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试卷)-2324-四川省成都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上传人:孓影 文档编号:39672140 上传时间:2018-05-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化学试卷)-2324-四川省成都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三化学试卷)-2324-四川省成都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三化学试卷)-2324-四川省成都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三化学试卷)-2324-四川省成都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三化学试卷)-2324-四川省成都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化学试卷)-2324-四川省成都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化学试卷)-2324-四川省成都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高级度上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化学试题1.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Fe-56 2.考试主要内容:基本概念、热化学、元素化学与物质结构。 3.全卷分客观题和主观题,客观题含选择题共 7 7 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 项正确,选对的得 6 6 分,满分 42 分,主观题,每空 2 分,共 58 分,全卷满分 100 分。化学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选项ABCD物质分析硅酸干凝胶多孔,可以用做干燥剂Cl2 2为有毒无色气体,使用要十分注意安全铝热反应可以用于金属的冶炼锌比铁活泼,轮船上可用锌保护铁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

2、的是A.溴化亚铁溶液与少量氯水混合:2Fe2 2+ +4Br- -+3Cl2=2Fe3 3+ +6Cl- -+2Br2 B.向 NaAlO2 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 2有白色沉淀 :CO2 2+3H2 2O+2AlO2 2- -=2Al(OH)3 3+CO3 32 2- -C.漂白液和强酸性洗涤剂混合使用:Cl- -+ClO- -+2H+ +=Cl2 2+H2 2OD.少量碳酸氢镁与Ca(OH)2 2悬浊液混合:Mg2 2+ +2HCO3 3- -+2Ca2 2+ +4OH- -=Mg(OH)2 2+2CaCO3 3+2H2 2O3.学生甲已将四种物质按照一定分类标准分类归入到椭圆形中,下列

3、说法正确的是:ASO2 2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 SO2是电解质Bb 可以代表含氧元素的离子化合物CSO2 2、Na2 2C2 2O4 4均可作还原剂使酸性 KMnO4 4溶液褪色DCH3COOH 与 Na2 2S 的反应称为酸碱中和反应意大利科学家获得了极具研究价值的 N4(分子结构如图所示) ,回答第 45 题4.以下有关物质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N 均是以 SP3 3杂化, N-N 均为 键B.N 的电负性大于 O,所以 NH3的沸点低于 H2OC.N4为原子晶体,每个N 的配位数为 3D.N 原子核外有 5 个未成对电子5.已知 断裂 1 mol NN 键吸收 167 kJ 热量,形成

4、1 mol NN 键放出 942 kJ 热量,N2 2 (g)+3H2 2(g) 2 NH3 3(g) ; H1 1= 92.2kJmol-1对于反应: N4 4 (g)+6H2 2 (g) 4 NH3 3(g);H2 2(kJmol-1),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反应热 H2 20 BN2 2分子比 N4 4分子更稳定C.H2 2=2H1 1 D. H2 2与方程式系数无关6.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ABCD实验室制取并收集 NH3 3说明浓 H2 2SO4 4有脱水性、酸性、氧化性, SO2 2有漂白性验证非金属性ClCSi量取 01molL-1KOH溶液 2000 mL 7

5、如图所示,利用海水可提取很多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第步是 MgCl2 26H2 2O 在坩埚中加强热分解B第步是海水蒸发浓缩、结晶过滤C第、步可以是通入足量 Cl2D在第步反应为:Br2 2+SO2 2+2H2 2O=H2 2SO4 4+2HBr8.(14 分) CO 易与 Fe 发生反应 Fe+5COFe(CO)5 5,从而导致合成氨的催化剂铁中毒,除去 CO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已知 HAc 表示醋酸):Cu(NH3)2 2Ac+CO+NH3 3【Cu(NH3)3 3(CO)】Ac请回答下列问题:(1)C、N、O 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顺序 ;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_ _;(2)写

6、出基态 Cu+ +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3)配合物【Cu(NH3 3)3 3(CO)】Ac 中含有的化学键是 A金属键 B离子键 C非极性键 D配位键 E极性键(4)写出与 CO 互为等电子体的离子或者分子的电子式 (任写一个)(5)铜金合金形成的晶胞如图所示,Au 的配位数(距离 Au 最近的 Cu 原子数)为:_(6)实验证明银氨溶液可以除去 CO 并有黑色 Ag 生成,其反应方程式为_ ;9. (12 分)ZnSO47H2O、ZnO 等均具有药用价值工业由粗 ZnO(含 Fe2+、Mn2+、Ni2+及其他难溶物)制备 ZnSO47H2O 的流程如下:(1)步骤搅拌操作的目的是_(2)步骤、

7、中趁热过滤所需硅酸盐仪器名称是_;如何证明滤液中没有Fe3+3+_(3)试写滤液 I 中加入稀高锰酸钾溶液时的离子方程式:)_) _ ;(4) 步骤中调 pH=1 的目的为 _ ; 1010 (14 分)A、B、C、D、E 为前四周期的元素。其中 A、B 同周期,A3+3+比 B-少一个电子层,B-的最高能级中 3p 轨道全充满;C 原子的 p 轨道中有 3 个未成对电子,在同族元素中 C 的气态氢化物沸点最高;D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以用于铅蓄电池;E 元素的单质与 H2 2O 高温下反应,生成物中有一种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 X。请回答下列问题:(1)E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_ ; (

8、2)B、D 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_ (用化学式回答)。(3)在 0.1mol/L 10mL 的 AB3 3 溶液中加入相同浓度的 NaOH 溶液 35mL,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 。将 AB3 3溶于污水有沉淀生成,结合化学方程式解释这一现象 _ ;(4)将 m g X 溶于 10mL 足量 HI 溶液,离子方程式为 _ 。向溶液中加入 5mLCCl4 4振荡,观察 CCl4 4层呈 色;向水层中加入足量 NaOH 溶液,过滤、洗涤、在空气中灼烧,可得到红色固体,其质量为 。1111(18 分)某化学活动小组设计如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实验装置,以探究潮湿的

9、Cl2 2与 Na2 2CO3 3反应得到的固体物质(1)装置 A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2)装置 B 中试剂 Y 应为_(3)已知在装置 C 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后,测得 D 中只有一种常温下为黄红色的气体(含氯氧化物),C 中含氯元素的物质是一种盐,且含有 NaHCO3 3现对 C 中的成分进行猜想和探究提出合理假设假设一:存在两种成分,为 NaHCO3 3、_假设二:存在三种成分,为 NaHCO3 3、_设计方案并实验请在表格中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限选试剂和仪器:蒸馏水、稀硝酸、BaCl2 2溶液、澄清石灰水、AgNO3 3溶液、试管、小烧杯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步骤 1:

10、取 C 中的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滴加足量蒸馏水,然后将所得溶液分别置于 A、B 试管中固体物质全部完全溶解步骤 2:向 A 试管中滴加适量 BaCl2 2溶液a如果_ _ _b如果_步骤 3:_ _ 有白色沉淀生成,C 的成分有 NaCl结论结论:由步骤 3 的结论结合步骤 2 中的 a,则假设一成立;由步骤 3 的结论结合步骤 2 中的b,则假设二成立(4)该实验装置明显存在不足之处,改进的措施为_(5)若 C 中有 0.1molCl2 2参加反应且假设一成立,由此可推知 C 中反应生成的含氯氧化物为 (写化学式)石室中学高级化学半期考试答案石室中学高级化学半期考试答案选择题共 7 7 小

11、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的得 6 6 分,满分 42 分, 非选择题,每空 2 分,共 58 分,全卷满分 100 分。 1234567 BCCABDA8.(1)CNO C (2) 1s22s22p63s23p63d10(3)BCDE (4) 等 (5) 12 (6) 2Ag(NH3)2OH +CO +2H2 O=2Ag+ (NH4)2CO3+2NH3 H2 O9.(1)加快反应速率 (2)三角漏斗、烧杯、玻璃棒;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适量 KSCN 溶液,观察若溶液出现血红色,则证明含有Fe3+ ,反之则没有Fe3+ 。(3) MnO4-+3Fe2+7H2O=3

12、Fe(OH)3+MnO2+5H+2MnO4-+3Mn2+2H2O=5MnO2+4H+ (4)抑制 Zn2+的水解 10.(1)第四周期、VIII 族(第一纵行) (2)HClO4H2SO4 (3)7OH-+2Al3+=Al(OH)3+AlO2-+2H2O ;在污水中:3H2O+Al3+=Al(OH)3(胶体)+3H+,生成的 Al(OH)3胶体可以吸附污水中的杂质而聚沉,产生沉淀 (4)Fe3O4+8H+2I- =3Fe2+I2+4H2O ;紫红;60m/58 g11.(1)MnO2+4H+2Cl- =Mn2+Cl2+2H2O (2)饱和食盐水 (3) NaCl; NaCl、Na2CO3;a若无明显现象,证明固体中不含 Na2CO3 b若溶液变浑浊,证明固体中含 Na2CO3 ;向 B 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硝酸,再滴加 AgNO3溶液; (4)在装置 D 后连接一尾气处理装置 (5)Cl2O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