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_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件_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68937 上传时间:2017-08-05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9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_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件_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高中历史_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件_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高中历史_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件_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高中历史_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件_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高中历史_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件_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_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件_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_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件_新人教版必修3(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复习提问,1、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有哪些,他们的思想主张分别是什么?2、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有哪些,他们的思想主张分别是什么?3、如何评价宋明理学?,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标要求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10年测试要求 理解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基本主张。,一、背景:明清封建社会晚期,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废丞相,设军机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及缓慢发展商品经济活跃(江南)思想:封建传统礼教的禁锢(道学家),传统理学阻碍社会进步,李贽的生活经历和性格特征李贽(15271602年),号卓吾,福建泉州晋江人,是明朝中后期独具个性的思想家

2、。泉州是中国古代海外贸易发展较早的地区之一,李贽的祖父两辈都是从事商业活动的伊斯兰教徒。他26岁中举,由于不拘于官场和礼教的束缚,所以为官20余年辗转各地任中下级官员,经历坎坷。1580年辞官,后专心从事讲学和著书,61岁削发为僧。因其批判社会现实,最终以“惑世诬民”的罪名被捕入狱,不堪迫害自杀身亡,时年76岁。,二、明清活跃的儒家思想,1.李贽离经叛道 P16(1)性格处事:不羁(2)进步思想:揭露道学家的伪善;反对以孔子为是非的标准,提出是非标准应随时代变化而变化抨击封建社会传统观念,强调人正当的私欲(3)代表作:焚书藏书(4)评价:具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战斗精神和时代特色(资本主义萌芽)

3、,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知识点拔,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南宋)朱熹行宫便殿奏札,材料1,材料2,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明)李贽藏书卷,据材料1、2,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解析: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受到怀疑和挑战,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黄宗羲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史学家,学问极博,对天文、算术、乐律、经史百家以及佛经,无不研究。年轻时积极参加反明朝宦官

4、权贵的斗争和反清斗争,后隐居著述。其学说的核心是“非君说” 一种民主思想的萌芽,他否定君主专制,抨击君主一人私有天下产业之状,主张改革土地、赋税制度,强调工商皆本。,“天子所是未必是,天子所非未必非。” 明夷待访录,人物介绍,顾炎武,江苏人,明末清初儒学思想家、诗人。青年时曾参加抗清武装斗争,他学识渊博,对经史百家、天文地理、国家典制、郡邑掌故等都有研究,其诗堪称清诗冠冕。他能文能武,却不走科举之路,明、清朝廷多次请他做官,他都坚拒。他为人刚正,重视做人的品德修养,且擅长理财,他在山西创办的票号钱庄经营成绩卓越。他大力批判宋明理学,提倡“经世致用”,主张理论为现实服务,以经学济理学之穷。顾的学

5、术主张和爱国主义精神颇受近代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知识分子的称赞。北京报国寺西侧有其祠堂。,顾炎武(1613-1682),王夫之1619-1692),王夫之,湖南人,曾起兵抗清,兵败后隐居在衡山石船山麓,人称船山先生。他对经学、史学、天文、历算都深有研究,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哲学家。他认为“气”是物质实体,“理”是客观规律,“气者,理之依也”,他还认为,认识则来源于实践(“纾”)。王夫之的哲学思想是对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一个总结,并且把它推向新的高峰,在我国古代哲学史上有着突出的地位 。王几十年坚持每天打伞穿木履,表示与清廷不共戴天、不踏清朝土地。,2.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 P17(1)生平:抗清

6、、著书(2)进步思想:猛烈抨击君主专制: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限制君权,保证民权:提出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3)代表作:明夷待访录(4)评价:抨击封建君主专制,推动反专制斗争。,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二、明清活跃的儒家思想,黄宗羲在论经济政策时说道:“(将不切于民用者)一概痛绝之,亦庶乎救弊之一端也。此古圣王崇本仰末之道。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请回答下面问题(1)黄宗羲的主张与我国古代传统政策有何歧异?(2)指出黄宗羲这一主张产生的社会背景,分析这一主张的积极意义。,(1)黄宗羲认为农业和工商都是“本”,都应该重视和发展

7、,应该“痛绝之”的只是工商业中不切民用的有害因素。而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政策则以农为“本”,工商为“末”,重本抑末,重农抑商。(2)黄宗羲的主张是明末清初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在思想领域的反映。黄宗羲不仅在经济上把工商业提到与农业同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可贵的是能把工商业过程中出现的消极因素同工商业本身加以区别对待。这种认识和主张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当时是进步的,对今天也有借鉴作用。,3.顾炎武经世致用 P17(1)生平:弃科举,探救国(2)进步思想:经世致用(实践求真知,解决现实问题)“天下兴亡,匹夫有责”(3)代表作:天下郡国利病书日知录(4)评价: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二、明清活跃

8、的儒家思想,4.王夫之唯物思想 P18(1)生平:抗清、著书(2)进步思想:世界是物质的,是不断变化的,有规律可循考察研究认识论;朴素辩证法思想(3)代表作:船山遗书(4)评价:启示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划时代意义。,二、明清活跃的儒家思想,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人民为主”,重视手工业和商业,提倡“经世致用”,批判继承儒学,构筑具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明夷待 访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读通鉴论,激烈批判封建专制制度,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天下土地不能为帝王所得私有,而应当是耕者有其田,“工、商、皆民生之本”,经世致用,经世致用,继承“民本”思想,批判“君为臣纲”,反对不切实际的学风,提倡实

9、践,求真,反对天命论、天知论,建立唯物主义体系,代表人物,代表作,(1)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主张限制君权。(2)学术思想上:批判地继承传统儒学,主张“经世致用”,提倡以史为鉴,将学术研究与现实相结合,努力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共同的观点,何谓“经世致用”? 指的是一种治学思潮,要求将经书研究与社会现实问题联系起来,以解决实际问题。又称经世致用之学。其特点是以史为鉴,学术研究和现实结合,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从中发挥自己的社会政治见解,并用于社会改革。,(1)黄宗羲:继承先秦民本思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激烈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称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2)顾炎武:“保

10、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近代梁启超在此基础上概括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特别倡导实学,积极求真并实践。(3)王夫之:哲学贡献大,是中国古代唯物主义理论的集大成者,认为“气”(物质)在先,“理”(精神)在后,认识来源于实践(唯物主义认识论)。,不同的思想特点,(1)是明末清初反理学的儒家思想代表。他们继承了晚明进步的思想传统,提倡民主,反对民族压迫和封建专制主义;他们不畏强权、担当历史重任、敢于冲破旧的思想藩篱、探索真理的优秀品质,值得后人学习。(2)他们提倡“经世致用”的务实革新、求真求是的学风和“经世”爱国的优良传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他们掀起了中国封建社会晚期思想解放

11、的洪流,批判地继承了传统的儒学,构筑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具有解放思想的进步意义。,对三大思想家的评价,(4)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对当时的封建专制有一定的冲击作用,但没有提出新的社会制度,也未能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没有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思考:为何中国明末清初的批判思想没有形成像西欧启蒙运动波澜壮阔的景象?,1、明清之际的资本主义萌芽较为脆弱,使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2、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 3、高度强化的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压制使早期民主思想未能形成完整的体系。,对传统儒学的批判和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批判:政治上:反

12、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人民为主”。 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和商业,提倡“经世致用”。 思想上: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继承:主张和谐发展敢于探索,强调力行,三、影响:,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主张,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反对专制,强调经世致用,批判传统儒学,影响:,课堂小结,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小结,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是在当时政治经济发生巨大变化的条件下萌生的,对社会产生巨大冲击。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的反对君主专制、倡导经世致用和唯物思想等,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一定影响。,知识结构,春秋 战国 秦朝 西汉汉武帝 宋明 明清,兴起

13、,蔚然大宗,遭到打击,正统,高潮-理学新的儒学体系,批判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专题简括,儒家思想演变,儒家思想的演变历程及其原因,典例展示,请你依据上面四个历史遗存之照片,用一句话概括每幅图片所反映的主要历史信息,并简要说明我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发展的四个阶段(时期、儒学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活动、儒学发展的阶段特征、历史地位)。,成都文翁石室授经讲学图(西汉第一所公立学校),杏坛,白鹿洞书院,李贽故居,1.儒家思想的合理部分教育理论:有教无类、学思结合、因材施教等伦理道德:孝、仁义、诚信等(社会主义荣辱观)维护社会稳定:仁、德治、民本思想等(取消农业税)维护国家统一:大一统思想(统一祖国) 个人修养:正

14、身自省、修己安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 2.现实意义 当代中国领导人倡导的“以德治国”、“以民为本”、“和谐社会”的思想,是儒学在当代中国政治理念中的新体现。把儒家的一些伦理原则和道德用于规范用于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中,可以改善一切以物质利益为中心而造成的冷漠的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深化提高,儒家思想复兴,整理传统文化的一些思想内容。收集一些社会生活中的实例,说明传统思 想文化对现实生活的影响。调查了解家乡风俗中还有哪些传统礼制的遗存。成果展示(论文、演讲),实践活动,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6、以下著作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 B C D ,D,归纳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出现的背景,从

15、中你能得到什么规律性认识?,政治:专制统治 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经济:土地高度集中、赋役沉重 商品经济的发展,思想:程朱理学 “西学东渐”,认识: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是对一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从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抗清、反专制可知),(从黄宗羲重商可知),(经世致用;王夫之哲学思想可知),【深化探究】,学案答案,探究一:(1)思想家:李贽;依据:从“好高则倨傲”、“好洁则狷隘不能容”等字眼中可以断定是具有“离经叛道”的不羁性格的反封建先驱李贽的言论。(2)思想家:黄宗羲;结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3)思想家:顾炎武;提出:提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概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4)思想家:王夫之;独到之处:用“气”和“理”来比做物质实体与是客观规律,(或精神是依赖于物质的,由物质产生的,离开物质,精神就不存在)强调物质是普遍存在的(或物质是第一性的),这使他成为一位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