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榜中学2014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散文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969726 上传时间:2017-08-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榜中学2014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散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加榜中学2014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散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加榜中学2014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散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加榜中学2014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散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加榜中学2014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散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榜中学2014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散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榜中学2014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散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加榜中学2014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散文阅读一、考点解读散文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议论散文三类。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 。中考散文阅读属于深层阅读理解层次。阅读散文时,要透过“形”抓住“神” ,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要抓住文章的结构和线索(文脉) ,要注意欣赏优美的语言。二、复习策略(一)掌握散文阅读的方法1、找“要素”阅读叙事性散文,必须掌握记叙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和事件的演变性质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可以说,对人物、事件理解得越深,对文章中心思想就挖掘得越透,概括得越准。2、理顺序叙事散文以叙述和描写为基本表达方式,阅读时,应注

2、意研究记叙的顺序(顺叙、插叙、倒叙),研究文章怎样过渡和照应,如何开头和结尾,做到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3、抓线索散文构思的线索常见的有:以情为线索,以理为线索,以物为线索,以空间为线索,以行为为线索,以文眼为线索。有的文章不但有明线,还有暗线。线索的特征是:在结构上贯穿全文,时隐时现,有明显的标志(或是标题本身,或在文中反复出现) 。线索是情节发展的脉络,线索的作用在于联系事件和场面,贯串情节。把握文章的线索,有利于把握文章的内容、结构以及所表现的中心思想,读起来整体感更强。4、品情感抒情散文着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作者的喜怒哀乐都包含在字里行间。抒情散文常常抒写作者的感情历程,表达心灵之

3、声,因此,阅读时,首先要把握住作者的感情脉搏。即使是叙事散文,由于文中所写的人物大多是作者所接触的,有交往的,有的甚至是休戚相关、患难与共的莫逆之交,因而也常常在人物的描写、事件的记叙中融注作者深切而独特的情感。5、析哲理就是挖掘作品中所蕴含的哲理。散文的抒情,总是在叙事、咏物的基础上进行,常说的见物思情就是这个道理。作者在文中所抒发的情感,往往是作者对生活的高度认识,即思想的升华。它传达着作者的心声,给人以启迪,仔细品味,都富有一定的生活哲理,尤其是借物抒情之作,在阅读时,一定要把握作品的立意,透过关键词句(段)去体味作者所寄寓的道理。抒情散文中的“哲理”常常隐含在以下几个方面:文中的警句;

4、篇末的结束语;神话、传说、典故的类比。(三)掌握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1、准确把握文章的主题方法:(1)找到文中的中心句和暗示主题的提示语、关键词语,从中概括文章主题。 (2)从所选的材料中概括,材料是为文章中心服务的,我们可以看文章所选的材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观点、态度、感情,从中找到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思想。考题形式:概括全文或某一段落的主题或作者的思想感情。答题要点:(1)能利用原文词语,尽可能使用。 (2)没有原文词语可利用时,要注意语言文字表达的准确性和层次性,要做到言简意赅又不漏掉答题点。2、理清文章脉络散文中的顺序,一般包括:选取的材料顺序、段落顺序、句子顺序、词语顺序等。线索是作者选择

5、材料的准绳,是作者选择材料脉络或描写、记叙的脉络。例如:背影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 藤野先生以“我与藤野先生交往的过程”和“我的爱国思想感情”为线索等。考题形式:直接问文章的线索是什么或说说作者选择材料的依据等。答题要点:找到线索,根据提问灵活回答。关键是能判断准线索。3、品味语言字词含义解释词语要根据该词语所在的语境来推断。答题思路:考虑文章或段落的主题,结合主题来答词语的含义;根据词语前后语句的内容、含义来推断。注意:如果知道该词语的原始意义解释,一定不要忽略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词语妙用考题形式:品评加点词语作用(妙用)或加点词语能否删除。答题思路:解释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表达作用。词语

6、的表达作用要结合语境或主题思想来回答,要答该词语对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或主题思想的作用,有时也可以考虑词语对景物描写意境的作用或人物性格等方面的作用。体现词语的准确性或生动性。哲理性语句的深层含义这样的题,往往结合发展性考题来考,有时,也会单纯考哲理性语句的含义,这种题型可以说“逢散文阅读题必有之” 。这样的考题,关键要抓住中心词,要体会词语的深层含义和双关意义。4、表达方式的作用 描写的作用散文中的描写主要包括景物、人物描写等。散文景物描写是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或主题的;人物描写主要是考外貌、神态、动作、心理描写以及有关细节描写,人物描写主要是突出人物的思想性格。议论的作用散文中的议论,往往是

7、揭示文章的主题或和抒情结合在一起,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抒情的作用要注意作者的思想情感倾向,一般不单独出题,往往和词语表达考点结合起来考。5、表现手法主要考查常见的表现手法。象征就是托物寓义,即通过一定的具体形象来表现一种深远的意义。这里的“具体形象” “物”就是本体,与之相对应的事物就是象征体, “深远的意义”就是象征意义。托物言志是散文中写景状物的重要方法,也就是把所写的景物或景象拟人化,赋予它人的思想情感和志向。对比烘托在散文中,为了突出作者所写的对象,作者往往运用对比烘托的写法。欲扬先抑文似看山不喜平,散文更讲究波澜,要赞美某种事物,先表达对它没有好感;想歌颂某个人物,先说他的不足等等,

8、然后根据情节的发展,达到歌颂与赞美的目的,而且使这种歌颂与赞美得到强调。一般规律:写景类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移情于景咏物类 托物言志怀古类 借景抒情、即事抒情咏史类 借古讽今、借题发挥送别类 即事抒情、即景抒情边塞类 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表现手法还有:侧面描写,卒章显志,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动静结合) ,虚实结合(以实写虚,寓虚于实,虚实相生)等。6、发展性考题仿写此考点一般是给一个句子,让考生仿写一个或几个。答题要点:要读懂题旨要求,出题人让考生做什么,怎么做;例句的关键词语是什么,要抓住关键词语思考、答题;在没有答题思路的情况下,要考虑和例句关键词语相对、相同的词语,例

9、如:关键词语是天空,你可以考虑大地、高山、海洋等,联想要丰富,思维开阔。谈感受这也是散文阅读的热门考题,可分为:(1)对描写对象;(2)对人物情感;(3)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4)对文章某些内容或形式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等。此考点灵活多变,把握的关键是:能准确读懂原文的含义和作者的思想情感。要有自己明确的观点或态度,不能模梭两可。答题时,语言要流畅。不能出病句,语言要有层次性,可以引用诗文或名言回答此题。三、典例透析阅读优等生的自卑 ,完成后面的题目我曾经在学校里体验过作为 名优等生的骄傲感。当时还流行在全班甚至全校根据成绩排座次,两三年时间里,我几乎毫无争议地牢牢占据着榜首。那时候我真是风

10、光无限,有一次在全市大赛上获奖以后,进教室时同学们如众星拱月一般将我围在中间。平时,常常有同学送给我看自己订阅的杂志,耐心地等着我一块儿去食堂,只要我招呼一声,也总是有人乐意跟我去打乒乓球或者到河边散步。但是,除了我自己,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相信,我的心里埋着深深的自卑。我一直觉得,自己除了会读书、考试成绩好之外一无所长。我羡慕志辉能下一手出色的围棋和象棋,连拥有业余段位的数学老师也会在周末提着棋子上宿舍来找他厮杀一番。我羡慕国宏在全校运动会上百米跑的那种风采,最后冲刺时在现场掀起的那种欢呼对我来说太陌生也太有诱惑力了。还有能轻松做二三十个腹部绕杠的许为、能写一手漂亮粉笔字的东益、能弹吉他的峰

11、子我时时厌恨自己其实是一个多么平庸而且乏味的人。有一个高个子同学乐平,此人颇有领袖才能,身上有一股不羁的潇洒劲儿,每次班级活动都是最活跃的,在篮球场上更能吸引女生的目光。他虽然还无法完成扣篮动作,但会做不少很帅的运球动作。更难得的是,这么一个略带痞气的人,学习成绩也很不赖。当然跟我相比还是逊了那么一筹。大概也正因为此,我一直觉得他看我的眼光里有点敌意。转眼高中毕业20多年,我跟乐平早已成为很好的朋友。说起往事,他怎么也不相信我当时会羡慕他。他说他才自卑呢,表面上嘻嘻哈哈,但也曾暗中发力试图冲击我学习上的霸主地位,但每一次都失败,眼看我似乎在不经意之中斩获一个个奖项,他也逐渐从嫉妒变成了佩服。他

12、说之所以不太跟我说话,就是因为我不太跟他说话。他还说,如果那些成绩不佳的人知道我那么羡慕他们,恐怕也不至于自动把自己归入“差生”的阵营,觉得中学几年了无意趣了,因为他们能从优等生的自卑感里收获一点自信,在“分数至尊”的畸形校园环境里也多少能体验到一丝成就感。如果你羡慕优等生,那么请相信你自己一定也有值得他羡慕的东西,这个世界上的尺度永远不会是单一的,_,你根本无须自卑。如果你是优等生,当然也没有必要太苛求自己的完美,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软肋。倘若心里会冒出一点点的自卑感,那也未尝不可,这点骄傲感背后的自卑感可以提醒你,你没什么好膨胀的,真正的挑战永远在考场之外。 1、写出加线词

13、语在文中的含义。(1)更难得的是,这么一个略带痞气的人,学习成绩也很不赖。(2)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软肋。2、在普通学生的眼中,优等生充满了自豪感和优越感,为何文中的“我”还会自卑?这自卑表现在哪些方面?3、联系上下文,从下面选项中选取符合文意的一句放回自然段的横线处。 (只写序号)A是牡丹就要盛放 B野百合也有春天C没有雄鹰不想搏击长空 D鸿鹄亦当高翔4、第自然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在文中起什么作用?5、读完此文,你觉得文中的“我”是个什么样的人?从中你悟出了什么?请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谈。答案:1、 (1)傲慢不羁,率性而为(2)弱处,不足,缺点,毛病2、原因:因为太过渴求

14、完美(追求完美) ,对自己不满足, (或者,觉得自己除了会读书,考试成绩好之外一无所长。表现方面:(1)羡慕同学的长处(厌恨自己的平庸) ;(2)对能冲击自己的人感到胆怯。3、B4、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 作用示例一:叙议结合,在前文叙述“我”作为优等生而自卑,时时羡慕别人长处的基础上,结尾水到渠成地引出作者的观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软肋,点明所述之事的深意。示例二:卒章显其志,点明主旨,人无完人,不管优等生还是“差生”都不必太过自卑,人生处处有考场,深化了文章中心。 (作用必须结合文章内容分析)5、 (第一问) “我”是一个成绩优秀而又能认识到自身不足、渴求完美、积极向上

15、的人。 (答对两点即可) (第二问)示例一: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不论成绩优秀与否,我们都无须自卑,优等生自有不足, “差生”亦有闪亮之处。这个世界不以学习成绩论英雄,只要我们努力,就能成为别人心中的“优等生” 。示例二:我是个成绩不大理想的学生,但我不会自卑,我有我的优点长处,我会努力进取,自信生活,因为野百合也有春天。示例三:我是个成绩优秀的学生,但我不会骄傲自满,我要善于发现自身不足,同学间相互学习,因为真正的挑战永远在考场之外。散文阅读备考模拟(一)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后面的问题。他从来没有觉得太阳如此明亮刺眼。钻出漆黑的巷道,一步三踉跄的他,伸出黑糊糊的手在眼前遮光。然而

16、,重生的喜悦让他迫不及待地站在烈日下,井下那可怕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随着一声巨响,水流霎时冲进工作间,工友们全被冲走,只有他侥幸逃脱。此时,他一遍遍告诉自己:我还活着。归心似箭的他,赶紧往家走。老婆孩子父母亲人,这个时候他们还不一定伤心成什么样呢。路上,他听到有人大着嗓门议论:这次矿难死了的矿工家属运气好哇,政府逼着矿主给每家赔20万元呢!20万?他的身体一激灵。每月挣的那点儿钱,一家老小勉强够活。老婆连件像样的衣服也买不起。自己哪像个顶家的男人呀!如果能得到这20万抚恤金,就可以过幸福日子了可自己怎么就活下来了呢?:他平静了一下心情,快速跑回到出口处,那里一片死寂,看不出任何生命的迹象。现在并没有人知道他还活着。他牙一咬,脚一跺,决定将错就错,隐姓埋名远走高飞,就让所有的人都当自己已经死了吧。这一“飞”就离家几千里,他这才知道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