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开心练习题2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668169 上传时间:2018-05-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9.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开心练习题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生物开心练习题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生物开心练习题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考生物开心练习题2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考生物开心练习题2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开心练习题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开心练习题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http:/ 年高考生物试题年高考生物试题 1 1一、单选题一、单选题每小题每小题 4 分分 【广东】1小陈在观察成熟叶肉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照片后得出如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A、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有双层膜 B、核糖体附着在高尔基体上 C、内质网膜与核膜相连 D、液泡是最大的细胞器 答案:B。 解析:题中“亚显微结构” ,即电子显微镜下可见的结构。B 项错,核糖体附着在内质网上 而非高尔基体上。属于识记内容。 【广东】2、艾弗里和同事用 R 型和 S 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从表可知实验组号 接种菌型 加入 S 型菌物质 培养皿长菌情况R蛋白质R 型R荚膜多糖R 型RDNAR 型、S 型R

2、DNA(经 DNA 酶处理)R 型A.不能证明 S 型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 B.说明 S 型菌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 C.和说明 S 型菌的 DNA 是转化因子 D.说明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答案:C。 解析:、组:R+S 型菌的蛋白质/荚膜多糖,只长出 R 型菌,说明蛋白质/荚膜多糖不 是转化因子。组:R+S 型菌的 DNA,结果既有 R 型菌又有 S 型菌,说明 DNA 可以使 R 型 菌转化为 S 型菌;组:用 DNA 酶将 DNA 水解,结果只长出 R 型菌,说明 DNA 的水解产 物不能使 R 型菌转化为 S 型菌,从一个反面说明了只有 DNA 才能使 R 型菌发生转化。故 C

3、正确。 【广东】3.华南虎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可采用试管动物技术进行人工繁殖,该技术包括 的环节有转基因 核移植 体外受精 体细胞克隆 胚胎移植A. B. C. D. 答案:D。人工将供体的精子和卵子在体外受精、体外培养胚胎,然后将发育到一定 程度的胚胎移植入受体,从而生产出各种动物。包括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 【广东】4.短跑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声后迅速起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起跑动作的产生是非条件反射的结果 B.调节起跑动作的神经中枢是听觉中枢 C.该反射有多个中间神经元先后兴奋 D.起跑反应的快慢取决于小脑兴奋的程度 答案:C 解析:A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比如眨眼反射、婴

4、儿的吮吸,起跑 动作显然不是与生俱来的,故 A 错。B 项调节起跑动作的低级神经中枢在脊髓,高级中枢 在大脑皮层,与听觉中枢没有关系。D 项小脑司平衡,与起跑反应的快慢程度无关。起跑 反射涉及到多个中间神经元的兴奋,故 C 正确。 【广东】5.以下关于猪血红蛋白提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洗涤红细胞时,使用生理盐水可防止红细胞破裂 B.猪成熟红细胞中缺少细胞器和细胞核,提纯时杂蛋白较少 C.血红蛋白的颜色可用于凝胶色谱法分离过程的监测 D.在凝胶色谱法分离过程中,血红蛋白比分子量较小的杂蛋白移动慢 答案:D 解析:D 项考查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的通过凝胶色谱柱的速htt

5、p:/ D 错误。A 正确,洗涤的目的是去除杂蛋白以利于后续步骤的分离纯化,加入 的是生理盐水,缓慢搅拌 10min,低速短时间离心,重复洗涤三次,直至上清液不再呈现 黄色,表明红细胞已洗涤干净。B 正确,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与众多的细胞 器,提纯时杂蛋白较少。C 正确,血红蛋白是有色蛋白,因此在凝胶色谱分离时可以通过 观察颜色来判断什么时候应该收集洗脱液(如果操作都正确,能清楚的看到血红蛋白的红 色区带均匀、狭窄、平整,随着洗脱液缓慢流出) 。这使得血红蛋白的分离过程非常直观, 简化了操作。 【广东】6.某班同学对一种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绘制并分析了其中一个家系的系谱图 (如图)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II-5 是该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C. II-5 和 II-6 再生患病男孩的概率为 1/2 D.III-9 与正常女性结婚,建议生女孩答案:B 解析:A 错误,根据 5、6、11 得出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并且得出该病不在 Y 染色体上。该 遗传系谱图提示我们此病既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也可能为伴 X 染色体的隐性遗传,无 论是哪种遗传方式,II-5 均是该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B 正确。C 项,如果该病为常染色体 隐性遗传,那么再生患病男孩的概率为 1/8,若是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此概率为 1/4。D 项,如果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则

7、生男生女患病概率相同;若是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 则即使生女孩照样无法避免患病。 二、双项选择题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每小题 6 分分 【广东】24.小杨同学将部分生物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正确的是答案:AB 解析:淀粉和糖原不可以相互转化,葡萄糖和肝糖原可以相互转化,故 C 错。能量流动是 单向的,不能从分解者流向生产者,故 D 错。 【广东】25.最近,可以抵抗多数抗生素的“超级细菌”引人关注,这类细菌含有超强耐药 性基因 NDM-1,该基因编码金属 -内酰胺酶,此菌耐药性产生的原因是 A.定向突变 B.抗生素滥用 C. 金属 -内酰胺酶使许多抗菌药物失活 D.通过染色体交换从其它细菌获得耐

8、药基因 答案:BC 解析:A 项,突变是不定向的,故 A 错。D 项,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故 D 错。抗生素的滥用相当于对细菌进行了自然选择,导致了超强耐药性基因 NDM-1 在该细菌 中逐代积累,该 NDM-1 基因编码金属 -内酰胺酶,由此推测金属 -内酰胺酶使许多抗菌 药物失活。故 AC 正确。 三、非选择题三、非选择题 【广东】26.(16 分)观赏植物蝴蝶兰可通过改变 CO2吸收方式以适应环境变化。长期干旱条件下,蝴蝶兰在http:/ CO2并贮存在细胞中。(1)依图 9 分析,长期干旱条件下的蝴蝶兰在 04 时 (填“有”或“无” )ATP 和H 的合成,原因是 ;此时段

9、(填“有”或“无” )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发生,原因是 ;1016 时无明显 CO2吸收的直接原因是 。 (2)从图 10 可知,栽培蝴蝶兰应避免 ,以利于其较快生长。此外,由于蝴蝶兰属阴 生植物,栽培时还需适当 。 (3)蝴蝶兰的种苗可利用植物细胞的 ,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大规模生产,此过程中 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 。 答案:(1)有 呼吸作用合成 无 叶绿体无光时不能合成 ATP 和H气孔关闭 (2)干旱 遮阴 (3)全能性 基因选择性表达 解析:(1)04 时段由于细胞进行呼吸作用,在第一、二阶段均有H产生,第一、二、三 阶段均有 ATP 生成。此时,没有光照不能进行光反应,不能产生用于暗反

10、应的 ATP 和H, 因此不存在暗反应。1016 时,长期干旱条件下,气温高,蒸腾作用强,导致气孔关闭, 引起 CO2吸收不足,最终光合作用下降。 (2)据图 10,可知在干旱条件下,植物干重增加量明显少于正常条件下,因此要避免干 旱,才有利于蝴蝶兰生长。荫生植物栽培是应该适当遮荫。 (3)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之一就是细胞的全能性,主要生理过程是细胞增殖和细胞分化, 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点评:此题在“南方旱情”的背景下,以正常和长期干旱条件下蝴蝶兰的 CO2吸收速率日 变化和干重增加量为材料,考查了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和应用、植 物组织培养的原理,分析思维能力

11、。【广东】27.(16 分)登革热病毒感染蚊子后,可在蚊子唾液腺中大量繁殖,蚊子在叮咬人时将病毒传染 给人,可引起病人发热、出血甚至休克。科学家用以下方法控制病毒的传播。 (1)将 S 基因转入蚊子体内,使蚊子的唾液腺细胞大量表达 S 蛋白,该蛋白可以抑制登革 热病毒的复制。为了获得转基因蚊子,需要将携带 S 基因的载体导入蚊子的 细胞。如果 转基因成功,在转基因蚊子体内可检测出 、 和 。 (2)科学家获得一种显性突变蚊子(AABB) 。A、B 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只有 A 或 B 基因的胚胎致死。若纯合的雄蚊(AABB)与野生型雌蚊(aabb) 交配,F1 群体中 A 基因频率是 ,F

12、2 群体中 A 基因频率是 。 (3)将 S 基因分别插入到 A、B 基因的紧邻位置(如图 11) ,将http:/ ,原 因是 。 答案:(1)受精卵 S 基因由 S 基因转录的 mRNA S 蛋白 (2)50% 60% (3)下降 群体中 S 基因频率逐代升高,而 S 基因表达的 S 蛋白会抑制蚊子体内病毒的繁殖。 解析:(1)识记:转基因动物的受体细胞是受精卵。转基因成功,意味着目的基因能够在 受体细胞内稳定保存并自我复制,同时能够知道蛋白质的合成,因此可检测出 S 基因,S 基因转录的 mRNA,S 蛋白。 (2)AABBaabbAaBb9A_B_ 3aaB_ 3A_bb 1aabb,

13、因为只有 A 或 B 基因的胚胎致 死,因此 F2 为 9A_B_ 1aabb,即为 4AaBb 2AaBB 2AABb 1AABB 1aabb。根据 F1 的基因型 AaBb 可得 A 基因频率为 50%,根据 F2 的基因型 4AaBb 2AaBB 2AABb 1AABB 1aabb 可得 A 基 因频率为 60%。 (3)S 基因控制合成的 S 蛋白可以抑制登革热病毒的复制,因此,在存在登革热病毒的环 境中,S 基因表达的是有利性状,生存下来并遗传后代的机会较多,S 基因频率会逐代升高, 导致病毒数目逐代减少。 点评:以蚊子传播病毒为材料,考查了基因工程,遗传规律,基因频率,生物进化。遗

14、传 规律和基因频率的第二空难度大,耗时多。关于生物进化的原因表述,考查了学生语言组 织能力,应注意平时训练。 【广东】28.(16 分) 人们使用含三丁基锡、三苯基锡等有机锡化合物的油漆涂于船只、海洋建筑物等的表面, 有效防止了海洋生物附着生长,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油漆中的有机锡可释放入海,对多种 生物造成毒害。有关该污染物的部分研究如下,请回答: (1)较低浓度的有机锡即能抑制软体动物雌性个体的雌性激素合成,这些雌性个体的繁殖 功能有何变化? 。小鼠在食用含较高剂量三丁基锡的食物后胸腺萎缩,请推测其细 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各有何变化? 。该污染物通过 的富集可能对鱼类、鸟 类甚至人类造成危害。 (2)有机锡污染导致某海域一 种鱼的年龄组成发生改变(如图) ,请预测该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3)某海域受有机锡污染后, 部分海藻以及多种软体动物的生 物量显著下降,个别物种消亡, 而沙蚕等多毛纲动物变为优势类 群。这是在 水平上研究的结 果。 (4)以上资料表明,如果有机锡长期污染将会导致 下降,从而降低生态系统的 。 若想探究海洋底泥中是否存在分解三丁基锡的细菌,以便用于今后的生态修复,筛选目标 菌株的培养基成分为:蛋白胨、 、NaCl、H2O 和琼脂。来源:学科 答案: (1)繁殖功能受损害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受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