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试卷)-419-福建省泉州五校高三上学期摸底联考历史试题

上传人:孓影 文档编号:39719016 上传时间:2018-05-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试卷)-419-福建省泉州五校高三上学期摸底联考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三历史试卷)-419-福建省泉州五校高三上学期摸底联考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三历史试卷)-419-福建省泉州五校高三上学期摸底联考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三历史试卷)-419-福建省泉州五校高三上学期摸底联考历史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三历史试卷)-419-福建省泉州五校高三上学期摸底联考历史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试卷)-419-福建省泉州五校高三上学期摸底联考历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试卷)-419-福建省泉州五校高三上学期摸底联考历史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年秋季南侨中学、永春三中、永春侨中、荷山中学、南安三中年秋季南侨中学、永春三中、永春侨中、荷山中学、南安三中 福建省泉州五校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联考历史试卷历史试题福建省泉州五校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联考历史试卷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 分钟;试卷满分:100 分)第卷(选择题,共 48 分)一、选择题(共 2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请把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1. 殷商甲骨卜辞:“癸卯卜,今日雨。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雨?”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卜辞可被视为原始形态的农事诗 B说明古代人们对自然的依赖性强C卜辞反映出古代生产力低下 D卜辞中文字与现

2、代汉字非常接近2. 唐诗“慢束罗裙半露胸”、“绮罗纤缕见肌肤”,描写了唐朝服饰的艳丽奢华和开放。但宋朝时的服饰却简洁质朴,女装拘谨、保守,色彩淡雅恬静。唐宋服饰的演变,反映了人们审美观的变化,此种审美观的转变主要是由于( )A.封建经济的衰退 B.专制集权的巩固 C.理学思想的影响 D.审美意识的觉醒3.中外艺术作品常有许多相通之处,以下两幅作品的共同点是( )A注重写实,作品栩栩如生 B.托物言志,表达对民间疾苦的关怀C注重写意,抒发个人情感 D.大胆创新,开拓绘 ICI 艺术的新流派4. 浅析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与交融一文指出:“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吸收完全取决于中国文化的魅力和西方文化发

3、展的内在要求。中国文化在暴力冲撞下被迫吸收西方近代文化,不得不进行痛苦的转型与嬗变。”这说明( )A中国的近代文明对西方具有吸引力 B文化的自身魅力决定其传播的程度C文明的交融和汲取具有明显的差异 D中西文化交融和汲取的过程较相似5. 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 6 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这一现象给当时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 A“秋七月,初税田” B“除井田,民得买卖”C“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D“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6.有学者认为,宋代到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前期)商业革命。其中第二次

4、“商业革命”比第一次突出的是( )A出现了世界最早的纸币 B商业活动突破时空限制C南方工商业市镇的兴盛 D民间对外贸易空前活跃7.下面是 19531965 年我国资金流动情况表,决定表中资金流向的主要因素是 ( )195319571958196219631965流入重工业的资金(%)38754948流入农业的资金(%)76114184流入其他部门的资金(%)537337336A国家经济政策 B经济发展规律 C产业结构现状 D国际关系格局8. (右图)1980 年 12 月 11 日,温州人章华妹领到了自己期待很久的营业执照,成为全国第一个个体工商户。但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非公有制经济看做是社会

5、主义经济的对立面,谈“私”色变,早在 30 年前,温州和全国多数城市一样,做个“个体户”并不是件光鲜的事。“女孩子当个体户,连对象都找不着”。使人们摆脱这种恐“私”症困扰的制度性决策是( )A1992 年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B1984 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C1997 年中共十五大的决策D1999 九届人大二次会议正式确立的依法治国战略9. “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下列对郡县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A.它分郡县两级,一郡之内又分若

6、干县 B.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政权进行有效控制的制度C.郡县制开中国单一制国家组织结构先河,影响深远D.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10. 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A皇权渐趋衰弱 B君主集权加强 C内阁取代六部 D首辅权力失控11. 有学者评论说“贞观年间,在三省六部制中,政权中心是政府而不是皇帝个人,皇帝实际上成为政府的最高负责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皇权专制得到空前的加强 B政府拥有了最终政务决策权C皇权受到政府制约 D政府独立于皇权之外12. 秦律细密严苛,实行“轻罪重罚” ;古罗马民法大全规

7、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 ”这表明二者 ( )A立法的目的一致 B都是维护封建王朝的工具C都违背了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 D立法理念不同13. 下图甲、乙所指的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两个顶点,其涉及的事件分别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二月革命 B三大工人运动的兴起、俄国十月革命C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俄国二月革命 D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巴黎公社14. 下图是 20 世纪 5070 年代大国关 系图。阅读下图(“”表示合作关系, “”表示对抗关系),甲乙丙分别指( )A英法美 B英美苏 C中苏美 D美中苏15. 有学者认为:“伴随着冷战的结束,最直接、

8、最明显的损失是两个前超级大国建立的联盟体系的消失。全球失去了对混乱和暴力的威慑,相应的,世界的未来少了一种确定性。 ”对材料观点概括最准确的是( )A结束美苏“冷战”不利于国际社会的稳定 B美苏联盟体系曾经维护了世界和平C “冷战”结束后新的国际力量对比尚未定型 D动荡的国际局势需要建立单极霸权16. 从政治经济结构看,德意志帝国(18711919)呈现的是“经济巨人、政治跛子的半资本主义或者说是半专制主义的社会形态” 。以下能支持这一观点的史实不包括 ( ) A德意志工业化进程加快 B皇帝拥有主宰议会、创制法律等权力C德意志皇帝是国家元首 D宰相对皇帝负责,而不是对议会负责17. 二战后期,

9、美国积极推动联合国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1949 年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1 年签订日美安全保障条约 。这反映了美国企图( )A建立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 B以合法的武力干涉别国内政C全面控制西欧与日本 D将本国利益凌驾于他国利益之上18.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全球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但有学者认为此时的全球化只是“半球化” ,只有到八九十年代的经济全球化浪潮才真正具有全球性。导致“半球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两种经济体制的差异 B两极对峙格局的存在C南北经济发展的差距 D经济区域一体化的发展19. 美国政治家基辛格在 1973 年指出:“(世界)在经济方面,至少已出现五个主要集团。从

10、政治上看,更多的势力中心已经出现”材料表明,基辛格认为( )A两极格局即政治、经济两极 B美苏国际政治、经济竞争局势激烈C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 D基辛格反对美苏两强霸权20. 从 18 世纪起,欧洲主要国家因为“纺织机器、采矿、炼铁设备及交通工具的改造或发明, ”所以“19 世纪的人口大量集中到城市,并且产生各种新问题” 。这段叙述从“因为”到“所以”之间,至少增加哪一段论述才能使前后因果关系完整?( )A马克思阶级斗争理论的影响 B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兴起C传统精密制造业吸引投资意愿 D新型工厂制产生21.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财政部长摩根索曾向参议院指出,美国要建立一种世界体系,以便让“企业

11、家们可以按照商业原则进行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 。战争结束后,这一建议体现为( )A “冷战”秩序的建立 B 关贸总协定签署C世界贸易组织建立 D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22. 台湾版教材有这样的表述:道德经认为文明是人类痛苦和罪恶的源泉。人类的智慧越高,知识越丰富,则痛苦和罪恶也就越大。下列哪一思想家的观点与其截然相悖( )A泰勒斯 B普岁塔哥拉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23. “这些哲人(指启蒙思想家)受被牛顿证实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相信存在着不仅控制物质世界、而且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 ”该论述反映了科学( )A改变了人类的宗教信仰 B摆脱了宗教神学的束缚C影响了人类的思想观念 D提升了

12、人类的物质生活24. “1831 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定律,1864 年麦克斯韦建立电磁理论,1888 年赫兹发现电磁波。这些发现,引发了发电机、电动机、电报、无线电的发明。 ”材料说明( )A电气技术的革命改变了社会面貌 B科学理论的突破推动电气技术的发展C电气技术发展是社会需要的结果 D电力取代蒸汽动力已成为历史的必然第卷(非选择题,共 52 分)二、非选择题(共 4 小题,25、26、27 小题 12 分,28 小题 16 分,共 52 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25. (12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不

13、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作“法”,不赞成领导人说的话就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 “法”也就跟着改变摘自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材料二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五条对选举村委会主任和副主任作了具体规定。某村在村委会换届选举中,没有逐户进行无记名投票,绝大部分选票是原村干部及其家属代填的。村民认为,任何人都不能剥夺他们的权利,要求重新选举。县人大指出,该村选举违反了选举法和村委会组织法,责令重新选举,并对相关人员依法进行了处罚。该村再次选举结果,原“落选”村委当选为村委会主任。材料三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法律化、制度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的报告(1997 年)(1)材料一中“把领导人说的话当作法”所反映的现象,在建国后表现最严重的是在哪一时期?说明了什么?(4 分)(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我国从哪些方面保护村民的民主权利。(2 分)(3)根据材料三的精神,1999 年我国在民主法制建设上采取的重大举措及其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