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试卷)-277-安徽省望江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上传人:孓影 文档编号:39718810 上传时间:2018-05-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试卷)-277-安徽省望江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三历史试卷)-277-安徽省望江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三历史试卷)-277-安徽省望江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三历史试卷)-277-安徽省望江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三历史试卷)-277-安徽省望江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试卷)-277-安徽省望江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试卷)-277-安徽省望江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望江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望江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命题:项郑命题:项郑 审题:吴翰审题:吴翰一、选择题(本大题共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2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5050 分)分)1 全球通史中指出:“随着经济商品化,土地成为可以自由买卖的一种财产。富有的商人获得了大笔地产,贵族们为了增加自己的收入,不再像过去那样向村社头领收取 一定量的地租,而是派人直接向农民索取更多的地租。 ”古代中国出现这种现象之时, 政治上主要表现为( )A.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开始实行分封制C. 分封制被严重破坏 D.礼乐制度的崩溃 下图是甘肃莫高窟壁画“农作图”中的一幅

2、,这反映出( )A. 唐代在西北率先实现了生产工具的革新 B. 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已影响到西北地区 C. 中国的农业开始确立铁犁牛耕的模式 D. 土地的日益集中导致人民生活困苦. 创新求真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优良品德,下列体现了这一思想内涵的有( )公元前 594 年鲁国实行的“初税亩” 秦始皇采取加强中央集权制的措施 唐太宗实行的科举制 康熙帝设立实行的“军机处”A B C D . 下列图表是根据贵池县志整理出来的“池州建制沿革”简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时 期池州行政建制沿革春 秋属于吴国秦 朝为鄣郡所辖汉 朝前 109 年,改鄣郡为丹阳郡,郡治姑熟。唐 朝武德四年(621 年)始设池

3、州。宋 朝改池州为池州路总管府。元 朝改池州为九华府。A春秋时池州俨然一个独立王国 B鄣郡首任郡守可能是秦始皇任命的 C汉唐时期的郡守可以世袭 D元朝时池州隶属于河南江北行省 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存在着很大差异,但有些方面也有着相似之处。中国古代哪 个机构的职能与古代雅典陪审法庭的职能最为相似( ) A唐朝的刑部 B宋朝的枢密院 C元朝的中书省 D清朝的军机处 杰里本特利的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 6 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 增加,铁犁、铁镐、铁锹、铁锄、铁镰刀、铁刀和铁耙在乡村成为日常用具。 ”这一现 象突出表明( ) A农作物产量大幅度提高 B水利事业的发展,人口数量的增加 C土地私

4、有制度开始出现 D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清政府正式派官员和商人携物出洋赴赛,始自 1876 年美国费城举办的国际博览会。 大清国的展品“物件悉遵华式,专为手工制造,无一借助机器” 。经评判,中国赛品 “以丝、茶、瓷器、绸货、雕花瓷器、景泰器,在各国中推为第一” 。材料反映了( ) 中国传统手工业产品仍驰名中外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商品输入对中国传统手工业冲击不大 机器工业优势地位尚未形成 清政府的政策逐渐发生了变化A B C D古往今来,无论是东方古国,或是西方近代国家,都以建章立制来强化中央对地方 的的关系。下列具有此类性质的文献和制度是:( ) 秦汉郡县制 十二铜表法 英国权利法案 美国

5、1787 年宪法 A B C D . 印尼雅加达博物院收藏了不少写有阿拉伯文字的中国古陶瓷,比较出名的是釉外云 彩大盘两件和白地青花阿拉伯文字碗一件。中国古陶瓷上出现阿拉伯文字主要( ) A.是适应对外贸易的需要 B.是适应贵族生活多样化的需要C.反映了各民族联系的加强 D.体现了兼收并蓄的对外政策10据史家考证,元朝曾四次实行海禁。第一次:世祖至元 29 年(1292) “以征爪哇, 暂禁商贾海者” ,至元 31 年驰禁;第二次:大德 7 年(1301)禁商下海,武宗至大元 年(1308)复立市舶司;第三次:至大 4 年(1311)罢市舶司,仁宗延佑元年(1314) “开下番市舶之禁” ;第

6、四次:延佑 7 年“罢市舶司,禁贾人下番” ,英宗至治 2 年 (1322) “复置市舶司于泉州” 。这表明( )A元朝和以往的封建政权一样具有极强的封闭性B元朝的海禁是明清大规模闭关锁国政策的前奏C元朝海禁的主要原因是防止倭寇骚扰东南沿海D元朝的海禁政策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不固定性11在 20 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 体亮相。与“这一集体亮相”无关的是( )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台湾割让给日本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辛丑条约的签订11985 年,一艘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沉船被发现,船上载有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该船沉没的时间最早应为( )A

7、 北宋中期 B 元末明初 C 明末清初 D 鸦片战争时期3 九章算术中的均输章第 27 题:“今有人持米出三关,外关三而取一,中 关五而取一,内关七而取一,余米五斗。问本持米几何?”答曰:十斗九升八分之三。 这则材料本质上反映了( ) A实行抑商政策 B汉代关税的数额相当高 C农业的重要地位 D对“市”严格管理1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A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1史学家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统计,1820 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经济总量的 32.9%,西欧各国的

8、总和占 23.6%,美国和日本分别占 1.8%和 3%。上述统计 表明当时的中国( )A.仍是世界经济文化中心 B.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 D.经济总量远超欧美各国16丘吉尔曾说:“未能通过一种或另一种手段将当初已屈服了的俄国引入全面的民主制度之中这一失败如今成为我们的沉重负担。 ” “这一失败”的主要含义是( ) A十月革命的胜利 B苏联的工业化成就C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D新大林模式的确立17有学者认为,俄国二月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完成了“从沙皇政府的专 横恐怖到广泛的政治自由的急剧转变” 。列宁在二月革命后不久也承认:“目前在世界 各交战国中,俄国是最自由的国

9、家。 ”由此可以看出( ) A临时政府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性质 B临时政府代表了广大俄国人民的利益和要求 C列宁支持临时政府采取的各项政策 D列宁承认了临时政府的合法性18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用文 明史观来分析新航路开辟这一历史事件,下列结论不符合此观点的是( ) A.西欧终于走出中世纪的黑暗 B.树立起西欧工业文明的形象C.为商业阶层开辟新的贸易场所 D.开辟人类文明联结的新航线19. 佩雷菲特在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碰撞一书中谈到中国近代史上某事件时 这样表述:“百姓中最为落后的那部分人受到文人寡头政治极端守旧集团的鼓励而起来 反抗了。 ”佩雷菲特

10、表述的这一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五四运动20自 20 世纪 20 年代以来,在美洲大陆上,哥伦布纪念日便是纪念欧洲与美洲首次碰 撞后,产生新的混血种族及其文化的节日,并被人们称为“种族之日” 。这里纪念的是( ) A发现新大陆的英雄 B开启美洲历史的新篇章C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D文明的交流与碰撞211958 年 8 月 23 日傍晚,解放军开始炮击金门。9 月 30 日,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声明: 如果中共愿意在台湾海峡地区“停火” ,美国可以劝蒋军撤出金门、马祖。10 月 1 日蒋 介石明确表示没有义务遵守杜勒斯的声明,反对从金、马撤军。蒋介石此举客观上( )

11、A.表明两党的分歧基本消失 B.坚持了一个中国的立场C.意欲断绝与美国的关系 D.说明国共两党实现了再次合作22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认为:“1949 年之后的中国革命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这种世界观从 1919 年开始已酝酿了 30 年) ,这反而使中国人和美国人对世界的看法 更接近了。 ”这说明 ( ) A美国已经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B马克思主义通过五四运动传入中国C中美政治理念趋向相互认同 D马克思主义给中国带来了国际视野23.以下是威廉兰格世界史编年手册的一页。据此,对当时世界局势认识最准确的是( )A美苏两极完全控制了世界 B世界处在美苏冷战格局之中,但新的力量已经孕育 C北约和华约已

12、经进入战争状态 D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阵营对峙局面出现24. 1609 年,某地成立银行,而后各种银行林立,成为欧洲的储蓄和兑换中心。依靠 雄厚的金融力量,此地还开启股票市场,进行融资和投机,被后人称为“17 世纪的华 尔街” 。 “某地”是指( ) A英国的伦敦 B法国的巴黎 C荷兰的阿姆斯特丹 D意大利的威尼斯25. 有国外学者说,如果世界结束于 1820 年,一部此前 300 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只有结尾的简短一章可能提到遥远的大西洋沿岸。这里的“结尾的简短一章”主要指的是( )A新航路开辟 B西方早期殖民扩张 C工业革命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确立 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入下表,填他处不

13、给分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入下表,填他处不给分1 12 23 34 45 56 67 78 89 91010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1919202021212222232324242525二、材料解析题二、材料解析题26.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高原适于畜牧,行族长政治,不能形成巩固的国家,无文明可言;平原土地丰饶,始有农业,行封建政治,有巩固的国体,文明灿然;海滨交通便利,能激发冒险进取之心和向往自由之精神。 (注:非洲为高原之地,亚洲为高原、平原交错之地,欧洲为高原、平原、海滨三者调和适均之地。 )梁启超地理与文明之关系 (1902 年

14、)材料二 英国是现代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发源地早已为世人所公认。即使在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某些机构或制度上,也隐隐约约地打着英国影响的印记。因此,要了解当代西方政治制度乃至现代人类政治文明的来龙去脉,首先必须了解英国政治制度及其历史。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人大监督是代表国家和人民进行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监督,是不可替代的。(1) 概括材料一中粱启超的基本观点,并结合古希腊民主政治及古代中国专制集权制度形成的原因评析这一观点。 (5 分)(2)依据材料二,指出英国有哪些政治制度“已为世人所公认” ,并分析其积极影响。(4 分)(3)根据材料二,分析社会主义中国有哪些政治制度也“隐隐约约地打着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