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三一轮复习课件24.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668745 上传时间:2018-05-1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61.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届高三一轮复习课件24.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7届高三一轮复习课件24.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7届高三一轮复习课件24.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7届高三一轮复习课件24.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7届高三一轮复习课件24.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届高三一轮复习课件24.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届高三一轮复习课件24.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24.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考点规范练第 48页一、选择题1.(2015 吉林长春二模)当代美国一个经济学派认为,胡佛政府对于经济危机的政策并非“ 自由放任 ” ,而是强制干涉 ,这给私营经济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胡佛对经济的干预包括抬高工资率和物价、扩张信贷、扶持濒临破产的企业和增加政府开支。政府的不当干涉和对私营产值的掠夺,导致经济危机形势愈益严重。据此可以推断胡佛政府的政策() A.证明凯恩斯主义不合时宜B.为新政提供了经验教训C.改变了美国的经济运营方式D.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导学号 13300920?答案 :B 解析 :凯恩斯主义是在罗斯福新政时期被采用,故 A 项错误 ;

2、胡佛政府推行的不当政府干预加剧了美国社会的动荡 ,为罗斯福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经验教训,故 B 项正确 ;C、D 两项是罗斯福新政的影响。2.(2015 河南商丘二模)1932 年,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纽芬兰、南罗德西亚、印度、南非等英联邦国家在渥太华召开帝国经济会议,制定了帝国特惠制。帝国特惠制的主要内容是:在英帝国范围内 ,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数量和税率享有优惠待遇,对英帝国以外国家的进口货物则提高税率。特惠制实施的直接目的是() A.加强对经济的干预B.扩大进出口数额C.克服经济发展困难D.推行贸易自由化答案 :C 解析 :国家间的合作并不是为了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故 A 项错误

3、 ;B 项说法片面 ;材料的时间是“ 1932年 ” ,材料的主体是 “ 英联邦国家 ” ,它们团结合作 ,直接目的是克服1929年以来的世界性经济危机,故 C 项正确 ;这一规定不利于贸易自由化,故 D 项错误。3.(2015 湖北黄冈二模)在 20 世纪 30 年代的大危机中,法国政府特别强调财政平衡,实行 “ 维持预算平衡” 和通货紧缩等措施。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36年才有了一定的改变。因此,法国 () A.政府赢得了法国民众的信任B.经济疲软的时间长于美、德等国C.最大限度地维持了企业利益D.基本上避免了经济危机的冲击? 导学号 13300921?答案 :B 2 解析 :A 项在材料

4、中未能体现;“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36 年才有了一定的改变” 说明法国经济疲软的时间长于美、德等国,故 B 项正确 ;法国的此项措施会造成企业利润下降,投资不足 ,国内市场萎缩,故C 项错误 ;材料表明法国已经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故 D 项错误。4. “这个城市中产阶级劳工 有色种族共同支持的改革,被称为富兰克林 罗斯福联盟。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在改革的旗帜下达成的举国一致的共识,预示着美国走向社会和谐的前景。” 这种“ 和谐 ” 的实质是 () A.国家政权实现了各阶级共同执政B.缓和阶级矛盾以维护资产阶级统治C.以普通民众利益取代资产阶级利益D.资产阶级政权向无产阶级政权和平过渡答案

5、:B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罗斯福新政的实质,题眼是 “ 罗斯福联盟 ” 。根据题目中“ 共同支持的改革”“富兰克林 罗斯福联盟 ” 可以推断该改革是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后国家政权仍然是资产阶级执政,故 A 项错误 ;罗斯福新政缓和了阶级矛盾,维护了资产阶级统治,故 B 项正确 ;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仍然是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也不会涉及向无产阶级政权的和平过渡,故C、D 两项错误。5.1933 年,罗斯福提请国会通过法案,成立民间资源保护队,先后有 200 多万青年参与 ,开辟了 740 多万英亩国有林区和大量国有公园。史学家认为此项措施是新政中最受欢迎、最成功

6、、最没有争议的措施。其原因是() A.调整农林结构并降低了产品价格B.基本解决了就业问题并消除了危机隐患C.将失业救济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D.政府将资源保护放在新政首位? 导学号 13300922?答案 :C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罗斯福新政的措施,题眼是 “ 民间资源保护队”“国有林区和大量国有公园” 。材料信息未体现调整农林结构并降低了产品价格,故 A 项错误 ;材料信息不足以说明基本解决了就业问题并消除了危机隐患,且与史实不符,故 B 项错误 ;据材料可知罗斯福新政将失业救济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故 C 项正确 ;材料无法体现政府将资源保护放在新政首位,且与史实不符 ,故 D 项错误。6.(2

7、015 湖北武昌调研)“ 政府支出和人们对国家机构的健全重新有了信心,推动了缓慢的和部分的复原。到了1939 年,国民收入比萧条深重时期增加了一倍,但仍然少于1929年 6 月。来自商业社会本身的抵制 ,可能在未全面复原方面起了一定作用。” 材料表明罗斯福新政() A.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B.严重阻碍美国的社会再生产C.无法彻底帮助美国恢复经济D.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自我调节答案 :C 3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罗斯福新政的局限性,题眼是 “ 缓慢的和部分的复原” 。材料无法体现新政是否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故 A 项错误 ;材料信息表明新政促进了美国的社会再生产,而非严重阻碍 ,故 B 项

8、错误 ;据“ 来自商业社会本身的抵制,可能在未全面复原方面起了一定作用” 可知 ,新政无法彻底帮助美国恢复经济,故 C 项正确 ;材料涉及的是国家干预,而非自我调节,故 D 项错误。7.(2015 河南濮阳一模)下图是 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某一重大改革中的宣传画(图中文字为 :Work Pays America), 它反映了政府() A.大规模直接救济B.确保企业的公平竞争C.减耕减产补贴农业D.兴办基础公共工程? 导学号 13300923?答案 :D 解析 :“ Work Pays America ” 的意思是 “ 美国的工作报酬” ,这不属于直接救济。宣传画反映的是美国罗斯福新政时期

9、 “ 以工代赈 ” 的内容 ,通过兴办一些工程,给予人们工作的机会,故 D 项正确。8.美国总统肯尼迪指出:“ 罗斯福新政就像一幢有好多房间的大厦,随时准备欢迎到访的客人,让他们能在这里找到安全感。” 材料反映出罗斯福新政() A.在理论上弥补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缺陷B.在理论上否定了自由放任的经济运行模式C.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克服经济危机的方法D.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转提供了成功经验答案 :D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罗斯福新政的影响,题眼是 “ 安全感 ” 。由题干信息“ 罗斯福新政就像一幢大厦让他们能在这里找到安全感” 可知 ,肯尼迪称赞的是罗斯福建立的社会保障体系。这一举措为以后西方各

10、国建立现代福利国家创立了一个制度框架,故 D 项正确 ;材料没有反映出“ 在理论上 ” ,故 A、B 两项错误 ;罗斯福新政不能“ 克服经济危机 ” ,故 C 项错误。9.1960 年日本政府提出“ 国民所得倍增计划” ,其特征之一是把经济分为民间部门与公共部门两大部分。公共部门是政府能够进行直接控制的对于道路、港湾、城市规划、下水道、住宅等社会资本的扩充以及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的提高等,明确政府方面的职能与责任。这表明日本() A.全面仿行罗斯福新政B.缓解了经济 “ 滞胀 ” 局面C.加强对国民经济的干预D.建成了发达福利国家? 导学号 13300924?4 答案 :C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

11、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题眼是 “ 1960年日本政府提出国民所得倍增计划” 。罗斯福新政从金融、工业、农业、社会救济等四个角度干预经济,但材料中日本的做法没有“ 全面仿行” ,故 A 项错误 ;经济 “ 滞胀 ” 发生在 1973 年 ,时间不符 ,故 B 项错误 ;1960 年 “ 国民所得倍增计划” 的实质是加强政府对国民经济的干预,故 C 项正确 ;材料不能说明日本已经建成发达福利国家,故 D 项错误。10.(2015 湖南岳阳二模)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曾评论说,20 世纪 “ 最矛盾和讽刺的真相之一,就是以推翻资本主义为目的的十月革命,其所造成的最悠久的成果,却反而救了它的死敌一命”

12、 。下列说法能证明其结论的是() A.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部分地恢复了资本主义B.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主导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D.20 世纪 70 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减少国家干预答案 :C 解析 :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部分地恢复资本主义与材料内容相反,这是苏俄学习西方,故 A 项错误 ;美国主导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材料无从体现,故 B 项错误 ;“ 十月革命 ,其所造成的最悠久的成果 ” 是指斯大林时期建立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为罗斯福新政所借鉴,有助于缓和经济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纷纷加强对经济

13、的干预,其中一个表现就是建立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故C 项正确 ;20 世纪 70 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减少国家干预不是效仿苏联经济建设模式,故 D 项错误。11.当代西方工人阶级的成分趋向多元化、复杂化,“ 蓝领 ” 工人进一步减少,出现了 “ 白领 ”“灰领 ”“金领”“敞领 ”“粉领 ” 等称谓 ,代表工人阶级的不同分层。这一变化说明() A.科技革命影响社会结构的调整B.西方社会发生了根本变化C.国家干预导致阶层成分多元化D.社会流动呈现出增强趋势? 导学号 13300925?答案 :A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题眼是 “ 工人阶级的成分趋向多元化、复杂化” 。材料

14、中“ 蓝领 ”“白领 ”“灰领 ”“金领 ”“敞领 ”“粉领 ” 等的变化说明 ,随着科技革命的不断发展,工人阶级分工不断变化 ,故 A 项正确 ;工人阶级分工变化,并不能说明西方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故 B 项错误 ;国家干预政策不是材料中工人阶级分工变化的主要因素,故 C 项错误 ;社会流动不是材料反映出的信息,故 D项错误。12. “英国病 ” 又称 “ 欧洲病夫 ” ,指英国在20 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萧瑟景象。尤其在19741975 年西方世界战后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中,英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降至发达国家中最低水平,经济呈现停滞状态 ,通货膨胀加剧,失业人口增加,国际收支难以平衡,导致社

15、会秩序不安定,工党政府倒台。(人民日报 1988年 11 月 15 日)“ 英国病 ” 的主要病因是() A.英国接受马歇尔计划援助较少5 B.第二次世界大战对英国经济造成了严重的破坏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调节作用减弱D.英国实行国有化违背了历史潮流答案 :C 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我对美国资本主义的展望是:如果它不能在最近恢复昔日繁荣,它不是受一番巨大的修改(如计划经济 ,技术统治等 ),就是要根本坍台,把地盘让位给一个新兴社会! 大洋彼岸改革潮的东方效应三四十年代中国政界与罗斯福新政不首先改革现存的经济制度,不消去这一些的冲突与矛盾的根源而要期待健全的复兴,那只

16、能是痴人说梦。 东方杂志(1934 年) 材料二正如 1945 年 4 月 14 日,中国共产党新华日报社论所指出的那样,“ 罗斯福用大无畏的精神推行新政他渡过了危机,安定了国民生活” 。 美国总统档案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 ,罗斯福新政从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消失1982年,罗斯福新政首次作为一个约定俗成的历史概念被写入高中历史教科书。此后,罗斯福新政成为中学历史教科书重要的学习主题之一。 摘编自杨梅“ 时空 ” 坐标中的罗斯福新政(1)20 世纪 30 年代 ,中国政论界对罗斯福新政多持怀疑或否定的态度。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简述其产生的社会背景。(2)有学者认为 ,20 世纪 40 年代中国政论界对罗斯福新政的认识更为客观、全面。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其原因。(3)阅读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罗斯福新政从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消失,为什么 ?1982 年以后罗斯福新政成为中学历史教科书重要学习主题的原因有哪些? 参考答案 :(1)国际 :19291933年,资本主义国家陷入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