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试卷)-195-安徽省滁州市高三9月联合质量检测 历史

上传人:孓影 文档编号:39718656 上传时间:2018-05-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试卷)-195-安徽省滁州市高三9月联合质量检测 历史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三历史试卷)-195-安徽省滁州市高三9月联合质量检测 历史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三历史试卷)-195-安徽省滁州市高三9月联合质量检测 历史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三历史试卷)-195-安徽省滁州市高三9月联合质量检测 历史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三历史试卷)-195-安徽省滁州市高三9月联合质量检测 历史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试卷)-195-安徽省滁州市高三9月联合质量检测 历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试卷)-195-安徽省滁州市高三9月联合质量检测 历史(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滁州市届高三滁州市届高三 9 9 月联合质量检测月联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历史试题第第 I I 卷(选择题卷(选择题 共共 4848 分)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48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国古代,“皇帝(往往)采取机动措施,赋予非宰相以某些宰相权力,吸收他们参与机密,参与“议政”。材料中的“机动措施”A表明皇权专制达到了顶峰 B说明相权已经危及皇权C反映了对地方管理的加强 D有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2“在唐宋时期就以商业功能著称于世,殆至明清更趋繁盛。”湖北沙市就是典型的例证,所谓“知其盛,在唐世已然矣”。这说明沙市的发展

2、特征是A连续性 B开放性 C封闭性 D独立性3宋代立国后,不仅推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还同时推行土地买卖的“官版契纸(官方印制的土地所有权变更的证书)和“标准契约”。这些措施A强化了国家对土地管理 B阻碍了土地所有权流转C有利于当时农业的发展 D导致了农业经济的衰退4始记载,明代政府竹实行市场采购政策,也就是政府将所衙的涉及国计民生的公共物资,除少数由官办工厂制造外,大部分向市场采购,或进行招商承办。材料说明A官营手工业巳火垄断地位 B国家扶械民营手工业发展C官商勾结已渗透经济领域 D国家经济生活趋向市场化5右面是一幅反映中国近代某事件的漫画。漫画中挂在树枝上写着“中国”的人头口中正飞出大

3、批黄蜂飞蛰着树下的各国列强。据漫画信息可知,此漫画A反映了中外矛盾的尖锐 B讽刺了中国排外的愚昧C赞扬了义和团的爱国性 D揭露了列强侵华的野心6. 1904 年清政府设立农工商部,其所定商会章程中规定:“凡商务盛衰之故,进口多寡之理,以及有无新出种植制造各商品,总值应按年由总理列表汇报,以备考核。”这表明农工商部A. 意欲加重工商业税额 B注重了解国内商情C注重扶植民族工商业 D开始放宽民间设厂7孙中山说,北方将士“明明为反对民国者,今虽日服从民国,安能保其心之无他?故予奉临时约法而使之服从”。这说明临时约法的主要目的是A.实现南北统一 B巩固革命成果 C约束北方将士 D.推翻君主专制8据有的

4、学者推算,1914 年中国民族棉纱业每包 16 支棉纱可获利 14 两(白银),而在 1917年1921 年间最少可获利 15.33 两,最多则可达 50.55 两。此现象主要是由于A.民国政府鼓励大力发展实业 B国内“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全面开展 D一战为民族工业发展提供了契机9.1929 年福建同安县志记载:“男女常服皆尚长,而今尚短;今则以革履为雅观,而且眼戴金边镜,手执镶金杖,此风倡自学堂,谓此不足称时髦也。”这说明同安县A.奢侈之风日渐盛行 B社会风气日趋开放C传统风俗荡然无存 D西方文明已成主流10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宣布:“凡愿同新中国建交的国家,必须同

5、台湾当局断绝外交关系。”此规定体现了A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B“另起炉灶”的政策C“打扫干净房子再请客”政策 D“一个中国”的原则11. 1959 年中央在关于组织农村集市贸易的指示中提出,允许社员有“小自由”,1960 年再次强调“有领导有计划地恢复农村集市,活跃农村经济”。此规定的提出A.旨在促进工业化建设速度 B有利于缓解农村经济困难C开始了市场经济休制改革 D加强了人民公社管理体制12.故都杂咏中写道:“喷啧沿街卖报声,成天奔走送新闻;秀才不出门前去,一样全球消息灵。”材料表明近代报纸A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 B丰富了大众的娱乐生活C宣传民主革命政治主张 D加速了社会新闻的传播13. 19

6、77 年 10 月 2 日,邓小平在会见香港知名人士时曾说:“我们现在不是海外关系太多,而是太少。海外关系是个好东西,可以打开各方面的关系。”此观点反映了当时中国A.意欲对外开放 B准备收回香港 C准备引进外资 D准备打破封锁14罗马法中规定:“不知道有埋藏物的人,虽占有土地,但不占有埋藏物。即使他知道有埋藏物,也不能通过长期占有时效取得埋藏物的所有权。”这说明在古代罗马A.法律维护公民权力平等 B严格限制土地兼并发生C严厉打击非法侵占财产 D法律注重保护私有财产15.据记载,随着美洲的发现,1718 世纪共有大约 10 万吨白银流人欧洲,而同时这些白银又以40%(约 3.2 万吨)的比率流人

7、亚洲。这种白银“外溢”现象A.加速了价格革命的发生 B导致了欧洲经济的衰退C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D反映了贸易中心的转移16. 1787 年华盛顿在其与友人的通信中说:“经验告诉我们,没有强制力的干涉,人们将不会接受和实施出于为他们自身利益着想的措旌。一这说明他主张A 保障人民的权力与自由 B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C建立专制主义政府 D实行共和制民主政府17. 1761 年英国“奖励工艺协会”一则文告中说:“本协会得知,当男女纺工因收获而在田间的时候,毛织品、麻织品和棉织品的制造者们便感到很难找到足够数量的工人,以便能够继续交活给织工去做;协会认为必须奖励各种适宜于补救这种情况的探索。”下列人物中

8、最有可能获得此协会奖励的是A凯伊 B哈格里夫斯 C卡特菜特 D瓦特18.“在 17 世纪,(英国)煤的运输方面的困难,曾是其作为燃料的一大缺陷,但到 19 世纪 30 年代后。煤就可以自己运输自己了。”材料现象反映了A.煤炭已成工业主要能源 B英国急需煤碳的大量进口C英国铁路交通已经建立 D近代的电力工业发展迅速19. 19 世纪中叶,日本“开国”,澳大利业成为英国殖民地,印度完全被英国控制以及此后清朝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这些史实表明A.英国开始掌握世界殖民霸权 B世界一体化进程基本完成C地域性历史开始演变为世界历史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20.巴黎公社成立时期,一位在巴黎的俄国人说:“破

9、天荒笫一次登上政治舞台的不是沽名钓誉者,不是空谈者,而是劳动的人,真正来自人民的人。”材料中的“破天荒”实际上反映了巴黎公社A.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B.实行了人民民主专政C倡导公仆意识和精神 D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21.右面是一幅二战后初期的欧洲形势图,面对图中的状况,美国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实施马歇尔计划 B推行杜鲁门主义 C.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扶植并分裂德国22.右面是 19601974 年美国消费物价指数的变化示意图。图中消费物价指数变化的主要影响是A.促进了美国新经济的快速发展 B加剧了美国与其他国家的矛盾C使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再度兴起 D.促使政府加强了对市场的干预23. 年 5

10、 月,德国日报有文章指出;21 世纪的世界政治道路进入一个新阶段,除了“中国崛起”“非洲崛起”和俄罗斯民族主义外,还有“印度崛起”,这些世界大国集团正自信地重新排队。材料说明A世界控制权的争夺日益激烈 B美国已经丧失世界霸权地位C大国结盟已成为国际上主流 D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加强24. 年 5 月 24 日据新华社电,英国首相卡梅伦 22 日在欧盟东部伙伴关系峰会后的记者会上表示,英国对目前其在欧盟中的现状不满,应在年年底前就是否退出欧盟举行全民公决。这反映了A.英国欲废除欧元而恢复英镑 B欧盟经济一体化面临严重受挫C欧盟内部存在着矛盾和冲突 D英国的广大民众反对加入欧盟第第卷(非选择题卷(

11、非选择题 共共 5252 分)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第 25 题 14 分,第 26 题 13 分,第 27 题 13 分,第 28 题 12分共 52 分)25(14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从明代内阁制度发展与演变过程来看,内阁是有议政权的,随着内阁制度的形成,诸司在上疏之前,对重大问题的处理一般得与内阁商议,以达成谅解。内阁通过票拟、驳正,既可以为君主出谋划策,处理全国政务,解除君主的政务负担;又与拥有执行权的六部相互配合、制衡,提高统治质量与效率。自永乐直至明亡,明代阁臣尽管比历代秘书咨询官员的权力有所扩大,但基本上还不是宰相,万历明会典所开列“文职衙门”名

12、目,竟未专列内阁这一机构。仅在翰林院一卷中予以附带介绍。摘自杜志明明代内阁制度的宰相化及其终结材料二 内阁并非英国统治阶层为适应新形势而设立的一个新机构,而是从枢密院中派生出来的,枢密院是 16 世纪上半叶都铎王朝所设立的政府机构,其职责在于为君主出谋划策并协助君主处理政务,1688 年光荣革命后,随着权利法案的颁布,英国开始从君主专制国家向贵族寡头制国家转变,君主的权力开始受到限制,而必须依照议会通过的法律来统治国家。政体的变化为内阁摆脱萌芽状态走向公开化与合法化提供了良机。与此同时,内阁也逐渐完成了从君主御用咨询决策机构向国家最高决策和行政机构的过渡。内阁的公开化、正式化以及内阁与议会、政

13、党的关联,使得内阁的合法性逐渐增强。摘自刘金源论近代英国内阁制的形成(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代内阁制度的特点和作用。(6 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内阁制确立的原因,并结合材料一、二分析中英内阁制度的主要异同。(8 分)26. (13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在十一世纪后半叶(即北宋晚期)完成其南移过程,此点意义十分重大。因为这从根本上改变了秦汉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以黄河流域为重心的经济格局;同时经济重心由于向东南方向移动而更加靠近拥有优良海港的沿海地区,为封闭型的自然经济向开放型的商品经济过渡提供了某种历史机遇。出现了“头枕东南,面向海洋”的发展路向。遗憾的是,东

14、南沿海地区的海洋发展路向在明清五百年间并没有发展起来。摘自葛金芳大陆帝国与海洋帝国材料二 1516 世纪的西欧社会在“寻金热”和传教热的鼓动下,具有强烈的海外扩张欲望,航海探险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这是中国航海所无法相比的。当时西欧社会无论是国王、教皇、僧俗贵族、庶民商贾或资产阶级,“个个着了财迷”。其中专制君主“对于权势和财富的追求”,新兴资产者扩大原始积累的愿望,更为强烈。对于物质利益的共同追求,从而为专制君主与私人航行相结合提供了社会前提。它决定了西方航海社会基础的广泛性,使之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摘自宋进郑和下西洋与西欧地理大发现的比较(1)根据材料一,概括十一世纪后半叶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趋向,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海洋发展路向”在明清时期没有发展起来的原因。(4 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西方航海的特点,结合材料二、二说明中国与西方“海洋发展路向”不同结果所带来的影响。(9 分)27(13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872 年)轮船招商局的创立,就是官督商办企业制度的最初尝试,它可以称之为官商合作形式创建的股份制公司。李鸿章具体说明了政府与私人投资者双方的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