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强化训练10文言文阅读-文化常识(含解析)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666835 上传时间:2018-05-1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5.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强化训练10文言文阅读-文化常识(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7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强化训练10文言文阅读-文化常识(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7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强化训练10文言文阅读-文化常识(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7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强化训练10文言文阅读-文化常识(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7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强化训练10文言文阅读-文化常识(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强化训练10文言文阅读-文化常识(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强化训练10文言文阅读-文化常识(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考点强化训练十文言文阅读文化常识( 时间: 40 分钟 ) 一、基础题1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古代经考试录取而进入中央、府、州、县各级学校, 包括太学学习的生员,统称“诸生”。B“季秋”是指秋天的最后一个月,即农历九月, 古代一个季度的三个月分别用“孟、仲、季”来表示。C因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但“有司”并不是某个具体的部门,而是代指官吏。D“再拜”是指再次拜谢,这是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用于表达敬意。答案: D 解析: “再次拜谢”错,应该是“拜两次”。2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左氏春秋 ,简称左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

2、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B“甫冠”指刚刚20 岁。古代男子20 岁行成年礼,束发戴冠,表示已成年。古代表示年龄的词语还有“总角”“豆蔻”“耄耋”等。C“昆弟”指兄弟,常比喻亲密友爱。古代表达此类意义的词语有很多,如“琴瑟和鸣”就特指兄弟情深。D“庙食”指的是古代有功之人死后,政府为他立庙,让他接受奉祀,享受祭飨。答案: C 解析: “琴瑟和鸣”特指夫妻感情。3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黜陟”中的“黜”指晋升、进用,“陟”指降职或罢免,词语指人才的进退、官吏的升降。B“射礼”,古代重武习射,常举行射礼。射礼有大射、宾射、燕射、乡射四种。C“旧典”,“典

3、”有可以作为标准的书籍,标准或法则等意思,“旧典”指旧时的制度、法则,古代的典籍或老典故等。D“留守”,古时皇帝出巡或亲征,命大臣督守京城,便宜行事,担当这种职责的就称为“留守”。答案: A 解析: “黜”指降职或罢免,“陟”指晋升、进用。4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A 诗经,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分“风”“雅”“颂”三大类。B“致仕”指官员交还官职,类似于今天的退休制度。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C古代官员为去世的父母在官府内闭门守孝叫“丁忧”,遭逢母亲丧事叫“丁母忧”。D“侍读”是官职名,其主要职责是陪帝王或皇子读书,为其讲学,供其顾问。答案: C 解析: “在官

4、府内闭门守孝”的说法错误。“丁忧”指遭父母之丧,古代朝廷官员的父母亲若去世,无论此人任何官何职,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离职回到原籍守孝。5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内艰”,古代指遭逢父母丧事。按照规定,父母死后子女要居家守丧,服丧期满后才能复出做官。B“夺情”指丧期未满,官员应诏除去丧服,出任官职。C“乞留”指百姓请求挽留官员。明朝重视当地百姓对地方官任期届满后去留的意见,很多官员都因百姓“乞留”而提升官级留任原职。D“大计”是明、清两代考核外官的制度,根据官员德业表现的等第来定赏罚。答案: A 解析: “内艰”指遭逢母亲丧事。6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

5、项是 ( ) A“微服”,指帝王或高官为隐蔽身份而改穿平民便服。B“赙助”,指赠助丧家的财物。C“践祚”,特指皇帝登临皇位。D“门生”,汉人称亲受业者为门生,相传受业者为弟子。答案: D 解析: 汉人称亲受业者为弟子,相传受业者为门生。7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古代帝王及其嫡长子养一些德高望重的老人,以便向他们求教,叫“乞言”。B“东宫”既指太子所居之宫,亦指太子,古代设三少、三公等侍奉太子。C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 ,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女聊斋志异是他专写女性主人公的作品。D“江左”是一个地理名词,一般指江东,即长江下游江南地区

6、。古人习惯以东为左,以西为右。答案: C 解析: 女聊斋志异不是蒲松龄的作品。8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吊伐”指把要惩处的人或有罪的人悬挂起来,人们一齐讨伐他( 们) 。这是古代在3 国家军队收复失地时常见的做法。B“生祠”是指为活人修建的祠堂。立生祠是古代信仰民俗,对于有德政的官员,人民为之立生祠,以颂其功德,并加以奉祀。C 易也称周易 ,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是中国最古老的占卜术原著。D“部伍”指部曲行伍,是军队的编制单位,泛指部队。答案: A 解析: “吊伐”是“吊民伐罪”的省略,指抚慰百姓,讨伐有罪的人。9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

7、的一项是( ) A“黄老”是黄帝与老子的并称,道家以黄、老为始祖,因此也称道家为黄老。B“总角”指的是古时男子未成年时的发型,常用来指儿童时代。C 礼记,中国儒家经典之一,是战国至汉初儒家礼仪论著的总集。其内容包括礼制和儒家哲学两部分。D古代以亲属关系的远近定丧服的轻重。期,穿一周年孝服的人。功,穿大功服( 九个月) 、小功服 ( 五个月 ) 的亲族。这都指关系比较近的亲属。答案: B 解析: “总角”指的是古人未成年时梳的发髻,不分男女。10.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称呼人时类型比较多,可以直称姓名,也可以称字、号、谥号,还可以称籍贯、官职。如称杜甫为杜工部,这

8、是称字。B“爵”, 君主国家贵族封号( 中国古代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 ,如王安石被称为荆国公。C“左徒”,战国时楚国的官名,后人因屈原曾为楚怀王左徒,即用以指屈原。D“乞骸骨”是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的一种说法,意谓使骸骨得归葬故乡,如张衡传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答案: A 解析: 称杜甫为杜工部,这是称官职。二、阅读题(2015陕西模拟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 题。沈焕, 字叔晦, 定海人。 试入太学,始与临川陆九龄为友,从而学焉。 乾道五年举进士,授余姚尉、扬州教授。召为太学录,以所躬行者淑诸人,蚤暮延见学者,孜孜诲诱,长贰同僚忌其立异。会

9、充殿试考官,唱名曰序立庭下,帝伟其仪观,遣内侍问姓名,众滋忌之。或劝其姑营职道未可行也焕曰道与职有二乎引孟子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耻也。言路以为讪己,请黜之,在职才八旬,调高邮军教授而去。后充干办浙东安抚司公事。高宗山陵4 ,百司次舍供帐酒食之需,供给不暇,焕亟言于安抚使郑汝谐曰:“国有大戚,而臣子宴乐自如,安乎?”汝谐属焕条奏。充修奉官,移书御史,请明示丧纪本意,使贵近哀戚之心重,则茇舍菲食自安,不烦弹劾而须索绝矣。于是治并缘为奸者,追偿率敛者,支费顿减。岁旱,常平使分择官属振恤,得上虞、余姚二县,无复流殍。改知婺源,三省类荐书以闻,遂通判舒州。间居虽病,犹不废读书,拳拳然以母老为念、善类凋零

10、为忧。卒,丞相周必大闻之曰:“追思立朝不能推贤扬善,予愧叔晦,益者三友,叔晦不予愧也。”焕人品高明,而其中未安,不苟自恕,常曰昼观诸妻子,夜卜诸梦寐,两者无愧,始可以言学。追赠直华文阁,特谥端宪。焕之友舒璘字元质,奉化人。璘乐于教人,尝曰:“师道尊严,璘不如叔晦,若启迪后进,则璘不敢多逊。”( 节选自宋史沈焕传,有删改 ) 注 长贰:指官的正副职。言路:指言官。山陵:此指营造陵墓。并缘:相互依附勾结。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或劝其姑营职/ 道未可行也 / 焕曰 / 道与职有二乎 / 引孟子 / 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 耻也B或劝其姑营职/ 道未可行也 / 焕曰

11、/ 道与职有二乎 / 引孟子 立乎 / 人之本朝而道不行耻也C或劝其姑营职/ 道未可行也 / 焕曰 / 道与职有二乎 / 引孟子 / 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耻也D或劝其姑营职道/ 未可行也 / 焕曰 / 道与职有二乎 / 引孟子 立乎 / 人之本朝而道不行/ 耻也答案: A 解析: 先通读语段,然后再比较各选项。比较四个选项,第一个“乎”是句末语气词,所以“乎”后可以停顿;但是第二个“乎”相当于介词“于”,所以后面不能停顿,排除 B、D两项;比较A、C,“耻也”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所以在“耻”前停顿,排除C项,选择 A项。12(考点题 )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12、A太学,我国古代设于京城的最高学府。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 监) ,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但均为传播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B教授,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汉唐以后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校课试具体事务。C殿试,国家级考试,皇帝主考,贡士参加,考上为“进士”。其中,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探花”,第三名叫“榜眼”。D谥,谥号是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帝王的谥号一般由礼官议定;5 臣下的谥号由朝廷赐予。答案: C 解析: 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沈焕为官尽职,受到举荐。

13、这年干旱,沈焕被派到上虞、余姚两县救济,再没有流亡饿死的人;任婺源知县,得到三省的推荐,于是任舒州通判。B沈焕为人正直,敢于直言。营造高宗陵墓时,臣子宴饮作乐,花费很多,他认为国家有大悲,不能如此,就上奏弹劾,终使显贵近臣悲痛之心加强。C沈焕人品高尚,不随便宽恕自己。他曾经说白天从妻子孩子那里观察,晚上从睡梦中卜测,只有两个方面都做到问心无愧,才可以谈到学问。D沈焕去世后获得殊荣,友人多有评价。他去世后被追赠直华文阁,赐谥号为端宪;丞相周必大高度评价他,舒璘则认为自己在师道尊严上不如沈焕。答案: B 解析:“终使显贵近臣悲痛之心加强”分析有误。“使显贵近臣悲痛之心加强”是沈焕移送文书给御史,要

14、求明确说明丧事本意后想达到的目的,不是事实结果。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以所躬行者淑诸人,蚤暮延见学者,孜孜诲诱,长贰同僚忌其立异。译文:(2) 追思立朝不能推贤扬善,予愧叔晦,益者三友,叔晦不予愧也。译文:答案: (1) 身体力行善待众人,早晚接见学生( 学习的人 ) ,勤奋不懈地教诲引导,长官副长官同僚忌恨他标新立异。(2) 追想立身朝廷不能够推举贤能称扬良善,我愧对沈叔晦,益友有三人,沈叔晦没有对不起我。【参考译文】沈焕,字叔晦,是定海人。考进太学,开始同临川陆九龄成为朋友,跟随他学习。乾道五年考中进士,授任余姚县尉、扬州教授。被召为太学录,身体力行善待众人,早晚接

15、见学生( 学习的人 ) , 勤奋不懈地教诲引导,长官副长官同僚忌恨他标新立异。适逢充任殿试考官,唱名那天在庭下按序站立,皇帝觉得他仪表堂堂,派宦官问他的姓名,众人越发忌恨他。有人劝他姑且钻营官职,因为道尚难推行, 沈焕说:“道与职能够分成两个吗?”引用孟子:“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耻也。”言官认为是讽刺自己,请求贬黜他,在官才八十天,调任高邮军教授而离京。后来充任干办浙东安抚司公事。营造高宗陵墓, 百官休息处所供设帷帐酒饭的花费, 供给很多,沈焕急切地对安抚使郑汝谐说:“国家有大悲事,而臣子宴饮作乐自由自在,安心吗?”郑汝谐嘱托沈焕分条上奏。充任修奉官,移送文书给御史,要求明6 确说明丧事本意

16、,使得显贵近臣悲痛之心加强,草屋薄膳自然安适,用不着弹劾而使勒索绝迹。于是整治相互依附勾结做坏事的,索还搜刮聚敛的, 支出费用顿时减少。这年天气干旱,常平使分别选属官救济,沈焕被派到上虞、余姚两县, 再没有流亡饿死的人。改任婺源知县,三省都向皇上写推荐书以使皇上知道他的事迹,于是被任命为舒州通判。闲居时虽然抱病,仍没有中断读书,挂念母亲年迈、担忧善良之辈沦落的心很恳切。沈焕去世,丞相周必大听到后说:“追想立身朝廷不能够推举贤能称扬良善,我愧对沈叔晦,益友有三人,沈叔晦没有对不起我。”沈焕人品高尚,而他的内心不安,不随便宽容自己,( 他) 曾经说白天从妻儿那里观察, 晚上从睡梦中卜测,两方面都没有亏心事,才可以谈到学问。( 他去世后 ) 被追赠直华文阁,特赐谥号为端宪。沈焕的朋友舒璘字元质,是奉化人。舒璘乐于教诲他人,他曾经说:“在师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