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试卷)-188-安徽省蚌埠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 历史

上传人:孓影 文档编号:39718653 上传时间:2018-05-1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试卷)-188-安徽省蚌埠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 历史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三历史试卷)-188-安徽省蚌埠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 历史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三历史试卷)-188-安徽省蚌埠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 历史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三历史试卷)-188-安徽省蚌埠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 历史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三历史试卷)-188-安徽省蚌埠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 历史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试卷)-188-安徽省蚌埠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 历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试卷)-188-安徽省蚌埠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 历史(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蚌埠市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蚌埠市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历历 史史考试时间:100 分钟 试卷满分:100 分 第 I 卷 选择题(共 48 分)本卷共 2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 求的。 1战国时期, “天下”一词成为流行词汇。孟子说:“仁者无敌于天下” ;墨子说:“一同天下” ; 庄子也说:“一心定而王天下” ;韩非说:“令行禁止于天下” 。这种现象反映了A诸家思想日益趋同 B统一成为诸子共识C儒学地位逐步提升 D诸子认同民本思想 2据汉书等记载,在郡县制度下“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

2、夫、 游徼。 ”三老掌教化,体制最尊。啬夫职听讼及赋税,其权尤重,人民竟有知啬夫而不知有郡县的。 这体现了A汉代未真正实现统一 B郡县制未广泛推广C-定的地方自治色彩 D啬夫由中央任命 3阿拉伯商人苏莱曼对唐朝如此描述:中国人买卖公平。当债权人把钱借给别人时,他写下借条 记下这笔借款。如果债务人日后抵赖,那么会受到官府二十次鞭笞后背的惩罚,并处两千万铜钱的 罚金。如其描述属实,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唐代财产私有得到政府有效保护 B唐政府为民间借贷活动提供保护C唐政府为外国人提供专门的保护 D外国人对唐政府的评价有失公允 4许仙与白蛇的故事,最早见于唐人小说白蛇记 。经宋话本的发展,到明末时,不仅内

3、容与唐 宋传奇有本质的差异(由神怪故事变为反对封建礼教、追求婚恋自由的故事) ,而且主人公身份也 由仕宦子弟,一变而为“生药铺主管”了。这种变化可以反映出A封建制度日益衰落 B社会风气渐趋败坏C市民价值观念变化 D社会主流思想改变 5秦汉以来,我国古代选官制度先后经历了州郡推荐的察举制,门阀士族控制的九品中正制,自 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这反映出我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的总趋势是A由重才学到重品德 B由不公平到公平C由重血缘到重才学 D由封闭到开放 6王阳明与两学生王汝中、省曾坐室中,天气闷热,王阳明叫学生摇扇取凉,省曾连说:“不敢” , 怕在老师面前失礼。王阳明开导他:“圣人之学,不是这等细缚

4、苦楚的,不是装作道学 模样。 ” 这表明王阳明A主张人格独立 B反对圣人之学C追求思想自由 D否定师道尊严 7英国议员塞克斯这样评价一位中国人:“他提倡引入铁路、汽船、寿险和火险、报纸,以及其 他西方发明谁晓得几十年后,这个伟大国家不会有铁路深入纵横全境,不会被燃煤车辆的 哐当行进声和电流的闪光惊动而迸现活力?”这位中国人是A林则徐 B曾国藩 C洪仁 D孙中山 8李鸿章曾就 1876 年烟台条约中“添开口岸”条款发表评论,认为中国已经门户洞开, “即添数口,利弊各半” ;“西洋各国到处准他人寄居贸易,而仍日益强盛,可知其病不在添口,而在 不能自强” 。这说明李鸿章A认为中国应效仿西方开埠通商

5、B在为清政府的卖国行为辩护C添开口岸对中国自强于事无补 D欲实现自强便不可添开口岸 9据统计,整个近代中国资本经济中,商业资本始终大于工业资本。这种现象的主要影响是A利于形成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 B阻碍中国近代工业的健康发展C有效抵制列强对华的经济渗透 D加速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过程 10.有人做过这样的统计:戊戌政变杀青年人、南方人多,八国联军杀老年人、北方人多。由此可以 推知A近代思想解放进程存在区域差异 B。八国联军侵华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C戊戌政变促进了中国近代化发展 D这两件事发生的动机不同结果相同 11.洋务派领导人文祥于 1875 年上密陈大计疏说:“中国天泽分严,外国上议院、下议院之

6、设, 势有难行,而义可采取。 ”这表明文祥A认识到议会制优点 B支持维新变法运动C批判君主专制制度 D否定西方民主制度 12.中共在 1926 年提出, “中国的革命,工人固然占着领导的地位,然非取得更广大的农民群众起来 参加,不会成功。全国农民现已走到一个准备暴动的时期,所需要的就是我们去组织” 。这表明中 共A把发动农民当作当时的中心工作 B认识到了国民党右派的分裂倾向C准备发动农民运动配合北伐战争 D开始将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 13.建国后,我国农村地区曾经一度出现过“专业户重点户万元户”等称号,对这一时期描 述正确的是A一五计划期间区分农村阶级成分 B二五计划期间打击投机倒把活动C改

7、革开放后农村经济发展较快 D农村地区市场经济体系基本确立 14.下表为1977-1982 年的中美贸易状况统计 (单位:百万美元)这表明,我国当时A外贸出超状况持续恶化 B对外贸易持续稳定健康发展C是美国的主要贸易对象 D对外开放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15.有学者认为,在雅典,城邦权力不受任何制约和限制,对于公民大会或者民众法庭针对个人的任 何决定,个人并没有上诉的机制和途径。该学者关于雅典的核心观点是A雅典城邦忽视法治建设 B民主的适用范围极其有限C个人自由缺乏制度保障 D直接民主易滋生专制统治16.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在论共和国中论述道:“既然法律是公民联盟的纽带,由法律确定的权 利是平等的,那

8、么当公民的地位不相同时作为同一个国家的公民起码应该在权利方面是相互平等的。 ”作者的核心思想是A法律至上 B人人平等 C主权在民 D自由也当自律 17.教皇尼古拉五世时期(14471455 年) ,佩脱罗翻译波利比乌斯(古罗马历史学家)的作品,得 到了五百金币奖励;盖利诺翻译斯特拉博(希腊历史、地理学家)的地理一书,得到了一千五 百佛罗林;费勒福翻译荷马史诗 ,尼古拉五世在银行里给他存入了一万佛罗林。对此理解正确 的是A教皇收买学者阻挠人文主义的传播 B教皇迎合文艺复兴的历史潮流C人文主义思想为欧洲社会普遍接受 D罗马教会成为文艺复兴的中心 18他们摆脱了对上帝的恐惧,但是仍然对神表现出尊敬的

9、态度。他们嘲笑六天创造世界的观念, 但是仍然相信宇宙是上帝按照理性计划设计的完美结合的机器,是人类永久居住的场所。 “他们”A相信人是万物的尺度 B宣传禁欲苦行学说C坚持王权高于教权 D设计出理性王国的蓝图 19.马克思在分析英国和印度关系时说:“英国工业愈是依靠印度市场,英国工厂主们就愈是感到在 他们摧毁了印度本国的工业之后必须在印度造成新的生产力。 ”马克思表达的核心意旨是A英国在印度发展近代工业,是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B英国对印度市场的依赖性过高,导致国内技术革新动力不足C英国的技术支持和资本输出,是印度近代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D对印度的殖民侵略,已经成为英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20.研究

10、者发现,18 世纪“医学成为人们自信最直接的源头,也是牛顿学说众多借鉴中发展最兴旺 的学科。 ”据此,18 世纪医学进步的源动力在于A医学工作者的努力 B生物进化思想的促进C “科学革命”的影响 D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 21.从 1871 年到“一战”前,英国颁行过一系列社会政策,其中有:承认工会合法地位,取消对其 活动的限制,禁止强迫工会贴偿企业主因罢工所受损失,承认劳资双方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建立由 中央到地方的调解劳资纠纷的专门机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工党政府充分维护工人阶级利益 B经济发展推动民主制度日益完善C英国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D英国开始推进“福利国家”制度建设 22.美国学者狄

11、克逊韦克特在大萧条时代一书中评价道:“在新政的这段蜜月期里,总统和人 民之间是真正的爱情婚配,双方也许都有少许的不理性,相信对方是绝对可靠的。但话说回来,这 毕竟是超越逻辑的。 ”这里“爱情婚配”体现“新政”A违背了自由主义经济理念 B站在了垄断资本家的对立面C维护了广大劳工的权利 D借鉴了苏联计划经济经验 23. -则笑话:“叶利钦演讲:多年来,在戈尔巴乔夫的领导下,我们的祖国俄罗斯一直处在悬崖 边缘。现在,我终于可以自豪地宣布,赶跑了戈尔巴乔夫,俄罗斯终于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这个 笑话意在表达A反对戈尔巴乔夫改革 B对叶利钦的支持C赞成苏联解体 D对俄罗斯现状不满 24.近代某画家的油画

12、中这样描绘:画面中央矗立着天主教堂,它的塔尖直指天空;画面下方是一群 卑微的人,正在河边工作;右边是幽静的小镇和高高的拱桥;天上的云彩和落日似乎在保佑着教堂和小镇。这一切让人显得格外渺小。有学者认为,该画充满浪漫美,富有宗教神秘感。下列与此画 风格相近的是A自由引导人民 B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C唐吉老伯 D格尔尼卡 第卷 非选择题(共 52 分) 本卷共 3 小题,其中第 25 题 20 分,第 26 题 20 分,第 27 题 12 分,共 52 分。 25 (20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唐文宗想把女儿嫁给当时的北方大姓士族,遭到拒绝。文宗怒日:“民间修婚姻,不计 官品而尚阀阅,我

13、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北方大姓)耶?”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宋时每逢科举考试揭晓那天,官僚地主、富商家庭一大早便纷纷出动“择婿车” ,争相选择新 科进士做女婿,是为“榜下捉婿” 。宰相富弼的女婿冯京虽是状元,但出身在商人家庭。吕蒙 正的大女婿孙暨、三女婿周渐、六女婿扬巽、韩琦的大女婿王景修,不仅门第无足称道,他们本人 当时也仅仅是通过科举刚刚入流的八品官。摘编自张邦炜:试论宋代“婚姻不问阀阅” 等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并指出由唐入宋婚姻观念的变化及原因。 (8 分) 材料二 1902 年天津大公报上刊载一则征婚广告:今有南清志士某君,北来游学。此君尚未娶 妇,意欲访求天下有

14、志女子,聘定为室。其主义如下:一要天足,二要通晓中西学术门径,三聘娶 仪节悉照文明通例,尽除中国旧有之陋俗。如有能合以上诸格及自愿出嫁,又有完全自主权者,毋 论满汉新旧,贫富贵贱,长幼妍媸(音 yan chi,即美丑) ,均可。近代中国最早的征婚广告和新式婚礼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材料二中婚姻观念形成的原因有哪些?(6 分) 材料三 1950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一颁布,就引发了新、旧两种婚姻观念之间的激烈冲突。 一般青年男女接受快,热忱拥护,不少的妇女说:“妇女受气算到头了,再也不寻死上吊了。 ”少数壮年人和一般的老年人一时不易接受,说:“年轻的闺女们都叫八路军撑起来了,满街 乱跑

15、,像疯马一样,动不动就上区、上县打离婚官司。婚姻大事不让父母管是什么世界。 ”个别 村干部也跟着群众喊:“可不得了,谁愿离就离,愿结就结,以后寡妇不改嫁也不行了。 ”摘编自张志永:1950 年与华北农村婚姻制度的鼎革 (3)依据材料三,概括围绕新婚姻法的争论焦点有哪些?综合三则材料,谈谈对我国婚姻观念蛮 化的认识。 (6 分) 26 (20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并分析原因。分析指出 1116 世 纪欧洲经济地位变化的原因。 (10 分) 材料二从 1948 年到 1974 年全球衰退开始的 25 年间,西欧经济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不间断增长。欧 洲人后来把这段时期称为“白银的 50 年代”和“黄金的 60 年代” 。西欧的繁荣来源于竞争性的、 资本主义的、自由市场的和私营企业制度的经济。但是几乎在所有的国家,这一时期的繁荣也都不 同程度上伴随着广泛的经济计划、系统的政府干预,以及用以克服竞争性资本主义和商业周期的不 稳定的社会服务体系。一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2)根据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