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试卷)-193-安徽省亳州市高三1月质量检测 历史

上传人:孓影 文档编号:39718619 上传时间:2018-05-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试卷)-193-安徽省亳州市高三1月质量检测 历史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三历史试卷)-193-安徽省亳州市高三1月质量检测 历史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三历史试卷)-193-安徽省亳州市高三1月质量检测 历史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三历史试卷)-193-安徽省亳州市高三1月质量检测 历史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三历史试卷)-193-安徽省亳州市高三1月质量检测 历史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试卷)-193-安徽省亳州市高三1月质量检测 历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试卷)-193-安徽省亳州市高三1月质量检测 历史(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毫州市届高三毫州市届高三 1 月质量检测月质量检测历史试卷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每小题始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 1 三代政治势力的地理分布态势是东西对立,一方是以夏或周族为首,一方是以东夷及其衍生的 商族为首。春秋时期则演变为北方的齐、晋与南方的楚、吴争夺霸权。对这一变化解释合理的 是 A.长江流域得到开发 B.经济重心出现南移趋势 C.黄河流域经济衰退 D.王室在微使分封制瓦解 2钱穆认为,这种选拔方式骤看极合情理,然而切实施行中却存在毛病读书求学,便有诸多 限制,读书机会很不易得。但对于一个读书家庭来说却是极为简单

2、的。因此,当时一个读书家 庭,很容易变成一个做官家庭,而同时便是有钱有势的家庭。 “这种选拔方式”是指 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3朱熹曾借用佛教月印万川说来解释自己的观点:一个月亮高挂夜空,人间的江河湖泊中却可以 看到无数的月亮,无数的月亮终归于一个月亮。朱熹想要解释的观点是 A.天理是万物的本原 B.理先气后 C.三纲五常即是天理 D.格物致知 4表 l 是不同时期府的南北地理分布情况统计表。出现表中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表 1 历史时期中原王朝府的地理分布情况A.政治中心南移 B.国家统一与社会稳定 C.经济重心转移 D.地方行政制度的创新 5汉代董仲舒将日食等自然

3、界的灾异现象与君主的作为联系起来,君主也常以罪己方式来应对灾 异。到了清代,出现日食时则要求官员到礼部集合,长跪至日食结束,否则被皇帝训斥。这反 映出 A.“天人感应”的意图被曲解 B.皇帝推卸政治责任 C.“敬天”传统受统治者重视 D.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6 “经过三十年和平发展的自救运动,到 1900 年庚子国变前夕,大清朝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全世界 的 6.8%,先辈们用短短三十年的时间走完资本主义国家一百多年才走完的路,这是一个令世人 感叹、世界瞩目的成就。 ”材料表明 A.自然经济解体加快 B.民族赘本主义发展迅速 C.洋务运动成效明显 D.近代经济结构 变动盟大 7孙中山在分析太平天国何

4、以失败时认为, “最大的原因,是他们那一班人到了南京之后,就互争 皇帝,闭起城来自相残杀” “那种失败,完全是由于大家想做皇帝” 。为避免这种现象的重演, 孙中山提出要实行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新三民主义 81922 午,陈炯明发动广州兵变欲置孙中山于死地,遭到全国上下齐声唾骂,指责陈炯明“叛道” “悖主犯上” 。而胡适认为指责陈炯明的人“是旧道德的死尸的复活。 ”结果人们又众口一词 地批评胡适“抑孙袒陈” 。材料反映 A.民主共和观念深人人心 B.孙中山得到全国人民的一致拥护 C.胡适反对革命主张改良 D.民众的思想并没有得到真正解放 9图 l 反映了近代中国某重大事

5、件。对其解读正确的是A开创了中国革命的崭新局面 B动摇了列强统治中国的根基 C揭开了内战战略反攻的序幕 D铸就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10有学者指出,抗战时期华北日军进攻除根据其战略方针外,一般是在春冬两季和夏初秋尾的时 候,此时的华北河水消落,干涸结冰,植物末长茂,与此相反,夏秋两季是八路军作战的活跃 期。材料反映 A.八路军没有与日军正面作战的能力 B.中共制定了正确的抗战路线 C.日军的时杌选择便于发挥武器优势 D.实力悬殊决定双方战术选择 11据统计,中国政府表彰的 23 位“两弹一星”元勋中,有 22 位本科教育都是在国内的一流大学 完成的;21 位元勋有留学经历,获得博上学位有 l6

6、 位,在国外都有所成就。材料说明 A.爱国主义精神是科技发展的主要因素 B.民国高等教育水平巳达世界一流 C.近代教育为新中国科技发展奠定基础 D.“两弹一星”是留学教育的结果 121970 年,中目与发达国家的贸易额占外贸总额的 53%,而 1965 年只占 39%,与共产党国家的贸 易额则从 1965 年的 30%降至 1970 年帕 20%。中国进口的工业品和技术的大部分、农产品的绝 大部分均来自日本和西欧。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对外开放政策实行 B中苏关系不断恶化 C外交新局面的开创 D外交政策回归理性 13表 2 为建国后我国前五个五年计划的增长率与波动系数的统计。据此可知浚时

7、期我国A.国民经济相对平稳发展 B.改革开放成效显著 C.政治运动推动经济增长 D.经济增长大起大落14柏拉图在会饮篇中记载这样一个故事:人最初是球形的,是两个人的合体,能瞻前顾后, 任意向前或向后奔跑。众神之王宙斯不能容忍,把人用霹雳劈成两半,让人以后只能用两条腿 直着走路,这样人就没有原来那么强大,敬奉神的人数也加倍了。这个故事 A.认识到人的价值与作用 B.宣扬以神为中心的世界观 C.批判当时希腊人的愚昧 D.否定人类对神的宗教信仰 15罗马法规定,女子出嫁时家长要给予嫁资,嫁资孳息,一般说来由丈夫享有。妻子在离婚时享 有绝对的嫁资返还请求权,但丈夫在返还时,也允许其留下一部分财产用以维

8、持生活,同时, 父亲征得女儿同意后也可行使嫁资返还请求权。材料反映罗马法 A.追求公平与正义 B.侧重保护男性权利 C.体现了男女平等 D.注重调节债务 纠纷 16 1651 年英国政府规定有些北美殖民地的土产如食糖、烟草、棉托与靛青等只可供应英国;凡 是产品输入英国,只能由英国船只或输入地区的船只运送,从英国出口的商品,只许由英国船 只运送。上述规定 A削弱了西班牙在北美的势力 B打击了荷兰的商业霸权地位 C成就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 D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17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指出:“依据这部宪法,合众国不仅仅是一个国家联盟,而且还是 一个联邦,生活在联邦里的个人,出于某些目的,是美

9、利坚合众国的公民;而出于其他目的, 又是各州里的公民。 ”材料体现美国宪法的重要原则是 A人民主权 B分权制衡 C天赋人权 D自由平等 18普鲁斯特认为,必须把百科全书编纂者们如狄德罗、伏尔泰等看成是一个独特的群体。据 统计, 百科全书作者中,有 4%是商人或制造业者,有贵族头衔的占同样比例,医生 15%政府官员 12%,神职人员 8%。这反映出 A启蒙思想的传播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B启蒙运动得益于少数富贵精英的支持 C理性主义已经成为当时社会主流认识 D社会结构中资产阶级已占据主导地位 19他曾设想了这样一个理想实验,站在一个很高的塔顶上,向与地面平行的方向抛射出一块石子, 那么如果塔顶无限

10、高,6 子被抛射的速度愈快,它就射得愈远。当抛射速度达到一定的速 度,石子就会像月球那样环绕地球运行。该实验得出的理论 A改变了有关物体运动的观念 B开创了观察和实验的研究方法 C提供了天体力学的理论基础 D揭示了时问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20列宁在俄共(布)十一大上说:“我们甚至有过这样的诗人,他们写道:看!在莫斯科,饥寒 交迫, 从前是整洁、美丽;现在是买卖、投机 。这样的诗作在我们这里是很多的。 ”材料一 定程度上反映了 A人们对二月革命的强烈不满 B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批判 C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充分暴露 D新经济政策遇到阻力和困难 21图 2 是 20 世纪 70 年代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一

11、幅漫画。漫画表明A经济全球化进程由此搁浅 B美国丧失了世界霸主地位 C美国依然主导着世界经济 D世界经济开始制度化进程 22.1948 年,大量“积极的”美国电影在大选的关键时刻诵人意大利,美国国务院鼓励派拉蒙公司 重新发行妮诺基卡以在大选中帮助赢得选票;相反,华盛顿要求愤怒的葡萄暂缓 在法国上映,以防止法国共产党利用影片中不利的一面。材料说明美国电影 A.基本主宰战后欧洲电影市场 B.成为实施冷战的重要武器 C.进军欧洲主要基于政治口的 D.完全沦为政府的宣传工具 23. 据统计,20 世纪 50 年代发达国家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为 41%,60 年代为 51%;发展中国家分别 为 4.7%和

12、5.8%;苏联 50 年代为 5.7%,60 年代为 5.1%。材料表明 A.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 B.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缩小 C.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效益差 D.世界局势相对稳定有利于经济发展 24. 约翰凯奇认为一切组织好的音乐都是邪恶的,他用铁钉、玩具、玻璃等杂物,放在钢琴中奏 出各种怪声,称这才是“真正的音乐” ;1952 年,他在钢琴前静坐 4 分 33 秒,演奏一曲名为 4 分 33 秒的无声乐曲。下列作品与其音乐风格相同的是第第卷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第 25 题 25 分,第 26 题 I2 分,第 27 题 15 分,共 52 分。 ) 25.(25 分

13、)货币是历史的见证,是政治、经济及社会状况的集中反映。下面两幅图是民国 32 年发 行的纸币。图 3 为晋察冀边区银行发行的抗日票。该银行为敌后唯一一家经当时国民政府批准设立的银行。 其发行的货币起到了稳定边区物价和支特敌后抗战的作用。图 4 为中央储备银行发行的中储券。该银行 1941 年 1 月在南京成立,1945 年 8 月消亡。该银 行作为“国家银行”发行本位币,可与法币(官方统一货币)进行兑换,在华东、华中和华南 地区曾大量流通。 (1)根据图 3 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该货币发行时中国面临的抗战形势及经挤发展的状况。 (13 分) (2)根据图 3、图 4 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两种货币

14、发行的目的与作用角度比较两者的不同之处。 (12 分) 26.(12 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通过解读材料推导结论星历史学习的一项重要能力。下列对四组材料的推论均有不当之处,请 选择其中一组,结合所学史实说明结论的不当之处,并从解读材料方法的角度,简析“不当之 处”产生的主要原因。材料结论1“修昔底德陷阱”一直被西万认为置国际关系的“铁律” 。它由古希腊历史学家 修昔底德提出,即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 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大国之同的 战争不可避 免。220 世纪 60 年代后半期是中国“文革”的时慢,与此同时,美国发生了走规模的 群众运动先从学生运动开始,詹采变成全民运动,搞得轰轰烈烈。美国的群众 运动有一个大的背景,冷战延续到那十时侯,大家有些厌倦。如果不认同冷战 中一切以“共产主义威胁”为借口,那么打越南是没有道理的。这场运动与以 前不同,与经济诉求没有关系。中国的“文 革”跟美国 的群众运动 是一致的。3但丁反对中世纪的“教会至上论” ,他在神曲)里写道:“宝剑和十字架都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