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试卷)-182-安徽省安庆市高三模拟考试(二模)文综历史

上传人:孓影 文档编号:39718614 上传时间:2018-05-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1.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试卷)-182-安徽省安庆市高三模拟考试(二模)文综历史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三历史试卷)-182-安徽省安庆市高三模拟考试(二模)文综历史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三历史试卷)-182-安徽省安庆市高三模拟考试(二模)文综历史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三历史试卷)-182-安徽省安庆市高三模拟考试(二模)文综历史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三历史试卷)-182-安徽省安庆市高三模拟考试(二模)文综历史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试卷)-182-安徽省安庆市高三模拟考试(二模)文综历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试卷)-182-安徽省安庆市高三模拟考试(二模)文综历史(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年庆市高三模拟考试(二模)文综历史24.左传昭公十六年: 晋韩宣了聘于郑,欲得郑贾人(商人)之玉环,“买诸贾人,既贾矣,商人曰:必告君大夫。韩子请诸子产。”子产以先君桓公与商人有盟誓而反对,结果“韩子辞玉”。这说明春秋时A.私商仍受封建领主的制约 B.卿大大处处为国君着想C.工商食官足商品经济主流 D.郑国玉器实行专卖制度25.钱穆秦汉史认为:“秦皇焚书坑儒,以吏为师,禁天下之以古非今。迄于汉武,不乃百年,乃表章六艺,高慕尧舜,处处以希古法先为务。盖汉武鄙薄始皇,远慕唐虞。究其所至,仍亦为始空之所为而止耳”。意指秦皇与汉武在施政上A.外儒内法 B.殊途同归 C.法古用今 D.大相径庭26.北

2、宋理学家张载年少时,“学无所不窥,特别好讲究军事,华十八,当西夏用兵时,上书谒范仲淹。仲淹一见,认为大器,却戒责他道:儒者自有名教的乐地,何用谈兵。并劝他读中庸”。这说明A.宋统治集团重文轻武 B.范仲淹想打压张载C.范仲淹讲究儒学修为 D.宋儒学家消极遁世27.明史职官志记载;“凡内官司礼监掌印,权如外延元辅秉笔、随堂视众辅”。这水质上反映了A.内阁制彻底瓦解 B.宦官操纵威柄C.皇权专制的痼疾 D.内阁首辅无权28.唐德刚晚清七十年说,近代中国需要“合乎人类理性,合乎科学,并能适应工业化社会的道德标准和社会制度”。“我国旧道德和旧的社会制度,凡不能与此三点配合的均在现代化运动址程中逐渐被扬

3、弈”。据北,现代化非可能弘扬的是A.礼乐制度 B.三纲五常 C.宗族制度 D.中央集权29.1915 年 12 月 15 日,袁世凯颁册命令:“光复作见,肇始武昌辛亥首义立功人员,勋业伟大照约法第二十一七条特沛荣施,以昭勋烈。黎元洪着册封武义亲王”。结果,黎元洪坚辞不受,并请辞一切官职,愿回黄陂原籍休养。黎元洪此举的原因是A.袁世凯两面三刀不足信任 B.不敢居武昌首义之功C.民主共和为大势所趋 D.临时约法主张共和政体30.下图所示战事的影响是A.太评天国定都天京 B.清政府同意南北议和C.国民政府北迁武汉 D.抗战进入相持阶段31.这一年(1992 年),作家张贤亮高调发表文化型商人宜言:“

4、中国的文化人只有参与了经济生活才能干预社会生活我们应该相信自己是强有力的,我们的手腕将会强壮起来,我们要把中国的市场骑在胯下,在上面展并优美的托马斯全旋”。”由此问知张贤亮主张A.社会文化要凌驾于经挤之上 B.文化人应积极下海经商C.社会生活应经、义、体并重 D.商人应加强自身文化修养32.在古希腊早期文学作品中,国王和神明之间的关系就像一般人和国王之间的关系一样。下对上只有遵命,而没有反对和怀疑的权力。神与国王一样,有合理宽大的一面,也有偏狭、愚味的一面。这主要反映出古代希腊A.社会伦理中的性恶论思想 B.宗教文化中的理性主义思想C.世俗文化中的反宗教情节 D.宗教文化中的人文主义色彩33.

5、在很长一段时间,革命这个词意味着“动乱”。而在法国大革命中,“革命”由可咒的“动乱”一变为普天之下最正当、最神圣的事物,法国大革命的参与者也就成为历史上第一批敢于公开把自己所从事的斗争称作“革命”的人。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A.各阶级对革命的理解不同 B.人民主权观念深入人心C.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封建势力的日益哀落34.下图是 1970 年以来美国经济发展状况示意图,从图中可以得出A.70 年代商通胀阻碍了美国经济发展 B.通货膨胀率与 GDP 增长率呈负相关C.90 年代美国经挤发展喜忧参半 D.进入 21 世纪美国经济长期低迷35.右图漫画反映的信息较准确的是A.俄罗斯依然有较大的威

6、慑力量 B.美国去导下的北约东扩C.多极化趋势中的“冷战”思维 D.东西对抗仍主导国际局势第第 IIII 卷卷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 分)材料一 家族中的贫富相恤,除临时性的救助外,又有制度性的义庄,以田产为经济基础,依一定的规矩对族人作经常的赡給。义庄之制,始创于北宋范仲淹,继为他族所仿效。范氏义庄有详细的规矩,由范仲淹所订立,大致上是计口逐日支米一升,每年支衣一疋(同“匹”),丧葬嫁娶皆有补助。赡给对象以居住在苏州的族人为主,外乡的亲戚如确有急需,也酌量予以济助。南宋义庄也多由士大夫在仕宦之后,以俸禄之余购置田产,义庄成为构成宋代以后家族制度的一个基本要素。摘编自梁庚尧中国社

7、会史材料二 德国于 1863 年颁布了工人疾病保险规定的准则,1884 年颁布了事故保险法,1889 年颁布了伤残及养老保险法,再加上 20 世纪初颁布实施的其他医疗、工伤、失业等法律,德国建立起当时世界上最完备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1941 年,英国伦敦经济学院院长贝弗里奇设计的社会保障计划涵盖了养老、疾病、残疾、死亡、工伤、失业、妇女、儿童等八大保险项目,此后瑞典发展了这些思想,对公民实行全民性的普遍保障和广泛优厚的公共津贴,被称为“福利国家的橱窗”。摘编自胡继晔追寻中西方社保文化的起源和发展(1)根据材料一,概括来代义庄发展的特点并分析成因,(14 分)(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8、“德国建立起当时世界上最完备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的背景。综合上述材料,与宋代义庄之制相比,概括近代西方社会保障体制的特点。(11 分)42.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阅读图表,完成下列要求。(12 分)结合右图所示材料及所学知识,围绕“知识分子的担当与局限”,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该论题进行论述。(要求论题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叙述准确)45. 【历史-选修 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 分)材料 康熙(1661-1722 在位 )用人以德为先,崇儒重道,“满汉一视”,提高汉官地位。他常用的选才方法是: 第一,科举考选。第二廷推保选。号召朝廷臣僚及地方督抚各举所知,招徕贤才。

9、对保荐之人,康熙亲自面试,凡行止不端,平庸无才者概不录用。第三,谘巡访察,超擢贤才。第四,垂意草野,罗隐逸。彼得大帝 1722 年颁布“官秩表”,规定官位分 14 等,每一等级的文武官员都要从有才能但出身微贱的中下级服役人员中选拔出来。充实官僚机构和担任高级军职。凡在文职中官至八品或在军队中服役的,就可以成为世袭贵族。文武官员都要从最低的一级做起,公侯或贵族世家的青年,一定要先在近卫兵团当士兵才能提升为军官。文官也必须从低级官员当起、否则不能升为高级官员。摘编自田时塘等康熙皇啼与彼得大帝康乾盛世背后的遗憾(1) 结合材料反所学知识,概括康熙帝和彼得大帝官制改革的目的。(6 分)(2) 结合材料

10、及所学知识,分析康熙帝和彼得大帝用人政策的差异。(9 分)46.【历史-选修 3: 战争与和平】(15 分)材料 联合国的组织和程序的设计一定程度是为了避免国际联盟所体现的明显弊端,并适应1945 年所理解的国际权力结构。全球在政治上被分割为强大的民族国家,各自拥有明确的地缘政治利益,这一点被写入宪章体系,其最明显的表现之一是赋予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特殊否决权。所以,在某些方面,宪章的框架代表了国家间体系的一种扩张。但是,联合国的宪章体系在许多方面还是具有独特的创新性和影响力的。它提供了一个国际审议论坛,在这里,原则上所有的国家在某些方面都是平等的;对许多发展中国家来说,对那些寻求对某些国

11、际问题的“一致性的”解决方式的基础的国家宋说,论坛具有独特的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它有助于一种复杂的提供“国际公共物品”的治理体系的发展,其所提供的“国际公共物品”的范围从国际空中交通控制、电信和邮政,到对传染病的控制、对难民和自然灾害的受害者的人道主义救济,以及对共同的环境保护(特别是臭氧层和气候的变化)。所有这些“物品”都需要国际合作未进行分配并对之进行有效的保护。摘编自(英)戴维赫尔德全球大变革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联合国的组织和程序设计的背景和目的。(6 分)(2) 根先材料,概括联合国宪章体系的不足和创新性。(9 分)47.【历史-选修 4:

12、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 分)材料一 按番薯种出海外吕宋(今菲律宾)。明万历年间闽人陈振龙贸易其地,目靓彼地,土产朱薯被野、生熟可茹,询之夷人,咸称薯有六益八利,功同五谷,乃伊国之宝,民生所赖得藤苗及栽种之法入中国。值闽中旱饥。振龙子经纶白于巡抚金学曾令试为种。时大有收获,可充谷食之半。自是硗确(坚硬不肥沃) 之地遍行栽播。摘编自清陈世元金薯传习录材料二 清代中期,百姓在福清、福州等地建立报功祠、“先薯亭”,以纪念陈振龙引进甘薯和金学曾推广种植之功绩。摘编自福州市政府志(1)根据材斜,说明甘薯在我国得到迅速传播的原因。(9 分)(2) 根据村料并结合所学郑识,筒柝陈振龙引|种推广甘薯的意义。(

13、6 分)一、选择题题号242526272829303132333435答案ABCCDCDBDBAC二、非选择题41 (25 分) 【答案】(1)特点:赡给制度化,管理严格;以族人为主要赡给对象;以实物赡给为主; 以士大夫购置田产所得为主要收入来源。 (8 分)成因:小农经济;宗法社会;儒家仁政、德治思想的影响。 (6 分) (2)原因:国家统一,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缓和社会矛盾,巩固统治的需要。 (6 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特点:由国家主导;采用立法手段;内容更完备;覆盖对象更广泛;影响更深远。 (5 分,从组织者、对象、内容、形式、影响等方面作答

14、,意思相近即可。 )42.(12 分)【选题示例】 (选题示例仅供阅卷参考,但答案不限于以下选题,论证过程略。 )1、选题 1:先进的知识分子促进了社会变革与转型。2、选题 2:知识分子关注时事心忧天下,具有家国情怀。3、选题 3:知识分子既具有先进性,也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评分参考】等 级评 分 依 据一等(129分)选题符合材料主旨,观点明确;史实正确,可结合不同时代进行论证;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85 分)选题基本符合材料主旨,观点较明确;史实基本正确,但史论较为单一;论证较完整,表述基本清楚。三等(40 分)选题偏题,观点不明确;未引用史实或史实不符合要求;论证欠缺

15、说服力,表述不清楚。45 【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5 分)【答案】 (1)彼得:富国强兵,巩固统治。 (3 分)康熙:缓和满汉矛盾,巩固统治。 (3 分)(2)康熙用人重视品德和文化素养,拓宽选官渠道,打破满汉界限。 (4 分)彼得用人重视才能,尤其是军事人才,打破世袭贵族的特权,促进选官用人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 (5 分)46.历史选修 3:战争与和平 (15 分)【答案】 (1)背景:吸取国联的经验、教训;以二战后期和战后初期的国际力量对比为基础。目的: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6 分)(2)不足:一定程度地体现了大国权威和本位;限制了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自主行动。创新:成员国原则上平等;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可以在宪章框架内寻求争端解决途径;在国际公共事务及应对全球性问题中发挥管理协调作用。 (9 分)47.【历史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5 分)【答案】 (1)商人陈振龙心系民生的爱国精神推动了甘薯的引种、推广;政府的倡导激励了甘薯的迅速传播;适应性较强的优良生物学特征是甘薯传播的客观原因。 (9 分)(2)甘薯易种植,产量高,成为我国又一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