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导游词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713942 上传时间:2018-05-18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0.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导游词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导游词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导游词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导游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导游词(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讲解线索:【历史回顾】 -【陵园大门】 -【墓道】 -【幕塘】 -【纪功坊】 -【其他墓地】【历史回顾】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位于先烈东路, 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烈士墓地,是广州近代革命策源地的重要见证。武昌起义之前, 孙中山已经领导过八次武装起义了。这八次起义,都是在广东组织的,而最著名的一次,便是被称为黄花岗起义的辛亥“三二九”起义。1910 年,由于前几次起义的失败,部分革命者产生了悲观情绪。11 月,孙中山召开了马来亚槟榔屿会议,参加者有黄兴、赵声、胡汉民等。会上,孙中山分析了形势,认为革命风潮已胜,起义

2、时机已成熟。于是,大家决定1911 年春在广州集合各省革命之精华,发动大规模起义,先占广州,再由黄兴率领一军进军湖南湖北,由赵声带领另一军出江西攻南京,两军会师长江,然后北上直捣北京,推翻清朝。起义日期原定在1911 年 4 月 13 日。 不料 4 月 8 日发生了革命党人温生才刺杀清广州将军孚琦的事件,反革命加强了戒备,到处搜捕革命党人。这样,原定的起义计划受到了影响。起义日期几次改变,最后由黄兴确定在4 月 27 日,亦即农历的三月二十九日发动。由于敌人戒备森严, 革命党人联络困难,加以部分枪械未到,致使原定的四路进攻计划无法落实,最后只有黄兴统率的一军孤军作战。3 月 29 日下午 5

3、 点半,一声螺响,黄兴带领着“选锋”(即敢死队) 130 多人,臂缠白布,从越华路小东营5 号总指挥部冲出, 直捣总督衙门。 两广总督张鸣歧闻风逃跑,革命党人遂火烧总督府。起义军退出衙门时,遇到大批清军伏击,展开了激烈的巷战,终于寡不敌众,绝大多数革命党人壮烈牺牲。事后,革命党人的遗体被陈尸在咨议局前的旷地上,惨不忍睹。同盟会员潘达微先生冒着生命危险,收集了死难烈士遗骸七十二具,丛葬于现在的黄花岗,这便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来历。“三二九” 起义中革命党人的英勇牺牲精神震撼了中国,敲响了清朝的丧钟,黄花岗起义成为武昌起义的前奏。正如孙中山所说:“是役也,事虽不成,而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轰轰烈烈之

4、概已震动全球,而国内革命之时势实以之造成矣。”果然,几个月后,武昌起义爆发,全国各地奋起响应,终于推翻了清朝的统治。【陵园大门】陵园的正门是开着三个拱门的仿凯旋门的建筑,高13 米,宽 32.5 米。门额上以花岗岩石镌刻孙中山题写的“浩气长存”四个金色大字。“浩气”者,“正气”也。七十二烈士舍身取义的凛然正气,惊天地、泣鬼神。浩然正气,代表了信念的力量!【墓道】穿过门洞, 是长达 230 多米的沿坡而上的墓道。墓道中段,有一拱桥跨越一个月池,又被称为默池。为什么呢?我们走上拱桥,由于斜坡的作用,便会不由自主地把头低下,就像低头默念,使人肃然起敬。【墓塘】墓道北端是一高大的坡顶平台,这便是七十二

5、烈士陵墓了。墓塘不取圆形,而采用正锥形,四周护以铁链, 显得更加庄严。正中墓顶是四柱碑亭,方柱状的碑上刻着隶书“七十二烈士之墓” 。这几个字是烈士方声洞的哥哥、滇军师长方声涛写的。碑亭顶部的形状想一个悬钟,称为“自由钟” 。我们仿佛听到警钟长鸣,封建统治者对革命党人血腥镇压的历史永远不能忘记。【纪功坊】墓塘后面这座设计奇特而精美的建筑是纪功坊。纪功坊上的横额是12 个字的篆文“缔结民国七十二烈士纪功坊” ,由著名的革命党人章炳麟书写。章炳麟即章太炎,1905 年成立的同盟会就是他领导的光复会、黄兴领导的华兴会、孙中山领导的兴中会以及其他一些革命团体联合组成的。坊墙正面刻着和正门相同的“浩气长存

6、”四个大字。纪功坊顶层中间由72 块长方形青石横列堆砌而成崇山形,象征七十二烈士。青石上面刻着各个国民党海外支部的名称。这些青石, 都是国民党海外支部敬献的。当年孙中山组织起义,主要是发动和争取海外华侨的支持,在南洋、欧美各地成立了同盟会支部。凡有华侨之处,莫不有同盟会组织。各地爱国侨胞募集经费,有的甚至变卖家产以资助革命,华侨还是历次起义的积极参加者。七十二烈士墓建起以后,各地华侨又捐资修建陵园。七十二块献石, 表达了海外华侨缅怀烈士的心意,同时也记载了广大侨胞爱国的革命传统,写下我国华侨史上光辉的一页。献石堆顶上,屹立着自由女神像。她与美国纽约的自由神像相似,左手拿着法律书,右手高擎火炬。

7、孙中山先生发动民主革命,主要是吸收了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自由女神像, 表达了要为建立自由平等国家而奋斗的革命思想。献石底座两侧, 各有一条石折柱, 柱上挂着石雕花环。折柱寓意烈士的牺牲犹如栋断梁折,两花环则代表人民对烈士的缅怀之情。 整个纪功坊设计构思精巧,寓意深远, 形象高大巍峨, 是烈士陵园的标志性建筑。纪功坊后面是一块高3.92 米,宽 1.82 米的青石碑刻,1934 年刻置。正面是由国民党元老、曾任中山大学校长的邹鲁撰写的广州辛亥三月二十九日革命记。碑文长达3000 余字, 详尽记述了黄花岗起义的历史和陵墓修建经过。碑阴开列有86 位烈士的姓名、年龄、籍贯、牺牲时间地

8、点等。大家会觉得奇怪,不是 72 位烈士吗?怎么是86 位烈士?原来, 起义失败后,潘达微收敛的烈士遗骸是72 具。这七十二烈士的姓名,在 1922 年核实后, 刻入第一碑,立在墓塘的右侧。后来,在1932 年,又继续复核审查,核实烈士14 人,收入第二碑,称为“补书辛亥三月二十九广州革命烈士碑”,立在墓塘的左侧。两碑合计共是86 人,就是这碑阴开列的名单。解放后,1986 年,经调查核实,又补上了梁纬烈士。总计有姓名和事迹可考的是 87 名。其实,这次起义死难的烈士有100 多人,由于当时纪律规定不准互问姓名,所以至少有十多名烈士姓名至今仍难以查考。如此浩然正气,怎不令人崇敬!【其他墓地】在

9、墓道的东侧, 还有不少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的陵墓。我们从墓寝的左边走,迎面的这棵松树,是孙中山先生在1912 年陵园建成时亲手种植的。当年植树4 棵,这一棵保存至今。 1981 年又补种3 棵。在松树前面,是潘达微先生的墓。潘达微生于1880 年,是广东番禺人, 1906 年参加同盟会,1911 年与友人在广州创办平民报。1929 年病逝于香港,年仅 49 岁,第二年移葬于黄花岗。墓碑背面是潘达微写于1912 年的自述全文,追记了他收敛烈士遗骸的经过。当年烈士的遗骸被清政府暴尸在咨议局前的旷野,惨不忍睹。 潘达微冒着生命危险,以平民报记者身份多方奔走,并以房契作抵押,购得东郊红花岗,安葬了

10、72 烈士。葬后,潘达微以咨议局前新鬼录,黄花岗上党人碑为题,将安葬烈士的情况在报纸上作了报道。由于他认为“红花”不及“黄花”一词的雄浑优美,因而在报道里将红花岗易名为黄花岗。潘达微平时喜吟“残菊犹有傲霜株”诗句,把红花岗改名为黄花岗,是以秋日黄花喻革命烈士不屈的品格。从这以后, 黄花岗之名沿用至今。现在陵园内到处都栽种了开放黄花的植物,有黄素馨、黄穗冠、黄芍药、黄菊、黄梅、桂花以及黄夹竹桃等,四时黄花盛开,黄花映浩气!周围还有其他革命党人的墓地。有冯如墓。 冯如是广东恩平人,是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家和飞行家, 被誉为中国航空之父。他早年旅居美国,于 1909 年 9 月 21 日试制成功中国第

11、一架飞机,第二年参加国际飞行协会在旧金山举行的飞行比赛,获得第一名。1911 年回国参加。 1912 年 8 月 25 日,他驾机飞行表演时,不幸失事遇难,年仅29 岁。前面有一铜立像的是邓仲元墓。该墓占地3600 平方米, 是仿希腊的科林斯柱式,体制恢宏,蔚为壮观。 邓仲元是广东惠阳人,早年参加同盟会,深受孙中山重用。历任东江第一军参谋长、中华革命军东江总司令、参谋长兼第一师师长等职。积极参加讨袁及反对陈炯明的斗争,功勋卓著,但亦被反动派视为眼中钉。1922 年 3月 21 日,他在广州大沙头火车站被叛变革命的陈炯明派人暗杀,终年38 岁。孙中山痛失良将,追赠他为陆军上将。附近还有杨逸仙墓。

12、杨是广东中山人,被誉为“中国空军之父”。他生于夏威夷,自小立志航空救国。 1918 年他应孙中山之召回国,组建了我国第一支空军。1923 年 9 月随孙中山出师讨伐陈炯明时,在惠州改装水雷作空军炸弹,不幸水雷爆炸而遇难,时年32 岁。孙中山闻讯极为悲痛,下令追赠为陆军中将,并定其殉国之日为航空节。陵园的西侧还可以看到孙中山在1912 年主持修建的 “史坚如先生祠” 。 史坚如是广东番禺人,1899 年加入孙中山创建的兴中会,从事革命活动。 1900 年 10 月,他挖地道谋炸两广总督德寿,因地道方向不对而未果。史冒险前往察看,不幸被捕,备受酷刑后英勇就义,年仅22岁。南墓道有喻培伦烈士的衣冠冢与墓表。喻培伦是四川内江人,1905 年留学日本,1908 年加入同盟会,曾钻研化学并研制炸弹,因不慎而致一臂残废。在“三二九”起义中,他用炸弹炸破两广督署后墙,攻入督署,再攻督练公所,一路奋勇当先。后被俘,英勇就义。1912年由南京政府追赠为“大将军”。此外,南墓道还有挽碑丛刻,是社会各界人士历年前来吊祭时所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