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语文第7章题点训练二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9717328 上传时间:2018-05-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届高考语文第7章题点训练二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5届高考语文第7章题点训练二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5届高考语文第7章题点训练二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5届高考语文第7章题点训练二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5届高考语文第7章题点训练二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届高考语文第7章题点训练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届高考语文第7章题点训练二(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题点训练二题点训练二 会设分论点,说理深入而丰实会设分论点,说理深入而丰实复习方略 考场上绝大多数考生会选择写议论文,而不是记叙文。可是,面对议论文,考生多不会“分解”与“剖析” ,尤其是不会设置分论点和安排分论点,以致文章除了中心论点还是中心论点。如果能巧妙地设置一些分论点,并很好地安排它们,那么,不仅可以使论证结构更清晰,更可以多角度、多侧面地论述中心论点,使说理更丰实、更深入。本专题试图教你一些分论点的设置方法及安排技巧。品读佳作,体悟出彩的理由佳作一:(2014江苏高考优秀议论文)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有人说,没有什么是

2、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也有人说,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种感觉其实是天真的,我们自欺欺人地抱有一种像自然一样长存不朽的信念。青春永不褪色有人说:如同生命注定死亡,我们的青春也终将褪色。然而我却说:“我们的青春永不褪色,哪怕是死亡降临的前一秒。 ”青春不是生命的一个“阶段” ,而是生命的一种“状态” 。青春非指青春期,抑或是年轻漂亮的岁月,它是一种昂扬热烈的“生命状态” 。它并不会随年龄的增长而衰退。如爱因斯坦,即使年老,却仍能和孩子们天真地打成一片,仍能做出那些让人捧腹大笑的奇怪表情。这样的他,有谁会说是一位暮气沉沉的老人,又有谁能说他的青春已经褪色?中心论点句,切中命题者的命题意图

3、。有些人,认为青春只是生命的阶段,终将随着年龄增大而消逝,他们往往更容易在生活的打磨下提前失去青春,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小老儿” 。要保持青春的状态,我们需要拥有乐观开朗的心。生活如同航海,总会有暴风雨出现。这些可怕的暴风雨,往往会吹落青春的风帆,使青春褪色。而一颗乐观开朗的心,便是最好最完美的雨伞,保护着你的青春。苏轼晚年多次被贬,但乐观豁达的他依旧不改青春昂扬的姿态,一手美食,一手诗书,口唱大江东去。由此可以看出,唯有保持乐观,我们的青春才不会被风雨侵蚀。分论点一。扣住“青春的状态” ,提出“乐观开朗”分论点,正中“青春”内涵。青春的不朽更需要我们学会“忘记” 。生活中的挫折,他人的是非之

4、语,都会在你的青春上留下一道道伤痕。所受的伤害多了,你的青春也会伤痕累累,最终只能无奈地倒下。而学会忘记,你的手中就有了一瓶“云南白药” ,青春上的伤口也会加速愈合。2分论点二。这个分论点拟得好, “学会忘记 ” ,新颖。青春,并不意味着我们只需要热血和激情,更需难得的一份沉稳。只凭热血和激情的青春,如同流星,虽然绚丽却无法持久;只有多一份沉稳,我们的青春才能如太阳一般,耀眼而且永恒。分论点三。这个分论点颇有辩证法色彩。当今社会,有多少人因挫折而过早地老成和圆滑,又有多少人因生活的重压而变得暮气沉沉?如若他们能以乐观为盾,以激情为戈,又怎会青春早逝呢?我们的青春应是太阳,耀眼,永恒!全文分论点

5、从“怎么样”角度展开, “点” “点”相扣,不断深入。亮点点评 此文是一篇规范的议论文。紧扣“青春” “永恒”展开,完全切题。引人注目的是,作者提出了一个相当新颖、深刻的中心论点:青春不是生命的一个“阶段” ,而是生命的一种“状态” 。这种概括和提炼,符合青春的本质特征。的确,青春绝非“驿站” ,纯然是怀着不识愁滋味的乡愁、载欣载奔、寻求心灵家园的那种诗意,那种愿景,那种神乎其神的“状态”!在匆忙答卷的考场上,能机敏地发现和捕捉如此精彩的论点,难能可贵。此文的又一长处,在于分解出不同视角的分论点:要保持青春的状态,必须拥有乐观开朗的心;要学会“忘记” ;要多一份沉稳。这里的“学会忘记” ,相当

6、中肯,颇富东方智慧,估计很少有考生能提出来。如今的高中生写议论文,多不会“分解”和“剖析” ,巷子里扛木头直通到底:除了中心论点,还是中心论点!此文可供借鉴。(江苏高考作文阅卷专家组)佳作二:(2014四川高考优秀议论文)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人,只有在自己站起来之后,这个世界才能属于他。这句话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得抄袭,不得套作;用规范汉字书写。世界为立心者鼓掌张横渠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禅宗里有立于菩提树下之说,孔夫子让三千弟子立身修德,苏武的旄节立在北海之上。我总是在想,人处在这个世界上,当

7、以何种姿态面对这个世界。叩经问史,朝山谒水,回答的声音说,世界属于站着的人,世界为立心3者鼓掌。首段提出中心论点,从“心灵站起来”立意,新颖。立心,立的是一颗饱受苦难却坚强的心。分论点一,这颗心“饱受苦难却坚强” ,故能“立” 。摩西与他的子民受尽苦难决定站起来走出埃及时,耶和华白天以云柱、夜晚以火柱指引他们抵达乐土。我始终相信世界上是存在着那样纯洁自若的光的。因为妄念虽如脱缰,灾难又常接踵,而世界让光明如约而至。这其间是心生希望,心有坚强,心已有了站立起来的力量。史公在牢狱,屈子被放逐,勾践在卧薪尝胆;嗣同在抗诉,鲁迅在呐喊,觉民在写与妻书 ;马丁路德在演讲,甘地在印度救赎,特蕾莎修女在炮火

8、里施以爱与恩慈。这些人在路阻且长时,站起来怀着殒身之志;在天命赫赫时,站起来心生坚强希望;在众人无助时,将小儿女情怀变成了大悲悯。他们立了心,世界在为之鼓掌。立心,立的是一颗举世混浊却清纯的心。分论点二,这颗心清纯,故能立于浊世。在这个诱惑繁多的社会大剧场里,辛辣奇突如电影般刷刷掠过。却使人总记起川端康成凌晨四点海棠花未眠,加缪垒山不止的幸福,梭罗在瓦尔登湖垂钓,仓央嘉措白鹿踏雪,汪曾祺的花花草草、瓶瓶罐罐,周国平的煮豆撒盐给人吃,莎翁的飞鸥与海涛相遇,爱默生关于透明的眼球的譬喻,苏子的一蓑烟雨,王维的清泉石上流。这些人即使在缤纷花瓣中走过,依旧掸衣故清辉,如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即使在世事纷纭

9、中,依旧立着清朗心,如明月松间,菩提微暖;即使在举世欲狂时,依旧立着修华意,如阳光清风,和光同尘。他们立了心,世界为之鼓掌。立心之高洁,得世之清欢。梁漱溟说:“情贵淡,气贵和,唯淡唯和,乃得其养,苟得其养,无物不长。 ”清和也是心之所求。立心,立的是一颗平平凡凡却高昂的心,清和之心。分论点三,这颗心平凡而高昂、清和,故能“立” 。千万人已过去,芸芸众生中大多是普通人。我们只需保持清和,亦可有长久的岁月;只需立着高昂的精神,亦可有光辉的人生;只需立着淡泊的心灵,世界亦会为之鼓掌。是的,人立着,世界才属于他。世界为立心者鼓掌。为先哲立心鼓掌,亦为凡人立心鼓掌。贵者肯掷通灵宝玉,贫者有自强之心。世界

10、为立心者鼓掌。为气节高尚守本心者鼓掌,也为油盐柴米守生活心的人鼓掌。只要你立着心,站在世上。世界为立心者鼓掌,为你,为我,为我们。4三个分论点从“是什么”角度设置,分而不离,分而有序。亮点点评 这篇考场满分作文有四大特色。切合题意,立意深刻。作者第一段醒豁地亮出观点:世界属于站着的人,世界为立心者鼓掌。可见作者不是从大多数考生想到的人的形体站起来立意,而是从“心灵站起来”立意。难能可贵的是考生还深入思考了该立怎样的心:饱受苦难却坚强的心,举世混浊却清纯的心,平平凡凡却高昂的心。材料丰富,说理充分。作者在主体部分展开论述时,选用了大量的典型素材,语言简洁,析理透彻。结构明晰,条理清楚。文章第一段

11、亮出中心论点,主体部分拟定三个分论点,呈并列式结构。句式多变,语言灵动。整句与散句结合,长句与短句结合,语言具有灵动美。(四川高考作文阅卷组)技法指要,洞悉高分的路径一、设置分论点的方法(一)并列式设置1概念分类法是什么一般而言,一个论点往往有一个最核心的概念,而且这个核心概念在不同背景下的含义往往是不同的。因此,在写作过程中如能从“是什么”的角度切入,进而对这个核心概念在特定背景下的丰富内涵进行挖掘,并用“A 是什么”或“什么是 A”的句式进行分类列举,那就可以生发出许多比较具体和贴切的分论点来。先看一个浅显的例子。 谈骨气的中心论点:中国人是有骨气的。(“骨气”为核心概念)分论点:骨气是富

12、贵不能淫的品质。分论点:骨气是贫贱不能移的人格。分论点:骨气是威武不能屈的气节。再看 2014 年高考江苏卷优秀作文青春永不朽的中心论点:青春永不朽。(“青春”为核心概念)分论点:叛逆而求索的青春不朽。分论点:智慧激发智慧的青春不朽。分论点:审美有创新的青春不朽。边练边悟 1 请在横线处填出分论点。争的中心论点:生活中,我们应甘于用“争”来张扬生命。(“争”为核心概念)分论点:争是对不公命运的不屈抗争。分论点: 5分论点: 答案 (示例)分论点:争是对美好真理的无悔坚持。分论点:争是对人生价值的执着追求。2因果分析法为什么“因果分析法”既是一种论证方法,也是一种设置分论点的具体方法。作为设置分

13、论点的方法,主要是回答原因和目的方面的问题。这里的“因”是分论点, “果”是中心论点。是在中心论点后再来分析达成这个结果的原因。日常生活中,凡条件,就必有主客观之分;凡原因,就必有内外主次之别;凡影响,更必有大小正反之异。如果能根据这样的思路去辨析、思考,那么,即便是再简单的“为什么” ,我们也能寻出丰富多彩的答案来。例如:2014 年高考江西卷作文探究,路漫漫其修远兮的中心论点:真正的探究性学习的推广,任重而道远。分论点:探究之路漫漫,是因为硬件缺乏。分论点:探究之路漫漫,是因为教育方式“穿新鞋走老路” 。分论点:探究之路漫漫,是因为唯分数至上的高考指挥棒在作祟。边练边悟 2 请在横线处填出

14、分论点。中心论点:人生需要阅读。分论点:人生需要阅读,它犹如东方缓升的启明星,启蒙我们愚昧的思想。分论点:人生需要阅读, _分论点:人生需要阅读,它犹如“百味瓶” , _答案 (示例)分论点:(人生需要阅读,)它犹如打开房门的钥匙,打开我们丰富的知识宝库。分论点:(人生需要阅读,它犹如“百味瓶” ,)培养我们丰富的情感。3途径分类法怎么样,怎么办途径分类法主要是回答方法、途径方面的问题。它以论点中所倡导的行为结果,通过对催生该结果的条件、追求该结果的方法、获得该结果的途径等的分析,实现对文章内容的深化。通常情况下,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避开“言必谈为什么”的俗套,从而使得所写的文章别有一番新意。边练边悟 3 请在横线处填出分论点。中心论点:预约精彩。分论点:道路幽暗,我用自信做明灯,预约精彩。分论点: 6分论点: 答案 (示例)分论点:前路荆棘,我用勤奋做刀剑,预约精彩。分论点:路途遥远,我用毅力做马力,预约精彩。(二)递进式设置这种方法,是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安排结构,即围绕中心论点回答三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是前面三种方法的复式组合。当然,也可选择“是什么怎么样”或“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进行。这种方法可以使文章显得思路缜密,内容丰实,同时也会使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