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四单元第三讲人类与环境课时跟踪检测浙教版必修3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670071 上传时间:2018-05-1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93.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四单元第三讲人类与环境课时跟踪检测浙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6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四单元第三讲人类与环境课时跟踪检测浙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6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四单元第三讲人类与环境课时跟踪检测浙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6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四单元第三讲人类与环境课时跟踪检测浙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6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四单元第三讲人类与环境课时跟踪检测浙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四单元第三讲人类与环境课时跟踪检测浙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四单元第三讲人类与环境课时跟踪检测浙教版必修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课时跟踪检测 ( 三十) 人类与环境一、选择题1(2015学军月考) 科学家在南极洲近海大陆架下850 m 处的泥床盆地发现超过100万只巨型帝王蟹。在帝王蟹所在水域的上方,生活着大量的植物和动物,其中棘皮动物包括海蛇尾、 海百合和海参。 这些棘皮动物都没有生活在海蟹所在水域。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南极水域所在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B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C帝王蟹的入侵可能会导致某些物种灭绝,使生物多样性减少D要保护当地生物多样性不被帝王蟹破坏,可以采用合理的有计划的捕捞措施2微山湖是山东境内的一个面积较大的湖泊,二十年前这里是碧波万顷、鱼儿满湖、野

2、鸭成群, 还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丽景象。二十年来,湖区四周县市的工业快速发展,城市居民急增,因而大量的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垃圾涌入该湖。湖水变得不仅很浑浊,而且腥臭难闻。据有关专家说,近几年来,微山湖中已消失了一些物种,例如,四鼻孔鲤鱼、野鸭、水螅等。上述的现象说明的道理主要是( ) A环境污染是破坏生物的多样性的重要原因B掠夺式的开发是破坏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C外来物种入侵破坏了生物的多样性D环境教育缺乏是破坏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3(2014江苏高考)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可以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B把沼泽地改造成人造林是增加生

3、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C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保护无经济价值的物种是为人类生存发展保留空间D农田是具有高度目的性的人工生态系统,清除杂草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原则不矛盾4我国科学家已成功培育出全球首例、遗传性稳定、能自然繁殖的四倍体鱼类。虽然四倍体鱼生长快、肉质好、抗病性强,但研究人员并不是直接把它投入生产,而是将它与二倍体鱼杂交,将它们的后代投入生产。你认为这样做的主要意义是( ) A充分利用杂种优势B保护环境中物种的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C保护自身知识产权D避免出现新基因5自然界中,有些新植物或动物物种的出现会打破原来固有的生态循环系统,有时甚至给当地环境带来压力和灾难,造成生态系统退化。臭名昭著的入侵物

4、种有能和鳄鱼搏斗的缅甸蟒蛇、 疯狂繁殖的亚洲鲤鱼、数量惊人的八哥等。下列关于生物入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2 ( ) A生物入侵会使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B生物入侵会使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变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增强C生物入侵会打破生态系统中生物间的制约关系,破坏生态系统的稳态D适当引入外来物种,可增加物种多样性,使当地的生态平衡更加稳定6下图甲为某清洁水体在遭受一次性有机物轻度污染后污染物含量的变化。水体中好氧性微生物数量变化的曲线最可能接近于图乙中的曲线是( ) AB C D 7调查某湖泊的水质污染状况,在注入湖泊的四个主要水源的入口处采集水样,镜检水中动物、 植物的种类和数量,结果

5、如下: 1 号水源水样中有单一种类的纤毛虫,如草履虫,且数量极多; 2 号水源水样中单细胞藻类种类较多,且数量也极大;3 号水源水样中未见任何动物、 植物, 且发出刺鼻的气味;4 号水源水样中浮游动物、植物均有发现, 但数量不多。根据以上结果分析,该湖泊的污染中,污染的严重性由重到轻的排列顺序是( ) A3、1、2、 4 B 3、1、4、2 C4、2、1、 3 D 2、4、3、1 8下面为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下列对“环境容量”的理解错误的是( ) A环境容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B随着生产的发展,环境容量在不断加大C人口的过度增长会造成资源枯竭,环境容量降低D生物圈的稳态是人类生存

6、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9(2014台州一模) 为应对“垃圾围城”危机,很多省市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管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3 A垃圾分类处理,实现了垃圾资源化和能量循环利用B微生物能分解垃圾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C垃圾分类处理减轻了环境污染,提高了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此举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和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10天鹅洲自然保护区是为了实现麋鹿回归自然而建立起来的,保护区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但没有大型食肉动物。1993 年以来,分三批从北京引进的94 头麋鹿,自由生活在保护区内,完全以野生植物为食物,种群数量明显增加,2003 年约为 450 头,目前已经超过 800 头

7、,并形成了3 个亚种群。但近年来,随着人类在保护区内的某些活动增加,麋鹿开始出现种群密度受制约的迹象。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保护麋鹿的意义在于保护遗传多样性和物种的多样性B建立自然保护区后,麋鹿的环境容纳量就可以一直稳定不变C麋鹿在保护区内生活,没有捕食者,食物充足,因此没有环境阻力D由于出现生殖隔离,原来的一个麋鹿种群形成了3 个种群11珍稀物种保护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栖息地的破碎。人类已经把大部分陆地用于农业种植,而很多野生动物是无法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生存的。其余的陆地很多都在经历破碎过程或已经破碎成许多很小的板块。下图所示是栖息地破碎对种群动态的影响。下列关于栖息地破碎对种群影响的叙述错误

8、的是( ) A对于白脸猴来说,栖息地越大,种内斗争越少,个体生存机会越大B白脸猴种群越大,种群维持时间越长,是出生率高的缘故C白脸猴种群越小,种群维持时间越短,是因为气候和疾病等容易导致种群内生物忽然灭绝D栖息地的破碎也会导致基因交流的机会减少12奶牛场每天排放大量的粪便、饲料残渣,如不处理会严重影响周边人、畜的饮水安全等。下面是某奶牛场废水处理流程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4 A废水流入厌氧池前,需经稀释处理,是为了防止微生物失水过多死亡B控制废水流入氧化塘的速率,除有利于氧化塘中有机物被充分分解外,还有利于无机盐被充分吸收,使出水口处的水质达到排放要求C输入此氧化塘的能量有太阳

9、能和化学能,氧化塘前部的溶解氧含量比后部的多D氧化塘后部种植莲等挺水植物,有利于减少出水口处水中的浮游藻类,原因是挺水植物起遮光作用,影响浮游藻类进行光合作用二、非选择题13下面为组成生物多样性的3 个层次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 生物圈内所有的_ ,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全部_以及各种各样的 _,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2)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在 _ 、 _ 、 _3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3) 在“蒲公英麻雀蛇”这条食物链中:蒲公英可以作为工业原料,蛇可以作为制药原料。以上可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_价值。在上述食物链中,麻雀数目的增多,导致蛇的数目也增多,但蛇增多后,麻雀数目受到

10、抑制。这种内在的调节作用属于_,同时也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_价值。14在草原设置固定样地,研究不同程度下放牧和割草两种利用方式的地上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结果如下图。5 (1) 研究小组首先选取一定大小的样方,识别并统计_。(2) 在放牧草地中,有利于_植物的生长;在割草草地中,有利于_植物的生长。 随着割草强度的增加,草地的 _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但图中 _呈增加趋势。(3) 低等、中等强度的放牧草地和割草草地比较说明,牲畜喜食_植物,导致各种植物间的 _关系发生改变。(4) 放牧和割草不仅影响地上植物的生长情况,也会影响土壤小动物和微生物的数量及分布,从而改变草原群落的_结构。(5)

11、放牧量和割草量的增加会导致土壤盐碱化加重,研究小组通过大量的实验发现铺枯草层能有效地治理盐碱地,其主要原因是: _,无机营养物质不断归还土壤,有利于植物的生长。答案1选A 南极水域所有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 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帝王蟹的入侵可能会导致棘皮动物包括海蛇尾、海百合和海参等不能生存,使生物多样性减少;要保护当地生物多样性不被帝王蟹破坏,就要减少帝王蟹的数量,可以采用合理捕捞措施。2选A 抓住题干信息中湖泊的前后变化及经济发展变化,比较二者,不难发现环境污染的同时,生物种类减少,生物的减少,导致污染物净

12、化的减慢,二者形成恶性循环,最终造成生物多样性的破坏。3选B 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为其他物种创造出更多空间,以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把沼泽地改造成人造林,会使生物种类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无经济价值的物种可能具有间接价值或潜在价值,保护生物多样性,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对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清除农田中的杂草是为了使能量尽可能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农作物。4选B 四倍体鱼生长快、抗病性强,直接投入生产可能会导致其他物种的灭绝,不利于生态平衡的维持,而四倍体鱼与二倍体鱼杂交,所得的后代为三倍体,高度不育, 这样可以保护物种的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5选 B 根据生态学原

13、理,引入外来物种适当,可建立新的食物链,增加物种多样性,使当地的生态平衡更加稳定,达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但如果发生外来物种入侵或引种不当, 则首先会减少当地的物种,从而破坏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其次是破坏生态系统的功6 能。6选D 污染开始时,水体中有机物的含量较高,好氧性微生物大量增加,达到一定限度后,随有机物含量的减少,水中好氧微生物数量又逐渐减少。7选 A 由题意可知, 3 号水源水样受污染程度最重,因为水样中未见任何动物、植物,且发出刺鼻的气味;1 号水源水样受污染的程度较重,因为草履虫数量多,说明水体中细菌数量大大增加;2 号水源水样受污染的程度较小,因为水样中单细胞藻类种类较多,

14、且数量也极大,说明水体富营养化严重;4 号水源水样受污染程度最小。8选B 从题图所示看出,随着生产的发展,人口的过度增长会造成对资源的过度利用,导致新的环境容量比原来的环境容量小。9选A 垃圾分类处理,实现了垃圾资源化,提高了能量利用率,但不能使能量循环利用;微生物能分解垃圾,降低垃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提高了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说明了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垃圾分类处理可以将废物资源化,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和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10选 A 由于环境的变化,建立自然保护区后,麋鹿的环境容纳量并非一直稳定不变;“随着人类在保护区内的某些活动增加,麋鹿开始出现种群密度受制约的迹象”,这个

15、信息告诉我们,麋鹿在保护区内生活,同样存在环境阻力;3个亚种群间麋鹿并没有发生生殖隔离,没有形成新物种。11选 B 若栖息地范围较广,则种内斗争不激烈,个体生存机会增大,出生率升高,同时死亡率降低,种群数量增多,种群维持时间变长;种群小,变异类型少,遇到不良环境容易被淘汰;栖息地的破碎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地理障碍,阻碍了基因交流。12选 C 废水流入厌氧池前先经稀释处理,是为了防止微生物在高浓度废水中失水过多死亡。适当减缓废水的流速,延长废水与微生物、水生植物的接触时间,有利于废水中有机物的充分分解和分解后产生的无机物的吸收,降低污染物含量。 输入此氧化塘的能量有塘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流入的废水中有机物含有的化学能;氧化塘前部的有机物含量较高,需氧微生物大量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故溶解氧含量比后部的低。挺水植物能适当遮光,不利于藻类的光合作用,从而减少藻类的数量。13解析:图中的、分别是从遗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不同层次说明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是指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 科学研究和文艺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间接价值是指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功能的价值,也叫生态功能。答案: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