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D不读盘故障维修小知识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671694 上传时间:2018-05-18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8.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VD不读盘故障维修小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DVD不读盘故障维修小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DVD不读盘故障维修小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DVD不读盘故障维修小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DVD不读盘故障维修小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VD不读盘故障维修小知识(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DVD-ROM 读盘故障的维修方法与CD-ROM 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它的光通道系统非常复杂,而且不同品牌的结构也并不完全相同。因此, 我们在维修DVD-ROM 的时候, 必须首先了解手中故障 DVD-ROM 光通道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有的放矢地进行处理。下面笔者将结合几个故障检修实例,介绍一下检修DVD-ROM 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故障现象一:只能读取数据盘且极不稳定,并且无法播放DVD 。故障光驱品牌:先锋6 倍速 DVD-ROM。故障分析:先锋自有品牌以及一些OEM 的 DVD-ROM,使用的是其自家研发的“双聚焦单镜头配液晶光圈”的光通道系统。它在读取数据盘和DVD电影时, 使用的是同一

2、组激光发生器和物镜镜头, 利用一组液晶快门来控制激光束的聚焦,以分别适应读取数据盘和DVD电影对激光束波长的不同需求。当同时出现读取数据盘不稳和无法读取DVD数据的故障时, 我们基本上就可以断定是光通道或激光头部分出现了问题。这一点与使用时间较长的普通CD-ROM 的不读盘故障本质上是完全一样的, 所不同的是DVD-ROM 的光路系统比较复杂一些。在维修的时候一定要胆大心细,拆解时必须注意仔细观察每一个需要拆卸的部件,并且牢牢地记住它们所处的位置,记忆不好的话最好用纸和笔将其一一记录下来,以便在还原时能够保证它们的原始安装位置正确,这一点对于非专业维修人员尤为重要。故障排除:此DVD-ROM

3、采用吸盘式结构,拆卸过程比一般的CD-ROM 稍微复杂一些,不过由于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限于篇幅在此笔者就不具体介绍了。您只要记住“维修光驱拆、落、上,不怕不会就怕忘”这句口诀,便可顺利完成故障光驱的拆解、复原工作。在光盘托架上放一张DVD光盘,通电后仔细观察, 发现激光头有红色激光束发出,聚焦、寻道动作也基本正常,但是光盘高速旋转一段时间后,便转为以较低的转速旋转了。此时激光头复位且不再有任何动作,退盘后放入一张数据盘,光头组件依然重复上述过程,但是有的时候可以读出数据。首先, 我按照一般的维修思路,用脱脂棉粘一点无水酒精仔细清洗了物镜,待酒精挥发后用放大镜观察,发现并没有物镜被“刮花”的迹

4、象。再一次重复上面的检查过程,发现数据盘的读取有所好转,而观看 DVD电影依然不行。 在一般情况下, 液晶阀及驱动电路如果出现故障的话, 光驱会出现完全无法读取数据的现象。此 DVD-ROM 已经使用很长一段时间,据此判断故障应该属于激光发射元件老化,看来只有通过调整其发射功率来解决了。DVD-ROM 的发射功率调整方法与CD-ROM 的调整方法基本一致。在DVD光头组件上有一个用于调整的小型可变电位器,将它逆时针调整一定角度,然后检查读取效果,直到故障消失为止。 不过一定要注意,每一次调整的角度不可过大,找到能够顺利读取各种光盘的那一点后, 试着向相反的方向调回一点点再试,这样对延长光驱的使

5、用时间比较有利。通过调整后,这台 DVD-ROM 读取数据盘、 播放 DVD都可以正常进行了,随后恢复所有拆解的部件并通电试机,这台DVD-ROM 的故障终于彻底排除了。故障现象二:可以播放DVD影碟但不能读取数据盘。故障光驱品牌:创新6 倍速 DVD-ROM。故障分析:创新公司生产的DVD-ROM,采用单镜头、单光头双波长的光头组件。它的特殊地方就在激光头内部,分别装有两个相对独立的激光发射管,并分别发射780nm和 650nm波长的激光束, 以便适应数据盘和DVD影碟对波长的不同要求。由于购买时间较早,在当时DVD盘很少的情况下,它的主要任务还是读取数据光盘,因此用于发射780nm光束的激

6、光管使用非常频繁,而650nm的 DVD发射管则使用较少,这样便造成了可以正常播放DVD影碟,但不能读取数据光盘的故障。因此我们可以肯定的是,780nm的发射管已经老化,出现了发射功率降低的情况。唯一的补救方法依然是调整光头的输出功率。故障排除: 首先打开DVD-ROM 的外壳, 用脱脂棉将物镜上的灰尘清除。用一把自制的三角口螺丝刀, 卸下挡在光头组件侧面的盖板,在露出的光头组件的印刷电路板上,有两个绿豆般大小的可调元件,它们就是调整激光管发射功率的元件。一定要注意, 正中间的那一个是调整 DVD管的,而靠近电路板边缘的那个才是调整数据盘的。一切复原后该DVD-ROM 的故障排除。总结: DV

7、D-ROM 的故障基本上都是发生在光头和光通道上,控制电路部分发生故障的概率非常低, 加上其结构精密复杂,配件又比较难找,对非专业人员来说,维修的难度是比较大的。但随着DVD-ROM 的快速普及,如果DVD-ROM 不用再兼容CD-ROM 盘的话,光头结构就可以进一步简单化了,这样产生故障的几率也会相应降低一些。(1) DVD 光头不良,这种情况占大多数。(2)电源纹波引起纠错差甚至不读碟。(3)解码电路不良引起纠错差。(4)伺服电路故障。读碟故障在 DVD 机中是一种最为常见的故障,其故障现象的表现主要有:所有碟片均不能读 、只读 VCI) 类或者 DVD 类碟片、读碟困难等 。这方面的故障

8、部位主要涉及机芯、激光头组件 、状态检测 、驱动电路 、 RF 前置以及伺服系统等。对于此类故障的检查,要“ 先看后测 ” 。看,就是观察机芯出入仓盘的运行情况、激光头在读碟状态时的表现等等 ;测,就是根据观察到的具体表现,对相关的电路进行检测,以进一步判断故障部位或元件。1 .仓盘进入一会又自动退出。不能读碟。这时观察仓盘的运行情况,可能出现如下几种情形:仓盘进入不到位,并且运行速度慢,半途退出;仓盘虽然进入到位,但激光头组件上抬不到位,稍许仓盘自动退出;仓盘进入到位,但激光头没有读碟动作,一会仓盘自动退出。前两种情形一般是机械故障,仓盘、机芯轻微变形、断裂,运行部位润滑不足,齿轮磨损,传动

9、带松弛、粘油等都会引起.通过进一步仔细观察就能发现问题所在。不过,部分机器的出入仓电机性能不良或者其驱动电压不足的话。同样可发生前两种情形故障,这时可通过分别测量出入仓电机的电压、电阻值加以判断。在操作出入仓过程中,如果测得的电压偏低 ( 正常一般在 4 . 5V 左右 ) ,除了机械运行部位受阻引起出入仓电机运行电流增大.从而造成驱动电压降低之外,出入仓电机内部换向器和碳刷脏污、磨损漏电,也会导致类似故障。这时把出入仓电机上的传动带卸下,让其在空载的情况下用指针表 Rx l 挡测量其两引线之间的电阻值,并观察其上的传动轮的转动情况,阻值在 70 左右且转动平稳为正常。如果测得的驱动电压正常,

10、则多见为出入仓电机内部换向器、碳刷脏污造成接触不良,致使驱动力不足引起 ,这时用 R 1 挡测量其阻值通常会超过 130 ,而且转速明显变慢。对于出、入仓控制功能显示正常但不能出、入仓的故障,也可按照以上方法进行检查。确定属于出入仓电机问题,通过修复 ( 碟机所用电机,特别是主轴电机的损坏率非常高,对其的拆修方法,可参考电子报所载的相关文章 ) 或者换为新电机即可排除故障。第三种情形一般是出入仓到位状态检测失效,导致系统无法执行下一个程序而退出仓舟.主要是入仓到位开关不闭合或虽能闭合但其内部触点接触不良、出入仓到位开关到主板的连接线路不通、状态检测电路损坏等。测量出入仓到位开关的接触电阻及其连

11、接线与主板是否相通,即可确认故障原因。如果不存在接触问题,而且入仓到位端脚在入仓到位前后的电压有变化 ( 如:到位前为 3V 多,到位后变为 0v) ,说明入仓到位状态正常,问题出在状态识别电路。不过这种情况很少见。另外,仓盘自动往返出、人故障,大多也是上述部位引起的,可参照检查。2 .无论放入何种类型的碟片。均不读碟,屏显无碟。这个故障也应首先观察读碟状态时激光头的具体表现加以判断。第一种表现有:激光头进给复位、聚焦动作正常,不发出激光,其主要原因是:激光头的激光管损坏、激光头排线不良、主板上的激光驱动电路损坏等,可以代换激光头及其排线试之。如果仍然没有激光,则测量主板上的激光驱动电路有没有

12、输出、供电是否正常等。第二种表现为读碟动作正常但碟片不旋转或能旋转.原因主要包括:激光头排线不良、主轴电机不良、激光头损坏或者物镜脏污、激光信号 RF 前置处理电路不良或者引脚虚焊。可以清洁物镜试验,结合采用代换方法检查,并对相关引脚进行补焊。值得一提的是,在读碟状态下,如果读碟动作正常且激光头发出了激光,但碟片旋转缓慢无力,此时如果驱动集成块温度过高甚至发烫,则是主轴电机换向器漏电、短路。第三种表现为无聚焦动作,一般是激光头排线不良、激光头的聚焦线圈断、聚焦驱动或其控制输入电路出故障。在读碟状态 ( 不放碟片 ) 下,测量激光头聚焦线圈两端脚之间是否有变化电压,有则为聚焦线圈断,无则说明故障

13、在激光头排线之后,同样可以代换排线加以确定后级是否正常。第五种表现为驱动电路工作电压过低或者消失引起,通常是给驱动电路供电的限流电阻或者二极管开路或者失效,少数是该支路的贴片电容漏电、驱动集成块损坏。通过测量驱动电路的电源端脚电压是否正常就能够得到正确判断。3 .只读 VCD 类或者 DVD 类碟片。这种故障以激光头不良最为多见,通常更换激光头就能排除故障。4 .读碟困难。其原因以主轴电机不良、激光头损坏或者物镜脏污、激光头排线不良 、激光头滑杆干涸居多.伺服系统、供电不良也可以引起,例如电源的 300V 滤波不良、 +5V 电压偏低等,电源滤波不良会造成干扰,影响正常读碟。另外还有一种读碟故

14、障是识碟错误,也就是把 DVD 碟错误识别为 VCD 碟等其他类型的碟片格式,甚至识别为 “ 错误碟 ” ,不能播放。根据日常实践,多数也是激光头问题,换为新激光头后一般都能够解决。如果所有碟片均不能识别,除了激光头损坏的原因以外,还有碟片识别及其控制、 RF 前置放大 、 EFM+ 解调电路,其中任一环节不良也会引起。对于老化的激光头,可以顺时针方向 ( 或者逆时针方向 ) 微调激光头上的激光功率调整电位器,通过减小电位器的电阻值以适当增强激光束发射功率,达到继续使用的目的。 DVD 激光头一般设有两个电位器,分别对应 VCD 、 DVD 激光管,在不明其对应的功能时,最好分别标记上原始位置,以备调整无效时复原以及调整对比参考。如果经反复调整后无效或者效果不大,只能换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