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试卷)-307-北京市第四十四中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历史试卷

上传人:孓影 文档编号:39718848 上传时间:2018-05-1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试卷)-307-北京市第四十四中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历史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三历史试卷)-307-北京市第四十四中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历史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三历史试卷)-307-北京市第四十四中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历史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三历史试卷)-307-北京市第四十四中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历史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三历史试卷)-307-北京市第四十四中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历史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试卷)-307-北京市第四十四中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历史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试卷)-307-北京市第四十四中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历史试卷(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北京市第四十四中学北京市第四十四中学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历史试卷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历史试卷试卷满分:100 分 考试时间:100 分钟班级班级 姓名姓名 学号学号 第第卷卷(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4848 分分) )本卷共本卷共 4848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1 1 分,共分,共 4848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一项。 1.下列对西周政治制度的论述,正确的有 在宗法系统里,天子和诸侯同时具有大宗与小宗的双重身份 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西周实行了分封制 分封制是将土地和人口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

2、王的后代 宗法制主要是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A B C D 2以下关于李悝变法和商鞅变法的相同之处的说法,正确的是 以富国强兵为目的 重视加强法制 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建立什伍连坐制度 A B C D 3 国语齐语载:“美金(青铜)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铁)以铸鉏(锄) 、夷、斤, 试诸壤土” 。这段史料说明春秋时期 A青铜农具广泛使用 B铁器在农业中使用 C畜牧业发达 D农业耕作技术提高 4. 先秦法家思想的主要特征是 A.列君臣父子之礼,序夫妇长幼之别 B.强本节用,人给家足 C.不辨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D.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势,无常形 5. 湖北郭

3、店楚墓出土的竹简,对于研究儒家思想具有 极高的学术价值。以下记载中强调教育民众的是 A.“民以君为心,君以为民为体。 ” B.“凡动民必顺民心,民心有恒,求其永。 ” C.“富而贫贱,则民欲其富之大也。贵而能让, 则民欲其贵之上也。 ” D.“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 ”6.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 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 ”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应该是指 A人之初,性本善 B “民贵君轻” ,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C先义后利,养浩然之气 D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7柳宗元在封建论中

4、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此其所以 为得也。 ”以下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抨击秦的专制暴政 B否定中央集权制度 C肯定秦的郡县制度 D主张恢复分封制度 8.秦朝律法中的工律规定:“为器同物者,其大小、短长、广袤亦必等。 ” 在两千 多年前,秦已经按照“国标”大规模生产各类标准化兵器。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有利于规范民间手工业生产的统一性 B统一度量衡是秦标准化生产的条件之一 C秦朝手工业生产具有垄断性 D反映了秦代民营手工业的标准化生产 9某同学在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一书中看到下图,这幅行政区划体系图最早出现于哪位 君主在位时期A周武王 B秦始皇 C汉高祖 D汉

5、武帝 10目前出土的汉代牛耕图画像石共有多幅。其分布如下出土省份出土地点陕西米脂、绥德王德元墓、绥德、西安碑林、陕北山东藤县宏道院、藤县黄家岭、邹城市面粉厂山西平陆枣园内蒙古和林格尔江苏泗洪重岗、遂宁双沟镇从中可以得出的最恰当的结论是汉代 A陕西是全国经济中心 B山东的农耕技术最先进 C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D牛耕得到普遍推广 11. 有学者指出:“政治上结束战国是在秦代,而文化上结束战国却是在汉代。 ”与“文化上结束 战国”密切相关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 12.后汉书蔡伦传:“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细绢)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 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

6、树脂、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 ”对此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蔡伦是造纸术的发明者 B.文字记载是得出历史结论的首要依据中央郡县 王国县支郡侯国C.原料选择与降低造纸成本无关 D.人类的需求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原因之一 13.北魏冯太后说:“立三长,则课(税)有常准,赋有恒分,苞荫之户可出,侥幸之人可止。 ”此 制度实施改变了北魏初期的某种社会现象。此社会现象是 A.鲜卑贵族排斥汉族地主参政 B. 官吏没有俸禄吏治腐败 C.豪强地主隐匿人口逃避赋役 D. 鲜卑贵族拒绝移风易俗 14.在灌钢法的发明为世界冶炼技术做出划时代贡献的同时,制瓷业中的新品种在逐步走向成熟, 为后期瓷器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平

7、台。这一品种是 A.白瓷 B.青瓷 C.秘色瓷 D.青花瓷 15.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隅,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期之信绝” 。 这反映出当时 A.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 B. 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 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 D. 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 16.西晋杜育的茶赋是我国第一篇以茶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某班兴趣小组以此为题材对茶的起 源问题进行探究后,形成了以下四种意见,其中最合理的是 A文学作品不具有史料价值,不能以此确定茶的起源 B文学作品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但不能据此确定茶起源于晋代 C唐代茶经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应据此确定茶起源于唐代 D.传说神农氏发现了茶,

8、可据此确定茶起源于神农氏时期 17.东晋画家顾恺之强调绘画要“以形写神” ,其代表作是 A 夫妇饮宴图 B 洛神赋图 C 游春图 D 人物龙凤图 18唐代确立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均号称宰相,共同承担政务,其主要目的是 A提高行政效率 B巩固王朝统治 C分割宰相权力 D利于集思广益 19.新唐书记载:“唐制日暮鼓八百声而门闭。五更二点鼓自内发,诸街鼓承振,坊市门 皆起。 ”陆游老学庵笔记载:“京都街鼓今尚废,后生读唐诗文及街鼓者,往往茫然不能知。 ”唐宋街鼓这一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A社会治安明显好转 B坊市制度已经崩溃 C都城人口急剧增长 D城市管理更加严格 20. 宋朝中枢机构中“对持文武二

9、柄,号为二府”的两个机构是 A. 中书门下和三司使 B. 中书门下和枢密院 C. 参知政事和枢密院 D. 枢密院和三司使 21. 在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本地人开酒馆也往往仿效汴京的旧俗,在门前张挂驴子灯;开茶 馆则学北方张挂名人画像。更有趣的是,北人在吃笼饼、蒸饼的时候习惯于先去掉皮,原本是 因为北地风尘比较大,但南方人也跟着学,去了皮才吃” 。材料表明宋朝时期北方人南迁 带来先进生产技术 带来新的风俗习惯 导致经济重心南移 促进南北文化融合A. B. C. D. 22. “理会得熟时,道理便在上面。又如律历、刑法、天文、地理、军旅、职官之类,都要理会, 虽未能洞研其精微,然也要识个规模

10、大概,道理方泱洽通透。 ”这段话提倡的是 A. 格物致知 B. 发明本心 C. 知行合一 D. 致良知 23.有学者认为:“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具魅力的时代。中国文明在 开始时期比西亚落后得多,但是以后这种局面逐渐被扭转。到了 宋代便超越西亚而居于世界最前列。 ”下列成 就不能支撑此结论 的是 A指南针用于航海 B火药传入阿拉伯国家 C发明活字印刷术 D发明雕版印刷术 24史料记载,公元 1384 年 9 月 1428 日皇宫收到奏章 1160 件, 共计 3291 件政务。 “庶务丛集人主以一身统御天下,不可无辅臣” 。于是皇帝下令 A立左右丞相辅佐全国政务 B建中朝参与军国要务 C设置殿阁大

11、学士以备顾问 D由议政大臣会议共议 25.明清时期,中国对外贸易出现的新特点是A开通了陆地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 B瓷器开始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 C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国库的主要来源 D对外贸易出现专门的官方垄断机构 26.下列选项中,关于李贽观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否定孔子是“圣人” B.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标准 C.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D.强调用“调查研究”的治学方法 27. 下列科技文化现象出现于明清时期的是 农政全书 天下郡国利病书 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京剧 A B C D 28.某些西方资产阶级史学家称鸦片战争是“通商战争” ,认为这场战争是英国为维护正常贸易而进 行的,这种观点

12、掩盖了战争的侵略性质 指出了战争的实质 为英国的殖民侵略辩护 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的经济需求 A. B. C. D. 29.魏源编写的海国图志中提出“向西方学习”的内容是 A.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 B学习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 C.学习西方的工业技术 D学习西方的先进思想文化 30. 文物是研究历史难得的珍贵资料,右图文物是 安徽望江县发现的太平天国“春纳” “秋纳” 执照。从图中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A. 实行天朝田亩制度困难很大 B. 这是按人口和田亩数量征税的收据凭证 C. 政府分夏秋两季向农民征收农业税 D. 天王未应允 “照旧交粮纳税”的奏请 31.下列事件组合中,搭配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火烧圆

13、明园 B.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天津条约 C京师同文馆戊戌变法 D.割香港岛给英国北京条约 32.“虽然现在这一事件已被公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但当时清朝政府并没有认识到这 些条约规定的严重性。 ”这一事件指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3. “中国内江外流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无事可以 运官粮客货,有事可以载援兵军火,解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 ”出于这种考虑,洋务派决定 A创办军事企业 B.创办民用企业 C派遣留学生出国 D.创办近代海军 34.下列近代企业以“自强”为目的的是 汉阳铁厂 江南制造总局 继昌隆缫丝厂 轮船招商局 天津机器制造局A. B. C. D. 35.1872 年到 1875 年间,清政府先后派出 4 批共 120 名幼童赴美国留学。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