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甘蔗高产栽培技术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699700 上传时间:2018-05-1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旱地甘蔗高产栽培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旱地甘蔗高产栽培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旱地甘蔗高产栽培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旱地甘蔗高产栽培技术(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旱地甘蔗高产综合栽培技术旱地甘蔗高产综合栽培技术http:/www.tech- 2010-1-14 中国食品科技网一、基本情况 1、项目来源:1983 年原国家经委下达项目。 2、鉴定;1989 年农业部组织鉴定。二、主要内容及技术经济指标 l、深耕、深沟、浅种与“三湿下种“:旱地蔗区土层浅、犁底层浅、雨水下渗少、径流大、土壤干旱,影响甘蔗的下种出苗。所以,推广了套犁深耕、深松、深沟、浅种。即在深耕或深松的基础上开沟 15-20cm,复回一些松土,下种后薄覆土(以植沟埂表面距植沟底 5-10cm 为宜)。据广东遂溪县调查,深沟浅种出苗率达 745比对照高 2021,甘蔗亩产达 537 吨,比对

2、照增产 2232。为了多积蓄雨水,确保甘蔗发芽,有条件的地方除了深耕或深松外,还必须“深沟、深种“板土栽培。即在秋季雨水结束前,实行深耕细耙,切断犁底层毛细管,减少蒸发,冬季或初春趁表面土壤潮湿时,抢墒下种。采用这种方法,常规下种 4000 个双芽苗,一般每亩有效茎可达 5000 株。则比常规种植提高 1000 株以上。 由于地旱、种干是影响蔗芽萌发、造成旱地蔗发芽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采用三湿下种,提高发芽率。其做法是先用清水或粪水淋湿植蔗沟,然后将种苗进行浸种消毒,吸足水分立即下种,而覆以粪水与磷肥拌匀的牛栏粪或土杂肥,这件可以把发芽率从原来的 3040,提高到 50-60,高的达 70

3、以上。2、选用和推广抗旱耐瘠良种:根据旱地蔗区的特点,选用耐旱、粗生、前期生长快、分蘖力强,丰产等特点的品种。例如桂糖 11、粤糖 63237、川蔗 10 号等,这些良种增产增糖显著,一般比台糖 134 增产 10以上,糖份提高 1以上。 3、合理密植,协调群体结构:旱地蔗水肥条件差,个体发育弱,萌发率低,分蘖迟而少,分蘖成茎率不到 10%。因此旱地甘蔗栽培主要依靠母茎苗成茎。通过合理密植,既保证群体数量,又使个体协调发展,以相对较多的有效茎使单位面积发挥最大的增产潜力。目前一般行距在80100cm,亩下种 7000-9000 个芽亩有效茎达 5000-6000 株。 4、调整施肥比例,改进施

4、肥方法:旱地蔗区土壤肥力差,一般有机质含量都在 20以下,缺氮、少磷贫钾。所以一般每亩增施 20-30 担土杂肥作基肥,利用苗期行间空隙大,光照充足,间种豆科绿肥返田。改偏施氮肥为增磷补钾,确定甘蔗配方施肥比例,同时改底肥表施为深施,追肥撒施为穴施或沟施或培土结合分层施,以及适施壮尾肥。通过以上一系列技术改进,能提高肥料利用率 10左右。 5、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旱地蔗区自然条件差异大,有的地区早春低湿阴雨,有的地方冬春干旱,对甘蔗萌芽不利。地膜覆盖栽培能增温保墒,促进甘蔗的早生快发。同时也使甘蔗苗全苗壮,有效茎数增多,提高产量和糖份。 6、因地制宜,改变植期,避免不利气候对甘蔗出苗的影响,同时

5、延长甘蔗生长期。 7选用新型农药,防治病虫害:旱地蔗区霜期短,蔗螟、蔗龟、蓟马、棉蚜虫等病虫危害重,影响产量的提高,可以利用呋喃丹、辛硫磷等新农药进行防治。据测试,每亩施 3呋喃丹 4 公斤,减少苗期枯心率 129-167、白螟枯叶率 613-361,螟虫害蛀节 120-332,每亩提高有效茎 97-617 条,产量增加 28-23 4。每亩施 50辛硫磷 500 克,防治蛴螬有效率达 80以上。 甘蔗是我国的主要糖料作物,种植面积占糖料总面积 55,几年来,粮糖争地矛盾突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甘蔗生产实行了由水田、基水地转向旱地的“战略转移“。目前,我国甘蔗生产中有 80以上种植在旱坡地上,平均产量不足 3000 公斤,低于全国平均亩产 3800 公斤的水平。一些地区曾采用高产栽培技术,使单产提高到 4000 公斤以上。 该项目的实施,使新增投入与新增产出比为 1:215,所以经济效益的提高十分明显;同时,能改善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孔隙度,改善农田生态环境。三、推广适用地区及范围 宜在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四川、江西、海南等省区旱地蔗区推广。四、技术推广方式 提供无偿和低偿技术咨询、指导。五、完成单位名称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等六、联系人 邓光联 嵇莉莉 通讯地址:北京农展馆南里 11 号 邮政编码:1000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