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劳技课渗透人文精神教育实践探索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684014 上传时间:2018-05-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劳技课渗透人文精神教育实践探索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学劳技课渗透人文精神教育实践探索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学劳技课渗透人文精神教育实践探索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学劳技课渗透人文精神教育实践探索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学劳技课渗透人文精神教育实践探索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劳技课渗透人文精神教育实践探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劳技课渗透人文精神教育实践探索(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劳技课渗透人文精神教育实践探索中学劳技课渗透人文精神教育实践探索陆汉荣陆汉荣摘要:摘要:本文以中学劳技课为研究桥梁,介绍人文精神教育实践,从研究现状、素材开发、实施原则、实施方法来探索人文教育。在劳技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对技术教育有相互促进作用,有现实意义。关关键词键词: :人文教育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素材人文教育素材 学生人文素养学生人文素养研究背景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生产方式和生产形式,给人类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科 技的滥用或使用不当也会给人带来危害,科学技术只有在人文精神的指导下,才最利于人类 美好发展。中国改革开放前,由于生产力不发达,流传着“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不 正

2、确思潮。以及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重知识、轻人文”严重。中国儿童存在着“喜欢依赖 别人;任性,做事以自我为中心;害怕承担责任;不爱劳动;学习不刻苦。 ”的陋习。而在美国及 一些西方国家九年制义务教育侧重文科,注重人文教育,基本观点是视野开阔,对将来任何 工作都重要,即使你以后是一个科学家。因为视野开阔可能只做 100 次实验,结果就出来了。 反之,可能要 200 次。甚至更多。上海市中小学劳动技术课程标准指出, 劳动技术是一门融 科学、技术、人文于一体的综合课程,融合了社会、经济、法律、伦理、环境等内容。提高技术 素养,关注学生终身发展。人文教育是不可缺少的。 研究范围 人文教育是个潜移默化

3、的过程。本文主要在劳动技术教育活动中研究实施。人文教育的内容 人文精神的内涵是综合的、全方位的,很实在、很具体,是一种巨大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它包括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心理素养、人生态度、道德修养、爱国情怀、精神世界、价值观、 人生观等等。它不同于一般的人文知识、人文科学。区别关键是在于是否把优秀的文化内涵 化为自己的精神品格,融入到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中。 研究目标 1. 充满和谐的发展意识,学生在学习中走合作竞争之路,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发 展,个性发展基础上的整体共同发展。 2. 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在技术学习中形成与技术相联系的经济意识、 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

4、全意识、伦理意识、审美意识、创新意识、责任意识,满足个体需要,追求真、善、美。 3.人与人和谐的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父母关系。 现状调查分析 下面随机抽取城镇学校。农村学校。私立学校进行劳技教学调查(见下 表)提高动手能力提高创设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三次以 上一次零次经常 有有时有无城镇学校80%15%25%45%10%30%30%60%10%农村学校65%10%0%27%70%3%10%70%20%私立 学校72%8%5%32%65%3%15%72%9%三所样本学校学生对劳动技术的认识 72%认为是提高动手能力,仅有 8%的学生认为 可以提高分析力,团结协作。普遍认为工艺精良是最大收获。而

5、仅有 8%的同学认为劳技是 认识水平综合提高过程。65%学生对劳动技术没有兴趣,大多数学生认为现代社会充满竞 争,优胜劣汰。而现代社会经济高度一体化,许多领域靠自己的能力是无法完成的。视窗 windows、两弹一星都凝聚集体智慧。学生看不到合作宽容让步,没有协作精神是不合时的。 因为未来社会是创新竞争。是团队协作的竞争。 研究过程 一一人文教育素材开发 二期课改劳动技术树立了以人为本的现代课程观,但是几乎没有现成的人文内容,渗 透人文教育,需要对课本素材扩充,这样在劳动技术课上渗透人文的机会比比皆是。例纸 艺向日葵。可扩充向日葵的来历:仙女克吕提厄追求太阳神的故事。使学生懂得我们社 会需要和谐

6、,暗箭伤人会被人抛弃,最后自己走上灭亡。绳结工艺的绳结是中华民族的象 征,寄托着人类的希望,承载着祝福。是尚佳的礼品,但在富裕的今天送大礼摆阔气是时尚 陋俗,不值得提倡。人文教育引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送大礼无意间消耗大量的资源,污 染环境,每个人要为生态环境出力,节约资源,建立人与环境的和谐。 劳技课的人文教育内容可以挖掘,横向、纵向联系。例如:食品雕刻,这个静物课本没 有任何人文教育内容,但主题鲜明、寓意深远。联系菜肴名称引出新加坡总理李光耀生日 八菜:(1)投桃报李满堂红(2)千龙聚首贺万寿在人与社会关系上,强调要有社会责任 感,长大要对社会作贡献。做对社会有用的人,人民会记住你,人文含

7、义就十分深远。唐诗 挂件作为一件小礼品受学生喜爱,唐诗是我国古文化的巅峰,唐诗重在言志。古人从小有 远大的理想“路漫漫,吾将上下而求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即使屈原被流放时,李白被 赐金放还时还是没有忘记自己国家。利用唐诗进行人文教育,学习古人的志向,树立远大 的理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效果就十分理想。下面是教学实践中开发的劳技人文 教育素材(适合初中劳技实验版)。目标教材内容人文教育内容合作、竞 争、和谐 发展1.六年级纸艺向日葵 2.六年级食品雕刻 菜肴设计 3.布艺布老虎 4.食品雕刻天鹅 5.木工锯子的发明神话故事:向日葵的来历和谐竞争,要有合作意 识,合作中发展 李光耀生日

8、八菜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锤炼老虎的特征;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善良忠诚、志向高远责任意识,树立远大理想 创新意识人与社会、 人与自然 的可持续 发展1.绳结工艺各种饰 结2.绳结工艺唐诗挂件 3.盆花栽培吊兰 4.扦插育苗富贵竹礼小情意深反对大礼,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中国优秀古代文化,爱国主义 空气清新剂,人育环境,保护环境 无土栽培,科学意识。创新意识爱心教育 与和谐关系,同学, 师生,父1.纸艺康乃馨2.水仙盆景 3.插花技艺插花设 计母亲节的花材-珍视母爱 水仙花-恋影花的来历,美育-良好的审美情趣 美丽的插花是协调师生、同学、父母间一个良好的 纽带母关系 二人文教育实施

9、原则 1.首先,要激发学生追求科学、崇尚真理的内在动力.引导学生养成科学态度,实事求是, 尊重科学、坚持真理。劳技教育的重点是学习科学技术,要甘为科学而献身,课上应该指出 科技应用的正负效果。保证我们科技造福人类,而不是成为祸害。例如:伽利略的日心说, 原子弹的发明等等。 2.主体性原则 人文教育强调对人的尊重,实施要符合教育主体(学生)的接受特点,要重视学生的 需求和应该享有正当的利益,使他们认可教育目标,使教育实践变成自主的活动。例如:在 木工“狮子”技能体验中,要求学生有节约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各个部件必须从大到小 紧密从夹板上裁下,否则,可能形成材料不够的尴尬结局。制作时分划合适小组

10、,规定一个 较短的制作时间,强调各个部件首先要分工制作,最后才合作完成,否则不能在规定时间 完成作品。学生认可教学目标。接着小组互评,体验集体的荣誉就是我的荣誉。自主形成节 约,合作的情趣。要有灵活性。它是一种心理需要,精神享受。 3.联系实际原则 劳动技术以提高技术素养为目标,关注学生终身发展。渗透人文教育时不能脱离教 学实际,脱离学生的年龄与心理实际,把技术与人文分离、把学生生活与社会现实的千丝 万缕的联系分离。鼓励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既让他们看见科技的发展,也让他们看见一些 现实现象。否则一味理想化教学一旦学生猛醒,继而产生的是对教育的怀疑,前功尽弃。例 如:在教学电子自动控制内容时,鼓励

11、学生参观附近先进的电信大楼,先进的自动化流 水线,也要求学生去农村,去工业展览馆看看时代的发展。感受改革开放成就,进行爱国主 义教育。在盆花栽培、扦插育苗时考察学校周围环境,了解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保 护环境的自觉性。 4.持久性原则 细雨润无声,学生人文修养的提高,学生良好的人文修养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是个长 期的过程。劳技教育中要从小事做起,持之以恒,平时要从保护环境,不乱扔垃圾做起,从节 约材料做起,从技能制作中,互相帮助做起,长久如此,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渗透人文教育 不仅仅把技术与人文知识简单的结合,重要的是提高学生人文修养。是技术渗透人文知识 提高学生人文修养的过程。周恩来曾说

12、过,活到老,做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这才有可 能形成良好人生观和价值观。 5.以多元评价为手段,促进学生人文修养的发展。 劳动技术教育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技术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技术学习的过程, 在设计评价标准时要技术与人文相联系。注重学生多方面的变化和发展,重视个性的形 成。从而促进学生不断反思、不断完善,修正自己的学习行为,使评价真正起到激励学生 的学习兴趣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作用。提高技能,又提高人文修养,学生良好的人文 修养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因此,评价要持续性,常规化,制度化。评价过程:设计、制作、 交流。评价方式:自评与互评、老师点评相结合,评价内容选择可参考: (1.)正确的劳动

13、价值观。 (2.) 勤俭、负责、守纪的劳动品质,良好的劳动习惯。 (3.)关注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中的技术问题,具有较强的技术意识和创新意识。 (4.) 合作意识、安全而负责地参加技术活动,具有与他人进行技术合作、技术交流的态度与能力。 (5) 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对环境有可持续发展。 6.教学资源的优化组合原则让学生尽可能的尝试运用计算机和网络、照相机、等各种工具和设备学习、设计、 制作。多使用教育多媒体。创设人文情景,形成人文色彩,尽可能的以学校和家里现有 的资源,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体现教学的人文特色,树立正确的态度 观、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提高审美情趣。引导学生以感受

14、、观察、假设、论证、体 验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引进各种教学手段,如调查、参 观、访问、交流、讨论、制作模型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尽可能的利用学生身边的、 生活中常用的材料进行创作。三人文教育实施方法 1.课堂教育是主渠道 强调合作与竞争。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师生间的合作和学生间的合作,教学中组织学 生分组讨论,分组合作制作,并且经常变换分组的方式,如:采用行、列、座位号,男女组 合,让每一个学生学会与全体同学相处。在合作中开展竞争,强调组与组的竞争,强调团 体内各成员合作下竞争. 使学生感悟到团体的荣辱就是个人的荣辱。 可持续发展。 强调师生关系的平等性,在对学生的

15、肯定、信任、期望 和宽容的气氛中,形成民主 自由的学习气氛,老师融入到学生的制作过程中,为学生解决制作难题。对老师的尊重 是敬而爱之,而不是敬而远之。在互动中交流、互相促进,在师生互动中,学生形成尊师 合作的优良品质。 2.拓展课课外活动、研究性学习 校本教材、研究性学习是提升学生人文思想的绝佳机会,校本课程可以淡化课程的 学科性,更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其提供实践机会。其主要是培养学生探索精神,重在 学生参与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使学生关注自然、体验生活、走向社会。重点培养学生关心 他人,关心社会,关心生态环境,关心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勇于承担社 会责任和义务,培养合作精神和

16、自我意识。在学习中体会甜酸苦辣,感受社会的真善美和 假恶丑,实践中分人与自然、人与生活、人与社会三个阶段目标。每个目标又可以分几个标 题。人与自然分三个方面 1.关心生态环境、关心地球 2 爱生活、爱人口与资源。人的自身发 展分三个方面 1。健康、朝气蓬勃 2.合作精神 3.自我发展意识3,利用乡土教材,挖掘人文因素.。乡土教材是学生喜闻乐见的素材,最贴近学生 的生活,很多具有人文意义。纸艺-千纸鹤,芦苇叶编风车、木工-制陀螺,这些本土技艺 很有特色。劳技教育中选择这些合适的内容效果是最好的。四。效果与反思 技术教育中创建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人文教育也使技术更上一层楼。劳技教学中渗透 人文教育,不但使劳动态度,劳动观点,劳动习惯得到锤炼,也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关 系形成热爱集体,助人为乐的团结精神。本课题实验一年来,学生对劳技普遍产生了浓厚的 兴趣,争着上劳技课。有的学生说,上劳技课是一种享受。有的学生说,劳技课上我们又可以 听故事了。课任老师说,这届学生成长真快,懂事了。这或多或少地引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