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709763 上传时间:2018-05-1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8.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辩作者:赖作卿文章来源:中华文史网对比“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的指导思想,一个是“中体西用”,另一个是“和魂洋才” ,两者都是实用主义口号,仅在字面上找差别是很不够的。如果从两个运动各自的社会文化背景,教育基础,实施过程进行分析,进一步辩析“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也许有些新的收获。本文就是在这方面的一个尝试。1 社会文化背景比较进入明治维新之前,日本幕府(指德川幕府16031867 年)是封建专制王朝。在幕府统治下,幕府将军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天皇没有实权, 仅具有传统的精神权威。除将军的直属领地外,幕府又把全国将近34 的土地分给二百几十个“大名”。 “大名”

2、割据一方,其领地称为“藩国” 。以幕府将军为首的大小封建领主,为了从农民身上榨取更多的年贡,千方百计把农民束缚在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农村。经济上落后闭塞, 政治上封建割据,这是德川幕府体制的主要特征。对外交流方面, 德川幕府从1603 年起连续五次发布 “锁国令” 。从此,岛国日本对世界垂下了“锁国”帷幕长达二百余年。“锁国”政府的精神支柱是“华夷” 思想。 自名“神州”, “皇国”,除了崇拜中国之外,视异国为“夷狄” , “黠虏”。而这种“华夷”思想本是中国儒家的传统观念,即所谓“夷不乱华” ,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德川幕府把儒家的朱子说作为官方哲学, “华夷”

3、思想成了其对外关系的指导思想。然而, “锁国”并不是绝对的。官方允许长崎作为一个通航的港口,与中国、荷兰商人来往, 1811 年,德川幕府在天文台内设置专门的翻译机构,把西方书籍译为日语,内容十分广泛,是规模最大的教授和研究西学的机构。另外,先进的日本知识分子透过“锁国”的厚重帷幕, 利用一切缝隙吮吸西方传来的新风。特别是由荷兰传来的西方文化,得到了较大的传播。前野良泽(17231803 年)与杉田玄白(17331817 年)从荷兰语翻译人体解剖学著作解体新书(1744 年)标志兰学在日本形成。此后,他的弟子大槻玄泽 (17571827年)创立了日本最早的兰学垫芝兰堂。到19 世纪初,兰学已在

4、江户,京都,大阪,名古屋和长崎等城市的部分知识分子中传播开来。兰学的代表人物有司马江汉(1747 1818 年) ,林子平( 17381793 年) ,本多利明( 1743 一 1820 年) ,渡边华山( 1793 一 1841 年)和高野长英( 18041850 年)等。他们对西方文明的认识,没有局限于西方各国的科学技术,而且朦胧地认识到西方社会制度的先进性。本多利明认为: “国土之贫富皆在于制度与教示。”他认为英国虽然处孤岛,气侯寒冷,物产贫乏,但终于能成为强国,其原因即在于有大力发展生产与推进海外贸易的劝业制度与海洋涉渡制度。对西方文明的新认识,使他们对“华夷”观念和中国崇拜发生了疑问

5、。与兰学对立的是十九世纪2030 年代形成的后期水户学,它是日本儒学的一个支派。这个学派的中心人物是水户藩九代藩主德川齐昭(18001860 年) 。从十八世纪末开始,日本人首先感到沙俄南下的威胁。此后,英国商船也出没日本海。仅在18221824 年间,就有十余艘外国接近水户藩沿岸,这都加剧了水户学者的危机感。他以形容日本当时的处境是“厝火积薪之下,而寝其上”认为“天下之忧,孰甚于此?”然而这种危机感,并没有使他们象兰学学者那样放眼海外,放弃卑鄙的锁国主义,也没有促使他们提出现实的民族防卫主张。随着外来势力的不断侵入,日本知识界对后期水户学的西洋观和锁国攘外论投以怀疑,进而力图探求克服民族危机

6、的新对策。1853 年美国巨艘大炮威逼国门,强迫日本“开国”之后,他们的探求就更有紧迫感和现实意义了。松代藩士佐久间象曾经是笃信的朱子学者,对后期水户学也深怀敬意。但事实使他认识到清朝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唯知本国之善,视外国为贱物,侮为夷狄蛮貊,而不知彼之熟练于事实,兴国利,盛兵力,妙火技,巧航海,遥出己国之上。”这表明他已看到了中国失败的症结,认识到欧美在技术上的先进地位,开始批判 “华 夷” 观念。深受福井藩主信任的藩医桥本左内也达到了同样的认识,他批评视外人为 “夷狄”的人,认为他们是“迂人”, “俗客”。但是,佐久间象山和桥本左内等主张摄取西方技术,并不意味着他们要按照西方的面貌来改造

7、日本社会。佐久间象山曾说:“台众国之政法,如何之善,于本邦则难于实行。”他于 1854 年写成省諐录 ,把这种思想凝炼为“东洋道德,西洋艺术”。这里所说的“道德”包括“伦理道德和政治制度”, “东洋道德”就是以儒家思想为理论指导的封建政治和伦理体系桥本左内也在1857 年提出了大体相同的主张,“仁义之道,忠孝之教由吾开,器技之工,艺术之精取于彼。”桥本左内还认为学习西方技术的目的在于“补助我义理纯明之学。 ”西方技术仍不过是在民族危机威胁下,维护“东洋道德”的纯洁性、维护封建制度的手段。中国在洋务运动之前,是封建制度相当完善的国家。虽然有资本主义萌芽,但这种力量与封建势力相比是微不足道的。由于

8、长期儒学统治,“华夷”思想根深蒂固。对外关系上,早在 15 世纪初,郑和就七次航海下西洋航海的目的却与葡萄牙人达伽马和意大利人哥伦布, 为了地理新发现,开僻新航道的目的不同。郑和航海主要是明朝统治者张扬国威。明末和清初的几代皇帝,对外来的传教士和器械也比较器重。但在1723 年,雍正皇帝下令把西方传教士赶出中国, 从此,西方各种科学技术的传入陷于停顿,这种状况延续了一百多年。中国对西方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体现在当时进步的知识分子和部分开明的官僚对外来势力态度的改变。在鸦片战争前夕, 林则徐在1839 年 9 月向皇帝报告自己的观察结论时说:“臣等细察夷情,略窥底蕴,知彼万不敢以侵凌他国之术,窥

9、伺中华。”1840 年 2 月,林则徐接得英船12艘将开抵广东洋面的禀报时,不仅斥之为 “谎言”,而且认为: “即使果有其事, 而夷兵远来,粮饷军火安能持久?我天朝水陆劲旅,以逸待劳,岂能不制其死命?”自大之词, 所反映的主要不是无知, 而是卑视对手的心态。这种心态恰恰是久受“以夏变夷”传统思想熏陶的士大夫们的普遍心理。 ” 鸦片战争后, 人们迫切需要的主要是认识西方国家的地理位置和军事技术,军工生产的知识。 故战后出现的为数不多的介绍西方的著作中、主要集中在世界地理,造船制炮的军事技术方面。据统计,从林则徐1841 年编译的四洲志起。到1861 年,中国人写了22 部有关世界地理的著作。这些

10、著作以地理为主,旁及人文历史、政情风俗。传统的“无下观”开始突破, 人们可以站在更宽广的空间来认识中国和世界了。尽管他们面前的世界还很不清晰,观察也还肤浅,但却标志着中国人自此冲出了塞目闭目的浑沌状态。魏源在海国图志强调学习西洋器械之余,还有一段很精采的议论:“因其所长而用之。即因其所长而制之。风气日开, 智慧日出, 方见东海之民犹西洋之民。”这就已经把 “师夷长技”引向一个更为宽阔的天地,与“风气”的开化,“智慧”的增长联系在一起。冯桂芬 1861 年在校邠庐抗议中说:“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第一次提出了“中体西用”的观点。但对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的认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11、在当时文化教育极不发达的时代,许多观点仅表现为个人的思想火花。应该指出的是, “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都缺乏对西方文明正确的全面的认识,但是,日本的这一思想渊源是“和魂汉才” , “和魂洋才” 体现了对外来文明的积极态度。而“中体西用”则是在外来势力逼迫下作出的消极反应。2 教育方面的比较“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是对外来文明总的态度,体现在教育方面尤为显著。洋务派与日本维新派在教育方面都花了较大的力气,然而,起点不同,具体的政策不同,所产生的社会效果相差很大。教育在日本一直受到重视。整个德川时代, 学者与教育行以人员曾经相当广泛地讨论教育问题。不仅重视武士教育,而且对平民教育也大力发展。”

12、德川时代末年,江户及其附近约有寺孰1200 所,全国总数约为15500 所。就平民来说最重要的教育机构是寺孰。”当时武士具有较高的文化程度。 “就平民而论, 一般认为男子有4050识字, 妇女有 15识字或受过正式教育。 ”这就为明治维新教育的迅速发展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1867 年,日本天皇睦仁推翻了德川幕府,即位初就发动维新运动。维新运动的具体策略是“教育立国” ,在此基础上“雷国强兵”, “殖产兴业”,从而达到“文明开化”。1868 年4 日颁布五条誓文 ,提出: “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基”。1868 年 10 月改年号为明治。明 治政府的紧迫任务是用西方经济为基础的现代制度代替封建制

13、度,以便能够跟西方竞争。1871 年度除藩属制度,设立县制,同年政府下令废除藩校,并成立了文部省来管理全国的学校。文部省最先一项任务是制定全国教育计划。最早的一份政府综合法是1872 年的教育基本法它仿效法国学制的摸式。在文部省领导下,全国分为8 个学区, 每个区设立一所大学,再分为32 个中学区,每个中学区设一所中学,再分为210 个小学区,每个小学区设一所小学。 同年文部省办了东京师范学校,该校是在美国教育家斯科特领导下采用新的课程内容与方法来培训教师。三年后,各省设立了6 所省立师范学校,地方政府设立了82 个师资训练中心。“ 教育法施行了十年的时侯,日本有小学29081 所,中等学校1

14、94 所,高等学校21所,大学1 所。小学的数量几乎与今天的相等。”在此过程中,经历了一系列调整。1879 年颁布了教育令 ,放弃了法国式的教育,开始倾向于采用美国式的教育制度。1880 年部分修改了教育令 ,1885年进一步修改了教育令。这也表之了日本教育在接受西方文化的艰难历程。西化压倒一切的时期大约在19 世纪 80 年代来结束。 此后、 政府制定和慎审地执行“西方技术与东方道德”分离的政策。 国家的教育政策重新肯定传统的国学与儒教学校。西方派慢慢同民族主义思想一致。只是在技术及其实践的范围内进行教育的西化,包括课程结构、教学方法与学校组织等。教育的“道德”项的由传统的民族哲学来审慎地阐

15、述,这在1890年的天皇教育诏谕中详尽地说明了。诏谕是由元田永孚(皇官的一位儒学育官)与井上毅(国家的一位西学派法官)两人合作写成的。 它用明治天皇的名义公布。根据民族主义儒学的准则说明教育的目的它强调国家的荣誉与儒家忠君、孝亲与服从长辈的道德概念,并且把这些规定列为神圣的国民道德教条。 这些教条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才失去作用。因此, 尽管国民的物质生活方面几乎全盘西方化,日本教育却没有被“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一类概念渗透进去。由此可得出,日本教育比较忠实地执行“和魂洋才”,它的起点高,规模大,学科全、学校类别多,真正做到了教育立国,为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铺平了道路。在中国, 早在鸦片战

16、争时期已有一部分人学习洋务。太平天国时期洪秀全就曾请美国的传教士罗孝全做外务方面的工作。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所提出的治国计划中、更重视这一点。但在鸦片战争时期, 这别思想只是一种萌芽,没有获得当权者的支持。太平天国时期,也只限于理论上的说明,没有做出什么实际的努力。只是在洋务运动时期,这种思想才渐渐成为一种潮流,发展为一个规模宏大的运动,使人耳目一新。中国的洋务派比较重视教育的。从19 世纪 60 年代到 90 年代,洋务派创办的洋学堂大体上有四种类型。即外语学堂、军事学堂,技术学堂和综合性学堂。这些学堂是当时中国的高等教育机构,课程要求比较高。如京师同文馆、学习年限为8 年, “馆中肄习洋文四种,即英、法、俄、德四国文字也。其习英文者,能籍之以及诸课,而始终无阻;其余三国文字虽熟习之、间须籍汉文以及算格诸学。”强调英文为主。1866 年以后,增开了自然科学课程。学生成绩考核,月有月考,季有季考,年有岁考,每三年举行一次大考,按成绩奖授功名。毕业学生大半任清政府译员、外交官员、 洋务机构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