赔偿责任谁承担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715454 上传时间:2018-05-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赔偿责任谁承担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赔偿责任谁承担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赔偿责任谁承担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赔偿责任谁承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赔偿责任谁承担(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赔偿责任谁承担赔偿责任谁承担2009 年 4 月 18 日,原告潘某乘坐车牌号为宁 D92229 货车,沿 312 国道由东向西行驶至3480km+430m 处时,驾驶该车的被告马某因采取措施不当,与同向行驶的由陈某驾驶的蒙 G30338号货车追尾相撞,将乘坐在车内的原告潘某甩出车外,潘某随后又被该车碾压,造成严重损伤。某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作出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被告马某负事故的全部责任,原告潘某无责任,驾驶员陈某无责任。经法医临床学司法鉴定,原告潘某之损伤属重伤,六级伤残,丧失劳动能力 50%。原告潘某出院后,左眼一直疼痛,经某市医院眼科专家诊断为“左眼球破裂伤,左眼球萎缩,左眼视网膜脱

2、离”。2008 年 5 月,被告马某将涉案肇事车辆向被告中国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A 支公司投保交强险,支公司 B 投保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车上人员责任险。因多次协商未果,潘某起诉到法院,要求被告马某、中国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A 支公司、支公司 B 赔偿各项经济损失共计 330791.16 元。该案在审理中,合议庭形成了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本案中原告潘某与被告马某是侵权法律关系,中国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A、支公司 B 与被告马某之间是保险合同关系,二者基于不同的法律关系而存在,依据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款的规定,潘某系车上乘客,不属于交强险合同中规定的受害人,不适用于交通事故强制

3、保险;故 A、B 公司均没有交强险的赔偿责任。车上乘客不属于受害人,故 A 公司在交强险范围内没有赔偿责任;被告马某在支公司 B 投保的商业第三者险,能否赔偿及赔偿数额,应完全依照保险合同进行。另一种意见认为,原告潘某属于被告公司 A、支公司 B 与被告马某之间订立的机动车辆交强险、第三者责任险保险条款所规定的“第三者”。根据涉案机动车辆第三者责任险保险条款的规2定,“第三者”是指除投保人、被保险人和保险人以外的,即保险车辆发生意外事故遭受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受害者。本案中,原告潘某不是涉案机动车辆第三者责任险的投保人、被保险人和保险人。原告潘某由于涉案保险车辆发生意外事故,被该车辆碾压导致严

4、重伤残,属于因保险车辆发生意外事故遭受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保险车辆下的受害者,当然也属于涉案机动车辆第三者责任险保险条款所规定的“第三者”。根据本案事实,涉案的货车、挂车发生的交通事故责任,属于本案被告公司 A、支公司 B 承保的机动车辆交强险、第三者责任险的保险理赔范围。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涉案交通事故给潘某造成伤害,应由谁承担赔偿责任;原本坐在涉案肇事车辆内的原告潘某因车辆追尾相撞被甩出车外,而后被该车碾压,该情形属于机动车交强险、第三者责任险的理赔范围,还是属于车上人员责任险的理赔范围是本案的争议焦点。原告潘某在涉案交通事故发生前确系涉案保险车辆的“车上人员”,但此事实并不影响原告潘登军

5、在涉案交通事故中的“第三者”身份,被告公司 A、支公司 B 关于车上乘客不属于受害人,没有赔偿责任的观点不能成立。本案不适用涉案机动车辆第三者责任险免责条款。判断因保险车辆发生意外交通事故而受害的人属于“第三者”还是属于“车上人员”,必须以该人在交通事故发生当时这一特定的时间是否身处保险车辆之上为依据,在车上即为“车上人员”,在车下即为“第三者”。同时,由于机动车辆是一种交通工具,任何人都不可能永久地置身于机动车辆之上,故涉案机动车辆保险合同中所涉及的“第三者”和“车上人员”均为在特定时空条件下的临时性身份,即“第三者”与“车上人员”均不是永久的、固定不变的身份,二者可以因特定时空条件的变化而

6、转化。本案中,潘某被涉案保险车辆碾压致伤,该事故发生前,潘某的确乘坐于涉案保险车辆之上,属于车上人员,但由于驾驶员遇到紧急情况时操作不当,导致涉案保险车辆失控,将潘某甩出车外,随后被涉案保险车辆碾压至重伤。因此,涉案交通事故发3生时,潘某不是在涉案保险车辆之上,而是在该车辆之下。如果潘某在涉案交通事故发生时是涉案保险车辆车上人员,则根本不可能被该车碾压致伤。故被告公司 A、支公司 B 仅以潘某在涉案交通事故发生前乘坐于涉案保险车辆之上的事实,即认为潘某属于涉案保险车辆车上人员,涉案交通事故责任应当按照车上人员责任险理赔,其观点不仅不符合涉案保险合同的规定,亦有悖于常理。根据涉案机动车辆第三者责

7、任险免责条款的规定,该条款所称的“本车上其他人员”与车上人员责任险条款所规定的“车上人员”完全相同,即也是在保险车辆发生意外事故时在该车之上的人员,如前所述,潘某在涉案交通事故发生时已经从车上人员转化为第三者。不论潘某是被动地从涉案保险车辆上“甩出”还是主动从该车上离开,均不能改变在涉案交通事故发生时原告潘某已经不在涉案保险车辆之上的事实,不影响其第三者身份。另外,因被告支公司 B 未向被告马某提供机动车辆第三者责任保险条款,加之该条款系格式条款,如果做出其他解释,在存在争议的情况下,应依法做出不利于该格式条款的提供者即被告 B 支公司的解释。综上,涉案的货车、挂车发生的交通事故责任,属于本案被告公司 A、支公司 B 承保的机动车辆交强险、第三者责任险的保险理赔范围,故应由保险公司承担赔偿责任。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免费法律咨询,就上中顾法律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