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总结复习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711563 上传时间:2018-05-18 格式:PDF 页数:30 大小:22.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总结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论语》总结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论语》总结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论语》总结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论语》总结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语》总结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总结复习(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语选读一、为政以德一、 字音字形众星 共之道之以政颛臾虎兕出于 柙龟玉毁于椟中草上之风,必 偃 冉有仆二、 重要实词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有耻且 格庶矣哉必不得已而去无乃尔是 过与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 益之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 攻之可也年饥以就有道草上之风,必 偃使民敬、忠以 劝三、 通假字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道千乘之国无乃尔是过与四、 词类活用曰: “富之”子曰: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敬事而信(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对, 严肃认真)(名词活用为动词)则修文德以 来之既来之,则 安之五、 成语积累陈力就列既来之,则安之分崩离析祸起萧墙鸣鼓而攻之六、 古今词民免而无耻季氏将有事于周公昔者先王以为东盟

2、主既来之,则安之特殊句式:1、非吾徒也是社稷之臣也2、求,无乃尔是过与何以伐为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3、为政以德道之以政,齐之以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季氏将有事于颛臾而谋动干戈于邦内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季氏富于周公季康子问政于孔子临之以庄,则敬4、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背诵文段子曰: “为政以德 -子曰: “道之以政,-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子曰:其身正,研读教材:1 在治国的方略 上,孔子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2 实行德政的具体办法 :(1) 重教化,轻刑法。(2) 反对过度榨取 ,主张役使老百姓要 适度,不要过分。反对武力征伐。(3) 为政须正己

3、。统治者自身作出榜样就是对百姓最好的教育,统治者本人必须德高望重,身体力行,起表率作用。(4) 举贤才 。国君要治平天下,必须举贤任能,发现和提拔优秀人才参与国事。3 孔子认为政治上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养生、送死、祭祀4、如何理解孔子的“均无贫”?孔子的“均无贫”是各得其分的意思,即不同等级地位的人各自得到自己应该得到的部分。孔子的“均”是建立在严格等级基础上的“均”,不是绝对的平均主义。二、克己复礼一、 字音字形周监于二代八佾舞于庭觚不觚阙如 孝弟先生馔 曾是以为孝乎期可已矣 钻隧改火 三年之 丧二、 通假字周监于二代自诸侯出,盖十世 希不失矣刑罚不中,则民无所 错手足孝弟三重要实词克己复

4、礼天下归仁焉郁郁乎文哉孔子谓季氏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 顺无所苟而已矣君子务本有酒食,先生 馔曾是以为孝乎食旨不甘三、 词类活用回虽不敏,请 事斯语矣必也正名乎君君,臣臣四成语积累1、克己复礼2、是可忍,孰不可忍3、名正言顺四、 特殊句式1、 克己复礼为仁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2、 子将奚先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3、 八佾舞于庭齐景公问政于孔子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4、 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有是哉,子之迂也野哉,由也5、 背诵文段颜渊问仁: -孔子谓季氏孔子曰: “天下有道子路曰: “卫君待子而为政,6、 研读教材(1) 孔子“礼”与“仁”的关系仁与礼相辅相成。在孔子看来,

5、“礼”是一种规范制度,而“仁”是“礼”的基础和内核礼:是用以区别尊卑贵贱的社会制度以及与之相应的礼节仪式。孔子最为推崇的是周礼。 礼的目的就是为了区别人与人之间的贵贱和长幼。仁:礼的本质是仁,仁是礼的内在根据。礼仪形式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对仁的追求。克己复礼为仁:既为礼确立了内在的精神依据,又为仁找到了外在的制约尺度, 那就是“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2) 孔子“孝”与“仁”的关系。在“仁”的诸多道德要求中,孝与悌被看做做人的一种天经地义的纲纪要求。又是一个人修身养性,追求仁,实践仁的根本。孔子的思想追求安稳、和谐,于是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他非常重视家庭的稳定,而在家庭稳定的维

6、护上,就需要人们处理家庭成员的关系的时候以孝道为出发点。只有保证父母兄长在家中的权威地位,只有在每个独立的小家庭都稳定的前提下,国家的稳定才能够得到保证。这就要求人们从行为的各个方面约束自己,从而最终达到复礼的目的,实现仁的理想。(3) 宋儒说的“君君、臣臣”就是“君叫臣死,臣不敢不死”,这和孔子的愿意相同吗?(4) 克己复礼就是“明天理,灭人欲”吗?孔子的克己复礼是约束自己的的欲望和行为而回归于礼,是在承认个人有一定的自由欲望的基础上提倡人要克服欲望、 约束自己。其目的和基础是 “仁” ; “明天理,灭人欲”是把克己复礼推向了极端,无视人合理欲求的存在,是无“仁”的表现。四、知其不可而为之一

7、、 字音字形殆桀溺接舆 耦而耕耰而不辍怃然杀鸡为黍 击磬荷 diao 硁硁乎二、通假字趋而辟之是鲁孔丘与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与)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植其杖而芸使子路反见之二、 重要实词往者不可 谏,来者犹可追今之从政者 殆而使子路问 津焉耰而不 辍趋而辟之夫执舆者为谁丘不与易也植其杖而 芸鄙哉,硁硁乎 ! 深则厉,浅则 揭末之难矣三、 词类活用子路从而 后楚狂接舆 歌而过孔子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 食之见其二子焉怀其宝而 迷其邦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四、 成语积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知其不可而为之五、 特殊句式1、今之从政者殆而是知津矣隐者也2、而谁以易之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

8、与奚自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3、子路宿于石门4、之三子告,不可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子路行以告鸟兽不可与同群丘不与易也至,则行矣六、 背诵语段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子路曰: “不仕无义。七、 研读教材(1) 对陈成子弑君这件事,孔子报告的时候为什么要沐浴而朝,报告无效后,为什么反复申说自己“不敢不告”?孔子“沐浴”表明他对这件事非常重视。“不敢不告”表明孔子仍用大夫的政治责任要求自己,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说明孔子对鲁国国君实现自己的要求原本就没抱多大的希望,他的举动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思想,也流露了孔子无可奈何的心情。(2) 长沮、桀溺和丈人有什么异同?同:他们都是隐居山林的隐士,主张消极避世

9、,都对孔子的行动持否定态度。异:长沮、桀溺性格傲慢、冷漠,对孔子有较深的成见甚至敌意。长沮言辞尖刻,对孔子冷嘲热讽;桀溺比较自负、武断,更为悲观厌世。丈人还忘不了人之常情,能济人于困危,他漠视君臣伦理,又不失长幼之节。(3) 谈谈你对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的看法。不同看法:积极:是一种追求理想的执着精神和献身精神,值得肯定;是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值得大力提倡消极:是一种保守落后的顽固不化,不应提倡。五、仁者爱人一、 字音字形衣轻裘厩焚齐衰瞽者被发左衽 沟渎二、 通假字吾其被发左衽矣管仲非仁者 与三、 重要实词吾道一以 贯之我不欲人之 加诸我也何事于仁尧舜其犹 病诸如有博

10、施于民而能济众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 共敝之而无憾愿无伐善,无 施劳虽少,必 作过之,必 趋桓公杀公子纠,不能 死之,又 相之霸诸侯,一 匡天下岂若匹夫匹妇之为 谅也四、 词类活用谨而信泛爱众而亲 仁己欲立而 立人,己欲达而 达人敝之而无憾老者安之不能死之弋不射 宿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之,又相之民到于今受其 赐五、 成语积累被发左衽六、 特殊句式1、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固相师之道也2、 吾道一以贯之何谓也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3、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七、 背诵篇目1、 子曰“弟子。入则孝2、 颜渊、季路侍。八、 课本研习(1)整体认知孔子思想体系的 核心就是“仁” 。仁

11、者爱人强调的是 待人的态度和准则 。孝顺父母,敬爱兄长,是仁的根本;对人竭心尽力(忠),待人宽厚仁慈(恕) ,是仁的 具体准则 ;使老年人得到安逸,得到朋友信任,让年轻人得到关爱,是施行仁达到的 理想效果 ;能施恩于百姓,周济大众,是仁的最高境界 。要做到仁, 途径和方法 就是“能近取譬”,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管仲不为公子纠殉死,还做了政敌齐桓公的相。孔子为什么肯定他的仁德?孔子主张志士仁人应该杀身成仁,从这一点看,管仲的行为似乎违背了仁德,但孔子的“仁”的最高标准是看一个人是否对社会做出了贡献,看他是否能维护王权,安定百姓,不是讲求小谅小信。管仲辅佐齐桓公,用和

12、平手段维护了统一, 使人民免受异族奴役,是大仁。六、君子之风一、 字音字形一箪食曲肱 而枕之弘毅棘子成知者 乐水鞟二、 通假字孙以出之知者乐水三、 重要实词据于德游于艺君子义以为 质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君子喻于义在陋巷,人不堪其忧知者乐水君子质而已矣,何以 文为虎豹之 鞟四、 词类活用士志于道,而 耻恶衣恶食者饭疏食知者乐水五、 成语积累志士仁人:杀身成仁患得患失无所不至乐在其中发愤忘食任重道远死而后已六、 特殊句式1、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仁以为己任2、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3、 贤哉,回也七、 背诵篇目子曰:志士仁人子曰: “贤哉,回也子曰:饭疏食

13、,-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曰:知者乐水,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 八、 研读教材(1) 君子纵观全文,君子就是“文”和“质”兼美的人。“文”是外在的行为表现,君子的表现是行为有礼,态度谦逊。“质”是内在的修养。具体要求:坚守道义,讲求诚信,能杀身成仁;见利思义,安贫乐道,视不义而得的富贵如浮云,不耻恶衣恶食,不患得患失;乐以忘忧,做到不忧、不惑、不惧;动静适宜,心胸宽广,意志坚定。(2) 小人小人见利忘义,贪生怕死,贪图享受,又患得患失。(3) 孔子是怎样表述自己安贫乐道的思想的?孔子表达自己安贫乐道的思想并未使用空洞的语言,而是用了具体的细节,写自己平常的饮食起居,特别是用“曲肱而枕之”来描写

14、自己贫困简陋而自由的生活细节。用“浮云”这一形象的比喻,鲜明地表达了孔子的富贵金钱观。(4) 怎样理解“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水:清澈、灵动、自如,智者认识和处理问题灵活迅捷而变动自如,两者很相似。山:崇高、伟大,宁静;仁者坚守道义,稳重安定,两者很相似。智者喜爱水,仁者喜爱山,含有惺惺惜惺惺的味道。周而不比人际交往原则一、 字音字形矜而不争便辟便佞忠告而善 道之事君数二、 通假字忠告而善 道之三、 重要实词君子周而不比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视其所以,观其所 由人焉廋哉人之过也,各于其 党好行小慧躬自厚而薄 责于人君子以文 会友四、 词类活用友直、友谅,友多闻(友,名词活用为动词,结交;直、谅

15、、多闻,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正直的人,诚信的人,博学多闻的人)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 远怨矣五、 成语积累周而不比言不及义好行小慧以德报怨以直报怨以人废言六、 特殊句式1、 以德报怨,何如?何以报德2、 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七、 背诵篇目1、 子曰: “君子周而不比2、 孔子曰: “益者三友,3、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4、 曾子曰: “君子以文会友八教材探究1孔子的“矜而不争”的见解在今天竞争的时代落伍了吗?没有。孔子认为君子有仁德之心,君子不争,不是说没有进取心。君子有进取心,但不是与人斤斤计较,不为私利与他人争执,更不去争名于朝,夺利于市。2

16、“以直报怨”是不是“以牙还牙”?不是。 “以德报怨”是道家思想,显得宽厚; “以牙还牙”是以怨报怨, 冤冤相报,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以直报怨是单刀直入,用直言相告自己的怨愤,不迂回曲折,旁敲侧击。诲人不倦一、 字音字形不悱不发贫而无 谄如切如 磋二、 重要实词习相远也唯上知与下愚不 移抑为之不厌不愤不启,不 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 反女与回也孰 愈吾与女,弗如也述而不 作贫而无 谄,富而无 骄起予者商也闻斯行 诸求也退由也兼人三、 词类活用又闻君子之 远其子也求也退,故 进之由也兼人,故 退之然后乐 正四、 成语积累诲人不倦:教导人特别有耐心,从不厌倦有教无类: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举一反三: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切磋琢磨:比喻在道德学问上互相研讨。闻一知十:听到一点就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