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之西南少数民族民俗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965756 上传时间:2017-08-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俗学之西南少数民族民俗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民俗学之西南少数民族民俗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民俗学之西南少数民族民俗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民俗学之西南少数民族民俗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民俗学之西南少数民族民俗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民俗学之西南少数民族民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俗学之西南少数民族民俗(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南少数民族民俗1第一章 导 论第一节 民俗和民俗学一、民俗概念的界定什么是民俗?古今中外对民俗概念存在诸种解释:(一)我国古代:1.先秦时期的孔子、荀子、庄子都有对“民俗”的独到见解。孔子是在阐明人治的过程中,力图把民俗观改造为与礼制体制有关的知识或学问。 “志古之道,君今之俗”历史介入民俗;“不语怪力乱神”用人文历史的观点解释神话;“民教俗朴”致力于贯彻男女、父子、君臣、礼义、仁德的纲常模式。荀子提出应确立民俗的道德标准,民俗是由民众的性情、气质、服饰、器用、歌舞、仪式和管理惯制等现存的群体标记所显示, “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挑,甚畏有司而顺,古之民也。 ”荀子的

2、蚕赋是中国古代文人作品中第一篇仿制民间谜语的重要作品。老庄民俗观的核心是反智主义,主张的社会模式乃是“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民俗的实质,在于保存自然的人性。 2.两汉和魏晋南北朝的应劭,可称是我国古代一位成绩卓著的民俗学家。他撰写的风俗通义 (即风俗通 ) ,被称为“是我国第一本以风俗为名的民俗学名著” , 1应劭在该书中提出了他对风俗的看法。其陈述旨在强调地理风土和国家社会生活对理解民俗形成的重要性 。南朝梁宗懔编荆楚岁时记以十二月为序,按月归纳农事生产和生活事象,包括岁时节日、祈年礼仪与文娱竞技等各种活动,这是对中国岁时节俗的首次整合,3.唐宋时期对农俗和都市民俗的重视:在唐

3、的开元占经 、 四十纂要中强调“勤农”观念, “勤农”指树立以农为本的农业经济意识,掌握一套关于气象时令、作物品质、畜禽饲养、耕种灌溉和农具器用的生产知识和技术管理措施。要求把农业生产看成是一种与精神信仰和生活方式相关的社会行为,认为社会群体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农业的丰歉有关。宋的岁时广记有意对民俗“探其原委” ,曾多条征引织女渡河故事。1王文宝著中国民俗学史 ,页 38,巴蜀出版社,1995 年 9 月第 1 版西南少数民族民俗24.元明清时期地方方志的撰写。自元代起,在传统正史之外,出现了大量的方志笔记著作,包括京畿志略、地方史志、边政考察记述和野史杂纂等。其中的主要部分,是以地方志

4、为代表的地方文献。编纂方志的一项工作,是对地方风俗的含义进行界定、记录和描述。(二)我国近现代对“ 民俗”的理解:1.黄遵宪:认为民俗不仅是相沿成习的一种社会文化事象,而且有着不可变易的特点。2.钟敬文:领衔主编的作为学科导论的民俗学概论一书,开篇即提出: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人民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 23.乌丙安:民俗是各民族最广泛的人民传承的文化事象,这些事象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34.仲富兰:民俗是沟通民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联系传统与现实、反映民间社区和集

5、体的人群意愿,并主要通过人作为载体进行世代相习和传承的文化现象。5.高丙中:民俗是群体内模式化的生活文化。 (三)外国对“ 民俗” 的定义作为学术或学科语词的“民俗”是在英国首先出现的,英国人汤姆斯在1846 年用“Folk ”和“Lore”两个词合成的,本意是指民众的知识或民间的智慧。自汤姆斯之后,国际学术界对“民俗”一词下了上百种定义,将它们概括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五类:文化遗留物说:、精神文化说、口头文学说、草根传统说、生活手段说。综上所述,民俗概念应该包含以下内涵:1.民俗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代代相传的一种文化现象。2.民俗的内容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3.民俗是具有一定稳定的

6、形式且反复出现的生活现象。4.民俗由一定的外在事象表现出来,表达特定群体的意愿。民俗,即民间风俗,指某个特定群体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模式化的生活文化。22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 ,页 1,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年 12 月第 1 版。3乌丙安著中国民俗学 ,第 7 页,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9西南少数民族民俗3二、 民俗的基本特征 民俗特征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民俗,既有共性又有个性。这里所说的民俗特征,是指各类民俗共有的特征。集体的模式性:集体的模式性,指的是民俗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和形式,能够被这种民俗所流行社区的人们在生活中无数次地重复。地方的传承性

7、: 特定的地理坐落和社会生活维系、强化并创造着丰富多彩的民俗事象,地方性是民俗在空间上所显示出的特征。民俗的历史传承性,是指民俗生活在时间上传衍的连续性,这是由民俗主体在代际间绵延不断的纵向传递而形成的民俗特征。民俗的传承性又衍生出稳定性和变异性这样两个特征。主体的生活性:民俗的起源和发展,是人类主体选择的结果,民俗的具体展开,也依赖于人类主体的行为,归纳起来,民俗是人类主体存在的反映,民俗的多样性,反映了人类主体生活的丰富性,民俗存在于主体的实际生活过程之中。三、民俗的社会功能民俗的功能,指它在社会生活与文化系统中的位置、民俗与其他社会文化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它所发挥的客观效用。以下介绍民俗

8、在社会生活中所发挥的一些最主要的功能:(一) 教育和模塑功能。指民俗在人类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中所起的教化作用。那么,民俗的这种教化功能是如何实现的呢? 主要靠无数民俗事象的重复出现,从而使受教育者依靠动作上的模仿、心灵上的体会等途径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受教育者完全依靠耳闻目睹和置身于民俗事象的无数重复中而心领神会,是在民俗氛围中生活的人们长期被熏陶的一种结果。西南少数民族民俗4(二) 规范功能。 指民俗对社会群体中每个成员的行为方式所具有的约束作用。民俗像一只看不见的手,无形中支配着人们的所有行为。从吃穿住行到婚丧嫁娶,从社会交际到精神信仰,人们都在不自觉地遵从着民俗的指令。另外,民俗的规范性还表

9、现在民俗统一群体内的行为与思想,使社会生活保持稳定,使群体内所有成员保持向心力与凝聚力。(三) 调节功能。调节功能是指通过民俗活动中的娱乐、宣泄、补偿等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心理得到调剂的功能。民俗的社会功能让我们认识到民俗文化始终以不同的形式,传袭着过去,参与着现在,干预着未来,它支配着特定群体的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潜移默化地养育着一方人民。四、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发展概况(一)学术历程:中国现代民俗学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其间经历了几个阶段,现简述其学术历程:1.启蒙和兴起:中国民俗学兴起于新文化运动时期。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也是中国民俗学的诞生地。1918 年 2 月,蔡元

10、培、刘半农等人在北京大学日刊上发起征集近世歌谣的倡议。1918 年,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成立,并于 1922年创办了歌谣周刊。这些学术活动不仅使民俗学这个新的学术领域在中国得以开辟,而且使中国民俗学作为一门科学得以产生。2.发展和繁荣:以北大“风俗调查会”的成立与中大民俗学会的成立为标志。1923 年 5 月,北大“风俗调查会”成立,对民俗的内涵和外延以及民俗调查的对象及研究方西南少数民族民俗5法等皆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和研究。在 1926 年到 1927 年间,北京大学的一些教授来到中山大学任教,南北合流,人才济济,组成了“民俗学会”这一研究机构,这一机构的宗旨是对中国的风俗、信仰、民间文艺进行

11、调查、搜集和研究。从“北大”到“中大”所开展的一系列中国现代民俗学运动,使我国民俗研究出现了第一个比较繁荣的时期。3.兴旺与沉寂:1950 年 3 月,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成立; 20 世纪 60 年代,对藏族史诗格萨尔 、蒙古族史诗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进行了全面收集整理。但是后来被中断。4.再生和复兴1983 年 5 月,全国性民俗学学术研究组织中国民俗学会在北京成立。与此同时,不仅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民俗学会相继建立,民俗学的研究不断繁荣。(二)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学科性质:民俗学是一门以民间风俗习惯等人类的民俗生活为研究对象的人文社会科学。它研究的是最广泛的民众在日常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12、中作为传承的各种民俗事象。中国现代民俗学的研究方法有:田野调查法、历史研究法、结构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等 -田野调查法,是指从事民俗研究应深入到民俗事象发生地,对民俗事象进行详细的调查,以取得第一手民俗资料的民俗研究方法。在田野调查中要多种方法并用:如参与观察、问卷调查、访谈、摄像、录像、录音方法。后面有专章讲述。-民俗的历史研究法,指的是追溯民俗事象发生发展的历史流变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民俗学不仅是一种现实之学,而且是一种历史之学。-民俗学的比较研究法,指的是将不同地区、不同民众群体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的同类民俗事象集中在一起,比较其中的异同,寻找这些民俗事象的联系,探讨民俗产生、发展和演变规律

13、的一种方法。比较的方法可以有横向比较 、纵西南少数民族民俗6向比较 、交叉比较。-结构分析法,指的是依靠分析和研究民俗事象自身所带有的构成要素和成分,以达到研究和分析民俗事象发生、发展和变异规律的目的。民俗学研究的一般程序:确定研究选题、材料搜集(包括相关研究成果,田野、文献) 、材料分析、撰写论文。民俗学研究的类型:民俗事象专题研究;民俗史研究;民俗理论研究;民俗志写作。第二节 西南少数民族民俗概说一、中国西南及西南少数民族概况 从世界版图上来看,中国的西南地区位于亚洲大陆的南部,地处我国的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之间;其西部为青藏高原,南部为云贵高原,北部为四川盆地。区内河流纵横、峡谷

14、广布,地貌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气候水热条件及特殊的地质史,使得该区蕴含了丰富的生物物种资源,动植物的垂直分布差异很大,品种繁多,物产丰饶。 按习惯的说法,中国西南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中国西南” ,相当于今天的四川省、重庆市、云南省、贵州省,而广义的“中国西南”则还包含西藏和广西两个民族自治区。在传统的西南民族研究中,常以川、渝、滇、黔为主。当然,由于四川、云南、贵州分别与西藏、广西相邻,故在具体的研究中对西藏、广西也有涉及。本课程所指的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民俗,空间上限定在狭义的中国西南,内容上包括以古今西南各民族在发展演变过程中所形成的民俗事象为对象。中国西南自古就是我国

15、民族的聚居地之一,西南地区境内生活着全国三分之二以上的少数民族,具有“族群多、人口密度大”的特点。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汉族、壮族、彝族、苗族、瑶族、回族、藏族、白族、哈尼族、土家族、傣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羌族、景颇族、布依族、侗族、水族、西南少数民族民俗7仫佬族、仡佬族、布朗族、毛南族、普米族、怒族、独龙族、阿昌族、德昂族、基诺族、蒙古族等 30 余个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二、作为研究对象的西南少数民族民俗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在这个特定区域内的少数民族,经过多年的历史积淀,形成了丰富的民俗事象,除了前面所述民俗所具有的一般特点外,西南少数民族民俗的特点还有:多样性、共融性

16、、独特性和神秘性,这些特点将在后面各章的具体民俗事象中不断呈现。其具体生动的民俗资料,具有宝贵价值,也使西南地区成为一座民俗文化的宝库、成为民俗文化资源的富矿区。民俗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包括民间风俗习惯的各个方面,具体说来,包括三大类八小类,为了便于认识、描述西南少数民族民俗,我们依此把西南少数民族民俗也划分为三大类八小类:第一大类是物质生活民俗,包括:1、生产民俗(农业、渔业、采掘、捕猎、养殖等物质资料的初级生产方面) 。2、工商业民俗(手工业、服务业和商贸诸业等物质资料的加工、交易与服务方面) 。3、生活民俗(衣食住行等物质消费方面) 。第二大类是社会生活民俗,包括:1、社会组织民俗(家族、村落、社区、社团等组织方面) 。2、岁时节日民俗(节期与活动所代表的时间框架) 。3、人生礼俗(诞生、生日、成年、婚姻、丧葬等人生历程方面) 。第三大类是精神生活民俗,包括:1、游艺民俗(游戏、竞技、社火等娱乐方面) 。2、民俗观念(诸神崇拜、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