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试卷)-2090-山东省枣庄市高三上学期期中检测 化学

上传人:孓影 文档编号:39671951 上传时间:2018-05-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化学试卷)-2090-山东省枣庄市高三上学期期中检测 化学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三化学试卷)-2090-山东省枣庄市高三上学期期中检测 化学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三化学试卷)-2090-山东省枣庄市高三上学期期中检测 化学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三化学试卷)-2090-山东省枣庄市高三上学期期中检测 化学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三化学试卷)-2090-山东省枣庄市高三上学期期中检测 化学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化学试卷)-2090-山东省枣庄市高三上学期期中检测 化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化学试卷)-2090-山东省枣庄市高三上学期期中检测 化学(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山东省枣庄市届高三年级期中考试化 学 试 题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 100 分。考试时间 90 min。第卷(选择题 共 44 分)注意事项: 1答第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A 或 B)用铅笔涂写在答 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 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考试结束,将答题卡和第卷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l C 12 O 16 Na 23 Mg 24 A1 27 Fe 56 Cu 6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2、分 o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且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酒清 BCl2 CNH4 NO3 DSO2 2下列措施不符合节能减排的是( )A大力发展火力发电,解决电力紧张问题B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推广利用太阳能、风能C用石灰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脱硫,并回收石膏D用杂草、生活垃圾及有机废弃物在沼气池中发酵产生沼气,作家庭燃气 3已知室温时,01 molLl某一元敌 HA 在水中有 01%发生电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溶液的 pH =4B升高温度,溶液的 pH 增大C此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为 l107mol L1DHA 电离出的 c(H+)约为水电离出的 c

3、(H+)的 106倍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必须看生成物和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B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C吸热反应中由于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因而无利用价值D物质的化学能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热能、电能为人类所利用 5已知可逆反应:4NH3(g)+5O2(g) 4NO(g)+6H2O(g) H= 1025 kJMo1l。 若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相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电离、电镀、电泳都需要通电才行B相同条件下,弱电解质浓度越大,电离程度越大C温度升高,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右移,

4、因为电离是吸热的D温度和浓度都能影响电离平衡常数的大小 7用物质的量都是 01 mol 的 CH3COOH 和 CH3 COONa 配成 l L 混合溶液,已知其中( )c(CH3COO)c(Na+) ,对该混合溶液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c(H+)c(CH3COO) Dc(CH3COO -)+c(OH)=02 molL1 8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铁片和稀流酸反应制氢气时,可改用 98%的浓流酸加快生成氢气速率B100 mL2molL1的盐酸跟锌片反应,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反应速率不变CSO2的催化氧化是一个放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减慢D汽车尾气中 NO 和 CO

5、可以缓慢反应生成 N2和 CO2,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慢 9用惰性电极电解 NaCl 和 CuSO4混合液 250 mL,经过一段时间后,两极均得到 112 L 气体( STP) ,则下列有关描述中,正确的是( )A阳极发生的反应只有:40H 4e 2H2O+O2 B两极得到的气体均为混合气体C若 Cu2+起始浓度为 l molLl,则 c(C1)起始为 2 molL1DCu2+的起始物质的量应大于 05 mol 10已建立化学平衡的某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有关叙述正 确的是( )生成物的体积分数一定增加;生成物的产量一定增加; 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 反应物浓

6、度一定降低; 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 使用了合 适的催化剂A B C D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 8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每小题有 l 一 2 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有两个 选项的,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 1 分。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 11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当 X、Y 选用不同材料时,可将电解原理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A氯碱工业中,X、Y 均为石墨,X 附近能得到氢氧化钠B铜的精炼中,X 是粗铜,Y 是纯铜,Z 是 CuSO4C电镀工业中,X 是待镀金属,Y 是镀层金属D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中,Y 是待保护金属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原电池的负

7、极和电解池的阴极上都发生氧化反应放电 充电B用惰性电极电解 CuSO4溶液,阴阳两极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2C依据导电能力的大小,把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D水溶液导电的过程就是电解过程,是化学变化 13将 4 mol A 气体和 2mol B 气体在 2L 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 A(g)+B(g) 2 C(g) ,经 2s 后测得 C 的浓度为 06 molL1,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物质 A 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3 molL1S1 B用物质 B 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3 molL1S1 C2 s 时物质 A 的转化率为 70%D2 s 时物质 B

8、 的浓度为 07 molL1 14在 pH =13 的无色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NH4+、Mg2+、 BNa+、Ba2+、Cl、2 4SO 3HCO2 3COC Na+、K+、C1O、 Al(OH)4 D K+、Mg2+、3NO4MnO15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电解饱和食盐水:2C1 +2H2O H2 +C12+2OHB碳酸钠水解显碱性: H2CO3 +20H2 322COH OC泡末灭火原理: Al(OH)3 +3CO2 3 331HCOAD少量 FeBr2滴人氯水中:2Fe2+ +2Br +2C12 2Fe3+ +Br2 +4C1 16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

9、 A(g)+3B(g) 2(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C 生成的速率与 C 分解的速率相等BA、B、C 的浓度不再变化C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同时生成 3n mo1BDA、B、C 的分子数之比为 l:3:2 17某蓄电池放电、充电时反应为:Fe+ Ni2O3 +3H2O Fe(OH)2 +2Ni(OH)2下列推断不正确 的是( )A放电时,Fe 为正极,Ni2O3为负极B充电时,阴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Fe(OH)2 +2eFe+2OHC放电时,负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Ni2O3 +3H2O+2e2Ni(HO)2 +2OHD该蓄电池的电极必须是浸在某种碱性电解质溶液中18如图为直流电源

10、,为浸透饱和 NaCI 溶液和酚酞试液的滤纸,为电镀糟,接通电路后ABC发现上的 C 点显红色,为实现铁上镀铜,接通后,使 c、d 两点短路,下列叙述正确的BK是( )Aa 为直流电源的负极Bc 极上发生的反应为 2H+ +2e H2Cf 电极为铜板De 极发生还原反应第卷(非选择题 共 56 分)注意事项:1第卷共 4 页,用 05 mm 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试卷上。2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l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1 35.5 Fe 56 Cu 64 19 (8 分)某学习小组用 00500 molL1的 NaOH 标

11、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准确量取待 测液 2500 mL,经正确操作后,耗去 NaOH 溶液 2350 mL,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使用滴定管的第一步操作为 , 装入标准液前还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 (2)若用酚酞作指示剂,应如何判定滴定终点 ,。 (3)如果该小组同学用酸式滴定管量取盐酸时,开始读数正确,放出盐酸后,读数时俯视刻度 线,你认为对最终结果造成的影响为 (填“偏高”、 “偏低”、 “无影响”) 。 (4)负责数据整理的同学计算出盐酸的浓度 c(H+)=00470 molL1。 请你对这个学习小组的本次实验进行简明扼要评价 。 20 (16 分)CO 和 H2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等

12、方面密切相关。 (1)将煤转化为水煤气是通过化学方法将煤转化为洁净燃料的方法之一。 已知:C(s)+O2(g)=CO2(g)H=3935 kJmol1H2(g)+1/2O2(g)=H2O(g) H=242.0 kJmol1CO(g)+1/2O2(g)=CO2(g) H=2830 kJmol1 则 C(s)与水蒸气反应制取 CO 和 H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标准状况下,V( CO):V(H2)=1:l 的水煤气 224 L,完全燃烧生成 CO2和水蒸气,放 出的热量为 。 (2)一定条件下,在容积为 3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g)+2H2(g) ,3( )CH OH g达平衡状态。 根据图示回答: 500时,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状态 V(H2)= (用 nB、tB表示)和 KB的关系是: KB,该反应的H 0(填“”、 “=”或“%。,、:;?“”.;!?!#$&%*+=_-()【】_¥m%$元円zK囍卍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