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鼓楼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669247 上传时间:2018-05-18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09.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鼓楼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7鼓楼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7鼓楼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7鼓楼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7鼓楼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鼓楼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鼓楼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 南京鼓楼初三语文二模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 25分)1. 请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字或者行楷字抄写下面的诗句。(3 分)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2. 下面是纪录片 南京城 的解说词。请你给加点字注音, 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国人独立自主的壮举,是这个民族对那个特定时代最好的馈(1) 赠。云锦,则是南京城一张古老而绚(2) 丽的名片。红楼梦里,云锦留下了华丽的身影。五彩斑l n (3) 的雨花石,绽放的是浩然正气的生命之花。钟山龙蟠,石城虎 j (4) , 南京正以博大的胸怀迎接八方来客。(1) 馈赠(2) 绚丽(3) 斑 l n (4) 虎 j 3用诗文原句填空,其

2、中第(3)题须填写作品名。 (10 分) (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论语)(2)海内存知己。(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对影成三人。(李白)(4),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5)不畏浮云遮望眼,。(王安石登飞来峰)(6),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7)而那过去了的,。(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8)南京市“汉语之星”大赛之前,小选手们个个志存高远,心怀信念,力攀汉语顶峰。正如杜甫在望岳中所写“,。”4.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 分)A以文学作品作为南京地铁站的主题墙,这样的设计别具匠心,深受好评。B大型实景演出报恩盛典融合声光电技术

3、,场面恢弘,令人叹为观止。C大自然的巧夺天工造就了晶莹剔透的雨花石,使他成为南京的一张重要名片。D阅江楼在建筑设计上因地制宜,依山而建,临水而立,让南京拥有了独特的美。5. 下列描写是文学作品中的哪三位人物?对应的正确选项是() (2 分)脸,身体,衣服,他都不洗,头发有时候一个多月不剃一回。打着面小旗,他低着头,嘴里叼着烟卷,似笑非笑的随着大家走,一声也不出。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藐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他穿着又破又旧的短褂, 一只脚穿着破靴 , 一只脚穿着一只古怪的套鞋, 脖子上围着一条脏毛巾 , 脸好久没有洗过 , 只有他那对眼睛 , 那对永

4、远发光的眼睛还跟从前一样。A闰土孔乙己阿廖沙B范爱农罗切斯特孔乙己C保尔孔乙己范爱农D祥子范爱农保尔6. 根据情境,回答问题( 4 分)五月初,中央电视台的“朗读亭”正式进驻了育才中学。 全校师生充满好奇,纷纷前来参观。 小明此次中考模拟测试成绩不太理想,心情十分低落。 他很想走进“朗读亭”,通过朗读,排遣心中的苦闷,重振信心。(1)请你在下列作品中推荐一篇适合小明朗读的文章,并说明理由。(2 分)作品:傅雷家书、孤独之旅(曹文轩)、谈生命(冰心)(2)请你为该“朗读亭”设计一条宣传标语,以吸引更多的学生走近它。(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2 分)二、阅读。( 41 分)(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

5、7-8 题。( 4 分)庵中晚思( 宋) 陆游小庵摩腹独彷徉,俗事纷纷有底忙?云影忽生鸦蔽日,雨声不断叶飞霜。经纶正复惭伊傅,杂驳犹能陋汉唐。卷尽残书窗已晚,笑呼童子换炉香。【注释】此诗为陆游晚年著于山阴之作。题中的“庵”指他的书斋“老学庵”。摩:此为“摸”。伊傅:指伊尹与傅说二人。杂驳:混杂不纯。这里指丰富的创作。7. 请赏析第二联写景的妙处。(2 分)8. 通读全诗,品析尾联中“笑”字的内涵。(2分)(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 题。( 12分)好禽谏(明)刘基卫懿公好禽。见觗牛而悦之,禄其牧人如中士。宁子谏曰:“不可。牛之用在耕,不在觗,觗其牛,耕必废。耕,国之本也,其可废乎?臣闻

6、之,君人者,不以欲妨民。”弗听。于是卫牛之觗者,贾十倍于耕牛。牧牛者皆释耕而教觗,农官弗能禁。邶有马,生驹,不能走而善鸣,公又悦而纳诸厩。宁子曰:“是妖也,君不寤,国必亡。夫马,齐力者也,鸣非其事也。邦君为天牧民,设官分职,以任其事,废事失职,厥有常刑。非事之事,君不举焉,杜其源也。妖之兴也,人实召之。自今以往,卫国必多不耕之夫、不织之妇矣。君必悔之。”又弗听。明年,狄伐卫。卫侯将登车,而御失其辔。将战,士皆不能执弓矢。遂败于荥泽,灭懿公。(节选自郁离子,中国古籍出版社)【注释】卫懿公:春秋时期卫国国君,下文中“宁子”为卫国大臣, 二者皆为作者假托的人物。 觗(d ) 牛:善斗的牛。 觗,通“

7、牴”。用角顶、触。中士:古代官阶之一。贾:通“价”,价钱。邶(bai ):地名,在今河南汤阴县南。厥:句首发语词。9.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 分)(1) 耕,国之本也(2) 弗听(3) 生驹不能走而善鸣(4) 明年,狄伐卫10.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A.见觗牛而悦之人不知而不愠(论语十二章)B.其可废乎?其真无马耶?(马说)C.妖之兴也,人实召之何陋之有?(陋室铭)D.贾十倍于耕牛苟全性命于乱世(出师表)1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牛之用在耕,不在觗,觗其牛,耕必废。12. 阅读文章,回答下面的问题。(4 分)(1)请用现代汉语分析卫懿

8、公最终灭亡的原因。(2 分)(2)请根据文章内容,说说本文是如何体现古代“谏文”的特色的。(2 分)(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6 题(12 分)政治经济学(美)马克吐温早先我曾攻读政治经济学。每天上午我总是拿来一堆书,开始写文章。这工作要用上我全部的时间,因此我不喜欢有人打搅我。话说那一天,我照常开始了工作,但是刚刚写了“政治经济学乃一切善政之基础, ”几个字,我的工作被打断了,说是楼下大门口有一个陌生人要见我。我下楼问他有何贵干, 同时竭力不让我的政治经济学的思绪跑掉。我是焦急万分,他却不慌不忙。他说他刚才经过这里,发现我的房子需要装几根避雷针,因此冒昧来打扰。我说:“好啊,你看怎么

9、办?”他说没有别的,只是他很愿意帮我装。我竭力装出一个会当家的老手,漫不经心地回答说,我早就想装上那么七八根避雷针了,只是 , 陌生人听了这话倒是吃了一惊。我心想即使我脱口说出了什么外行话,想必他也不会计较的。只听见他说,在全城所有主顾中他最乐意为我效劳了。我说那就装吧,说完正想走,他又把我叫住,说是需要知道到底想装多少 “针” ,装在房子的什么位置上,杆子要求啥质量。我告诉他装八“针”,全装在房顶上,杆子要用最好的材料。他说他供应的普通的一种是每英尺二十美分,铜质的是二十五美分,镀锌的螺旋状杆要三十美分。我说我宁用螺旋状杆。于是他接着说,要想把事情干漂亮,好让任何人,看了都感到羡慕, 都异口

10、同声说有生以来从未见过这样对称布局的一组避雷针,那么他认为至少要用上四百英尺。我说那就用它四百英尺,心里想着回去干我的工作。我终于摆脱了他,继续从事我的政治经济学。 但是当我费了半个小时才使我的思路收拢时,他又打断我的工作,催我下楼去。我又再次面对着装避雷针的人他是那样的冷静,我则如此的烦躁。他站在那里,正在品评鉴赏似的朝着我房顶上的主烟囱方向眺望。他说眼前这景致简直会使人产生新的乐趣,接着又说:“你自己说说看,可曾看见过比单独一个烟囱上就装有八根避雷针更美的景色吗?现在美中不足的,就差在屋顶周围再分散装上八根避雷针了。”我说我还有急事要做, 于是就让他再装八根避雷针, 添加五百英尺螺旋状杆。

11、这一次我估计足足花了一个小时才把被打断的思路拉回来。但是装避雷针的人又传话上来要找我。他说他是万万不得已,才只好又来打扰我,因为他发现原先的全部计算出了一点点毛病, 照这个样子, 万一雷暴到来, 光凭这十六根避雷针怎能保证这座房子的安全呢?“求求你让我安静一下吧!”我说,“你就装它个一百五十根!在厨房间装一根,牲口棚上装一打!那只母牛身上装一对!厨师脑袋上也装上一根!你有什么材料全用上!用完避雷针,爱装什么装什么,但愿不要再来打扰我!”后来当他又回来找我时,我对他说:“甭说了,报报账吧。九百美元?完事了吗?那么街上集合了这么多人干什么?怎么?原来是看避雷针!难道他们从未见过避雷针?是没有见过一

12、座房子上装了这么多避雷针吗?真是少见多怪!我得下楼好好看看。”在随后的二十四小时内, 我们这座房子竟成了全城的一大奇观和人们议论的话题。房子所在的街道日夜都被看热闹的人群挤得水泄不通。直到第二天,这才解了围,因为这时过来了一阵雷暴雨,雷电直冲我的房子打下来,五分钟后周围半英里内再也看不到一个观众了,但是在同样的距离外,所有高楼大厦的每个窗口和屋顶上都挤满了人。根据当时计算, 四十分钟内, 我的房子竟遭到了七百六十四次雷击。在此我得顺便提一笔,在当时那段恐怖的时刻,我是无法再继续研究我的政治经济学了。(选自新语文读本,广西教育出版社) 13. 陌生人为什么能成功地说服“我”装那么多的避雷针?(3

13、 分)14. 根据文章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 分)A.文章第五段中“陌生人听了这话倒是吃了一惊”,是因为“我”对避雷针常识的了解出乎他的意料。B.文章第十二段“我”变得如此的烦躁,是因为陌生人要求“我”花更多的钱装更多的避雷针。C.文章情节层层推进,通过陌生人的多次打扰以及跟“我”的多次沟通,把安装避雷针一事写得引人入胜。D.文章写“我”沉迷于研究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会让我们联想起格列佛游记中科学院人士所沉迷的伪科学的研究,因为他们的研究都具有讽刺意味。15. 赏析下面的句子。( 3 分)“你就装它个一百五十根!在厨房间装一根,牲口棚上装一打!那只母牛身上装一对!厨师脑袋上也装上

14、一根!你有什么材料全用上!”16. 文章用“政治经济学”为题有哪些好处?(3 分)(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0 题(13 分)谦让梁实秋谦让仿佛是一种美德,但若想在眼前的实际生活里寻一个具体的例证,却不容易。类似谦让的事情近来似很难得发生一次。就我个人的经验说, 在一般宴会里,客人入席之际,最容易看见类似谦让的事情。一群客人挤在客厅里, 谁也不肯先坐, 谁也不肯坐首座, 好像“常常登上座,渐渐入祠堂”的道理是人人所不能忘的。于是你推我让,人声鼎沸。辈份小的、官职低的,垂着手远远地立在屋角, 听候调遣。自以为有占首座或次座资格的人,无不攘臂而前,拉拉扯扯,不肯放过他们表现谦让美德的机会。

15、有的说:“我们叙齿,你年长!”有的说:“我常来,你是稀客!”有的说:“今天非你上座不可!”事实固然是为让座,但是当时的声浪和唾沫星子却都表现得像在争座。主人腆着一张笑脸,偶尔插一两句嘴,作鹭鸶笑。这场纷扰,要直到大家的兴致均已低落,该说的话差不多都已说完,然后急转直下,突然平息,本该坐上座的人便去就了上座,并无苦恼之相,而往往是显出踌躇满志顾盼自雄的样子。我每次遇到这样谦让的场合,便首先想起聊斋中的一个故事:一伙人在热烈地让座,有一位扯着另一位的袖子,硬往上拉,被拉的人硬往后躲,双方势均力敌,突然间拉着袖子的手一松, 被拉的那只胳臂猛然向后一缩,肘尖正撞在后面站着的一位驼背朋友的两只特别凸出的

16、大门牙上,咔嚓一声, 双牙落地! 我每忆起这个乐极生悲的故事, 为明哲保身起见, 在让座时我总躲得远远的。 等风波过后,剩下的位置是我的,首座也可以,坐上去并不头晕,末座亦无妨,我也并不因此少吃一口。我不谦让。让座之风之所以如此地盛行,其故有二。第一,让来让去,每人总有一个位置,所以一面谦让,一面稳有把握。假如主人宣布,位置只有十二个,客人却有十四位,那便没有让座之事了。第二,所让者是个虚荣,本来无关宏旨,凡半径都是一般长(假如是圆桌),所以坐在任何位置都可以享受同样的利益。我从不曾看见,在长途公共汽车站售票处的地方,如果没有木制的长栅栏, 而还能够保留一点谦让之风! 因此我发现了一般人处世的一个道理,那便是:可以无须让的时候,则无妨谦让一番,于人无利,于己无损;在该让的时候,则不谦让,以免损己;在应该不让的时候,则必定谦让,于己有利,于人无损。小时候读到孔融让梨的故事,觉得实在难能可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