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试卷)-317-北京市东城区普通校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上传人:孓影 文档编号:39718852 上传时间:2018-05-1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试卷)-317-北京市东城区普通校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三历史试卷)-317-北京市东城区普通校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三历史试卷)-317-北京市东城区普通校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三历史试卷)-317-北京市东城区普通校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三历史试卷)-317-北京市东城区普通校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试卷)-317-北京市东城区普通校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试卷)-317-北京市东城区普通校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北京市东城区普通校届高三北京市东城区普通校届高三 1111 月联考月联考历史试题历史试题命题校:北京市第 25 中学 年 11 月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00 分,考试用时 100 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第卷卷一、选择题(每小题 1.5 分,共 48 分) 1据大清律规定:“凡化外人犯罪者,并依律拟断” 。最早以条约文本形式打破这一规定的国 家是(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俄国 2. 1839 年澳门新闻报报道:“中国官府完全不晓得外国的政事,又不询问考求,至今仍不知西 洋。只有林总督行事与其他官员相反。

2、 ” “林总督行事”指的是( ) A虎门销烟 B抗击英国侵略者 C编译四洲志 D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3. 李鸿章说:“今年划伤殷实狡黠者多附洋商名下,如旗昌、金利源等行,华人股份居大半暗 受洋人盘折之亏,官司不能过问。 ”成立轮船招商局可以吸引华商入股, “不至变为洋商,实足尊国 体而弭隐患” 。这表明( ) 轮船招商局欲效仿西方股份制 清政府欢迎西方列强在中国设厂 成立轮船招商局是为了保护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成立轮船招商局是为了抵制西方列强经济侵略 A B C D 4. 下面的史料中,数字符号表示部分句读的位置。其中句读错误的是 西人立国具有本末虽礼乐教化远逊中华然其驯致富强具有体用育才于学

3、堂论政于议院国 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大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 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 ) A B C D5.“君为主,则必尧舜之君在上,而后可久安长治;民为主,则法制多分更,心志难专一。究其极, 不无流弊。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 ”从材料可以看出作者主张 ( ) A中体西用 B君主立宪 C民主共和 D民主科学 6. 有学者认为,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是清朝统治者在面临民族危亡的情况下实行的三次 自救运动。这三次运动的共同点是( ) 都是学习西方的活动 都加剧了社会矛盾 都推动了政治制

4、度的变革 都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A B C D7. 1906 年除夕,两广总督岑春煊发出谕告,宣布从翌年正月起,废除“婢膝奴颜,有伤气节”的下 跪请安,大小官员相见,概用长揖,同时废除禀帖中的“卑职”等用语。其后,湖北、江苏、河南 等省纷纷效尤。这种现象说明( ) A近代文明礼仪被中国人普遍接受 B辛亥革命革除了中国社会的传统陋习 C三纲五常思想受到严重冲击 D平等观念在一定范围内传播 8. 辛亥革命爆发后不久,孙文指出:“(中国)每省对于内政各有其完全自由,各负其统御整理之 责;但于各省上建设一中央政府,专管军事、外交、财政,则气息自联贯矣。 ”此语表明孙中山( ) A认同自由平等的观念

5、B放弃民主共和的道路 C主张三权分立的原则 D汲取分权制衡的思想 9. 20 世纪 20 年代的火柴商标(火花)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一些火花四面写有“振兴国货,挽回 权利” , “顶上国货”等字样。还有用麦穗、齿轮组成的圆形图案,标注有五一的字样和工厂的图形。 作为史料,这样的火花可以用于研究( ) 清末洋务运动 民国早期工人运动发展状况 实业救国思潮理念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状况 A B C D 10. 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材料结论A20 世纪初,商市拓展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 耕夫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厂,必然之势也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 然经济逐步瓦解B陈旭

6、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到: “近代中国产业工人的数量,辛亥革命前不过 50-60 万,1919 年五四运动前夕达到 200 万人。”民国初年实业的发展带动 了产业工人数量的增长C北洋政府农商部对 1902-1919 年国内农垦公司 数据统计,公司数量从 59 家增长到 100 家, 资本总额从 286 万元增加到 1245 万元是欧美列强加紧对中国侵 略和控制的结果D民国初年我国一方面要大量进口钢铁及炼钢、 冶铁设备,另一方面要将铁矿砂大量出口当时的中国工业布局不合 理11. 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后所设计的服装。此后几十年,它大为流行,成为中国男子喜欢的标准服装。 当时中山装大为流行的原因不

7、包括( ) A它广泛吸收了欧美服饰的优点 B孙中山个人崇高的政治威望 C它让人“见其服而知贵贱” D它表达了国人对民主共和的崇尚 12. 袁世凯曾说:“我现在不怕国民党以暴力夺取政权,就怕他们以合法手段取得成功,把我摆在 无权无勇的位置上。 ”国民党如果取得成功,最有可能把袁世凯“摆在无权无勇的位置上”的举措 是( ) A强化责任内阁制 B废除总统制 C实行政党政治 D推行三权分立制度 13. 1919 年,著名漫画家马星驰在上海新闻报上发表题为民气一致之效果的漫画(下图)。结 合所学,分析该漫画,对该漫画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显示了工人阶级在运动中的伟大力量 B曹汝霖等卖国贼被罢免 C北洋政

8、府被民众彻底推翻 D五四运动的群众基础广泛14. “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 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 婴儿。 ”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的这段论述的时代背景是( )A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新的革命道路B粉碎国民党的三次大“围剿” ,根据地得到巩固C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得到普及,全国各地已建立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D在北伐战争影响下,湖南农民运动蓬勃开展 15. 1937 年 2 月,中国共产党致电国民党:“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政府改名为中华 民国特区政

9、府 ,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 ,受南京中央政府及军事委员会的指导。 ”对该电报产 生的背景阐释准确的是( ) A革命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 B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 C中日民族矛盾上升成为主要矛盾 D敌后抗日根据地陆续建立 16.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在 1919 年和 1937 年后都出现了大幅度的下滑。造成这两个时期下滑 的共同原因是( ) A国民政府的大规模搜刮 B国共内战导致的经济发展困难 C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外国的侵略加剧打击了民族企业第第卷卷二、非选择题(共 52 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 分)材料一 革命根据地的各级领导机关非常重视乡政权的建设,乡工农代表会

10、议设立了经常的或临时的各种专门工作委员会,这种委员会的参加者都是不脱产的群众中的积极分子。红色政权通过普遍平等的选举制度,把工农群众的优秀代表选拔到各级政权机关,它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白寿彝中国通史(1)据材料一,归纳、概括革命根据地是如何加强政权建设的。 (4 分)材料二 在政权机关的人员构成上,实行“三三制”,即共产党员、党外进步人士、中间派人士大体各占三分之一,由人民选举产生,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凡是年满 18 岁的赞成抗日和民主的中国人,不分阶级、民族、性别、信仰、党派、文化程度,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陈先初从三三制看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2)材料二中“三三制”政权的组成体现了什

11、么特点?这一政权的建立产生了什么影响?(6 分)材料三 一种民主模式的相对优缺点,完全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政治历史、文化多元性、种族分化程度和社会经济生活方式。(3)概括材料三的观点,并依据新中国成立后的有关史实至少举 3 个实例说明。 (5 分)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 分)材料一 “孔教”本失灵之偶像,过去之化石妄欲建设西洋式之新国家,组织西洋式之新社会,以求迄今世之生存,则根本问题,不可不首先输入西洋式社会国家之基础,所谓平等人权之新信仰,对于与此新社会新国家新信仰不可相容之孔教,不可不有彻底之觉悟,猛勇之决心,否则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陈独秀宪法与孔教 (1916 年)(1)根据材料一,概括陈独秀对“孔教”的基本态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陈独秀具有这种态 度的时代背景。 (8 分)材料二 尊孔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反孔的时代也已经过去了,现在应科学地研究孔子、评价孔子。 张岱年老专家谈儒藏(2)依据材料三观点,你如何看待近代中国历史上“尊孔”与“反孔”现象?(3 分)东城区普通校东城区普通校- -第一学期第一学期联考试卷联考试卷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高三 历史 命题校:北京市第 25 中学 年 11 月第第卷卷12345678910ACBBBADDBB111213141516CACACD第第卷卷卍卍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