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试卷)-364-福建省福安高级中学、霞浦七中、周宁十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上传人:孓影 文档编号:39719012 上传时间:2018-05-1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试卷)-364-福建省福安高级中学、霞浦七中、周宁十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三历史试卷)-364-福建省福安高级中学、霞浦七中、周宁十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三历史试卷)-364-福建省福安高级中学、霞浦七中、周宁十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三历史试卷)-364-福建省福安高级中学、霞浦七中、周宁十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三历史试卷)-364-福建省福安高级中学、霞浦七中、周宁十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试卷)-364-福建省福安高级中学、霞浦七中、周宁十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试卷)-364-福建省福安高级中学、霞浦七中、周宁十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福安高级中学、霞浦七中、周宁十中-第一学高三期中考试高三历史科试卷(时间:90 分钟 分值:100 分)I 卷 1、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1、战国以前, “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 “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的加强 B.宗法制的衰落 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D.井田制的推行2、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利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属于这类官员的有( )A秦朝御史大夫 B.汉朝丞相 C.唐朝六部尚书 D.明朝内阁大学士3、 “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 )A.革

2、命的主要目的是移风易俗 B.民族主义思想已影响到民众C.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深入人心 D.反对帝国主义成为思想主流4、 “抗日救国,已成为每个同胞的神圣天职,只要国民党停止进攻苏区行动,只要任何部队实行对日抗战红军不仅立刻对之停止对敌行为,而且愿意与之亲密携手共同救国。 ”中国共产党表达这一宣言促进了A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B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涨C联合政府的早日成立 D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5、右示材料说明当时( )A中美关系已经实现正常化B中国已有反霸统一战线构想C中国积极参与不结盟运动D中国奉行“一边倒”外交政策6、北宋有诗曰:“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一轮十筒挹且注,循环上下无时了。四山

3、开辟中沃壤,万顷秧齐绿云饶。 ”符合诗中描绘的是( )A江南手工作坊生产 B江南出现了灌溉工具翻车C曲辕犁在江南得到推广 D筒车用于山地灌溉7.下表根据中国工人阶级历史状况书数据编制,透过产业工人人数的变化可以窥见 ( ) 中间地带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指亚洲、非洲和拉丁 美洲的广大经济落后的国家,一部分是指以欧洲为 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两 部分都反对美国的控制。在东欧各国则方式反对苏 联控制的问题。毛泽东A清末洋务运动的足迹 B十月革命的推动C民国初年实业推进的步伐 D五四运动的影响8、图5 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据此我们

4、可以推知( )A中国原有基础很薄弱 B.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C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胃进 D.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9.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 20 世纪 80 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 )A.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B.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C.巩固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D.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10、雅典的陶片放逐法规定,每年召开的特别的公民大会,投票决定将那些严重威胁民主政治的人员流放海外。据此,下列行为中可能使公民遭到流放的是( )A为赢得个人政治声望资助贫穷公民 B不按时参加公民大会 C 不同意授予外邦人公民权 D拒绝参加城邦举行的戏剧表演11、

5、有人在 1877 年号召民众为当前政体的形式和宪法的完整性而战,并指出这是 1789 年革命的继承者同及制度特权等级的残余及罗马神权政治代理人之间的斗争。 “当前政体”是( )A君主专制 B君主立宪制 C共和制 D无产阶级专政12、23杜鲁门在敦促国会尽早通过马歇尔计划的特别咨文中说:“要使经济复兴获得成功,必须采取某种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 ”此后采取的“保卫性措施”是建立( )A联合国 B欧洲共同体C华沙条约组织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3、一位哥伦比亚学者在“纪念美洲发现两个世界汇合 500 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说, “黄金和白银的作用只是使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 。由此

6、可知( )A.该学者关注殖民掠夺的后果 B.两个大陆指的是美洲和非洲 C.黄金和白银阻碍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D.该会议讨论的是英国人登陆美洲的意义14、表 1 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表 年代1870189619001913比例78%74%72%由表 1 可以推知,19 世纪 70 年代到 20 世纪初( )A.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盛极而衰 B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 C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 D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151930 年苏联粮食产量为 8354 亿千克,1931 年降至 6948 亿千克;1930 年苏联粮食出口483 亿千克,1931 年增至

7、518 亿千克。这表明苏联 ( )A.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贡献 B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 C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 D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 16、二战后,国际货币体系与世界经济休戚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欧元的问世反映了欧盟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有助于世界经济秩序的稳定C世界银行的建立反映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D美元等同黄金标志其在金融领域霸主地位的确立II 卷二、材料题(共 2 大题,第 17 题 27 分;第 18 题 25 分,共 52 分)17. (27 分) 有学者在研究世界经济贸易关系时提出了以下论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早

8、在 13, 14 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这不仅因为欧洲的经济总量远远无法与亚洲的中国、印度相比,还由于欧洲人在从亚洲输入香料、丝绸、瓷器、棉制品等商品时,能向亚洲销售的产品极少,多数情况下只能以金、银等贵金属交易,欧洲的贵金属货币日益紧缺。16 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这种处境开始改善。但一直到 18 世纪,原有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仍没有改变。随着欧洲人越来越广泛深入的融入和利用既存的经济贸易体系,并在其中发挥日益增大的影响力,到 19 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据白银资本等(1)根据材料,13 到 18 世纪,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居优势

9、地位的是哪个地区?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6 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处境开始改善的主要原因。 (6 分)(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与 18 世纪相比,19 世纪欧洲和中国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相对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促成这一变化的政治、经济原因。 (12 分)(3)结合史实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9 分)18 (25 分)历史认识是人们对历史事物的描述、看法和评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对于洋务运动,当时的人颇有批评,以下看法较具代表性:刘锡鸿中国空虚不在无船无炮,而在无人无财,此皆政教之过也;西洋技巧文字,似不可纷纷讲求,致群鹜于末,而忘治道之本;不思整

10、饬纪纲(纲常伦理) ,而惟骛心于凶器之末何欤?刘光禄遗稿郭嵩焘西洋立国以政教为本;日本仿行西法,大小取法泰西,月异而岁不同;(中国专注与造船、制器、练兵)考求洋人末务而忘其本,自以为安。伦敦与巴黎日记材料二:20 世纪 70 年代,洋务运动被全面否定,曾经提出洋务运动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学者被扣上“崇洋媚外”的帽子,受到批判。80 年代出现了一股研究洋务运动的热潮,尽管在一些问题上争论较大,但洋务派引进西方技术符合时代潮流、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观点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收。据洋务运动研究的回顾等(1)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它是对鸦片战争前后出现的哪一思想的发展?(4 分)(2)刘锡鸿和郭嵩焘都批判

11、洋务运动舍本逐末、但他们的主张并不相同。根据材料一对此加以分析。 (10 分)(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时代背景分析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对洋务运动评价发生变化的原因(8 分)(4)通过以上问题的回答,你认为历史认识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3 分)福安高级中学、霞浦七中、周宁十中-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历史科答卷(时间:90 分钟 分值:100 分)命题人:肖金贵 审题人:肖家盛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二、材料题(共 2 大题,第 17 题 27 分;第 18 题 25 分,共 52 分)17、18、题号12345678答案题号910111213141516答案福安高级中学、

12、霞浦七中、周宁十中-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历史科试卷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二材 料题 (共 2 大 题, 第 17 题 27 分;第 18 题 25 分,共 52 分) 17、(27 分)(1)亚洲(2 分)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得到大量的贵金属,并在国际贸易中获得丰 厚利润。 (4 分)(2)欧洲上升;中国下降。 (2 分)原因:欧洲建立资本主义政治体制;(2 分)进行工业革命;对外殖民扩张;充分利用既有的经济贸易体系;(3 分)中国仍坚持封建专制统治;(2 分)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遭到西方侵略。 (3 分)(3)二战后初期在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

13、织和关贸总协定基础上,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3 分)建立了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欧盟等,区域集团化趋势不断加强;(3 分)冷战结束、世界贸易组织建立;越来越多国家融入世界市场,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3 分)18、 (25 分) (1)中体西用。 (2 分) “师夷长技以制夷” 。 (2 分)(2)刘锡鸿认为西方技艺是“末” ;中国的纲常伦理是“本” ;主张整饬纲常伦理,反对洋务派专注于学习西方技术的做法;(5 分)郭嵩焘认为西方技术是“末”西方政治体制是“本” ;日本明治维新全面学习西方,国力增强;反对洋务派只学西方科技,主张不仅学习西方技术还要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5 分)(3) “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2 分)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双百”方针恢复(3 分) ;实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 分)(4)认识者的立场、思想观念、所处的时代环境等。 (3 分)欢迎访问“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卍卍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