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69960 上传时间:2017-08-1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5 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1)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A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2.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 是A.阶级斗争发展史 B.生产关系发展史C.社会意识发展史 D.劳动发展史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A.新陈代谢 B.科学性与革命性C.合逻辑性 D.与时俱进4. 中国古代的“元气说 ”和古希腊的 “原子说”是属于(D)A 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 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 辩证唯物主义

2、观点 D 朴素唯物主义观点5.物质的本质特性是( )A.客观实在性 B.实物性 C.结构性 D.可分性6.“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是( )A.前者是辩证法,后者诡辨论 B.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C.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 D.二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7.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 ( )A.观察实验方法 B.逻辑推理方法 C.矛盾分析法 D.归纳演绎方法8.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 B.社会规律和主观意识的关系问题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9. 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掩盖了剥削,是

3、由于它( ) 。A.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B.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C.采取了支付的形式 D.是劳动者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10.资本周转的时间是指( )的总和。A.生产时间和销售时间 B.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C.劳动时间和流通时间 D.购买时间和销售时间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A.社会意识和社会发展的不同步性 B.社会意识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C.社会意识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2.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A.历史唯物主义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哲学3. 意识的本质是(A) (C

4、)A 人脑的机能 B 事物自身C 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 D 人脑的条件反射 4. 从资本形态上划分,资本输出的形式有( )A、借贷资本输出 B、生产资本输 C、商品资本输出 D、私人资本输出5.下列表达中,符合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有( )A.实践是人的纯精神性活动 B.实践是人的感性物质活动C.实践是人的社会历史性活动 D.实践是人的自觉的能动性活动6.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重要理论意义在于它有利于( )A.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 B.坚持物质的可知性C.坚持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D.克服形而上学物质观的局限性7.价值形式发展所经历的阶段包括 ( )A.简单的价值形式 B.扩大的价值形式C.货币形式

5、D.一般价值形式8.产业资本在循环中所采取的职能形式有( )A.货币资本 B.流通资本C.生产资本 D.商品资本9.下列观点中,属于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有( )A.普遍联系的观点 B.永恒发展的观点C.对立统一的观点 D.量变和质变的观点10. 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有( )A.人口因素 B.民族构成C.生产方式 D.地理环境三、辨析题(每题5分,共20分)1.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2.能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有效服务的上层建筑就是先进的上层建筑3.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由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成为社会的基本关系。4.经济全球化削弱了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四、问答题 (每题

6、7分,共28分)1.有的人说,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剧中人” ,而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剧作者” 。请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的有关原理以及你的理解对这种观点进行分析。2.简述量变和质变的含义以及二者的辩证关系。3.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的内容是什么?4.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的作用是什么?五、材料分析题(12分)材料一:全球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中,已有近400家在华投资设厂。全世界最大的饮料公司可口可乐产品销售到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美国商业周刊调查,可口可乐位居全球1000家公司第26位,市场价值达1319亿美元。可口可乐公司自80年代初进入中国,累计对华投资超过1

7、1亿美元。目前,可口可乐系列产品占饮料市场四分之一的份额,占碳酸饮料市场的三分之一。材料二:研究表明,外国直接投资为中国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1998年中国的41.4万个就业机会同可口可乐的生产和销售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可口可乐系统直接雇用了1.4万员工,可口可乐的独立供应商雇用了35万名中国员工,可口可乐的独立销售商、批发商和零售商则雇用了5万名中国员工。另据外经贸部提供的情况,目前全国已开业投产的外商投资企业超过16万家,截至1999年底,在外商投资企业中就业的人数约2000万人,占全国城镇劳动人口的十分之一左右。材料三: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的经济总产值也产生了积极作用。可口可乐公司直接注入

8、资金80亿元人民币,间接创造了220亿元人民币的增加值,每年通过乘数效应使中国经济增加300亿人民币的产值。据有关部门的统计,1999年外商投资企业工业增加值增幅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0%。结合上述材料回答1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2如何认识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东道国经济的影响。3论述如何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新变化。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D 2.D 3.D 4.D 5.A 6.A 7.C 8.C 9.A 10.B二、多项选择题1.ABCD 2.BCD 3.AC 4.ABC 5.BCD 6.ABD 7.ABCD 8.ACD 9.AB 1

9、0.ACD三、辨析题1. 正确。意识是人在实践基础上大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人内容上讲它是客观的,从形式上讲它是主观的。2.错误。能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有效服务的上层建筑不一定是先进的上层建筑,如果其服务的经济基础阻碍、破坏生产力的发展,这就是腐朽的上层建筑。3.(1)生产关系是社会的基本关系,它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它决定着其他一切社会关系。 (2)网络是人们的一种交往工具,它会对社会关系产生深刻的影响。由计算机网络建立的关系可以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多种社会关系,但不会成为社会的基本关系。4.命题错误。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发展的过程。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占有

10、的优势地位使他们成为了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他们还可以通过经济全球化限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但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也具有积极的影响:他们可以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通过吸引外资,扩大就业,使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可以利用不断扩大的国际市场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四、问答题1.( 1)根据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所以,应该说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 ,又是历史的“ 剧作者”。 ( 2)唯物史观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但并不否认英雄人物的作用。英雄人物都是在群众实践中造就出来的,他们的历史作用必须和人民群众的实践紧密结合。也就是说,英雄人物

11、也既是历史的“剧中人 ”,又是历史的 “剧作者”。脱离了人民群众,英雄人物则发挥不了作用。 ( 3)题目当中的观点把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对立起来,违背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2.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量变表现为微小的、不显著的变化,是在度的范围内的延续和渐进。质变是事物性质的变化,是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质变表现为根本的、显著的突变,是对原有度的突破,是事物连续性的中断。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是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是量变,超出度的范围的变化,属于质变。二者辩证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为量变开辟了新的道路;二者互相渗透。

12、3. 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何者是世界的本原,何者是被派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即我们的思维能否正确地认识客观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4.第一,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导致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普遍提高。第二,实现资源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合理有效配置。第三,导致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在一定条件下促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五、材料分析题要求同学们通过上述材料认识跨国公司在当代世界经济全球

13、化过程中的作用;结合材料认识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积极与消极影响,论述发展中国家面对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全球战略应该采取的对策。要求同学分析观点正确,言之有理持之有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2)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A.实现共产主义 B.消灭阶级C.消灭国家 D.消灭两极分化2.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A、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C、彻底的唯心主义和不彻底的唯心主义 D、自然观上的唯心主义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3.在哲学基本问题上,唯心主义的主要错误是( )A.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14、 B.主张物质和意识都是世界的本原C.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D.抹煞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4.相对静止是指( )A.事物绝对不动 B.事物永恒不变C.事物运动的特殊状态 D.事物运动的普遍状态5.任何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 )A.主观反映 B.歪曲反映C.虚幻反映 D.正确反映6.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A.事物数量的增加 B.事物的一切变化C.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7.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B.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C.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 D.能动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被动的反映论8.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 )A.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B.自然与社会的统一C.生产与消费的统一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9.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的量的比例相交换,其原因在于它们( )A.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B.可以满足人们不同的需要C.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