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大连理工物理化学考研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653189 上传时间:2018-05-18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17.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1大连理工物理化学考研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01大连理工物理化学考研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01大连理工物理化学考研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01大连理工物理化学考研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01大连理工物理化学考研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1大连理工物理化学考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1大连理工物理化学考研(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判断题 (包括 10 小题,每题1 分,共 10 分),正确的在题前括号内打“” ,错误的打“” : 1. 反应 CO(g) +12O2(g) = CO2(g) 的标准摩尔反应焓)(mrTH为CO2(g)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2. 纯物质两相达平衡时,两相的吉布斯函数值一定相等。 3. 只要始、 终状态一定, 不管由始态到终态进行的过程是否可逆,熵 变就一定。 4. 由理想气体组成的系统是非定域的独立子系统。 5. 一定温度下,微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其平衡气相分压成正比。 6. 亲液溶胶的丁铎尔效应应比憎液溶胶强。 7.已知反应 AY+Z 对 A 来说为二级, 当反应物A 转化是同一个百分

2、数时,若初始浓度愈低,则所需时间愈短。 8. 随浓度增大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先增大后减小。 9. 氢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在任何温度下都等于零。 10. 对于理想气体反应, 定温定容条件下添加惰性气体时平衡不移动。二、选择题 (包括 8 小题,每题2 分,共 16 分),选择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题前括号内: 1. 定温定压条件下的润湿过程是:()表面吉布斯自由能降低的过程;()表面吉布斯自由能增加的过程;()表面吉布斯自由能不变的过程;()表面积缩小的过程。 2. 下列四种状态纯水的化学势最大的是:(1) 373.15K ,101325Pa液态水的化学势1;(2) 373.15K ,101325Pa

3、水蒸气的化学势2;(3) 373.15K ,202650Pa液态水的化学势3;(4)373.15K ,202650Pa 水蒸气的化学势4。 3. 用 0.08 moldm3的 KI 和 0.1 moldm3的 AgNO3溶液以等体积混合作成的水溶胶,电解质 CaCl2,Na2SO4,MgSO4对它的聚沉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为(1) Na2SO4 CaCl2 MgSO4;(2) MgSO4 Na2SO4 CaCl2;(3) Na2SO4 MgSO4 CaCl2。 4. 某 反 应 速 率 系 ( 常 ) 数 与 各 元 反 应 速 率 ( 常 ) 数 的 关 系 为k=k2()kk1421 2,则

4、该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与各元反应活化能的关系为:(1) Ea=E2+12E1E4;(2)Ea=E2+12(E1E4) ;(3) Ea=E2+(E12E4)1/2;(4)Ea=E2+(E12E4) 。 5. 硫酸与水可形成H2SO4H2O(s),H2SO42H2O(s),H2SO44H2O(s)三种水合物, 问在 101325Pa的压力下, 能与硫酸水溶液及冰平衡共存的硫酸水合物最多可有(1) 3 种;(2) 2 种;(3) 1 种;(4) 不可能有硫酸水合物与之平衡共存。 6. 在温度 T 时,若电池反应 21Cu(s)+ 21Cl2(p )= 21Cu2+(a 1)+Cl-(a 2)的标准电

5、池电动势为E1,Cu(s) + Cl2(p )=Cu2+ (a 1)+2Cl- (a 2) 的标准电 池电动势为E2,则 E1和 E2的关系为:(1)E1/ E2= 2;(2)E1/ E2= 1/2;(3)E1/ E2= 4;(4)E1/E2= 1。 7. A 和 B 两组分在定温定压下混和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时,则有:(1)mixH=0 ;(2)mixS=0 ;(3)mixA=0 ;( 4)mixG=0 。 8. 通电于含有活度相同的Fe2+,Ca2+,Zn2+, Cu2+的电解质溶液中,已知它们的标准电极电势如下:E(Fe2+|Fe)=0.4402 V,E (Ca2+|Ca)= 2.866

6、V ,E(Zn2+|Zn)=0.7628,E (Cu2+|Cu) =0.337 V。在惰性电极上,金属析出的顺序为(各种金属的析出超电势忽略不计):(1)CuFeZnCa;(2)CaZnFeCu;(3)CaFeZnCu;(4)CaCuZnFe。三、填空题 (每空 1 分,共 13 分),在各题的“”处填上答案:1.写出化学势的两个定义式:B=。2.已知在 25 H2(g) + 1/2 O2(g) = H2O(l) 的mr H= 285.83 kJmol-1;该反应的mrU= 。3 25 C2H4(g)的mc H= 1410 97 kJ mol-1; CO 2(g)的mfH=393 51 kJ

7、mol-1;H2O(l) 的mfH= 285 85 kJ mol-1, 则C2H4(g) 的mf H= 。4氢氧化铁溶胶显红色。由于胶体粒子吸附正电荷,当把直流电源的两极插入该溶胶时,在极附近颜色逐渐变深,这是现象的结果。5一个球形液滴在恒温下与其蒸汽成平衡时,液相压力p( )气相压力p( )(选填, ,号) 。若液体表面张力为,球形液滴半径为r,则 p( ) p( ) =。6某化合物与水相作用时,该化合物初浓度为1 mol dm3,1h 后其浓度为 0.8mol dm3,2h 后其浓度为0.6 mol dm3,则此反应的反应级数为,此反应的反应速率系(常)数 k=。7 今有一稀溶液, 含 0

8、.002 mol kg1的 NaCl 和 0.001 mol kg1的 La(NO3)3,该溶液的离子强度I=。8两液体A 与 B 形成的理想液态混合物,在一定温度下液态混合物上的平衡蒸气压为53.30 kPa , 测得蒸气中组分A 的摩尔分数yA = 0.45, 而在液相中组分A 的摩尔分数xA= 0.65 , 求在该温度下纯液体A 的饱和蒸气压pA*= ,纯液体B 的饱和蒸汽压pB*= 。四、画图读图题(共11 分) :A ,B 二组分在液态完全互溶,已知液体B 在 80 C 下蒸气压力为101.325 kPa,气化焓为30.76 kJmol-1(视为常数)。组分 A 的正常沸点比组分 B

9、 的正常沸点高10 C。 在 101.325kPa 下将 8 mol A 和 2 mol B 混合加热到 60 C 产生第一个气泡,其组成为yB=0.4,继续在 101.325 kPa 下恒压封闭加热到70 C,剩下最后一液滴其组成为xB=0.1。将 7 mol B 和 3 mol A气体混合,在 101.325 kPa下冷却到 65 C 产生第一滴液体, 其组成为 xB=0.9,继续恒压封闭冷却到55 C 时剩下最后一个气泡,其组成为yB=0.6。(1) (6 分)画出此二组分系统在101.325kPa 下的沸点一组成图,并在图中标出各相区的相态及成分(相态用g、 l 或 s 表示气,液或固

10、态;成分用 A、B 或 A+B 表示) 。(2) (5 分) 8 mol B 和 2 mol A 的混合物在101.325 kPa、65 C 时(气相视为理想气体混合物),平衡气相的物质的量ng= ; 平衡液相中组分 B 的活度 aB= , 活度因子 (系数 )fB= 。若将此混合物用简单精馏的方法进行分离,分离产物为与。五、计算填空题(共36 分) (只要求将结果填在空格处,不要求推导及计算过程)1(2 分)若将双分子看作是一维谐振子,I2分 子 的 振 动 能 级 间 隔 是J,10414.020计算在 27时,粒子在相邻能级上平衡分布的分子数之比。 (已知玻耳兹曼常数。-123KJ103

11、8.1k)2(4 分)潮湿 Ag2CO3在 100下用空气流进行干燥,试计算空气流中CO2的分压最少应为方能避免 Ag2CO3分解为 Ag2O 和 CO2。已知Ag2CO3(s)、Ag2O(s) 、CO2(g)在 298.15K、100kPa 下的标准摩尔熵分别为167.36JK-1 mol-1、121.75 JK-1 mol-1和 213.80 JK-1mol-1;mf H(298.15K) 分别为 -501.7 kJmol-1、-29.08 kJmol-1和-393.46 kJmol-1;在此温度区间内平均定压摩尔热容分别为108.8JK-1mol-1、ABxBt/p=101.325kPa

12、 68.6JK-1 mol-1和 40.2JK-1mol-1。(p=100kPa)3 (4 分)定容气相反应AY 的速率系 (常)数 k 与温度 T 具有如下关系式:ln/. /k Ts K124 009622则此反应的活化能Ea= ;欲使 A 在 10min 内转化率达到90%,则反应温度T= 。4(6 分) 303 kPa,25的 H2(g)1.43 dm3,绝热可逆膨胀到最终体积为2.86 dm3, 试 求H2(g) 的 最 终 压 力p2= , 最 终 温 度T2= ;该过程的U= 。H2(g)按理想气体处理,Cp,m = 7R / 2 。 5(4 分) N2O5气相分解反应N2O52

13、NO2 + 12O2 的反应机理如下:N2O5k1NO2NO3;NO2NO3k1N2O5;NO2 NO3k2NO2O2+NO ;NO NO3k3NO2。设NO3和NO 处 于 稳 定 态 , 则 反 应 物N2O5的 消 耗 速 率tcd)O(Nd52。6(5 分) 反应2A(g)+B(g)Y(g) 的动力学方程为ddctB= kBcA1 5 .cB0 5 .。今将 A 与 B 的摩尔比为21 的混合气体通入400 K 定容容器中,起始总压力为 3.04 kPa,50s 后,总压力变为2.03 kPa,则反应的反应速率系(常)数 kB,kA。7. (11 分) 电池 Pb | PbSO4(s)

14、 | H2SO4(1 mol kg-1) | PbSO 4(s) | PbO2 在 298K时的标准电动势MFE=2.041 V ,并已知电池电动势与温度的关系为EMF=(1.902+5.6110-5T/K)V,法拉弟常数F=96480Cmol-1。(1)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正极反应:负极反应:电池反应:(2) 若1mol PbO2反 应 , 则 该 电 池 反 应 在298K时 的rG m = ,rSm= ;(3)298K 时, b=1 molkg-1的 H2SO4水溶液中a(H2SO4)= ,= 。六、证明题 (6 分)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试从NT,VAp)(出发,用统计热力学的

15、方法证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为RTpVm。七、实验题 (8 分) (统考生必答,单考生不答)附图为恒温槽装置图1写出下列部件名称:1 ; 2 ;3 。2恒温槽控制的反应温度有一个波动范围,波动范围越小, 恒温槽的灵敏度越高。为了提高恒温槽的灵敏度,在设计恒温槽时,应尽量使选择的传热质热容要,感温元件热容要,用于加热传热质的加热器功率要。 (填“较大”或“较小”)3 在物理化 学 实验中 ,应 用恒温 槽技 术的实 验有,。八、问答题 (8 分)(单考生必答,统考生不答)(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2 1 3 试说明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主要区别。2001 年大连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题物理化学与实验

16、答案一、判断题12 3 4 5 6 78910 二、选择题1 (1)2 (4)3(3)4( 2)5 (3)6 (4)7(1)8(1)三、填空题1 )BC(, Bc)(nVTnA;)BC(, Bc)(nPTnG。或)BC(, Bc)(npSnH;)BC(, Bc)(nVSnU。2282.11 kJmol-1352 25 kJmol-14负电泳5; r2。6 零级;0.2moldm3h1 。7 0.008 mol kg18 pA*= 36.90 kPa pB*= 83.76 kPa 四、 画图读图题( 1)(2)n (g ) =5 mol ;aB =1.115;fB = 1.239;纯 B,恒沸混合物。五、 计算填空题1 ji NN3 6 8.0e12 T=373.15K, 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