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狩猎》拉片分析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717622 上传时间:2018-05-18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24.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狩猎》拉片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狩猎》拉片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狩猎》拉片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狩猎》拉片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狩猎》拉片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狩猎》拉片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狩猎》拉片分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冷峻风格下的脉脉温情,社会偏见下的个人之殇如果没空看我长篇大论,看完下面三句话也可以了:1、这是一个可以为小女孩肝脑涂地的大叔,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但是相遇太早。2、与人交往久了,就会越来越喜欢狗。3、 “我曾以为生命中最糟糕的事,就是孤独终老。其实不是,最糟糕的是与那些让你感到孤独的人一起终老。”罗宾威廉姆斯,电影世界上最伟大的父亲如果想看影评的朋友, 资讯部分也可以跳过,直接看 分析性描述部分。一、资讯部分片名:狩猎,又名【谎言的烙印( 台) / 诬网( 港) / 捕猎 / The Hunt】导演 : 托马斯温特伯格编剧 : 托马斯温特伯格/ 托比亚斯林道赫姆主演 : 麦斯米科尔森

2、/ 托玛斯博拉森/ 安妮卡韦德科普 / 拉 塞 福 格 尔 斯 特 伦 /苏 西 沃 德 / Anne Louise Hassing / Lars Ranthe/ 亚历山德拉拉帕波特类型 : 剧情官方网站 : www.thehuntfilm.co.uk 制片国家 / 地区: 丹麦 / 瑞典语言 : 丹麦语 / 英语 / 波兰语上映日期 : 2012-05-20( 戛纳电影节 ) / 2013-01-10( 丹麦) 片长 : 115 分钟色彩:彩色获奖情况:戛纳电影节( 2012 第 65 届)最佳男演员奖、费比西奖- 费比西特别奖、天主教人道精神奖欧洲电影奖( 2012 第 25 届)最佳编剧

3、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2013 第 66 届) 最佳非英语片(一)导演托马斯温特伯格丹麦著名导演, 托马斯温特伯格曾是丹麦电影学院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入学学生, 而且表现出色, 学生时期作品即在多个短片影展、多伦多影展得奖,甚至还获得过奥斯卡的提名。他的长片处女作最伟大的英雄共获得丹麦电影奖三项大奖。而他和拉斯冯提尔带头起草的“Dogme95 宣言”更成为二十世纪末最具影响力的电影运动, 由其他率先拍摄编号第一号Dogme 电影家族庆典更是轰动国际,先在戛纳拿下评审团大奖,接着又得到欧洲电影奖年度最佳新导演,美国独立精神奖以及纽约、洛杉矶两大影评人协会则颁予最佳外语片肯定,这部片更在他的祖国丹

4、麦创下入围7 项全数得奖的光荣纪录。之后温特伯格为丹麦电视台拍摄了一部实验性质的Dogme电视电影 D-dag 。然而,怀揣更大野心拍摄的两部英语片一切为了爱以及亲爱的温迪,虽然都不乏闪光之处,但均未能取得预想成功,备受打击的温特伯格回到丹麦。直到2008 年他才推出了新作 荣归故里,该片在挪威电影节上摘得观众奖。(二)何为“道格玛95”Dogma , 丹麦语,是“教条”的意思。 Dogma95 又或 Dogme95 ,译为“道格玛95” 。道格玛 95 是一场由丹麦导演拉斯冯提尔,托马斯温特伯格,克里斯汀莱文等于1995 年发起的电影运动,该运动被称为道格玛95 共同体,其目标是在电影摄制中

5、灌输朴素感和后期制作修改及其它发明的自由强调电影构成的纯粹性并聚焦于真实的故事和演员的表演本身。为进一步实现该目标,冯提尔和温特伯格发展出了道格玛电影必须遵循的十条规则, 这些规则被称为纯洁誓言。该组织的名称来自其成员于1995 年 3 月 13 日共同签署的道格玛誓言 ,誓言的要点可以概括为如下 10 条戒律:1影片须在实地拍摄,不可搭景或使用道具;2不可制作脱离画面的音响,不可制作脱离音响的画面;3须手持摄影机拍摄,影片的故事不必在摄影机在场的情况下发生,但影片的拍摄须在故事的发生地点进行;4影片须是彩色的,不接受特别的照明;5禁止进行光学加工或使用滤镜;6影片不可包含表面行为( 如谋杀、

6、暴力等场面) ;7禁止时间和空间上的间离;8不接受类型电影;9影片规格须为35 毫米;10导演之名不可出现在职员表中。在数字电影迅速普及以至于人人都可以拍摄电影的时代,道格玛誓言 可以说是对电影创作活动的某种限制,但它限制的是捕捉生活的表面现实,而倡导凸显人物的内心世界。这个誓言既反对法国新浪潮电影的个人主义,又反对美国好莱坞电影的技术主义,而是主张继承斯堪的纳维亚电影学派( 或曰北欧电影学派 )的艺术精神。道格玛95 作为电影导演组织曾活跃于20 世纪 90 年代后半期的世界影坛,其所倡导的电影艺术观念也超越丹麦本土而为许多其他国家的电影导演所接受。进入21 世纪以来,这个组织及其影响相对弱

7、化了。(三) 狩猎主要角色分析Lucas(卢卡斯):一个离异且离职的中学男老师,现在一家幼儿园做老师,富有爱心,与小孩子们的关系很好,与周围朋友们的关系都很不错。Theo(西奥):卡拉的父亲,主人公卢卡斯的发小和好友Klara (卡拉):一个缺少父母关爱的小女孩,性格敏感,富有想象力。Nadja(娜迪亚):幼儿园的帮工,爱上了卢卡斯Grethe(格雷瑟):幼儿园园长,每天按照规定为做好份内的事Marcus(马库斯):卢卡斯的儿子,跟父亲关系不错二、分析性描述部分(一)主题主题是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这也是最多所谓的影迷们分析的部分。(1)信任与偏见。影片的一个主题是关于信任与偏见的,其中有几组关

8、系值得探讨。卢卡斯与幼儿园孩子们。他是完全信任孩子们的,不信孩子们会害他, 因此他总是爱心过度地陪孩子们玩游戏,超出自己职责范围地接送卡拉、为孩子擦屁股。正因为如此,当园长格雷瑟告诉他有孩子说他性侵的时候,他犹豫地若有所思地问,是谁?他自己也不确定是否因为爱心有越界的行为。当“性侵”指控出现后,孩子们都远离了卢卡斯,并且不少人想象地“告发”曾经被带到地下室、卢卡斯家的沙发进行“性侵”。卢卡斯与朋友们。 在开场时, 一群无所事事的朋友们在冬天打赌敢不敢跳河游泳, 其中一个朋友跳下湖后出现身体不适,卢卡斯没有脱衣服救了这位朋友。邻居和发小西奥在聚会后喝醉了,被卢卡斯扶着回家, 在西奥家门口, 西奥

9、带着醉意亲口承认,卢卡斯是自己的最好的朋友,这个荣誉想必是卢卡斯一直对朋友们舍生取义换来的。但当卡拉确认卢卡斯“性侵”的指控时,西奥却选择相信自己的女儿,他认为自己的女儿不会说谎。卢卡斯与女友娜迪亚。 娜迪亚作为幼儿园的帮工,其本身学历相对较低,她被卢卡斯富有童心的性格所吸引,爱上了他,并主动追求他,主动吻他,主动打电话给他,主动跟他做爱。卢卡斯以为找到了一个信任自己,全心全意爱自己的女人,打算把她介绍给自己的儿子认识。娜迪亚对“性侵”丑闻起初是笑着不信的,但被园长格雷瑟等人约谈后,对男朋友也将信将疑起来,并在卢卡斯着急得像热锅蚂蚁一样的时候,问卢卡斯到底他有没有“性侵”。这彻底激怒了卢卡斯,

10、最终被卢卡斯赶走了。这都说明在群体偏见面前, 不论是怎么样的信任关系,每个人都有可能是待宰的“野鹿” ,都有可能成为社会集体偏见下的牺牲品。唯一信任卢卡斯的只有儿子马库斯、儿子的“干爹”,自己的好友布鲁恩。 这两个人在卢卡斯看来是完全了解自己的,在大家都对卢卡斯和马库斯敬而远之的时候,布鲁恩接待了马库斯,给他吃的,让他休息,并且四处奔走为卢卡斯打听可能的消息。因此其实卢卡斯知道西奥不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因此当西奥说卢卡斯是他最好的朋友时,他没有点头说话。 谁才是自己生命中最值得珍惜的,卢卡斯很清醒,他完全明白。(2)救赎与原谅。这是影片的另一个主题,也是哲学社会学上一直讨论的话题,在错误面前要不

11、要承认,怎么承认自己的错误。西奥面对自己的过失, 他鼓起勇气拿着酒和饭给卢卡斯吃,卢卡斯对他的到来感到有点莫名,最后他吃了饭,这是一种饶恕,他宽恕了发小西奥。影片的结尾, 在小女孩卡拉说谎给自己造成了不可估量的个人名誉损失后,当小女孩看着划着格子的地,不敢走时,卢卡斯问卡拉怎么办, 卡拉一脸无奈, 这时思索片刻的卢卡斯放下内心的挣扎,早已经原谅了卡拉,还是无可救药的去抱着卡拉,帮助小女孩不踩到网格线。这种对别人无私的关爱,让我想到了贾宝玉对众姐妹的关爱。有一种人,当需要产生时,他会不由自主的出手帮助,这是一种怜悯的个人英雄主义。(3)付出与索取。卢卡斯与妻子。 科尔斯顿作为卢卡斯的前妻,是唯一

12、一个只在电话里出现的角色, 其中共有三次对话, 第一次(8:45 左右)卢卡斯思念儿子心切, 在西奥的怂恿下打电话要求沟通关于儿子跟谁住的问题, 前妻想当然的认为是儿子觉得卢卡斯可怜,才要急着过来跟他住的。后面沟通无果,并受到责备不该打电话的。第二次电话( 16:55 左右)是卢卡斯接到来自前妻的电话,说儿子死活要来,伤了她的心,电话里听到前妻啜泣的声音。这时候卢卡斯和儿子通话要求儿子对前妻科尔斯顿好点儿,因为她正在难受着。针对前妻对他第一次电话的奚落,他没有记恨在心,还要儿子关心前妻。第三次电话(54:59 左右)是一次没有打成的电话, 这一次电话在卢卡斯遇到性侵问题时,在家里想打电话解释,

13、但是电话一直没有人接,他希望能够让儿子了解真相,但电话不通, 沟通受阻。 也许前妻像大多数人一样认为卢卡斯的性侵是真实的, 这令卢卡斯很抓狂。 最让他感到绝望和愤怒的是来自身边的人的误解。卢卡斯与女友娜迪亚。 在卢卡斯左支右绌的时候,女友娜迪亚抽着烟问他“性侵”是否是真的,他马上就变得失落、易怒、暴躁起来,也就可以理解了。这个女人曾经主动向他索要爱情,索要关心, 没想到她也跟着主流社会怀疑起他来。当然在事情过后,在最后狩猎仪式前,他还是跟女友、儿子一起乘车出现,说明他已经原谅娜迪亚曾经对他的怀疑。罗宾威廉姆斯在电影世界上最伟大的父亲中说: “我曾以为生命中最糟糕的事,就是孤独终老。 其实不是,

14、 最糟糕的是与那些让你感到孤独的人一起终老。 ”这话放在这里,很有意味。(二)用光和影调受道格玛 95 宣言的影响,全片不使用或者很少使用打光,大多数为自然光,形成了北欧独特的暗色的、冷峻的风格影调,这种影调对于表现人物内心的惊慌失措、特别是男主人公卢卡斯受到社会舆论的压迫后,愤懑、孤独、不被理解的内心感受具有非常强烈的烘托效果。 片中有几场是暖色调的场景,其中一场是小女孩卡拉在自家门口坐着,父母正在争吵应该由谁送她去幼儿园,这时候卢卡斯路过,顺路带她去幼儿园,卡拉拉着卢卡斯的手,阳光温暖,气氛温馨,很自然地从小女孩在家门口的冷色调过度为拉着手走的暖色调,很鲜明的表现了卡拉内心从低落到幸福的变

15、化。 这也就更加突出了卢卡斯对周围人的意义,而自己仍受到社会迫害的张力,使得主题更为鲜明。(三)人物其中卢卡斯的扮演者麦德斯米科尔森被称为 “丹麦最性感的男人”,出生于一个工人家庭,在片中的精彩表演让他获得威尼斯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他在刻画大叔这个角色的张力上可谓大放异彩。 对小女孩卡拉他是可爱温暖的大叔,在教堂他又是一个控诉全体社区的形象。他坐在椅子上,面露委屈、不服的眼光折射着每一个人, 有力地把当时卢卡斯的情绪表达到位了。受 “道格玛 95”原则的影响,片中的细节刻画可谓精雕细琢,比如当园长、卡拉和学区调查人来询问相关情况的那场戏,园长细微的表情变化, 夹杂着内疚、 痛苦、恶心的感觉。

16、比如几场冲突的戏,其中卢卡斯和追着园长,两个人互相对骂; 卢卡斯和西奥家发生的冲突; 儿子马库斯和西奥家庭发生冲突;卢卡斯和商店店员之间发生的冲突, 这些人物的精彩表演,让本来平淡无奇的连续性叙事具有了强烈的叙事张力。(四)音乐和景物镜头如果没记错的话, 全片有四处运用到音乐,其中有三次是在刻画北欧森林, 一次是卢卡斯穿好衣服上教堂的时候(教堂现场的伯利恒之歌不算在内的话)。有很多人会问,这些空荡荡的森林在剧中体现有何意义?这其实是恰到好处的表现性蒙太奇,具有隐喻的作用,表现了主人公即将变为社会丛林法则下的“猎物” 。人有枪,可以使用现代人发明的工具射杀野鹿,但是人和野鹿一样,在面对全体社会时, 也会面临来自人类不信任、谣言、轻信等的中伤。(五)几个有意思的情境西奥夫妻是一对有规矩的家庭,不论是妻子艾格尼丝要求把枪好好收拾好, 还是要求不许偷吃馅饼,或者西奥语气强硬地要求迷路回家的卡拉回房好好反省,还有夫妻俩在屋里吵着谁应该带孩子去幼儿园, 都有意无意地显露出这个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