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复习要点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692906 上传时间:2018-05-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生活复习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文化生活复习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文化生活复习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文化生活复习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文化生活复习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化生活复习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生活复习要点(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化生活文化生活教学重点难点梳理教学重点难点梳理来源:根据网络资源整理 一、文化的作用1.文化对社会的作用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巨大的 物质力量,对社会国家、民族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2)文化由经济、政治决定,又反作用于经济、政治,先进文化为经济政治发展提供 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3)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教育、人才、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格局中作用日益突出。 (4)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 容。 (5)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

2、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 要因素。 (6)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 器。 2.文化对人的作用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巨大的 物质力量,对个人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2)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 (3)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 方式。 (4)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 (5)文化可以塑造人生。优秀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 人的全面发展。 二、 全面认识文化多样性 1.文化多样性的含义(略) 2.文化多

3、样性的基本表现形式:民族节日、文化遗产的意义。 3.文化多样性的原因:各民族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 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差异,造成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4.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2)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 具有世界文化的共同特征,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3)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又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 求。 5.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 (1)首先要尊重本民族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还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不同民族之间

4、,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2)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 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3)要推动文化交流与传播,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三、 全面认识文化交流与合作1.原因和意义 (1)今天的世界是个开放的世界,同时文化具有多样性,加强中外文化交流,可以使各 国文化相互学习、借鉴,所以,我国必须大力发展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2)加强中外文化交流不仅有利于加深世界各国对我国文化的了解,弘扬中华文化,同 时也可以学习和吸收外来优秀文化,使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得到更好的发展。(3)加强中

5、外文化交流能够促进政治经济交流与合作,增进相互了解和信任,构建和 谐世界。 2.措施(1) 我们要通过经济交往,教育、人才交流等途径,运用大众传媒等手段,促进中外 文化交流。(2)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我们要既要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也要更加主动地推动 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3)文化交流要做到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要反对拒绝任何外来文化的 “封闭主义”和一味推崇外来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倾向。 四 、全面认识传统文化1.传统文化的含义(略) 2.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1)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 具体内容又能因时而

6、变。 (2)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对形成本民族的性格、心理、 道德等特征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3.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果 能适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要,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 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所以,传统文化的内容应与时俱进。 4.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1)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批判继承,古为今用。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 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 (2

7、)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对 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 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 ,自觉地加以改造或 剔除。 (3)要在实践基础上,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不断推进文化创新。 五、 全面认识文化创新1.文化创新的作用 (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 (2)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3)文化创新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4)文化创新也是一个民族永保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因素。 2.如何进行文化创新 (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

8、新的源泉,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着眼于文化的继承,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推陈出新” “革故鼎新” ,是文化创新的必然过程。 (3)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 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 为主,为我所用。 (4)要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推动文化发展内容、形式、手段的创新,创作优秀 的文化作品。 (5)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的倾向。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着 眼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要克服不利于文化创新的各 种错误倾向,

9、要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 ”也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 无主义” 。 六 、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发展历程;见证。 (2)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独特性;区域性;民族性。 (3)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得益于它特有的包容性,即求 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文化和谐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 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 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七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略)2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必

10、要性和重要性(1)必要性: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面对世界范围 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必须更高地举起 民族精神的火炬,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2)重要性: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在民族精神的力量上。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 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 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是中华民族之魂。中华 民族精神永不泯灭是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锐气不减、千锤百炼而斗志更坚的重要原因。大 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

11、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 本。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证。民 族精神能够凝聚起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形成强有力的向心力,把全国各族人民聚 集在党的周围,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弘扬和培育中 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3.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要求(1)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马列主义、毛泽东 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的“主心骨” ,有了这个“主心骨” ,才 有了民族精神之魂,才能在全社会形成

12、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2)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既要借鉴、汲取世界 各民族的长处,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 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伟大实践。(5)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要做民族精神的弘扬者、传承者、建设者。 八、大力发展大众文化(1)内涵: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 义文化,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13、2)要求:发展大众文化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 家争鸣的方针,反映人民利益与呼声,贴近人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对传统文化 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利于促进大众文化的发展。发展 大众文化要反映时代发展的要求,在内容、形式和手段上大胆创新。 九、 规范文化市场秩序,保证其健康发展(1)国家文化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文化市场的规范引导,大力弘扬主旋律,发展先进 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努力搞好社会主义文 化建设。(2)文化生产单位,不能只追求经济效益,应当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追求文化产品 的社会效益,把社

14、会效益放在首位,增强社会责任感,努力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不生产、不销售品位低下的文化产品。 (3)广大受众,尤其是青少年应当追求健康有益的文化,深刻认识不良文化对个人成 长的危害性,提高辨别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其影响的能力。 十、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是什么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 根本任务是培育“四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也是我们 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2)为什么 (1)精神文明能够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2)是全面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3)加强社会主

15、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 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4)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各项事业就会全面兴盛。搞不好, 人心涣散,精神颓废,各项事业都难以搞好。 (3)怎么做 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要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亿万人民参加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我们要积极投 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 十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1)基本内容(略)(1)必要性和重要性必要性:在意识形态领域,多种文化并存是客观事实,任何国家和社会都不会对文 化发展方向采取

16、放任自流的态度。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 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具有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重要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全国人民团结奋 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有利于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 思想的影响,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为中华民族的振兴提供正确 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 十二、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1) 基本内容(略)(2)重要性: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全面表达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 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传统美德相承接的要求和特征。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全体社会成员作出道德选择、判断行为得失,提供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社会主义荣辱观充分反映了我国公民“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 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既有先进性的导向,也有广泛性的要求,有利于引领良好社 会风尚的形成和发展。 十三、加强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