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MD-3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671964 上传时间:2018-05-18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191.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CMD-3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CCMD-3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CCMD-3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CCMD-3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CCMD-3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CMD-3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CMD-3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CCMD 3 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编码: 0x.xx1 器质性智能损害(痴呆 ) 分类:(0) 器质性精神障碍第 5 位和第 6 位编码表示诊断标准:是慢性进行性的智能损害综合征,包括记忆、思维、定向、理解、计算,学习能力、语言,及判断等认知功能障碍,偶尔以情绪控制和社会功能的衰退为前驱症状,意识清晰。常影响日常生活。应注意社会功能不佳(如保持或寻找工作的能力下降)不应成为诊断智能损害(痴呆)的主要标准,因这些功能减退的表现具有明显的文化差异。【症状标准】(1) 记忆减退,最明显的是学习新事物的能力受损;(2) 以思维和信息处理过程减退为特征的智能损害,如抽象概括能力减退,难以解释成语、谚语,

2、掌握词汇量减少,不能理解抽象意义的词汇,难以概括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或判断力减退;(3) 情感障碍,如抑郁、淡漠,或敌意增加等;(4) 意志减退,如懒散、主动性降低;(5) 其他高级皮层功能受损,如失语、失认、失用,或人格改变等;(6) 无意识障碍。(7) 实验室检查:如CT、MRI 检查对诊断有帮助,神经病理学检查有助于确诊。【严重标准】日常生活或社会功能受损。【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6 个月。【排除标准】排除假性痴呆(如抑郁性痴呆)、精神发育迟滞、归因于社会环境极度贫乏和教育受限的认知功能低下,或药源性智能损害。【说明】(1) 智能损害的总体严重性应以记忆或智能损害程度予以

3、考虑,按“ 就重原则 ” 其中哪项重,就以哪项表示;(2) 智能损害过程可叠加出现谵妄发作。如果伴发意识障碍(如谵妄)时,应推迟智能损害的诊断,因意识障碍本身完全可引起思维、记忆及其他高级功能的损害。必要时可作出意识障碍叠加于智能损害的双重诊断。编码: 0x.xx2 器质性遗忘分类:(0) 器质性精神障碍第 5 位和第 6 位编码表示诊断标准:以记忆损害为主的综合征。因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明显下降,导致顺行性遗忘和时间定向障碍, 但也可出现逆行性遗忘。因智能相对保持完整,记忆障碍显得尤为突出。【症状标准】(1) 记忆损害,尤以短时记忆(学习新鲜事物)的损害比近记忆损害(顺行性和逆行性遗忘)明显;(

4、2) 无即刻记忆(如数字广度测验)损害、意识障碍、注意障碍,或完全性痴呆;(3) 躯体、神经系统,及实验室检查证明有相关脑损伤或脑部疾病史(非酒精所致脑病);(4) 虚构、自知力缺乏、情绪改变、意志减退(如缺乏主动性),有助于诊断,但并非必需。【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6 个月。【排除标准】排除其他以记忆损害为主的非器质性综合征,如癔症性遗忘症、思维迟缓突出的抑郁发作,或以记忆丧失为主诉的诈病。编码: 0x.xx3 器质性人格改变、习惯与冲动控制改变、性心理改变分类:(0) 器质性精神障碍第 5 位和第 6 位编码表示诊断标准:人格改变、习惯与冲动控制改

5、变,或性心理改变可作为脑部疾病的残留障碍或伴随障碍,必须有器质性病因作为诊断依据,临床特点是病前的精神活动模式发生显著改变。【症状标准】(1) 躯体、神经系统,及实验室检查的阳性所见,或脑部疾病病史;(2) 符合人格障碍、习惯和冲动控制改变,或性心理障碍的症状标准,并至少有下列1 项:语速和语流明显改变,如以赘述或粘滞为特征;目的性活动能力降低,尤以耗时较久才能得到满足的活动更明显;认知障碍,如偏执观念、过分沉缅于某一主题(如宗教),或单纯以对或错来对他人进行僵化的分类;情感障碍,如情绪不稳、欣快、肤浅、情感流露不协调、易激惹,或淡漠;不可抑制的需要和冲动,不顾后果和社会规范;性行为改变;(3

6、) 无意识障碍和明显记忆损害;(4) 无人格改变系其他原因所致的证据。【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6 个月。【排除标准】(1) 排除创伤后人格改变、脑震荡后综合征、脑炎后综合征;(2) 排除人格障碍、习惯和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障碍。【说明】包括额叶综合征、额叶切断综合征、器质性假性病态人格改变。编码: 0x.xx4 器质性意识障碍(如谵妄)分类:(0) 器质性精神障碍第 5 位和第 6 位编码表示诊断标准:指一种器质性疾病导致的综合征,也称急性脑病综合征,临床特点是同时有意识、注意、知觉、思维、记忆、情绪和行为障碍,以及睡眠-觉醒周期紊乱。病程短暂易变,严

7、重程度有波动,可继发于智能损害或演变成痴呆,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60 岁以上多见。【症状标准】(1) 程度不同的意识障碍和注意受损;(2) 全面的认知损害,至少有下列3 项:错觉或幻觉(多为幻视);思维不连贯或抽象思维和理解力受损,可有妄想; 即刻记忆和近记忆受损,远记忆相对完整;时间定向障碍,严重时也有人物和地点定向障碍;(3) 至少有下列1 项精神运动性障碍:不可预测地从活动减少迅速转到活动过多;反应时间延长;语速增快或减慢;惊跳反应增强;(4) 情感障碍,如抑郁、焦虑、易激惹、恐惧、欣快、淡漠,或困惑;(5) 睡眠 -觉醒周期紊乱;(6) 躯体疾病或脑部疾病史、大脑功能紊乱的依据(如脑

8、电图异常)有助于诊断。【严重标准】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受损。【病程标准】往往迅速起病,病情每日波动,总病程不超过6 个月。【排除标准】排除其他可导致意识障碍的器质性综合征,尤其是智能损害、急性短暂的精神病性障碍、分裂症,或情感性精神障碍的急性状态。分类:(0) 器质性精神障碍第 5 位和第 6 位编码表示诊断标准:【诊断标准】(1) 符合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2) 有器质性因素所致疾病的证据,精神病性障碍(如幻觉、妄想、紧张综合征)随原发疾病的严重程度变动。编码:0x.xx51 器质性精神病性症状器质性幻觉症分类:(0) 器质性精神障碍第 5 位和第 6 位编码表示诊断标准:【诊断标

9、准】(1) 符合器质性精神病性症状的诊断标准;(2) 以幻觉(通常是视或听幻觉)为主;(3) 幻觉在意识清晰时出现;(4) 可有对幻觉的妄想性解释,但并非诊断所必需;(5) 排除精神活性物质所致幻觉症,排除分裂症。编码:0x.xx52 器质性精神病性症状器质性妄想症分类:(0) 器质性精神障碍第 5 位和第 6 位编码表示诊断标准:【诊断标准】(1) 符合器质性精神病性症状的诊断标准;(2) 以妄想(如被害、躯体变化、疾病、死亡、嫉妒等内容的妄想)为主,妄想的系统性变异较大;(3) 意识清晰;(4) 记忆无异常;(5) 可见幻觉、分裂症样思维障碍、孤立的紧张综合征症状如刻板动作、违拗等;(6)

10、 某些边缘性或非特异性所见(如脑室扩大、神经系统“ 软” 体征)不能作为诊断依据;(7) 排除急性短暂性精神病、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偏执性精神病, 或分裂症。编码:0x.xx53 器质性精神病性症状器质性紧张综合征分类:(0) 器质性精神障碍第 5 位和第 6 位编码表示诊断标准:紧张性精神运动抑制(木僵)或兴奋。一般认为脑炎和一氧化碳中毒与本症的关系比其他器质性因素密切。【诊断标准】(1) 符合器质性精神病性症状的诊断标准;(2) 至少有下列1 项:木僵;违拗;紧张性兴奋;(3) 排除谵妄、紧张型分裂症、癔症性木僵、心因性木僵,或抑郁性木僵。编码: 0x.xx6 器质性情感障碍分类:(

11、0) 器质性精神障碍第 5 位和第 6 位编码表示诊断标准:【诊断标准】(1) 符合器质性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2) 符合情感性精神障碍中的任何一型的症状标准;(3) 排除情感性精神障碍。编码: 0x.xx7 器质性癔症样综合征分类:(0) 器质性精神障碍第 5 位和第 6 位编码表示诊断标准:【诊断标准】(1) 符合器质性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2) 符合癔症的症状标准;(3) 排除癔症。编码:0x.xx81 器质性神经症样综合征 器质性焦虑症分类:(0) 器质性精神障碍第 5 位和第 6 位编码表示诊断标准:【诊断标准】(1) 符合器质性神经症样综合征的诊断标准;(2) 符合焦虑症的症状标准

12、;(3) 排除焦虑症。编码:0x.xx82 器质性神经症样综合征器质性情绪不稳定(脆弱)障碍分类:(0) 器质性精神障碍第 5 位和第 6 位编码表示诊断标准:【诊断标准】(1) 符合器质性神经症样综合征的诊断标准;(2) 临床以情绪不稳 (不能控制、 不稳定) 为主, 可有较多躯体不适,如眩晕、 疼痛、疲乏,或虚弱等;(3) 排除躯体形式障碍。编码: 00 阿尔茨海默 (Alzheimer)病分类:(0) 器质性精神障碍(00) 阿尔茨海默 (Alzheimer) 病诊断标准:阿尔茨海默 (Alzheimer) 病是一组病因未明的原发性退行性脑变性疾病。多起病于老年期,潜隐起病,缓慢不可逆地

13、进展(2 年或更长),以智能损害为主。病理改变主要为皮层弥漫性萎缩,沟回增宽,脑室扩大,神经元大量减少,并可见老年斑、神经元纤维缠结、 颗粒性空泡小体等病变,胆碱乙酰化酶及乙酰胆碱含量显著减少。起病在 65 岁以前者(老年前期),多有同病家族史,病变发展较快,颞叶及顶叶病变较显著,常有失语和失用。【症状标准】(1)符合器质性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2)全面性智能损害;(3)无突然的卒中样发作,疾病早期无局灶性神经系统损害的体征;(4)无临床或特殊检查提示智能损害是由其他躯体或脑的疾病所致;(5)下列特征可支持诊断,但不是必备条件:高级皮层功能受损,可有失语、失认或失用;淡漠、缺乏主动性活动,或易

14、激惹和社交行为失控;晚期重症病例可能出现巴金森症状和癫痫发作;躯体、神经系统,或实验室检查证明有脑萎缩;(6)尸解或神经病理学检查有助于确诊。【严重标准】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明显受损。【病程标准】起病缓慢,病情发展虽可暂停,但难以逆转。【排除标准】排除脑血管病等其他脑器质性病变所致智能损害、抑郁症等精神障碍所致的假性痴呆、精神发育迟滞,或老年人良性健忘症。【说明】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可与血管性痴呆共存,如果脑血管病发作叠加于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表现和病史之上,可引起智能损害症状的突然变化,这些病例应作双重诊断(和双重编码)。如血管性痴呆发生在阿尔茨海默病之前,根据临床表现也许无法作出阿尔茨海默病的诊

15、断。编码: 00.1 阿尔茨海默病,老年前期型分类:(0) 器质性精神障碍(00) 阿尔茨海默 (Alzheimer) 病诊断标准:【诊断标准】(1)符合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标准,发病年龄小于65 岁;(2)有颞叶、顶叶,或额叶受损的证据,除记忆损害外,可较早产生失语(遗忘性或感觉性)、失写、失读、失算,或失用等症状;(3)发病较急,呈进行性发展。【说明】包括阿尔茨海默病2 型,早老病所致精神障碍,阿尔茨海默型。编码: 00.2 阿尔茨海默病,老年型分类:(0) 器质性精神障碍(00) 阿尔茨海默 (Alzheimer) 病诊断标准:【诊断标准】(1)符合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标准,发病在65 岁以

16、后;(2)以记忆损害为主的全面智能损害;(3)潜隐起病,呈非常缓慢的进行性发展。【说明】老年型和老年前期型之间并无明确界线。老年前期型可发生于较高的年龄;反之,老年型偶尔也可发生在65 岁以前。编码: 00.3 阿尔茨海默病,非典型或混合型分类:(0) 器质性精神障碍(00) 阿尔茨海默 (Alzheimer) 病诊断标准:(1)符合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标准;(2)临床表现不典型, 如 65 岁以后起病却具有老年前期型临床特征或同时符合脑血管病所致痴呆的诊断标准,但又难以作出并列诊断者,可使用本编码。编码: 01 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分类:(0) 器质性精神障碍(01) 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诊断标准:在脑血管壁病变基础上,加上血液成分或血液动力学改变,造成脑出血或缺血,导致精神障碍。一般进展较缓慢,病程波动,常因卒中引起病情急性加剧,代偿良好时症状可缓解,因此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但最终常发展为痴呆。【症状标准】(1)符合器质性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2)认知缺陷分布不均,某些认知功能受损明显,另一些相对保存,如记忆明显受损,而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