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孙权劝学》复习教学案(古雷港)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712756 上传时间:2018-05-18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1.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伤仲永》《孙权劝学》复习教学案(古雷港)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伤仲永》《孙权劝学》复习教学案(古雷港)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伤仲永》《孙权劝学》复习教学案(古雷港)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伤仲永》《孙权劝学》复习教学案(古雷港)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伤仲永》《孙权劝学》复习教学案(古雷港)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伤仲永》《孙权劝学》复习教学案(古雷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伤仲永》《孙权劝学》复习教学案(古雷港)(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伤仲永复习教案古雷港中学九年级备课组一、学习目标:1.识记王安石相关文学常识2.积累文中重要文言词语3.准确理解译释重点语句4.准确把握理解方仲永的变化经历及文中阐发的道理5.积累有关“勤奋” 、 “天才”的名言 二、复习内容:1.文学常识:(1) 伤仲永 作者,字,号,(朝代)家、家,“”之一。本文选自 。(2) “唐宋八大家”指的是唐朝的、;宋代的、。2.解释文言词语: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世隶耕父异焉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或以钱币乞之稍稍宾客其父从先人还家父利其然也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即书诗四句复到舅家问焉未尝识书具泯然众人矣并自为其名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贤于材

2、人远矣传一乡秀才观之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彼其受之天也3.词义辨析:并自为其名父利其然也自是指物作诗立就泯然众人矣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其文理皆有可观者或以钱币乞之作青云白鹤观于舅家见之忽啼求之贤于材人远矣余闻之也久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仲永之通悟2 4.译释文言语句: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3、”5.阅读理解: (1) “忽”、 “即”、 “立”三个词语对表现童年时方仲永有何作用?(2)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3)方仲永有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矣”,其原因是什么?(4)你如何评价方仲永的父亲?3 (5)学习本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6)本文你对你有何启示?三.课外拓展:(1)写出有关“勤奋”的名言:(2)写出有关“天才”的名言:四.拓展延伸:【比较阅读】甲: 伤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 未尝识书具, 忽啼求之; 父异焉, 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

4、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 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 “ 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乙: 欧阳修苦读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注释】:欧阳公:指欧阳修

5、。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太夫人: 指欧阳修的母亲;荻(d):芦苇杆。多年生草本植物,与芦苇相似;就 : 靠近,文中指前往;闾(l )里:街坊,乡里,民间。古时候二十五户人家称作 一闾;士人家:读书人家;因:趁机,借此机会;务:致力于,从事。1.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4 教以书字或因而抄录2.翻译句子: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3.欧阳修的母亲与方仲永的父亲对待孩子教育的态度有何不同?你赞同哪个做法?是说明理由。4.甲乙两文从正反两方面告诉人们的道理是什么?5 孙权劝学复习教案古雷港中学九年级备课组教学

6、目标:1、知识与技能:熟练掌握文章主要内容;巩固文中的重点文言实词和虚词。2、过程与方法:学生熟读、复述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中所学文言字词,指导学生进行归类复习,通过拓展练习丰富所学文言知识。强化文章技法学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复习课文孙权劝学中所学文言文字词,积累所学文言知识,培养、激发学生热爱古汉语的兴趣。加深刻苦学习的理解,提高学生学识修养。教学重点: 1、熟练掌握文章主要内容;2、巩固文中的重点文言实词和虚词。教学难点: 1、巩固掌握文中的古今异义、一词多义;2、相关知识、内容的迁延。教学方法:复习、练习法。教学时间:用 1 课时。教学准备:课堂(课外)练习题、多媒体课

7、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同学们,通过第三单元的学习我们结识了许多杰出人物:有扎根边疆,为祖国国防事业奋斗一生的著名科学家邓稼先;有敢说敢为,为争取民主、自由而不惜献出生命的民主战士闻一多;有身处逆境,以不屈精神和顽强毅力与命运抗争的“乐圣”贝多芬;有世界著名的文学家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还有我国古代名人孙权、鲁肃、吕蒙。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孙权劝学这篇文言文,看看谁的收获大?二、复习安排:(一)学生朗读: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孙权劝学1 组读“叙述内容” 、2 组读“孙权所说的话” 、3 组读“吕蒙所说的话” 、 4 组读“鲁肃所说的话” (读出感情) ,熟练掌握课文内容。(二)学

8、生译文:抽学生翻译课文内容,教师适时给予指导。(三)归类复习:6 抽学生对 孙权劝学 课文中学习的重点文言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教师适时给予引导、补充。1、通假字: (出示幻灯1)卿今当涂掌事(“涂”通“途” ,当权。)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通“耶” ,吗。 )2、古今异义: (出示幻灯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古时王侯自称;今:孤独。古:研究;今:治理;古义: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义:博士学位。)但当涉猎(古义:只;今义:但是。)见往事耳(古义:了解;今义:看到。古义:历史;今义:过去的事情。)及鲁肃过寻阳(古:到了 , 时候;今:以及。古义:到;今义:路过。)非复吴下阿蒙(古义:再

9、;今义:重复。)即更刮目相看(古义:重新;今义:更换。)3、一词多义: (出示幻灯3)蒙辞以军中多务(拿)以自以为大有所益(认为)卿今当涂掌事(掌管)当但当涉猎(应当)见往事耳(了解)见大兄何见事之晚矣(认清)4、虚词:(出示幻灯4)蒙辞以军中多务(拿)以自以为大有所益(认为)之:大兄何见事之晚矣(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而:结友而别(表顺接)5、文言句式: (出示幻灯5)省略句:与蒙论议,大惊曰。(省略主语“鲁肃” )倒装句:蒙辞以军中多务。(即“蒙以军中多务辞”,状语后置。 )6、写法借鉴:对话描写;侧面描写。7、复习小结: (出示幻灯6)7 同学们,刚才大家对本课文言文的字词从通假字(

10、涂、邪)、古今异义(孤、治、博士、但、见、往事、及、过、复、更)、一词多义(以、当、见)、虚词(以、之、而)、文言句式(省略句、倒装句)等进行了归类复习,同学们掌握得怎么样呢?下面我们来进行练习,看谁完成得最好?。三、课堂练习: (出示幻灯7 12)(一)巩固练习:学生独立练习,教师巡视、辅导。学生练习完成后,展示练习成果,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纠错。1、解释句中的通假字:卿今当涂掌事( “涂”通“途” ,当权。)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通“耶” ,吗。 )2、解释加点的词:卿今当涂掌事(当权)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治:研究;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但当涉猎(但:只;涉猎:粗略阅读。)见往事

11、耳(见:了解;往事:历史。)及鲁肃过寻阳(及:到 , 时候;过:到。)卿今者才略(才干和谋略)即更刮目相看(重新)大兄何见事之晚矣(认清事物)3、解词:蒙辞以军中多务(用)以自以为大有所益(认为)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把)卿今当涂掌事(掌管)当但当涉猎(应当)木兰当户织(对着)见往事耳(了解)见大兄何见事之晚矣(认清)归来见天子(朝见)忽啼求之(书具)之不能称前世之闻(的)卒之众人(语气助词,不译。)大兄何见事之晚矣(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4、孙权劝学的原因是;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孙权劝学的8 学习方法是; (“但当涉猎, 见往事耳。 ”)孙权劝学劝的语言是;(

12、“ 卿 言 多 务 , 孰 若 孤 ? 孤 常 读 书 , 自 以 为 大 有 所 益 。 ” ) 孙 权 劝 学 的 成 果是。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用原句回答 ) 5、找出文中的两个成语并解释。答: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看待。吴下阿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6、翻译下列句子: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译文:你今天掌管权事,不可以不学习啊。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译文: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一下过去的历史经验教训。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译文:我哪里是让你研究儒家经典做个博学多才的人呀!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译文:你今天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在吴县时的阿蒙啊!大兄何见事

13、之晚乎?译文:大哥为什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7、文中最突出的描写方法是什么?答:用对话的方法进行语言描写。8、下列对话可以看出说话人怎样的口吻、神态和心理?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鲁肃)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答:表现君主对臣子的关切之情,谈现身体验,亲切中肯。表现鲁肃的惊异,出乎意料,显出敬佩而又羡慕的神态。表现吕蒙学有大进,但又非常坦率的心理。9、本文与伤仲永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何不同?答: 孙权劝学写吕蒙“当涂掌事”之后,经孙权劝说“乃始就学”,

14、其才略很快就有了惊人的长进; 伤仲永 写仲永幼年聪慧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泯然众人”。内容都与学习有关,但一正一反,一是年长好学,学有所成;一是幼年不学,毫无所成。从不同侧面突出了学习的重要性。两文写法不同,本文以对话为主,言简意丰;伤仲永叙议结合,借事说理。(二)拓展练习:将初一上下期所学的虚词“以、之、其、而”归类(课外完成)。(三)课外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铁杵成针9 李白读书未成,弃去。道逢老妪( y,年长的妇女)磨杵( ch,铁棒),白问其故。曰:“欲作针。”白笑其出(同“拙”,笨拙)。老妇曰:“功到自然耳。”白大为感动,遂还读。卒(完)业。卒(终于)成名士。1、解释加点的字:去: _。其: _。耳: _。遂: _。【离开老妇了于是】2、翻译加横线的句子。译文:路上遇见一年长的妇女磨铁棒,李白问她磨铁棒的缘由。3、选文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答:不论做什么事,只要有决心,下苦功夫,就一定能成功。四、板书设计: (演示幻灯6)通假字古今异义孙权劝学复习一词多义(人教版第二册第三单元)虚词文言句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