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一(闭卷)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69886 上传时间:2017-08-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一(闭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一(闭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一(闭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一(闭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一(闭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一(闭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一(闭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一(闭卷)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这句话强调了 A人们对每一件事物都要细心观察 B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的指导 C人们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性 D人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B) 2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 A能否满足人的需要 B能否被多数人认可 C能否付诸实践 D能否在实践中最终取得预期的效果 (D) 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 A反映论 B先验论 C可知论 D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反映论 (D) 4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 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 B普遍联系和永

2、恒发展的观点 C对立统一的观点 D实践观点 (D) 5唯心主义认识论都是 A反映论 B先验论 C可知论 D不可知论 (B) 6唯心论和不可知论的关系是 A唯心论都是不可知论 B主观唯心论是不可知论,客观唯心论是可知论 C客观唯心论是不可知论,主观唯心论是可知论 D有些唯心论者是可知论,有些唯心论者是不可知论 (D ) 7对不可知论“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 A科学知识 B丰富的经验 C实践 D人类认识能力 (C) 8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 A起主导作用 B起决定作用 C起重要作用 D不起作用 (C) 9认识主体是指 A事物的主要构成部分 B认识对象的主要方面 C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D人的主观精

3、神世界 (C) 10客体指 A一切客观事物 B自然界 C主体实践和认识活动的对象 D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 (C) 11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是因为感性认识 A是不可靠的 B是理性认识的基础 C是对事物外部现象的反映 D是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的 (C) 12认识的起点是感觉,这是 A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 B唯心主义才承认的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可以承认的观点 (D) 13列宁说,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 ,这句话应理解为 A革命运动是由革命理论派生的 B革命理论是革命运动的基础 C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最终决定作用 D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重要

4、指导作用 (D ) 14判断对一事物的认识是否完成的标志是 A占有的感性材料是否十分丰富而又真实 B感性认识是否已经上升到理性认识 C对该事物的认识是否已经过多次反复 D对该事物的理性认识是否已运用于实践,并取得预期效果 (D ) 15根据认识的发展规律,在认识的“熟知”与“真知”问题上的正确观点是 A熟知即真知 B熟知不等于真知 C熟知起源于真知 D熟知必然转化为真知 (B) 16真理是 A绝大多数人普遍同意的意见 B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 C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意识中的正确反映 D对人们有用的一切理论 (C) 17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具有不确定性,是指 A实践标准是不可靠的 B实践不

5、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惟一标准 C实践有历史局限性,它对真理的检验是一个过程 D科学理论也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C) 18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往往产生不同的认识,这说明 A认识的内容不是来自客观世界 B认识是主观自生的 C客观事物不能被意识正确反映 D认识受认识主体状态的影响和制约 (D ) 19真理的相对性应理解为 A真理和错误没有原则界限 B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认识都是真理 C不同人有不同的真理标准 D真理有待于扩展和深化 (D) 20假象是 A人们认识中发生的错觉 B从正面反映本质的现象 C反面歪曲表现本质的现象 D不表现本质的现象 (C) 21认识对实践具有 A决定作用 B检验作用 C指导作用 D

6、中介作用 (C) 22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 A、决定了社会发展趋势 B、决定着社会变革力度 C、社会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先导 D、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最终源泉 (C) 23重视理论创新,必须反对 A、经验主义 B、先验论 C、绝对主义 D、教条主义 (D) 24关于改造客观世界的说法,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包括改造自然界和改造人类社会 B改造客观世界是认识客观世界的目的 C改造客观世界必须遵循客观世界的规律 D改造客观世界的核心是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D ) 25下列属于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有 修身养性经济体制改革脱贫致富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 A B C D (D) 26在主观世界中,世

7、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统一的,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世界观 B人生观 C阶级立场 D价值观 (A) 27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关系是 A在实践中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自然地改造了主观世界 B改造主观世界主要是靠自己自觉地学习,自我反省,自我批评,自我教育 C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要有意识地、主动地改造主观世界,努力达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D只有改造好客观世界,才能更好地改造主观世界 (C) 二、多项选择题 1科学家对 1994 年夏发生的彗星撞击木星的天文现象进行了准确的预报和大量的观察研究,这一事实表明 A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B人类己能预测一切自然现象 C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正在不断深化 D人类

8、对宇宙的认识是无止境的 (ACD) 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主体与客体关系的内涵包括 A实践关系 B认识关系 C价值关系 D审美关系 (ABCD) 3一位科学家说:“我们今天生活着的世界,与其说是自然世界,还不如说是人造或人为的世界。在我们的周围,几乎每样东西都刻有人的技能的痕迹。 ”这段话应理解为 A人造的或人为的世界是惟一存在的世界 B现实世界是人类精神的创造物 C人类世界是人的实践活动对象化的结果 D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人类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 (CD) 4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缺陷是 A否认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B否认世界的可知性 C否认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 D不能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

9、(CD ) 5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 A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B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C认识的基础是实践 D认识是思维对存在的无止境的接近 (ABCD) 6唯物主义认识论都是 A反映论 B能动的反映论 C先验论 D可知论 (AD) 7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先的基本的观点,是因为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C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D实践不需要认识的指导 (ABC) 8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因为 A认识对实践不起推动作用 B实践不断提出新的认识课题 C实践不断积累感性材料并不断提供新的认识工具 D实践锻炼人的思维能力 (BCD ) 9做好工作“不唯书,不唯上

10、,只唯实” ,这一思想说明 A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先的基本的观点 B上级指示和决议不能作为行动的根据 C要事事取得直接经验 D一切要从实际出发 (AD) 10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辩证过程是 A从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的发展 B从间接经验到直接经验的转化 C实践认识实践的无限循环 D从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的上升运动(AC) 11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重大意义在于 A检验和发展理性认识 B发挥理性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C变精神力量为物质力量 D提高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克服其盲目性 (ABCD) 12 “一定条件下,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是指精神力量 A是物质力量的根源 B可以使物质

11、力量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 C可以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鼓舞作用 D为群众所掌握,才能转化为物质力量 (BCD ) 13割裂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历史的统一,会导致 A唯心主义 B教条主义 C经验主义 D “左”和右的错误 (ABCD) 14 “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 ”这一思想可以理解为 A真理是具体生动的形象 B真理体现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真理不是抽象不变的公式 D真理有其适用的具体范围和条件 (BCD ) 15真理具有 A具体性 B全面性 D客观性 C过程性 (ABCD) 16认识是 A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B主体对客体信息的创造 C主体对客体信息的

12、选择 D主体对客体信息的加工 (ACD) 17主体在认识过程中存在着“建构” ,这说明 A主体通过思维构造客体原型 B主体认识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 C主体把获得的全部客体信息结合起来,构造出客体的整体形象 D主体选择、加工客体信息,在思维中重新组合、构造反映客体的观念体系 (BD) 18真理和错误的相互转化,是指 A真理被推翻,为错误所代替 B错误是真理的先导 C对真理的运用超出了它适用的范围 D把真理的某一方面加以片面夸大(BCD) 19逻辑证明 A是探索论证真理的手段 B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C能指导实践,校正其谬误 D必须以实践为基础 (ACD) 20 “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

13、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 ”这句话意味着 A真理有它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B真理和错误是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 C真理和错误没有确定的界限 D真理和错误的对立在一定条件下才具有绝对的意义 (AD ) 21马克思主义“是任何坚定不移和始终一贯的革命策略的基本条件;为了找到这种策略,需要的只是把这一理论应用于本国的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 。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A、马克思主义不是教义,而是行动的指南 B、马克思主义必须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C、必须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D、马克思主义的原理是对现存的历史活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 (ABCD) 22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

14、真务实 B、坚持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 C、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的方法,而不是教义 D、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永恒真理,只能坚持不能发展 (ABC) 23全面贯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必须 A、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B、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永恒真理 C、在实践中坚持真理和发展真理 D、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ACD) 24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辩证统一的,表现在 A、认识的任务归根到底在于解释世界 B、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 C、要有效地改造世界,必须正确地认识世界 D、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 (BCD) 25人

15、类在客观世界面前所处的两种不同的社会活动状态是 A、必然 B、必然王国 C、自由 D、自由王国 (BD) 26 “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 ,其意思是指 人们改造自然界的活动不能停止人们改造人类社会的活动没有止境人们应当不断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们应当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和改进自己的思维方法 A BC D (AB) 27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关系表现在 A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B改造主观世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 C通过自觉改造主观世界,又能提高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 D二者毫无联系 (ABC ) 28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要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就是要 A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B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 C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 D改造自己的思想 (ABCD) 三、简答题: 1、为什么说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2、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关系如何? 3、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关系如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