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试卷)-111-高三新课标版原创配套月考试题 历史2A卷

上传人:孓影 文档编号:39718481 上传时间:2018-05-1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9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试卷)-111-高三新课标版原创配套月考试题 历史2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三历史试卷)-111-高三新课标版原创配套月考试题 历史2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三历史试卷)-111-高三新课标版原创配套月考试题 历史2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三历史试卷)-111-高三新课标版原创配套月考试题 历史2A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三历史试卷)-111-高三新课标版原创配套月考试题 历史2A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试卷)-111-高三新课标版原创配套月考试题 历史2A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试卷)-111-高三新课标版原创配套月考试题 历史2A卷(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试卷类型:A届高三月考试题二历史历史适用地区:课标地区适用地区:课标地区 时间时间 9090 分钟分钟 分值:分值:100100 分分考查范围:(中外政治文明演进历程、古代中国社会经济、近代中外经济、选修三)考查范围:(中外政治文明演进历程、古代中国社会经济、近代中外经济、选修三) 建议使用时间:建议使用时间:年年 9 9 月底月底一、选择题:本大题共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25 个小题,每小题个小题,每小题 2 2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目要求的。1 (苏、锡、常、镇调研)下图是江苏镇江丹徒区出土的一件青铜器

2、宜侯矢簋。簋内底有铭文 120 余字,大意为西周康王册封矢为宜侯,并赏赐他鬯酒(一种香酒) 、铜器、弓箭和土田、山川、奴隶等。该文物的价值包括说明了铭文最早使用于丹徒区 体现了西周完整的宗法结构佐证了西周实行过分封制 反映了西周的青铜冶炼技术A B C D2 (济南三模)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指出, “古代帝王,由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 这里的“国家政体”是指A. 王位世袭制度B. 中央集权制度C. 选官制度D. 监察制度3 (黄冈质检)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 21 世纪中说道:“政府垄

3、断了供朝廷和行政机构消费的许多商品的生产和分配,这些商品包括武器、纺织品、陶器、皮革制品、服装和酒等。另外,政府还完全控制了全体人民所需的基本商品的生产和分配,如盐铁等。这些限制剥夺了中国商人成为无约束的企业家的机会,使经济失去了自由发展的可能性;同时也助长了官员的腐化和堕落,因为朝廷官员能够利用他们的特权地位去操纵国家垄断商品来为个人牟利。 ”这段话揭示了中国A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B古代私营工商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D历代政治出现腐败现象的重要原因4 (安徽文综T14)北宋东京(今开封)“通晓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文娱场所)里

4、,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这一生活图景表明A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B市已遍布城内各处C文娱活动多由官府经营D坊与市已没有区别5. (新课标全国卷T26)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 ”据此可知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B工商业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6. (湖北七校联考)近代以来,在中亚地区广泛出土过“开元通宝” “乾元重宝” “大历元宝”“建中通宝”等货币,在西安等地的

5、唐墓中出土了大量的波斯萨珊王朝银币、阿拉伯金币、东罗马查士丁尼二世的“索里德”金币。这些发现表明当时A.中国同中亚和欧洲贸易关系密切 B.中国同东罗马帝国有直接的贸易关系C.中亚或西亚货币可以在中国流通 D.中国货币可以在中亚或西亚流通7.(永州二模)伯利克里说:“在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和宽恕的。但在公家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这是因为这种精神深使我们信服。 ” 每个官员任职以前要宣誓:他们将公正和依法从政,绝不以他们的职务接受礼物。这说明古代希腊崇尚A. 法律至上 B. 直接民主 C. 公民意识D. 权力制衡8. “争天下,打天下,穷爷们天不怕来地不怕;杀到天津卫,朝廷快让位;杀到杨柳青,天

6、子吓得发了懵。 ”以上歌谣反映的近代史实应该是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9.(全国文综大纲版 T16)张謇评论某人时说:“以四朝之元老,筹三省之海防,统胜兵精卒五十营,设机厂、学堂六七处,历时二十年之久,用财数千万之多曾无一端立于可战之地,以善可和之局。 ”张謇评论的是A曾国藩 B李鸿章 C张之洞 D袁世凯10恩格斯针对甲午中日战争曾预言:“它意味着古老中国的终结,意味着它的整个经济基础全盘的但却是逐渐的革命化,意味着大工业和铁路等等的发展使农业和农村工业之间的旧有联系瓦解” 。此后符合预言中“革命化”含义的是A民族资本主义取得初步发展B辛亥革命推动了民族资本主

7、义经济的发展C爱国人士大力倡行“实业救国”D南京国民政府深入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11.(浙江文综T17)1862 年 6 月 26 日, 上海新报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云: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这反映出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B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D百姓衣食住行的西化12 (汕头质检)1876 年, 申报报道:“火车为华人素未经见,不知其危险安妥,而(乘客中)妇女及小孩竟居其半坐车者面带喜色,旁观者亦皆喝彩。 ”这反映出A火车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的出行方式 B人们对火车持敌视态度C中国社会具备接纳新事物的能力 D全体中国人已普

8、遍接受了工业文明13.(肇庆二模)梁实秋在过年一文中曾回忆道,早在民国建立前一两年,家中除岁方式已然做了“维新” 。 “我不再奉派出去挨门磕头拜年。我从此不再是磕头虫儿。 ”促使春节习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C民国政府移风易俗,废除陋习 D新文化运动的影响14.(宁波二模)下表是晚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万两,资料冯杨低关税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 ) ,以下对此表的分析正确的是农业税收入工商杂税收入其他收入总收入年代数额比重数额比重数额比重数额比重184932817796923425010018853071403923517149770810

9、01911481016204416944451529696100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促使农业税比重大幅缩小 工商杂税收入持续上升,成为清政府收入的最主要来源 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外贸易发展促使关税增加 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出现并发展,带动工商杂税大幅度上升A. B. C. D.151928 年,全国经济会议和全国财政会议相继召开。到 1936 年,中国关税收入 6.36 亿元,统税收入 1.31 亿元,盐税收入 2.47 亿元,中国财政总收入是 1927 年的 15 倍。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南京国民政府大力提倡使用国货运动B北洋军阀政府鼓励发展资本主义经济C南京国

10、民政府制定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政策D英法为了加强团结废除了对华的关税条约16.(浙江文综T18)下边是抗日战争期间大后方七省(川、滇、黔、陕、甘、湘、桂)开办工厂数量统计示意图(1937.71944)。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大后方七省开办工厂的速度逐年递增B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大后方工业发展迅猛C大后方和沿海工业比例发生很大变化D大后方工厂开办的主要原因是抵制日本的经济侵略17. 1933 年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说:“我们的宪法是简明扼要的,总是可以根据特殊的需要而在重点和安排上有所改变,而无需动摇其基本形式但愿正常的行政和立法分权完全足以应付我们所面对的史无前例的重任。然而,史无前例的要求和迅即行

11、动的需要也可能使我们有必要暂时背离正常分权的公开程序。 ”材料中的“基本形式”指的是A资本主义制度 B宪法实施的程序C宪法的基本内容 D三权分立18 “从某种意义上说,哥伦布的远航不是第一次,而是最后一次对美洲的发现 。它的划时代意义源于欧洲对它的回应方式。因此,哥伦布的重要性首先可归因于欧洲形势的改变,而不是他到达了一个新大陆。 ”这一说法A肯定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事实,肯定“欧洲中心论”B否定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事实,批评“欧洲中心论” ,C否定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事实,肯定“欧洲中心论” D肯定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事实,批评“欧洲中心论”19 (烟台二模)对下图反映的世界殖民地占全球陆地(南极洲

12、除外)面积的比例()变化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第段进行殖民扩张的是西班牙、葡萄牙B.第段加紧殖民扩张的是荷兰、英国、法国等国家C.第段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是英国D.第段说明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把殖民扩张推向顶峰20 (宝鸡质检)英国的“工厂最初是沿着河岸增加的,以后在人口稠密的内地城镇,工厂也增多了” 。出现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A棉纺织业实现机械化 B工厂制度的诞生C改良蒸汽机的普遍应用 D交通运输业的革命21 (上海单科T14)受棉纺织厂管理改革的影响,曼彻斯特一家别针工场也对其生产模式进行改革,将原本由一名工人单独完成的制作工艺分成二十余道工序,致使别针的产量增长。类似的工艺改革普遍发生在A16

13、 世纪中叶 B17 世纪中叶 C18 世纪中叶 D19 世纪中叶22 (海南单科T21)随着城市化的发展,20 世纪 20 年代,美国洛杉矶市中心的居民向郊区搬迁的现象剧增。促成这一变化的因素有A新式交通工具得到广泛使用B联邦政府在郊区兴建大批住宅C普通劳动者的基本收入得到法律保障D大型国有企业多位于郊区23右图是 20 世纪初欧美国家报刊上的一幅漫画(图中大树意为自由贸易,树底下坐着的是英国,而正在采摘果子的为美、法、俄、荷等国) 。下列对这幅漫画的解读,不准确的是A英国仍然坚持传统的自由贸易政策B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争夺世界市场激烈C英国在世界贸易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D英国的“世界工厂”地位受到

14、严重挑战24. (惠州模拟)观察右图,从中获取的历史信息是A时间定格在 1971 年B中美已经建立外交关系C外交上“一边倒”D中日关系走向正常化毛泽东将楚辞集注赠送田中角荣25. “历史发展的逻辑可能是极具讽刺意味的:一方面,美国无法放弃借助苏联解体的历史契机图谋世界霸权的野心;另一方面,美国越是想称霸,越是无法实现称霸的梦想,美国称霸的结果只会加速与其他世界强国实现世界权力均衡的进程。 ”该材料表明A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B美国放弃霸权政策奉行单边主义C两极格局结束单极世界形成 D美国与世界各强国之间势均力敌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4 小题,第小题,第 262

15、6 题题 1313 分,第分,第 2727 题题 1212 分,第分,第 2828 题题 1313 分,第分,第 2929 题题 1212 分,分,共共 5050 分。分。26. (浙江文综T39)去年是辛亥革命 100 周年,不少学者注重从世界历史的宏观角度来研究中国史上的这一重大事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688 年 11 月,威廉率 1 万多军队在英国登陆。詹姆斯二世召集大批军队,但当威廉的军队登陆后却未去指挥。众叛亲离之际,他在 12 月 10 日逃往法国。摘编自吴于廑等世界史近代史编材料二 (1688 年革命)真正“光荣”的地方:它是不流血的,它无须乎内战、屠杀、放逐或报复往日国王及国会间糜费精神的竞争今改而为两者之合作,而国会则占着上风。屈勒味林英国史材料三亚洲主要国家和地区背景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