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训练2018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仿真卷三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9679036 上传时间:2018-05-1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程训练2018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仿真卷三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全程训练2018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仿真卷三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全程训练2018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仿真卷三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全程训练2018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仿真卷三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全程训练2018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仿真卷三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程训练2018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仿真卷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程训练2018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仿真卷三(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仿真卷仿真卷( (三三) ) 高考仿真模拟冲刺卷高考仿真模拟冲刺卷(C)(C)本试卷分为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 钟。第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关学”的精神 陈来 “关学”指“关中之学” ,一般特指宋明儒学在今陕西关中地区的发展。不容忽视的是, 关学也有不同的发展阶段,如宋代道学主流的“濂、洛、关、闽” ,其中的关学就是专指北 宋时期的关学。一般认为,北宋中期的张载及其思想是关学的代表形态。张载讲学时便常 常谈及“关中学者” ,他与河南的“二

2、程”论学,多介绍关中学者的看法。 “二程”自视甚 高,但对关中学者很为推重。 “二程”盛赞张载的西铭 ,说“须得子厚(张载字)如此笔 力,他人无缘作得!”意思也是说只有关中学者的刚健力量才能作出西铭这样的大作 品。 宋元学案序录说“关学之盛,不下洛学” ,这是指北宋中后期。又说永嘉诸子“兼 传关学” ,这是讲南宋时关学仍有传承之绪。 明儒学案三原学案也用“关学”之称, 以描述明代关中之学。关中是地域观念,故关学的说法表达了重视地域地理的因素。关学 的特点,黄宗羲曾说“关学世有渊源,皆以躬行礼教为本” ,而这一特点人们多认为与关中 “风土之厚”有关,古代研究关学的学者认为, “关中之地,土厚水深

3、,其人厚重质直,而 其士风亦多尚气节而劲廉耻” 。 半个世纪以来,对关学的了解,往往从“以气为本,以礼为教”去突出其特点。这种 理解突出躬行实践,但忽略了价值和境界。其实,更重要的可能还是要从“横渠四句”和 横渠西铭去了解张载和关学的精神及其贡献。换句话说,对张载或关学的认识绝不能 离开对宋代儒学主流,对宋代道学总体的认识和评价。按照“二程”说法, 西铭是北宋 道学最重要的文献,代表了道学最高的精神追求。而被冯友兰称为“横渠四句”的“为天 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则显示了儒家的广阔胸怀,即为世 界确立文化价值、为人民确保生活幸福、传承文明创造的成果、开辟永久和平的社会愿

4、景。 西铭是哲学的、伦理的, “横渠四句”更是社会的、价值的,二者有不同侧重。 “横渠 四句”突出了道学的价值理想, 西铭指引出道学的宇宙意识,而张载的思想整体是把高 天和厚土结合一起,顶天立地、天人合一,故“横渠四句”和横渠西铭是关学对宋明 儒学主流精神与核心价值的主要贡献。 “横渠四句”的意义在宋代还不甚突出,但在明代以 后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其影响直至当代中国,塑造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志向和心胸。在这 个意义上说, “横渠四句”和横渠西铭构成了关学对中国文化发展的突出贡献。宋元学案横渠学案说张载“其学以易为宗,以中庸为的,以礼为体,以孔 孟为极循古礼为倡于是关中风俗一变而至于古” 。又说“关

5、中学者郁兴,得与洛学 争先” “关中学者躬行之多,与洛人并” 。可见当时多以关学、洛学并提。 “二程”当时亦称 关中学者为“关中诸公” “陕西诸公” 。在宋代,关学与河南的洛学关系密切,在明代,关 学与山西的河东之学关系密切,可见与其他一切有地域特色的学术一样,关学的发展也总 是在与其他学术体系互联互通中实现的。北宋嘉祐熙宁间,形成了“二程” 、张载为核心的 北宋道学的交往网络,而程张的思想主张共同形成了北宋道学的主流。目前学界多关注把 张载作为关中学派的代表,这是无可非议的。但也要指出,若只把张载定位于此,无形之 中可能会只突出了张载关学对地域文化的贡献,成为地域文化的代表,而容易掩盖、忽略

6、 了他对主流文化道学的贡献。我们把张载作为道学创立者之一,把张载与道学联结起 来,而不把他限定在关学文化,正是为了突显关学对主流思想的贡献。关学在历史上的不 断发展不仅是对以往关中学术的传承,也是对全国学术思想的吸收、回应和发展,积极参 与了各个时代主流思想的建构,是“地方全国化”的显著例子。(选编自中华读书报 ,22016 年 1 月 2 日) 【注】 陈来: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关学”只是一个地域地理特色明显的地域性学术派别,这个名称最早出自宋代。B “关学”在北宋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张载, “二程”对其评价极高,认为只有

7、他才能 写出西铭这样的大作品。C研究“关学”的古代学者普遍认为,关学学者重视践行礼教的特点与关中地区的 风土人情关系密切。D从凸显“躬行实践”这一角度出发, “关学”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气为本,以 礼为教” 。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关学”不断发展,到了北宋中后期,其影响力已经与“洛学”不相上下。B黄宗羲认为,关学从开创到繁荣,其特点是一脉相承的,即把践行礼教作为核心。C备受“二程”推崇的西铭 ,代表了道学最高的精神追求,是北宋道学最重要 的文献。D 西铭和“横渠四句”是关学对于中国文化发展的巨大贡献,影响深远。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8、A 西铭与“横渠四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宋明时期的儒学价值核心。B相比较而言, 西铭展现的是道家的宇宙意识,是哲学伦理,而“横渠四句” 则更注重道学的价值理想的阐发。 C仅仅将张载看成是关学的代表人物,容易让人们忽略他在道学文化中的突出贡献。 D关学是“地方全国化”的典范,因此它不但传承自身学术血脉,而且积极参与全国 其他主流思想的建构。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12 分) 一代奇人辜鸿铭 陈 彰 辜鸿铭,福建厦门人,名汤生,号立诚,自称慵人。他以南生于南洋,西学于欧洲, 东娶于日本,北官于燕京,故又常以“东西南北之人”自命。得爱丁堡大学文学硕士

9、时, 年方 21 岁。在英伦完成学业后,又遍游德、法、意、奥各国,先后荣获文、哲、理、工、 神学等博士学位,凡十三个之多。32 岁归国后,精研中国学术,穷四书五经之奥并曾涉猎 群籍。因此认为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为世界文化之冠,首家将许多典籍译成西文,传播 国外。 辜鸿铭自幼即饱受西洋文化的熏陶,植基深厚,但毫无崇外的观念。我们看他归国后, 竟能就其学于西方者撷英汰芜,取精用宏,以发扬中国之学术,而又终归于儒家一路,躬 行实践,迥非当时一般以口耳为学者所可比拟的。他平日与人谈到“民族精神的异同”之 点,曾肯定地认为:“英国人博大而不精深,德国人精深而不博大,惟有中国既博大而又 精深!”由此可见他

10、对我国故有文化,是何等的推崇!青年时期的辜鸿铭是在西方世界度 过的,曾饱受白人世界的冷遇。这种精神压迫的反作用力,使他尤为赞美中华传统文化, 仇视所有崇洋媚外的思想。 鸿铭一代奇才,学贯中西,为世所重。王亮畴生前尝称赞他说:“鸿铭先生,学博中 西,足迹遍天下,早岁游欧美,精研各种文化科目,均能撷英掇华,发其秘奥,著为宏论。 迨归国后,专心讲学,春风化雨,桃李盈门,数十年如一日,更以余闲,从事著述,独具 慧眼,尤以用西文翻译我国多种古籍,皆能尽信雅达能事;于中西文化交流之贡献,厥功 其传!”足证近代学人对他钦佩之一斑。 辜鸿铭虽是学博中西,足迹遍天下,但他为人怪诞,他不但力主保存我国的旧文化,

11、甚至连辫子、小脚、姨太太等也在他的保存范围之列。而他之好辩善骂,尤为当时人把他 列为金圣叹一流的人物。中日甲午之战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解职到中国漫游,游次武昌, 时鸿铭在湖北总督张之洞的幕府任幕僚,当将所翻译出版的英译文论语 ,送一本给伊藤,3伊藤因笑问他道:“你精通西洋学术,难道还不如孔子之教,能行于数千年前,而不能行 于 20 世纪的今天吗?”鸿铭不假思索地答道:“孔子教人的方法,好比是数学家的加减乘 除,在数千年前,其法是三三得九,如今 20 世纪,其法仍是三三得九,并不会三三得八的。 ”伊藤听了,一时也无词以对,只是含笑点首。 他对于当时权倾中外的袁世凯与富甲海内的盛宣怀极感不满,他们

12、自然也逃不过他的 讥笑怒骂。原来骂人不但要有艺术,也需要有胆量,辜鸿铭之骂人则兼而有之,他对袁、 盛二人,不但背后骂,当面也骂,而且骂到入木三分,挖苦得痛快淋漓,甚至还编入他的 幕府纪闻中,以广流传。鸿铭这一类的骂世讽语,大多是有因而发,却不是无的放矢。 这使我们觉得这位狂狷之士,实寓劝世于骂世之外,含妩媚于辛辣之中,殊非当时一般泄 泄沓沓的士大夫可比拟的。 鸿铭老当益壮,每一谈吐,诙谐百出,妙趣横生。他家里有一个老佣人叫刘二的,跟 随他数十年,可谓形影不离;而他与刘二平日的穿戴打扮,极为相似,又同样在脑后拖着 一条长辫子,以至每有生客登门,几无法分辨。他亦明知会使人误会的,因此常笑对友人 解

13、释道:“刘二是我的影子,我和他二人的穿戴打扮也差不多。 ”鸿铭晚年,尝应日本聘, 主讲“东西文化” ,留东瀛十余年,迄民国十六年(西历 1927 年)归国。翌年,以疾复发不 治去世,享年七十有二。 (摘自古今名人传记 ,台北古今谈杂志社出版,有删改)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辜鸿铭遍游德、法、意、奥各国,先后荣获 13 个博士学位。归国后,精研中国学 术,第一个将许多典籍译成英语,传播国外。 B辜鸿铭归国后,把他在西方所学的精华,用来发扬中国的学术,但是最后却又像儒 家一样,亲自实践,远不是当时一般只靠听说来治学的人可比拟的。 C辜鸿铭用西文翻译的我国多种古

14、籍,真实、通顺而又典雅,晚年,曾在日本主讲 “东西文化” ,达十几年之久。 D辜鸿铭对于当时权倾中外的袁世凯与富甲海内的盛宣怀敢于当面讥笑怒骂,甚至还 编入他的幕府纪闻中,反映了他过人的胆量。 5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4 分) A本文以凝练深沉的笔触,全方位展示了辜鸿铭独特的人生轨迹和思想行为,突出了 他的性格特征和在保存中国古代文化方面的杰出贡献。 B辜鸿铭早年就深受中华文化的熏陶,儒学功底深厚;后到西方求学,在知名大学深 造,加上自己的聪慧和语言天赋,又精通了西学。 C王亮畴中肯地评价辜鸿铭在中西文化交流方面的贡献,对他的传奇人生进行了高度 概括, “厥功其

15、传”四字包含着无限的崇敬之意。 D辜鸿铭怪异的打扮和生活形态,以及一些奇谈怪论,也体现了他为人轻浮、嬉闹, 缺乏一种沉稳、厚重,同时也缺少对社会的深刻思考。 E辜鸿铭好辩善骂,自比金圣叹一流的人物;他骂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骂袁世凯和 盛宣怀,足见其蔑视权贵,张扬个性的民族主义精神。 6文中说,辜鸿铭“尤为赞美中华传统文化,仇视所有崇洋媚外的思想” ,对此你是 怎么理解的?结合文本和现实谈谈你的看法。(5 分) 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14 分) 新年康乃馨 金光 说实在话,这样的天气她坐在这儿很委屈。可委屈有什么用啊,生活就是这样艰辛, 只有这

16、样坐着,每天看着一个个人从车站走出来,站在她面前拨打电话,然后付费,她才 能有收入。 她只有 17 岁,这个年龄应该上高中。可不行,她得坐守这个讨厌的电话亭。自从她爸4爸出了车祸,她守在这儿已经三年多了。她想,她还得继续守下去。守到什么时候,鬼知 道。 现在是除夕夜,远处早已有爆竹在响了,透过铁皮房的窗口往外望去,能看到天空中 不时升起的礼花。铁皮房里冷极了,她冻得瑟瑟发抖,不停地两手搓着,哈着气温暖有点 儿僵硬的双手,但这几乎没什么作用。 她的世界就是这两个平方米,一天到晚看着人来人往,每张面孔她都陌生,偶尔会有 一个人在她面前停留一下,拿起放在窗口的电话拨打,然后问多少钱,她就看看计价器上 显示的时间,说出准确的价格。对面的人匆匆付账,没有人多看她一眼。 母亲下岗了,弟弟要上学。母亲就把她爸爸生前经营的电话亭交给了她,自己到菜市 场卖菜。在这儿,没有人肯向她说一句多余的话。她还兼营着一些畅销杂志,没事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