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浮区间暗挖隧道测量工作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683852 上传时间:2018-05-1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浮区间暗挖隧道测量工作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五浮区间暗挖隧道测量工作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五浮区间暗挖隧道测量工作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五浮区间暗挖隧道测量工作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五浮区间暗挖隧道测量工作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浮区间暗挖隧道测量工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浮区间暗挖隧道测量工作(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五浮区间暗挖隧道测量工作实施细则浮区间暗挖隧道测量工作实施细则一、一、测量设计数据概况测量设计数据概况五浮区间暗挖隧道采用矿山法施工。右线设计起点里程:K7+058.286,设计终点里程:K8+358.791。短链 1.038m,区间长度1299.467m。左线设计起点里程 K7+058.286,设计终点里程:K8+358.791。短链 1.038m 和 28.792m,区间长度 1270.675m。区间设有临时施工竖井一座,竖井横通道(兼联络通道)中心里程:右K7+416.080;联络通道及泵房一座,中心里程右 K7+845。区间平面曲线最大半径 450m,最小半径 350m,区间纵断面最

2、大坡度,29.136。2 号线左线隧道从 3 号线隧道上方通过。二、二、测量依据测量依据1.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 50308-20082. 青岛地铁一期工程 3 号线土建 04 标五浮区间施工设计图3. 青岛市地铁一期工程 3 号线土建 04 标工程测量施工方案4. 青岛市轨道交通工程控制网(一期)成果表5. 各类工程测量书籍三、三、资源状况资源状况为满足五浮区间施工测量工作,设测量班班长一名,测量骨干两名,普通测量员两名。测量设备资源配置为: 拓普康 GTS-751 测距(2+2D)mm,测角 1. 0全站仪一套,天宝电子高精度水准仪、陀螺经纬仪、精密投点仪、铅锤仪、隧道断面仪各一

3、台,同时配备相关测量处理软件及其它常用测量工具。四、四、具体工作流程具体工作流程1、 开工前测量工作五浮区间开工前,首先由业主组织进行地面控制桩成果交接,交接桩手续完成后,立即组织测量人员进行地面复测,地面复测完成后及时将复测成果上报监理单位及业主。并依据区间现状及设计图纸编制科学、可操作性的施工测量方案。并上报监理审批存档。五浮区间竖井横通道施工完成后,按照上报的施工测量方案里的内容及时完成对五浮区间竖井横通道的联系测量。联系测量前首先复测原地面控制导线及高程,及时布设近井点并完成联测,联系测量平面控制测量采用的方法是:陀螺经纬仪加钢丝组合定向,高程采用:长钢尺导入法。测量的过程报测量监理全

4、过程旁站、复核,并及时向测量监理报成果数据。2、施工过程中测量工作2.1、洞内控制测量洞内观测的特殊性主要是施工干扰大,环境条件差,明亮度较差,边长较短,必须采用两次照准,当施工通风不好,烟尘严重时,不宜进行测角工作。洞内导线尽量选择长边。根据总的贯通精度要求及洞外导线对贯通精度的影响值,确定洞内控制测量所需的精度和方法。洞外洞内22mmm2.11、洞内导线根据洞口投点向洞内作引伸测量,洞口投点纳入控制网中,导线点尽量沿路线中线布设。洞口投点是洞外与洞内联系的主要点位,要反复测设,并经常加以校核(防止破坏)且加以保护。2.1.2、洞内导线应设成闭合导线或主副导线环。利用横通道与正洞导线组成一个

5、闭合环,做一次导线引伸测量。2.1.3、洞内高程点为了施工及复测方便,设置密度按照每 100m布设一组高程控制点。每次施测前最少复核两个以上的点。3、洞内施工测量每次断面掘进前,为了保证能够精确放样,严格按招标文件及测量规定作业,坚决杜绝测量错误。提高测量精度,把误差缩小到最小程度。根据设计的断面类型和尺寸放样出断面。五浮区间测量放样的方法采用:五寸台阶法(断面支距法) 、 。3.1、五寸台阶法(断面支距法):即根据中线及拱顶外线高程,从上而下每 0.5m(拱部和曲线地段)和 1.0m(直墙地段)向中线左右量出两侧的横向支距(量测支距时,应考虑隧道中心与路线中心的偏移值和施工的预留宽度) ,所

6、有支距端点的连线即为断面开挖的轮廓线,用以指导开挖及检查断面,并作为安装拱架的依据。遇有仰拱的断面,仰拱断面则由中线起向左右每隔 0.5m 量出路面高程向下的开挖深度。此种方法的作业程序为:中线放样、复核控制网复测一定要注意水平放样掌子面中线、测里程放样仰拱及其他构筑物向左、向右量出支距、画点放样拱顶及拱脚高程,及每向下 0.5m 的轴线点、及底部高程点4、横断面净空测量为确保隧道断面准确,有效控制超欠挖,施工过程中采用激光隧道断面检测仪按照测量规范要求在直线段每 10m、曲线段每 5m,进行隧道断面测量,并及时将测量结果反馈到施工中,以便及时、准确地指导施工,将隧道的超欠挖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范

7、围内。5、竣工测量隧道竣工后,为了检查主要结构物及线路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提供竣工资料,为将来运营中的检修工作和设备安装等提供测量控制点,所以进行竣工测量。隧道竣工测量时,首先从一端洞口至另一端洞口检测中线点,检测闭合后,应在直线上每 200250m 和各曲线主点上埋设永久中线桩;洞内高程点应在复测的基础上每公里埋设一个永久水准点。永久中线点、水准点经检测后,除了在边墙上加以标示之外,需列出实测成果表,注明里程,必要时还需绘出示意图,作为竣工资料之一。竣工测量另一个主要内容是测绘隧道的实际净空断面,按照测量规范在直线地段每 50m、曲线地段每 20m 或需要加测断面处施测。如下图所示,净空断

8、面测量应以线路中线为准,测量拱顶高程、起拱线宽度、轨顶面以上 1.1m、3.0m、5.8m 处的宽度。净空断面测量图竣工测量后按要求提供下列图表:隧道长度表、净空表、水准点表、中桩表、断链表、坡度表。五、五、资料管理与上报资料管理与上报1、洞外控制测量完成后,提交下列资料: 控制测量说明:包括隧道名称、区间长度、平面形状及纵断面状况、布网情况、施测方法、仪器型号、检定证书、平差方法、坐标系统、中线与定测关系、施测日期和特殊情况以及处理结果。 洞外控制测量布网示意图。 角度、边长和高程观测记录、计算方法、平差后的精度和坐标成果。 洞口投点的进洞关系。 贯通误差的估算及洞内测量设计。2、洞内控制测

9、量完成后,提交下列资料: 控制测量说明:包括布点情况、施测方法、实际贯通点里程、平差方法、特殊情况以及处理结果。 洞内控制测量布网示意图。 角度、边长和高程观测记录、计算方法、平差后的精度和坐标成果。 洞内控制测量的检测结果及其联测成果。 隧道中线放样计算。 实际贯通误差计算(横向、纵向、高程) 。 贯通误差的调整方法。3、使用新技术、新仪器、新方法施工的隧道,应按下列要求编写施工技术总结:基本情况。施测方法和实测精度以及精度估算方法。实际贯通误差及贯通误差的调整方法。测量过程中发生的主要问题及处理情况。使用和引进新技术的经验和体会。六、六、五浮区间暗挖隧道测量工作中需注意的问题五浮区间暗挖隧

10、道测量工作中需注意的问题隧道测量工作的重点不仅仅是保证测量成果和桩位的准确,更重要的是进行施工过程的测量监控和复核,及时纠正施工误差,满足隧道净空、限界、标高、中线及预留沉降等的要求,及时反馈信息,与现场技术管理人员一道,共同控制好工程质量。测量和现场技术管理人员对施工过程中出现或存在不符合净空、限界、标高、中线及预留沉降等基本要求的情况时要及时书面交底给作业队进行更正,出现作业队不严格执行技术管理人员的技术交底或不听从管理时,要及时报告项目领导,不得因报告或制止不及时而放任自流,造成技术质量事故。在五浮区间暗挖隧道测量技术管理工作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明确职责,各尽其职。隧道测量技术工作

11、不仅仅是测量人员的事情,而是测量和现场技术人员相互密切配合才能完成好的一件事,是一件涉及技术业务和技术管理的贯穿项目全过程的一项工作。首先要坚持好资料的交叉计算和互检制度,就是要求用于施工过程测设放样的资料必须经过测量人员与主管技术人员的平行独立计算并经相互复核无误和签认后才能作为现场测量放样的依据。测量人员要依据签认复核好的资料准确施测,科学有效地反映到施工现场,对测设数据的准确性和桩橛布设的有效性负责。技术人员要参与测量放样的过程,以保证施测过程及结果最方便地满足现场和施工过程监控的需要,不得出现测量人员完成现场测量业务后还得回过头来给技术人员进行现场交底的现象。2、加强沟通,通力协作。测

12、量工作是直接为现场施工和质量监控服务的,是控制工程质量最直接和明确的依据。因此,现场技术人员和测量人员必须加强沟通,通力协作,不得出现扯皮、推诿现象,要相互支持,相互理解,共同控制好工程质量。技术人员要及时把自己的意图和要求达到的目的告诉测量人员,以方便工作,避免无效劳动;测量人员的施测结果要反映技术人员的要求,并在测量过程中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以达到更方便施工和监控。对测量的数据结果测量人员和技术人员要一起分析,共同研究、判定工程质量的受控程度及需采取的对策,共同完成质量的监控工作。质量监控和交底工作是包括测量人员在内全体技术管理人员共同的职责和义务。3、加强研讨,以变应变。施工过程是千变

13、万化的,控制质量的措施和手段也会随着现场的变化而进行调整,要及时把变化的情况告知彼此,相互交底。诸如,工序衔接出现问题,要及时调整预留沉降量、初期支护体系的相关参数等。还有,对于隧道开挖超欠挖现象,测量和隧道技术人员要根据前一循环掘进和的断面参数进行分析,结合围岩状况及时调整炮眼间距、装药量、单循环钻爆深度等,以达到有效控制隧道超欠挖,不要机械地、被动地进行工作。4、注重测量放样的直观性、明确性、有效性和不可替代性。现场施放的点位要显眼、明确,方便识别和使用,更要保证其准确性。在洞内要埋设好中桩,边墙上要标识好里程及标高控制或监控点。每循环掘进前测量和技术人员要把周边眼所在轮廓线和周边眼的位置

14、用油漆标识在掌子面上,不得任由施工作业人员自行布设炮眼和确定开挖断面,以确保隧道净空尺寸和超欠挖现象的有效控制。5、坚持好书面技术交底制度,其表达方式要简单、明确、方便作业人员使用。技术交底是针对现场施工人员的,要把施工中需注意和坚持的要求写的浅显易懂和直观化,严禁采取给作业队交底时只画几个断面图或写几个标高数据的类似做法,致使交底不到位,不方便施工人员使用;此外,还要坚持现场直接交底和与施工人员的交流、教育工作,确保施工人员理解、明白技术人员的要求和达到的目标。6、坚持好桩位的复核与控制点周期性、阶段性复测制度。指导施工的桩橛在施工过程中容易被破坏而失准,如洞内埋设的中桩,要经常性的进行复核

15、,其周期最长不得超过一个月。分布在管区的导线点、加密的控制点同样要进行周期性复测,每半年必须进行一次,有特殊需要时可根据需要随时进行,确保导线点、控制点的有效性。一、 项目测量职责 1、 负责对各施工队组管段的导线点复测 2、 负责埋设加密水准点和重要地段的导线点; 3、 负责组织各施工队组管段的中线及边线的平面测量; 4、 负责指导和监督对各施工队组管段的桥梁进行平面控制测量及墩台中心定 位和复核; 5、 负责指导和监督对各施工队组管段的大、小涵洞的平面控制测量; 6、 负责各施工队组管段的桥涵、挡墙、土石方、房屋及附属工程的放样等日 常测量工作; 7、 负责各施工队组管段内各临时设施及道路

16、引入线进行勘测选线及测量; 8、 负责本作业段各工点的线路贯通及与对接项目的线路贯通测量、竣工测量, 为编制竣工文件提供相关资料。 二、 工作程序与要求 1、 各队组施工测量、控制测量、重点工程放样、竣工测量有项目部工程师主 持,各队组测量人员实施; 2、 一般测量工作和工程放样由各队组技术主管主持、组织测量人员实施; 3、 项目施工测量具体工作、内容、方法、要求、平差、精度、桩橛埋设的规定应分别按相关规定办理; 4、 对测量所得原始数据、资料必须真实,并妥善保管无损。 三、复核与检查制度 1、对所使用的基准控制点季度变换时进行一次边长角度的复核,并经过内业计 算其闭合差是否满足精度要求; 2、施工过程放样、复核必须更换主测人员,同一点位的测量、复核不能由同一 个人进行,必须由两个人以上进行更替操作。 3、内业计算必须换人计算及复核,即交叉计算复核。 四、施工测量桩点管理 1、测量点是包括地上、地下和建筑物内的各级三角点、导线点、GPS 控制点、 水准基点,是测量成果的具体标志,也是以后施工测量的依据,是保证工程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