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徐汇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669421 上传时间:2018-05-1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3.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徐汇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7年徐汇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7年徐汇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7年徐汇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7年徐汇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徐汇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徐汇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2016学年第一学期徐汇区学习能力诊断卷 初三语文试卷一、文言文( 39 分)(一)默写(15 分) 1. 晨兴理荒秽,。归园田居 2. 孤村落日残霞,。天净沙 秋 3._ ,弓如霹雳弦惊。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 ,千里暮云平。观猎5. 山水之乐,。醉翁亭记(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 题( 4 分) 水仙子咏江南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 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6. 曲中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是。 (2 分) 7.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作者选取富有江南水乡特色的“烟水”、 “荠

2、荷”等景象来抒发情感。 B.作者对秀丽的风光和宜人的景色加以描写来展现江南水乡美好的秋光。 C.本曲写景远近交错,极富层次感,描绘出令人心驰神往的江南美景。 D.“看沙鸥舞再三”一句景物描写动静结合,体现了作者闲适自得的感受。(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 题( 8 分)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千古过目 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

3、赋至四鼓,老吏苦之,坡洒然不倦。岂以一过即记,遂了其事乎!惟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平生书 不再读,迄无佳文。 且过辄成诵,又有无所不诵之陋。即如史记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而项羽本纪 中,又以巨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会为最。反覆诵观,可欣可泣,在此数段耳。若一部史记,篇篇 都读,字字都记,岂非没分晓的钝汉!更有小说家言,各种传奇恶曲,及打油诗词,亦复寓目不忘,如破 烂厨柜,臭油坏酱悉贮其中,其龌龊亦耐不得。 8. 本文选自板桥家书 ,是 _朝文学家郑燮写给弟弟的一封家书信。(2 分) 9.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子,正确的一项是() A.老吏史很辛苦,苏东坡很高兴不觉得疲倦。B.老吏

4、史觉得苏东坡很辛苦,东坡很畅快不觉得疲倦。 C.老吏史觉得很辛苦,东坡很畅快不觉得疲倦。 D.老吏史觉得苏东坡很辛苦,苏坡很高兴不觉得疲倦。 10. 作者反对“以过目成诵为能”的读书态度,认为读书要做到以下两点:(4 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 题( 12 分) 王荆公介甫,退居金陵。一日,幅巾杖履,独游山寺。遇数客盛谈文史,词辩纷然。公坐其下,人莫之顾。有一客问公曰:“亦知书否?”公唯唯而已,复问公何姓,公拱手答曰:“安石姓王。 ”众人惶恐, 惭俯而去。【注】遇:获得机会。武力:指武艺、兵法。2 11. 解释文中的加点词。 (4 分) (1)退居金陵()(2)惭俯而去()12. 翻

5、译画线句。 ( 2分) 公坐其下,人莫之顾。 _ 13. 联系上下文,选择恰当的一个词填入文中方框内。(2 分) 有一客(徐怒 )问公曰:“亦知书否?” 14. 这篇文章讽刺了这类人。(3 分)二、现代文( 41 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19 题( 19 分) 做笔记是读书的重要方法,是读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读书时,遇到好词佳句随手摘抄,心有所感 顺便写下,()能加深印象,积累知识,()方便日后检索,为治文治学打下基础。 前人读书治学,多有做笔记的习惯,学问也常常从笔记本中得来。顾颉刚先生一生治学,勤于做读书笔记,做笔记的习惯从未间断,60 余年积累笔记近百册,共四五百万言。他所从事的

6、古史研究需大量 考据,做笔记是他治学研究、著书立说的基础,(1)此外,在它看来,相对于长篇 大论的学术文章而言,笔记可长可短,有简洁之美。(2)笔记实乃学术界的小品文。 钱钟书读书也爱做笔记,从上世纪30 年代到 90 年代一直坚持,单身外文笔记就达200 多本, 3.5 万 多页,其笔记不仅数量惊人,内容也广袤博杂,从精深博雅的经史子集到通俗小说院本、村野俚语和笔记 野史,古今中外,无所不容。把这些笔记前后参照、相互印证、融会贯通后,才有了如管锥篇里那样 汪洋恣肆,行走于东西之间游刃有余的文章。 蔡元培晚年总结自己读书多年却“没什么成就”,原因之一是“不能勤笔”,即不能勤于做笔记,他说自己读

7、书虽然只注意于他所认为“有用的或可爱的材料”, “但往往为速度起见,无暇把这些把这几点摘 抄出来,或在书上做一点特别的记号”,这样的后果是不易检索,需要用的时候“几乎不容易寻到”。可见,对于治学之人,做笔记是读书应有的步骤;而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做笔记亦是一种值得吸取 的方法。不管读书是为长见识,为陶冶性灵,还是只为娱乐消遣,遇到有趣、有启发、有感于心的文字,则随手记之。这文字便会在我们的内心加深一层印象,日久天长,这笔记本变成了我们平日读书精华之积 累,是我们知识丰富、心灵成长的记录,是一种珍贵的纪念。做笔记需要时间,如钱钟书做一遍笔记的时间,大约是读者人数的一倍。但当你将做笔记看成是读 书的

8、一部分,认识到做笔记的益处,便不会认为这时间白白浪费了。现在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唯独读 书不能快做笔记不能急躁。 读书思考,随手记之,同时不忘时常温故,无论对于治学之人还是普通读者,这习惯都值得我们承 袭并坚持。 | 15. 第段括号内应填入的正确选项是() (2 分) A.因为, 所有 B.虽然, 但是 C.即使, 也 D.既, 又 16. 根据上下文内容将下列两句话分别填入(1) 、 ( 2)两处。(4 分) A.为笔记既多,以之汇入论文,则论文充实矣;作文既多,则著作不朽矣。 B.做笔记可以自抒心得,亦可记录人言;其态度可以严肃,亦可以诙谐,随意挥洒,如行云流水,一任天机。 (1)处

9、_(2)处 _ 17. 文章 两段已经写了顾颉刚和钱钟书的事例,为何还要写第段的内容呢?请简要分析(5 分) 。18. 本文的论点是_ 。 (3 分) 19. 以下一段内容放在文章第()和第()段之间更好理由是(4 分) 做笔记固然重要,但经常温习笔记更重要。只记笔记却不温习,容易遗忘,时常巩固方能加深记忆, 需要用时才能信手拈来;此外,温故而知新,在翻阅记读笔读书笔记时,往往能够前后贯通,发现新的问 题。3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0-25 题( 22 分) 守护者 【丹麦】福劳德奥尔森两天前我随一个政府代表团从丹麦来到阿富汗。与当地官员就允许遣返非法移民丹麦的阿富汗人的 问题进行会谈。阿富

10、汗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常年处于战火之中,成千上万的阿富汗人逃离家乡寻找避难所。 我此程的最后一站是一个墓地多年前,丹麦一个著名探险者埋葬于此,因此去他的墓地献花也列入了此次匆匆的行程中。t n()诚地讲,我有一些疑惑: 在阿富汗经历了无情的动荡浩劫后,那个丹 麦人的墓地是否依然在那里。 司机哈米德锁上装甲车,朝着斑驳的墓地木门走了过去。灰色的墓地围墙高达3 米,门锁着。他敲 了几下,用普什图语喊着什么。这是一月周五的下午: 天空湛蓝,寒风刺骨。我特意绕道而来。 左边那扇木门开了一条缝,一个12 岁左右的阿富汗男孩和哈米德聊了几句后,允许我们进去,随后 用生锈的铰链从里面把门反锁。在禁闭的

11、围墙之内是一块足球场大小的墓地。干枯冻僵的小草从一层薄雪 中挣扎出来,覆盖在地面和零碎的鹅卵石上。几棵低矮的树和这个地方其他树木一样,将光秃秃的灰色枝 丫懒散地伸向天空。零星分散的墓地和各块墓碑却保持得很好。向右望去有一个小小的石头小屋,有一扇 暗色的反光窗户,房顶是一片斜放着的铁皮。两只昂首挺胸的小鸡走过来,伸长脖子来看看门口到底发生 了什么。 男孩声音温和,但语气很坚定,双手插在口袋里。他装作没有受冻,但是他上身穿着薄薄的破烂不 堪的黑色夹克,下身的蓝色运动裤被塞进一双绿色橡胶靴子中,这靴子似乎没法帮他抵御阿富汗的冬天。他看着我的眼睛,称自己是这个墓地的守护者。他想知道我们此番为何而来,哈

12、米德翻译说。 我告诉了男孩丹麦探险家的故事,并且非常仔细地念出他的名字。突然,一个叮叮当当的金属声从小屋黑色的窗户后面传过来。又一个穿着橡胶靴子的男孩走了出来,不到9 岁的样子。他右手拿着一个蓝 红绿相间条纹风筝,眼中满是疑虑。 这个守护者马上直接带我们去丹麦人的墓地,走了不到30 步,就位于大门的左边。红红的墓碑在那 里矗立了五十多年了,很脏,但是完好无损。碑文清晰可辨。灰砖石勾勒出墓地的大小。小的男孩流着鼻 涕,扯着风筝线靠了过来。我弯下腰,将松树花环放在墓碑下面。松树的绿色照亮了灰色的尘土。有那么 一瞬间,我大脑一片空白,然后听见自己的嘴在轻轻地说: 我觉得没人能想象得出一场这样的会面。

13、 后来守护者解释说,拿着风筝的男孩是他的弟弟。他们和一个老伯伯一起住在基地的那间小屋里, 老伯伯现在外出做生意了。在返回木门途中,我摸了下口袋,找到几张当地纸币和一块巧克力。守护者深 鞠一躬接受了我小小的馈赠。他把钱叠好,插进口袋。他弟弟目不转睛地盯着巧克力。守护者打开包装, 咬了一口,把剩下的递给他的弟弟。告别时,守护者问我,墓碑底部探险家名字下面下的是什么。我望着墓碑,想起了一首著名丹麦圣 诗的第一句:愉悦前行始终勇往直前。(有删改) 【注释】福劳德奥尔森:丹麦高级警务员。普什图语:阿富汗官方语言。20. 根据拼音写汉字(2 分)t n()诚 21. 阿富汗经历了无情的动荡,作者眼中的阿富

14、汗至今没有完全摆脱浩劫的影响,表现在 () (多选题)(3分)A. 阿富汗的整体环境显得萧索。 B. 阿富汗的气候恶劣寒冷刺骨。 C.众多阿富汗人逃离家乡避难。 D. 丹麦不愿意接纳阿富汗非法难民。E.阿富汗百姓的生活贫困艰难。 22. 第段中,男孩不卑不亢地用深深的鞠躬回馈我赠予的钱物,体现了他的特点,文中同样能体现他这一特点的内容概括为( 4 分) 23. 第段为何作者觉得“没人能想象得出一场这样的会面”?(4 分)24. 作者以圣经“愉悦前行始终勇往直前”作文全文结尾,对其意图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作者用墓碑上刻着的诗句回答男孩的提问,完整记叙事件,使叙事有始有终。B.

15、作者用诗句表面对埋葬于此的丹麦探险者的追念,呼应文章开头寻找墓地的内容。4 C. 作者用诗句既表达了对探险者的敬意,又赞美阿富汗男孩的生活态度,一语双关。D. 作者用圣诗表明对此行所见所闻的感悟,充分表达了他对愉悦人生的渴望。 25. 阅读全文解释标题“守护者”的含义。(6 分)三、综合运用( 10 分)2016 年 11 月 18 日 14 时 07 分,举国欢腾。在太空遨游了33 天的神舟 11 号飞船返航成功,为世界载 人航天事业再添新彩。校园里,大家对该事件也十分关注,学校准备举办以“航天梦”为主题的校园活动。 26. 在策划活动过程中,同学间产生了以下对话,请你根据上下文补全对话内容。策划者甲:“你知道吧,在我国21 名航天员中 ,吴杰、李庆龙二人兼任教练员,他们从未上过太空。我 认为他们的相关材料不能入选本次活动的宣传栏,他们只是幕后人员,功绩远不如那些在太空遨游的航天员们。” 策划者乙:“(1)” 策划者甲:“( 2)。我们就给吴杰、李庆龙的材料做一次晨板,你给晨报起个标 题来突显“航天梦”这个主题吧” 策划者乙:“我想了两个,一个是“天路基石”,一个是“飞天英雄” ,你选一个合适的吧。 ” 策划者甲:“(3)” 策划者甲:“还有一件事想听听你的建议,学校打算近日给返航的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