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复习资料7087157

上传人:nt****6 文档编号:39683969 上传时间:2018-05-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概复习资料7087157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毛概复习资料7087157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毛概复习资料7087157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毛概复习资料7087157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毛概复习资料7087157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毛概复习资料708715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概复习资料708715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毛概复习资料第一章第一章1、 1941 年经过延安整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成为全党的共识。 (P2)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P6)答:概念概念: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不断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P7)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P7)答: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

2、取得胜利。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5、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P9)答:原因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回答了什么问题?(P10)答: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积累了重

3、要的历史经验。7、毛泽东思想的内容?(P13)答:内容内容: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8、 1945 年党的七大 ,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P14)9、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什么?(P19)答: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体系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10、 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 ,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和现实依据。(P23)2第二章第二章1、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4、(P51)2、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P51、53)答: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3、什么是解放思想?它包括哪些情况?(P55)答:含义: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对原先的认识进行再认识,这其中既有对原先认识中那些正确部分的坚持,也有对原先认识中那些错误部分的纠正;二是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的基础上,形成新的正确认识。第三章第三章1、认清国情

5、,是认清和解决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 (P64)2、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别新旧两种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P72)3、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和联系?(P74、75)答:区别:新民主主义革命仍然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范畴,它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建立的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段的联合专政,而不是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它所要实现的目的是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和改造小生产的私有制。联系:二者是互相联系,紧密衔接的,民主主义革命是

6、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4、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和经济纲领是什么?(P76、77)答: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35、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意义?(P81)答:反映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指导革命取得胜利的唯一正确理论。从中国实际出发,独创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革命的理论。它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

7、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的光辉典范,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邓小平指出:“马克思、列宁从来没有说过农村包围城市,这个原理在当时世界上还是没有的。但是毛泽东同志根据中国的具体条件指明了革命的具体道路。(注:中国革命的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6、党的建设的内容: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思想建设始终放在首位。 (P84)党的三大作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自我批评的作风。 (P85)第四章第四章1、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 新民主主义社会 ,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的

8、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P90)2、新民主主义社会国营经济的主要来源:没收官僚资本。 (P91)3、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P93)4、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法:和平赎买。 (P99)5、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P108)答:主要任务:集中精力解决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第五章第五章1、社会主义社会最大的优越性:共同富裕。

9、 (P118)2、社会主义的两个根本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 (P118)第六章第六章1、当前中国的国情和最大的实际是: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P133)2、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划分: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P134)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P137)答: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4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阶段含义则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4、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

10、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 (P137)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P138、139)答:一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二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三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四是由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五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

11、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六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七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八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九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 (P147)7、党的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P147)(以

12、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8、根据“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我国到 21 世纪中叶的战略目标?(P155)答:到 21 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或者:到 21 世纪中叶建国 100 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从而是“三步走”的战略和步骤更加具体明确。第七章第七章1、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P162)2、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改革属于经济体经济体制制的改革。53、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P168)处理好三者关系的经验和原则是什么?(P16

13、9)答:关系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发展,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更好地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才能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只有坚定不移地维护稳定,才能不断为改革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实践表明,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处理得当,就能总揽全局,保证经济社会的顺利发展;处理不当,就会吃苦头,付出代价。经验和原则经验和原则:第一,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4、怎样理解独立自主、自

14、力更生与对外开放之间的关系?(P171)答:我们始终要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立足点,这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经验和重要原则。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是闭关自守、盲目排外,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积极实行对外开放,都是为了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八章第八章1、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范畴。 (P181)2、公有制经济范围: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P188)3、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P189)答: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

15、济发展起主导作用。4、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所有制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所有制基础;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P192)5、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指导方针: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P205)6、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三个转变是什么?(P207)答:第一,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第二,有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第三,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67、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概念(P215)答: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利用的方式进

16、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第九章第九章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什么?(P220)答:最根本的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2、国体和我国的国体?(P222)答:国体:就是国家的阶级性质,即国家的权力由社会的哪个阶级或哪些阶级掌握。我国的国体:人民民主专政3、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是当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P235)4、依法治国的含义以及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本要求。 (P236、238)答:含义:依法治国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法制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第十章第十章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P255、256)答:基本内容:它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