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9680364 上传时间:2018-05-1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3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北京市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北京市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北京市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北京市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6-20172016-2017 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第 I 卷(50 分)一、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30 分。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 分)A. 脾胃(p) 伺候(s) 怯弱(qi) 敛声屏气(bng)B. 发髻(j) 韶光(sho) 吮吸(yn) 长矛毒弩(n)C. 押解(ji) 哀恸(tng) 庇荫(yn) 茅塞顿开(s)D. 掣肘(ch)忖量(cn) 呜咽(y) 一蹴而就(c)2. 下列各项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 分)A. 膏梁 分娩 风餐露宿 坐壁上观B. 纽扣

2、 蠕动 美轮美奂 全军覆没C. 翌年 纯萃 直接了当 千淘万漉D. 隶属 秩序 众口烁金 火中取粟3. 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 分)A. 在赛后的采访中,马塔说道:“本周曼联将进行两场比赛,这是我们证明自己能力的天赐良机,我们没有时间去为三连败自怨自艾,必须尽快找回状态。 ”B. 6 月 16 日,上海迪士尼高调开园。这个面积更大、设备更炫、科技更新、距离客源又更近的强劲对手,是否会让香港迪士尼变成“明日黄花”呢?C. 在风景秀丽的板水沟景区,采风团成员徒步于青山绿水间,行走在幽深峡谷内,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体会板水沟原始、古朴的独特魅力。D. 当年 87 版电视剧红楼梦播出

3、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看得如痴如醉,街上静悄悄的。这样的盛况如今怕是难以再现了。4. 下列加点字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 分)A. 明(明晓)欧阳尚书 骘闻而辟(征召)之B. 犹(如同)掇之也 带剑以过(经过)徐君C. 忽自中批除(降职)晏殊 许臣幕择胜(好地方)燕饮D. 而卒(士兵)能罗捕追胁 适值(遇到)御试进士5. 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 分)A. 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B. 于是脱剑致之嗣君群逆皆露刃持满以胁之 上面谕除授之意C. 仲尼适楚,出于林中 D. 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张文节荐之于朝廷 五六月累二丸而不坠6. 默写(20 分)2(1)众里寻他千百

4、度,_,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玉案 )(2)楚天千里清秋,_。 (辛弃疾水龙吟 )(3)_,尽西风,季鹰归未? (辛弃疾水龙吟 )(4)江晚正愁予,_。 (辛弃疾菩萨蛮 )(5)_,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 )(6)旧时茅店社林边,_。 (辛弃疾西江月 )(7)_,浓睡不消残酒。 (李清照如梦令 )(8)_,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9)_,瑞脑消金兽。 (李清照醉花阴 )(10)闻说双溪春尚好,_。 (李清照武陵春 )(1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_。 (李清照声声慢 )(12)_,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清照声声慢 )(13)_,笑谈渴饮匈奴血。 (岳飞满

5、江红 )(14)_,几年离索。错,错,错!(陆游钗头凤 )(15)春如旧,人空瘦,_。 (陆游钗头凤 )(16)_,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 )(17)关河梦断何处?_。 (陆游诉衷情 )(18)淮左名都,竹西佳处,_。 (姜夔扬州慢 )(19)_,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姜夔扬州慢 )(20)少年听雨歌楼上,_。 (蒋捷虞美人 )二、本大题,共 20 分。7. 选修课程第 II 卷(50 分)三、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 8-10 题。子北游于农山,子路、子贡、颜渊侍侧。孔子四望,喟然而叹曰:“于斯致思,无所不至矣。二三子各言尔志,吾将择焉。 ”子路进曰:“由

6、愿得白羽若月,赤羽若日,钟鼓之音上震于天,旌旗缤纷下蟠于地。由当一队而敌之,必也攘地千里,搴旗执聝1。唯由能之,使二子者从我焉。 ”夫子曰:“勇哉!”子贡复进曰:“赐2愿使齐、楚合战于漭漾之野,两垒相望,尘埃相接,挺刃交兵。赐着缟衣白冠3,陈说其间,推论利害,释二国之患。唯赐能之,使夫二子者从我焉。 ”3夫子曰:“辩哉!”颜渊退而不对。孔子曰:“回,来!汝奚独无愿乎?”颜回对曰:“文武之事,则二子者,既言之矣,回何云焉?”孔子曰:“虽然,各言尔志也,小子言之。 ”对曰:“回闻薰莸不同器而藏,尧桀不共国而治,以其类异也。回愿得明王圣主辅相之,敷其五教,导之以礼乐,使民城郭不修,沟池不越,铸剑戟以

7、为农器,放牛马于原薮4,室家无离旷之思,千岁无战斗之患,则由无所施其勇,而赐无所用其辩矣。 ”夫子凛然曰:“美哉!德也。 ”子路抗手5而对曰:“夫子何选焉?”孔子曰:“不伤财,不害民,不繁词,则颜氏之子有矣。”注释:1. 聝(gu):战争中割取敌人的左耳。古人以获取耳朵多少来计功。2. 赐:子贡,名端木赐,子贡是他的字。3. 缟衣白冠:兵,凶事,故白冠服,战争中穿这样的衣服表示奋死一战。4. 薮:水浅草茂的湿地。5. 抗手:举手8.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 分)A. 必也攘地千里 攘:夺取B. 推论利害,释二国之患 释:消除C. 吾将择焉 择:区别D. 敷其五教 敷:施行9. 下

8、列各项中加点虚词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3 分)A. 子北游于农山 赐愿使齐、楚合战于漭漾之野B. 孔子四望,喟然而叹 颜渊退而不对C. 以其类异也 铸剑戟以为农器D. 室家无离旷之思 则颜氏之子有矣10. 对下列句子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孔子四望,喟然而叹曰:“于斯致思,无所不至矣。”孔子向四面望了望,感叹地说:“在这里集中精力思考问题,什么想法都会涌现啊。 ”B. 回闻薰莸不同器而藏,尧桀不共国而治。我听说,薰草(香草)和莸草(野草)不能在同一个容器里收藏,尧和桀不能治理同一个国家。C. 由愿得白羽若月,赤羽若日,钟鼓之音上震于天,旌旗缤纷下蟠于地。我希望得到这样的打仗机

9、会:白色旌旗像月亮,红色旌旗像太阳,钟鼓之声震动上天,繁多的旌旗遍及大地。D. 孔子曰:不伤财,不害民,不繁词,则颜氏之子有矣。孔子说:“不耗费财物,不危害百姓,不费太多的言辞,这就是颜子有的想法啊!4四、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17 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 11-14 题。长沙过贾谊宅1刘长卿2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注释:1. 贾谊:西汉文帝时著名的文学家,少年得志,深受文帝倚重,破格提拔,后因群臣忌恨,被贬为长沙王太傅。33 岁便英年早逝。2. 刘长卿:唐代诗人。玄宗天宝年进士,仕途

10、坎坷,于肃宗和代宗两朝先后遭受贬谪。此诗作于他第二次迁谪来到长沙之时。11. 下列对诗歌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 分)A. “栖迟”是指像鸟儿那样敛翅歇息,飞不起来。这里形容贾谊遭受贬谪之后怅然落魄,漂泊失意的情状。B. “楚客”既指贾谊,也包括作者与别的凭吊之人,体现出人们对于贾谊悲剧人生感同身受的同情。C. 颈联由贾谊被贬,联想到自身的境况。 “湘水无情吊岂知”用比喻手法,感叹我在这里凭吊贾谊,天下人不能理解我的用心。D. 尾句表面怜君,同时也是自怜,是说二人原本不应该放逐到天涯,弦外之音是你我均无罪却遭贬,可悲可叹啊!12. 下列关于贾谊的诗句,与本诗尾联所表达的情感最为接近的一组是(

11、3 分)A.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李商隐贾生 )B. 一时谋议略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 (王安石贾生 )C. 少年倜傥廊庙才,壮志未酬事堪哀。 (毛泽东咏贾谊 )D. 上书忧汉室,作赋吊灵均。 (戴叔伦过贾谊宅 )13. 颔联“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描摹了怎样的景色?表达了怎样的感情?(6 分)14. 颔联中, “秋草” 、 “寒林” 、 “斜日”等意象共同组成了一幅融情于景的秋日图。通过描摹景物表达情感,是创作诗词的经典方式。请从“西风” “流水” “烟雨” “青草” “海棠” “杨柳” “庭院”“候馆” “秋千” “扁舟” “鸿雁” “蟋蟀”中任选五个,用一段

12、话描绘一幅情景交融的画面。 (5 分)五、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8 分5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5-18 题。阅读三国演义 ,应该穿越迷雾,确立基本共识。三国演义向有“七实三虚”之说,它将历史与演义、史实与虚构糅合在一起,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在民间, 三国演义几乎充当了历史教科书的角色,很多人的历史知识和历史观念都来自于三国演义 ,比如“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之类的说法,至今都还有很大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左右了中国人的历史观。有学者据此批评三国演义 “所传播的不是一部真实的历史,而是一部被歪曲的历史” “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进行了大规模的篡改和虚构,而且常常偷梁换柱,张冠李戴,以假乱真,颠倒

13、黑白,因而严重地模糊了历史的真相,扰乱了人们的历史视听” ,并认为三国演义是一个“以文乱史”的恶例。如果将三国演义作为一部历史著作,这些评判并不过分;如果考虑到三国演义在中国民间的“跨界”的广泛影响,这样的立论也不无道理。但是, 三国演义本身并不是历史著作,它就是一部小说。有些人不同意小说对曹操与刘备的评价,并到三国志等历史著作中寻找证据。有人说曹操当年杀害吕伯奢,并没说过“宁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有人则说,曹操当年说的是“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此话仅就杀戮吕伯奢这个具体事件而言,并不能代表曹操的人生观,云云。有人质问,曹操大兵压境,刘备会傻到带着近十万民众逃亡吗?“三让徐州”有历

14、史依据吗?并以此为据,指斥刘备是个虚伪的政治骗子。这些言论其实是混淆了演义与历史的关系。读文学作品,文本是基本的根据。作品就是这样写的,若要评价三国演义 ,就要按照作品的描述来判断。如小说中的曹操爱笑,刘备爱哭,历史上的曹刘是否真是如此,与作品无关。大凡优秀的艺术作品,总能自成体系。每一个人物的性格、精神、言行逻辑,都能在作品的字里行间找到依据。作为一部不朽的经典, 三国演义里面的人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多数角色都有扑面而来的生动感。比如曹操的狡诈、残暴,刘备的仁慈、忠义,都是作品赋予人物的性格要素。曹操误杀了吕伯奢家人,以曹操的性格。岂容吕伯奢再纠缠不休,坏了他的大事?于是手起刀落,杀了吕伯

15、奢。这个情节十分血腥,完全不合人之常情,但发生在曹操身上,却合乎曹操的性格逻辑,与整部小说中的曹操性格是一致的。曹操的奸雄形象就是这样立起来的。再如小说“拥刘反曹”的倾向,这是小说的客观存在。从历史角度看,曹操是个对历史发展有重大贡献的人物,而刘备不过是一个匆匆过客而已。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和酒的关系一文中,鲁迅就毫不掩饰对曹操的欣赏:“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 。有人据此批判小说的“反曹”倾向,这看似有理,实则无理。因为, “反曹”是三国演义的基本倾向,若要问小说的“反曹”是否站得住脚,那就得看小说中的曹操是个怎样的角色,得看他在小说中的言行,得看小说提供的证据是否能将曹操给“反”了。这一点,只要认真阅读作品,自然不难得出结论。即便是经典作品,也不可能完美无缺,没有一点破绽。但是对文学作品的批评_。有人认为赤壁之战一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