就从 2000 人急剧减少到不足 40 人。 ”从世界发展趋势角度看,它给我们今天最大的启示是( )A在西欧殖民扩张过程中病菌是第一“杀手”B西方发达国家有责任帮助落后国家脱贫C高度重视“全球化”进程中的负面影响 D全世界都要加强对“流行疾病”的防控25. 掌握历史纪年方法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历史纪年的叙述,正确的是A.秦朝统一全国的时间是公元前三世纪早期 B.乾隆四十年是指乾隆帝四十岁那一年 C.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颁布于甲午年 D.根据当时的报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