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试卷)-203-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上传人:孓影 文档编号:39718664 上传时间:2018-05-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试卷)-203-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三历史试卷)-203-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三历史试卷)-203-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三历史试卷)-203-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三历史试卷)-203-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试卷)-203-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试卷)-203-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合肥市年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2 题,每题 2 分,共 4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载:“男女同姓,其生不蕃” 。 国语晋语曰:“同姓不婚,惧不 殖生” ;“异姓则世德,异德则世类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 ”这说明,当时 A同姓结婚能够增强宗族的凝聚力 B异姓结婚会破坏宗法制 C尚未认识到近亲结婚会带来弊端 D反对同姓之间进行联姻2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如“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于礼” ; “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

2、皆不为也” ;“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 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 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请按顺序指出它们所属派别依次为 A儒、法、道、墨 B墨、儒、道、法 C法、儒、墨、道 D法、墨、儒、道3 “主父偃说上曰: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嫡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地之封,则仁孝之道不宣。 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于是,上从其计。 ”该材料中“上 从其计”的结果是 A抚慰了异姓功臣 B强化了君主专制 C提高了诸侯力量 D加强了中央集权4 沈氏农书中记载:“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

3、本,自然有赢。 ”该材料反映 了中国古代 A手工业生产从不计较成本 B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开始逐渐形成 C民营手工业以营利为目的D家庭手工业生产成本低,自给自足5.周敦颐在通书中说:“礼,理也;乐,和也。阴阳理而后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 兄、弟弟、夫夫、妇妇,万物各得其理而后和,故礼先而乐后。 ”与此观点相似的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存天理,灭人欲 C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D先天下之乐而乐6 “修竹数竿,顾盼有情,疏爽飞动,浓淡相映,傲气风骨让人感慨。讲究借物抒情,表现自 我,追求神韵意趣” 。下列各幅绘画中,与该材料表述属于同一类的是A BC D 7林则徐在拟喻英吉利国王檄中曾说:

4、“窃喜贵国王深明大义,感激天恩。是以天朝柔怀绥 远,倍加优礼,贸易之利,垂二百年,该国所以富庶,赖有此也。况如茶叶大黄,外国所不可 一日无也。又外国之呢羽毕叽,非得中国丝斤,不能成织。外国所必须者,曷可胜数,而 外来之物,皆不过以供玩好,可有可无,既非中国要需,何难闭关绝市” 。这表明林则徐 A尚未摆脱“天朝上国”好高自大的心理 B认识到打开国门向西方学习是强国之路 C正确地提示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D反对中国成为西方经济发展的原料产地8一位近代法国作家在一封信中写道:“曾经有一个世界奇迹,它汇集了一个民族几乎是超人类 的想象力所创作的全部成果。这是一个震撼人心的、尚不为人熟知的杰作、就像

5、在黄昏中从欧洲文 明的地平线上看到的亚洲文明的倩影这个奇迹现已消失。 ”造成“这个奇迹现已消失”的原因 是 A经济建设的需要 B侵略战争的破坏 C生态环境的恶化 D自然灾害的影响9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选项材料结论A史料记载,东汉桓帝是中国第一位实行道教 及佛教教化政策的帝王,他也支持翻译佛经 和其他佛教活动。儒家思想在当时已不被推崇。B杨时与同学游酢向程颐请求学问,正赶上老 师午休,于是静立门口。这时,天飘起了大 雪,过了良久,程颐醒来,才发现门外的两 个雪人。中国古代有重视教育传统C罗马法规定,债务人无力还债时,债主有权 将他卖为奴隶古罗马的高利贷者政治地位很高D二战后

6、德意志民族分立为两个国家德国成为冷战在欧洲的前沿 阵地10有学者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 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 ,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 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 ”要研究这一状况产生的原因,应首选的不平等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11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袁的美籍宪法顾问,霍普金斯大学校长古德诺博士发表了 一篇文章,声称美国人一直怀疑中国是否适合采用共和政体,如果没有人反对的话,独裁的传统已 使君主立宪更为适宜。袁的日本顾问也强调,君主立宪制,正如在英国与日本所示

7、的那样,是民族 力量的源泉。在这些专家的认可下,帝制复辟运动从隐蔽走向公开。 ”从中可以看出,袁世凯 A复辟帝制得到侵华势力的支持 B注重学习美日两国政体的共同优点 C尝试借鉴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度 D复辟帝制不惜出卖民族和国家利益12.“常有人说:白话文的局面是胡适之、陈独秀一班人闹出来的。其实这是我们的不虞之誉。中 国近来产业发达、人口集中,白话文完全是应这个需要而发生而存在的。适之等若在三十年前提倡 白话文,只需章行严一篇文章便驳得烟消灰灭。 ”材料认为白话文得以推广的主要原因是 A文学革命的推动 B白话文的自身价值 C社会经济的发展 D制度环境的大变化13.20 世纪前期,一位美国游客在

8、给家人的信中说:“您不用担心我,我们受到的保护很好,叛乱 者肯定会胜利,大家都这样认为,因为所有的士兵都正在变成叛乱者。我很幸运能目睹一场真正的 战争。 ”信中“真正的战争”是指 A黄花岗起义 B武昌起义 C北伐战争 D秋收起义1420 世纪三十年代某史书有这样的描写:“妇女装束益趣新奇。先是旗袍短才及膝,赤露两臂; 裤长仅尺余,下眼高腰洋袜,两腿皆外露;首挽圆髻,不钗不冠,近则截发烙之(指烫发) ,使曲 散垂耳际足着高跟鞋,头戴斜顶小帽,除戒指、臂铡外, 簪环皆废矣。 ”对此材料理解,正确 的是 旗袍结合中西样式成为时尚 社会生活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 社会审美观念追随西方潮流 妇女追求个性解放

9、为普遍现象 A B C D15图 1 为民国时期时政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该漫画是由中国人 20 世纪三十年代创作的 B卡住“小犬”脖子的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之手 C把“鱼”送进“小犬”之口的是国民政府的手 D它反映出当时政府、人民与侵略者之间的关系16.“各国的作家和思想家在这里均可受到热情招 待。这里出现了一些由艳光四射且博学多才的名媛 主持的聚会,作家、学者们可以海阔天空地谈论各 种问题,参与者常因其口才和机智而声名大噪。 ” 据此判断,参加聚会的人物和讨论的主题最有可能是图 1A普罗泰格拉和“人是万物的尺度” B莎士比亚和“人是宇宙的精华” C马丁路德和“人可以与上帝直接对话” D康德

10、和“人非达到任何目的的工具”17易中天在艰难的一跃: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中说:“一群不知道国家为何物的乡 巴佬,却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没有任何先例可以参考;更邪门的是,二百多年来,这部 宪法没有改动一个字如果遇到问题,美国人也仅仅搞个修正案来弥补。天下奇事甚多,美国宪 法却是奇迹中的奇迹。 ”作者意在 A说明美利坚民族缺乏创新精神 B赞赏美国宪法非常完善 C强调美国宪法存在明显的不足 D肯定美国宪法相对稳定18造成图 2 中中国与欧洲制造业差距日益扩大的原因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工业革命的兴起及其发展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发展 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 A B C D 19恩

11、格斯说:“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发展有了巨 大的高涨。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新航路的开辟扩大了市场的需求 市场需求扩大刺激了生产力的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了工场手工业产生 A B C D 20英国作品力量的竞争 (1933 年出版)写道:“从资本主义世界来到社会主义世界好比得到 重生。 ”这一结论的根据是 A资本主义国家将爆发经济危机 B苏联当时经济发展迅速 C资本主义世界法西斯势力猖獗 D苏联民主政治制度健全21有学者说:现代西方福利国家虽然从模式上看起源于英国,但事实上英国在战后宣布建成福利 国家之后已经在

12、相当程度上背离了普享性原则、统一性原则、均一性原则。英国输出了福利国家的 思想和模式,却又带头改革,引发了一场风靡全球的福利革命。据此判断,该材料中“革命”的目 的是 A改变经济结构完善福利制度 B保障经济安全稳定社会秩序C国家干预经济实行宏观调控 D减少公共开支压缩福利规模22 “历史发展的逻辑可能是极具讽刺意味的:一方面,美国无法放弃借助苏联解体的历史契机图 谋世界霸权的野心;另一方面,美国越是想称霸,越是无法实现称霸的梦想,美国称霸的结果只会 加速与其它世界强国实现世界权力均衡的进程。 ”该材料表明 A美国调整全球战略奉行多边主义 B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不断加强 C美国与世界各强国之间势

13、均力敌 D两极格局结束一超多强趋势加强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56 分,其中 23 题 22 分,24 题 16 分,25 题 18 分。 )23 (22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一 l949 年 12 月美国政府宣布“运用一切努力防止中国共产党人从非苏联的来源获得直接用于军事目的的物资与装备”。1950 年 12 月美国政府要求“所有希望向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出口任何商品的个人和公司必须申请出口许可证”。1951 年 10 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巴特尔法 ,规定违反禁运条例向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出口的国家,美国将停止向其提供援助。 中美关系史(l9491972) 材料二

14、材料二 1950 年 9 月 20 日,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联大上“要求把台湾问题作为一件具有特别及迫切重要性问题列入议程”,正式向联合国提出了所谓的“台湾地位未定论”。美国政府的这一举动也立即遭到台湾当局的反对,台湾“外交部”发言人指出:这是对“中国内政的干涉”,声明“联合国无权讨论台湾问题”。在中国政府及台湾当局的共同强烈反对下,在国际正义力量的支持下,美国 “台湾地位未定论”的阴谋终于没有得逞。 书摘2000 年第 3 期材料三材料三 图 3材料四材料四 尽管实际情况的发展不会像我们希望的那样迅速,但是中美关系的发展趋势是令人乐观的,多方面的成功是已经被事实证明了的。布鲁金斯学会中国问题专家贝特斯基尔(1)依据材料一,概括美国的对华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背景。 (6 分)(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